资源下载简介
广东云天--深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简介:
广东云天是一家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他们在深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主要是针对大型工程项目中遇到的特殊地质环境和高难度施工要求而设计的。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开挖,对结构的稳定性、人员安全和周边环境有极高的要求。
首先,深基坑支护降水是防止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体失稳的重要措施。方案可能包括设置降水井、使用降水设备控制地下水位,保证施工区域的稳定性。
其次,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会详细规划挖掘顺序、方法和步骤,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这可能包括采用分层开挖、支撑系统设计、边坡稳定技术等,以防止坍塌事故。
此外,该方案可能还涵盖了监测系统,对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变形、支撑结构的承载力、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过程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
总的来说,广东云天的深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一个系统性的、科学的、安全的施工指导文件,旨在高效、安全地完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任务。
广东云天--深基坑支护降水和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部分内容预览:
3、基坑周边(约一倍桩长)范围内严禁堆载。
4、地面及坑内设排水措施。
5、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体系的变形观察。
6、基坑内作业时,有专职安全员负责。
沪G50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工程在地下水位很高的软土地基中施工,所以钢板桩的垂直度及搭接就十分重要,当钢板桩未贴靠在围囹上部分,需作加垫处理,使钢板桩的压力传到围囹及支撑上,支撑的材料、制作、焊接必须严格按图施工。
C02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第一道钢支撑安装→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道钢支撑安装→第三层土方开挖
第一层土方开挖由一台PC120履带式挖掘机负责将基坑内土方转至自卸车运出。
C08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第一道钢支撑安装→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道钢支撑安装→第三层土方开挖
第一层土方开挖由一台PC120履带式挖掘机负责将基坑内土方转至自卸车运出。
钢支撑架设与基坑土方开挖是深基坑施工密不可分的两道关键工序,支撑架设极具时间性和协调性,支撑架设的时间、位置及预加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深基坑稳定的成败。支撑架设必须严格满足设计工况要求。
1、基坑开挖至第一层土下时,立即放测出支撑位置线,C02第一道支撑设置在板桩墙顶以下0.3m处,C08第一道支撑设置在板桩墙顶以下0.3m处,在钢板桩内壁上焊HW300*300*10*15型钢牛腿托架和腰梁牛腿,腰梁牛腿每2m设置一个;
2、土方开挖到位后,开始吊装第一层钢管支撑,施工时拟采用一台20t的吊车在基坑内架设,吊起时两端轻放在牛腿支座上,固定端与钢梁内钢板点焊,以防支撑水平 滑动。
3、第一层支撑安装完毕后,进行第二层土方的开挖,开挖至其第二道钢管支撑标高下500mm后,开始安装第二层钢支撑,C02第二道支撑设置在板桩墙顶以下2.9m处,C08第一道支撑设置在板桩墙顶以下3m处,工序内容与第一层相同。
第二道钢支撑等到底板和换撑板带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工作,第一道钢支撑待侧壁剪力墙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剪力墙侧壁与钢板桩间土方回填完成后拆除。
施工前测量放点→设备转场运输→就位准备→钻孔→测量孔深→安装监测井管→投料及回填灌浆→孔口保护墩浇注及保护罩安装→编号喷涂。
根据基坑图纸,本工程中C02布设3个地下水位观测点,C08布设3个地下水位观测点,具体位置详6.5章节。
将机械设备转移至相应点位,并做好准备工作。
待准备完毕后,即可进行钻孔工作,钻孔直径φ200mm,孔深10m,钻进至设计孔底高程为止。开孔钻进必须加强护孔和防斜措施,放置孔口他先和确保钻孔垂直。在松散覆盖层钻孔过程中,需采取措施处理覆盖层坍孔的问题。
使用钻机测量孔深。测深时由监理现场签认钻孔深度。
8、孔口保护墩浇注及保护罩安装
按照规范要求在地下水位监测孔孔口立模浇注孔口保护墩,并安装孔口保护罩。
待孔口保护墩终凝后,在保护墩上喷涂地下水位监测孔编号。
6.5.1基坑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土体变形将直接影响基坑四周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其破坏。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综合、系统的检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其监测的目的包括:
⑴ 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明挖法施工会不同程度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及时、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判断地道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并及时反馈施工,调整设计、施工参数,减小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保证工程安全。
⑵ 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
根据地表变形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⑷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结构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力、变形情况往往有一定的差异,施工中及时的监测信息反馈对于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修正有很大的帮助。
⑸ 总结工程经验,提高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地下工程施工中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受力、变形资料对于设计、施工总结经验有很大帮助。
6.5.2基坑监测原则
施工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的布设有关。我方将依据以下原则,实施监测:
① 采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
② 设立稳定的监测基准点及监测点。
① 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沉降为主,但也考虑其他物理量监测;
② 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
在不同节段的不地质条件下,各部位的稳定性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说,稳定性差与开挖深度较深的部位均容易失稳塌方,甚至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因此,我方将在基坑开挖较深处,C08基坑作为关键区进行重点监测。
6.5.3基坑监测项目
监测点按照设计位置布置,除地下水位观测点外,其他观测点均采用 Φ10顶端为球形钢质标芯,标芯上面刻有十字细槽。并在点位附近书写该点的编号予以标识。
6.5.4监测方法与精度
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徕卡电子水准仪DNA03型,配合铟瓦条码尺。为保证观测精度,在观测过程中遵循三固定的原则,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观测线路为闭合环,基准点及监测点同步观测。观测精度为变形测量二级,观测数据按测站数进行严密平差处理并计算出各点的高程。根据本期观测高程与第一次和上次观测高程的较差,计算该点的累计沉降量和本次沉降量。并针对基准点的平差高程值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
(1)钢板桩水平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0mm;
(2)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0mm;
(3)桩顶部的位移沉降检测点误差≤1.0mm;
(4)基坑周边地下水位测量精度≤±10.0mm。
根据设计要求,拟定监测频率见下表。
注:(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 2~3 次;
(4)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与调整。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
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本工程基坑开挖的安全等级为三级,因此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变形、环境变化情况工作应全面满足三级控制保护要求,使施工单位能随时了解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调控施工步序与节奏,作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基坑监测报警值(数值均为绝对值)如下表。
5、监测达到报警值后采取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停止深基坑作业,如果在进行土方开挖阶段,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施工基坑底板阶段,立疏散肯内作业人员。
(2)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甲方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报警发生的原因,基坑安全状况,对后续施工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6.5.5监测人员要求
根据要求,监测人员、仪器及线路需相对固定,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监控量测施工任务的内容和规模以及对测量资质要求建立监测小组,设组长1名,组员2名。现场操作人员持从业资格证,上岗前应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现场操作人员应有一年或以上施工监测经验,能独立操作各类测量仪器。
1、监测人员应遵守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操作;
2、监测组长负责本工程施工监测方案编制、测量仪器检校、元器件进场验收、组织测点埋设、日常施工监测复核、数据分析、资料编制、整理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4、监测小组人员组成及具体分工如表所示。
本工程基坑工程排水采用基坑内外排水沟→集水井→场区排水沟→沉淀池→市政管网的排水系统。
排水沟沿基坑顶和基坑内四周各设一条,每隔25m设一个集水井。基坑内积水通过集水井抽排至场区排水沟,通过场区排水沟汇集至大门旁主便道边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后排入横三路的市政管网,保证基坑内外的雨水不流入基坑。
本工程基坑临边防护采用在基坑顶部四周一圈设置护栏一道,护栏距坑边600mm,距基坑顶部排水沟850mm。护栏立杆采用φ56*3.5钢管,间距2m;水平拦腰杆采用φ32*2.5钢管,设置2道,水平杆间距0.5m;踢脚板采用木模板,高度200mm;护栏防护网采用聚乙烯建筑安全网。护栏大样图如下:
本工程基坑外侧周边5米范围内,按设计要求进行均场地硬化。采用10cm厚C15素混凝土进行硬化,向排水沟方向找坡,以便及时排水。
基坑开挖→修整壁面→测放土钉位置→挂网钉→铺设钢筋网→喷射砼
土方应按喷锚设计方案中的放坡系数控制基坑护壁面的坡度,避免出现负坡或人工清土量大的现象。本工程基坑喷锚坡度1:1.5。
钢筋网钢筋采用φ6盘条,钢筋网水平、竖直间距均为200mm,搭接方式为绑扎。
泄水孔采用φ50PVC管,管长1mJJG(黑) 02-2018 碳平衡油耗仪(试行).pdf,管身环向钻眼,外包纱网。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2m。泄水孔必须穿过混凝土护壁达到原土层。有明显渗水的地方,可设置塑料排水管,以便更好的排出积水或渗水。
本工程剪力墙与钢板桩间回填,采用水泥石粉渣+C20素砼+素土分层回填。底板施工完成后,采用水泥石粉渣对底板面往下300mm处进行回填,并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处理。随时再进行换撑板带即300mm厚C20素砼的浇筑,最后等主体结构剪力墙和剪力墙外侧防水完成后,进行素土分层夯实回填。
7.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职业健康的技术保证措施
7.1.1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2)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的检查监控,强化“三检”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工序质量指标控制在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内。
(3)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中要包括质量标准、施工工序和质量保证措施,操作工人严格按交底施工。
(4)所有施工记录应进行分析整理T∕CHTS 10011-2019 公路照明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指南,保证施工记录的及时、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