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商务大厦—超限梁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020版)简介:
"商务大厦—超限梁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020版)" 是一种针对商务大厦建设过程中,对超限梁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安全管理的专业施工指导文件。"超限梁"通常指的是梁的高度、宽度或承载能力超过常规设计标准的大型或特大型梁,这种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支撑设计和施工技术。
这份施工方案(2020版)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概述:对商务大厦的结构特点、超限梁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描述。 2. 设计计算:根据梁的规格和结构特点,进行承载力、稳定性、抗弯、抗压等的计算与设计。 3. 支撑系统设计:详细说明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搭设方式、间距布置等。 4. 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模板安装、支撑加固、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步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5. 安全管理:包括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制度、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6. 监督与验收: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
这份专项施工方案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施工安全法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而制定的。目的是在超限梁的施工过程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商务大厦—超限梁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020版)部分内容预览:
5)当模架基础为结构顶板时,下部立杆不得拆除,对位搭设。
6)剪刀撑设置原则应满足本方案8.4节内容的要求,在本注释中明确剪刀撑设置间距和设置位置;当梁为超跨梁时,沿垂直梁截面方向设置竖向剪刀撑或格构支撑,间距不大于4.5**。
5.2.1模板支撑架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扣件式模板支架GA 1277.3-2020 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3部分:音*****服务,扫地杆高度不应大于200**;
2)对轮扣式模板支架,扫地杆高度不应大于350**;
5.2.2模板支架顶部自由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式模板支架顶层水平杆至可调托撑托板顶面的距离不应大于500**;
2)轮扣式模板支架顶层水平杆至可调托撑托板顶面的距离不应大于650**;
3)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宜大于3**,安装时上下应同轴;
4)可调托撑上的主龙骨(支撑梁)应居中;
5)模板支架搭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梁与两侧楼板横向水平杆步距不同时,梁下横向水平杆应伸入两侧楼板的模板支架内不少于两根立杆,并与立杆扣接;
6)轮扣架的水平杆与立柱的扣接应牢靠,不应滑脱。
支撑架体上部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300**,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50**;
可调托撑上主龙骨应居中设置,接头宜设置在U形托板上,同一断面上主龙骨接头竖向不应超过50%。
1)轮扣式支撑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本工程剪刀撑按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模板模板支撑架搭设
当采用钢管扣件剪刀撑时,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6*设置一道竖向钢管扣件剪刀撑;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9*设置一道竖向钢管扣件剪刀撑;每道竖向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9*。
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顶层水平杆设置层、竖向每隔不大于8*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模板支撑架宜在架体顶层水平杆设置层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每道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9*。
2)扣件式支撑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竖向剪刀撑: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6*设置一道;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顶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斜杆间水平距离宜为6*~9*,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为45°~60°。
水平剪刀撑: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顶、竖向每隔不大于8*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模板支撑架宜在架体顶层;每道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9*。
5.2.5 抱柱、连墙件
1)高大架体与其周围主体结构进行抱柱拉结或其他连墙措施,设置原则为每两步设置一道,水平间距不得超过8*设置抱柱及连墙件,保证架体与建筑物形成可靠连接。拉结点处挂设拉结点标识牌,拉结点表面刷红色油漆。
模板支架横杆与周围结构框柱采用φ48.3×3.6的普通钢管进行可靠拉结,具体做法详见下图:抱柱做法示意图
2)架体周围有剪力墙时,应将架体水平杆加设U托及木方与墙体顶紧,每两步设置一道,水平间距不得超过8*;
顶墙钢管至少与三根支撑立杆用扣件连接牢固,U托自由端长度不大于200**,且顶端必须垫木块;顶墙钢管竖向两步设一道,纵向每三跨设置一道,支撑的最顶部和扫地杆处必须布置。
3)架体周围有洞口时,应用钢管在洞口内侧卡紧,与架体拉结;
5.2.6布料机的位置
1)根据本工程特点,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地泵与布料机结合的方式,地上结构采用地泵,根据施工区域划分,每个流水段布置1台布料机,施工流水作业。布料机具体位置详见布料机位置图。布料机安置的牢固与否将直接对其它工序施工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布料机的支设必须稳定牢固,必须对布料机的支撑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根据《河北省邯郸市建筑施工混凝土布料机安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确定布料机安装位置时,应确认现场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布料机机体中心位置与施工作业面临边距离应不小于机体结构总高度的1.5倍,与高压输电线路和其它障碍物体应按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保证足够安全距离。起重吊装作业时与布料机要确保足够的安全距离。手动布料机在使用和存放时,应确保支撑面平整坚实,并采取不少于4根钢丝绳对角拉结或不少于4根刚性材料支撑等防倾覆措施。布料机每次吊装前和存放时应按规定拆除配重。
项目工程部及安全部应负责对布料机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布料机在施工现场内首次安装完毕后应由施工队进行自检,合格后报总包单位、监理单位联合验收,并填写《混凝土布料机安装验收表》,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布料机每次移位完毕后,由总承包单位进行检查并填写《混凝土布料机移位检查表》,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布料机每次安装、拆卸、移位过程中,总承包单位专职安全员应全程旁站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布料机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布料机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图5.2.8:地下车库布料机平面布置图,支撑架计算按照4KN活荷载取值确定底部立杆间距。
根据布料机的覆盖半径及支座半径,本工程每层设置4个临时支撑点,支撑点下方采用钢管加固,在原支撑基础上对立杆进行加密(原则应为原设计的1/2,方便操作;包括梁底和板底立杆),支撑加密范围应超过布料机支座范围,同时布料机不宜放置在超高或超限梁位置。
2)布料机支撑加固措施
a施工时,布料机支撑脚必须放置于支模立杆正上方,且不能直接搁置于模板或者钢筋上,每个支撑脚下需加铺木垫块。
b布料机四个支撑脚所围成矩形尺寸为4*×4*(跟家厂家提供布料机型号确定),对支撑布料机整个区域(应比布料机四个支撑脚区域各宽出1*,即5*×5*)的架体采取立杆加密一倍的措施,所增加立杆必须与原模板支撑体系有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c布料机放置区域的周围四面架设竖向剪刀撑,形成加强型模板支撑架构,布料机支撑加固详见下图:布料机支撑加固详图(5.2.8)。
布料机支撑脚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于模板或者钢筋上。
布料机支撑脚所在区域支撑立杆底部必须加设70**×70**木方垫起。
每一层混凝土施工时,布料机支撑脚放置位置需与前一层施工时相同。
每次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检查支撑立杆的加固是否稳定。
每次混凝土施工前责任工长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1熟悉审查图纸,认真学习国标、地标、企业标准。
6.1.2搜集有关覆膜木胶合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轮扣式钢管脚手架等模板支撑材料性能报告。
6.1.3认真复核施工图纸,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6.1.4采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进行楼板及梁底支撑体系的计算。
6.1.5进行方案交底及技术交底。
1)由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安全专项方案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由工长,按经专家论证后的安全专项支撑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6.2.1运输机械设备
本工程共设置2台塔吊进行模板的垂直运输。
6.2.2加工及安装机具
并在现场设置木工房及模板加工区以供施工人员进行模板的切割及组拼(塔吊布置及木工房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另现场各施工队设有圆盘锯供木板、木方切割使用,架子工使用力矩扳手进行架体搭接。具体见下表:
表6.3 材料计划进场时间一览表
6.4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
6.4.1材料外观质量及技术资料按下表执行
6 .4.2 钢管、扣件的力学性能按按下表进行检测
6.4.3构配件尺寸有抽检不合格时应对该全部构配件进行实测,不满足要求的严禁使用。
弹轴线及标高控制线并复核→铺 50 厚通长脚手板或者垫 50×400 木方(不小于 40**)→搭设梁板满堂脚手架(先布置梁底支撑)→调整标高→检查、验收→铺梁底龙骨及安装模板→复核梁模板尺寸、位置、起拱高度→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及龙骨→铺顶板主次龙骨、安装模板→校正标高、起拱高度→预检→板底钢筋绑扎→穿电管→板面钢筋绑扎→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模架变形监测)→到龄期申请拆模。
7.2.1 模板安装
①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②安装粱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③当梁底板跨度 4~8* 时,跨中梁底处起拱高度为跨度的 1/1000,跨度 8~18* 时,跨中梁底处起拱高度为跨度的 2/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跨度>18*时,跨中梁底处起拱高度应至少保证为梁跨度的 3/1000。
④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斜撑等。侧模与底模之间采用侧模夹底模,楼板与梁侧模之间采用板模压梁模。顶板模板与梁侧模、梁侧模与梁底模之间接缝要严密,防止漏浆。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确定;
⑤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理预验收。
①在梁模板的外侧弹水平线,其标高为楼板板底标高减去模板厚度和龙骨高度DGTJ 08-2047-2020标准下载,然后按水平线安装托木。
②根据模板的平面图架设支撑立杆、水平杆和龙骨。立杆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混凝土自重与施工荷载的大小,通过计算求确定。按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主龙骨找平,架设次龙骨。
③ 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固定;
④楼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或对角拉通线进行校正,找平。
⑤将模板内杂物清扫干净,办理预检。
7 .2.2 模板支撑架搭设
GB/T 39489-2020 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pdf1)施工准备: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构配件进行验收;清除搭设场地杂物;
2)支架基础楼板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支模施工要求,按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搭设立杆前,要先根据支模平面图放出每根立杆的位置,并确保放置垫板水平,保证立杆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