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407-2022 建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DBJ50/T-407-2022 建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763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407-2022 建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简介:

DBJ50/T-407-2022 建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部分内容预览:

1车位状况信息显示装置宜安装在车道入口的明显位置; 2车位引导显示器宜安装在车道中央上方; 3在室外安装时,应有防水措施及防撞装置

1同轴视频电缆与设备应采用BNC、Q9等接头进行连接, 视频线与接头的连接应焊接; 2网络双绞线与设备的连接应符合综合布线端接的相关 规定; 3光缆的连接宜采用熔接方式; 4门禁读卡器、控制器及访客对讲室内分机的多芯电缆采 用排插线连接时,线路与排插线的连接应焊接,并在接头处套热 缩管或具有其它绝缘处理措施; 5其它线路宜采用端子压接或焊接进行连接,应保证线缆 与接线端子可靠连接。

6.3.1 智能感知设施调试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施工安装完成,并自检合格; 2 自带控制单元的感知设备能正常运行; 3 数字通信接口通过接口测试; ? 针对各子系统编制的应用软件编制完成, 6.3.2 调试前应测试系统接地电阻SY 4027-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站内钢质工艺管道安装工程,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6.3.3 智能感知设施的调试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系统校线调试; 2 单体设备调试; 3 网络通信调试; 4 各感知设备的功能调试; 5 设备之间联动功能调试; 6 集成系统平台调试; 7 管理功能调试。 6.3.4 调试工作应进行记录,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 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的有关规定。

7.0.1建筑智能感知系统设施验收前应进行系统检测,检测结

果作为质量验收的依据。 7.0.2 建筑智能感知系统设施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完成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 完成系统调试,并出具调试报告记录; 3完成系统自检,并出具系统自检记录;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出具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出具分部(子分部)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完成系统试运行,并出具系统试运行报告; 系统检测合格,并出具系统检测记录; 8完成技术培训,并出具培训记录。 7.0.3 建筑智能感知系统设施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检查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 2 检查各子系统性能指标的检测记录; 3 复核各子系统安全及主要功能; 4 检查验收资料。 7. 0. 4 建筑智能感知系统设施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 开工报告; 2 工程竣工验收通知书; 3 工程预验收记录; 4 竣工图纸; 5 设计变更记录和工程洽商记录; D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7 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记录; 8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 试运行记录; 10系统检测记录; 11 培训记录及培训资料。 7.0.5 建筑智能感知系统设施验收记录应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 档案编制的相关规定。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 试运行记录; 10系统检测记录; 11 培训记录及培训资料。 7.0.5 建筑智能感知系统设施验收记录应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 档案编制的相关规定。 7.0.6 质量检验不合格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经返工或返修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返修后的分项、(子)分部工程,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 求时,可按返修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7.0.7返修后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或单 位工程,严禁通过工程验收。 7.0.8建筑智能感知设施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8.0.1智能感知设施工程运维主要包括开展系统安全运行并确保 服务的稳定性,同时不断优化系统提升部署效率、优化资源利用。 8.0.2应建立设备监控体系,强化系统网络安全审计,有效对设 备运行状况和传输线路的性能、通断情况进行主动监控,及早发 印问顺

8.0.1智能感知设施,

备运行状况和传输线路的性能、通断情况进行主动监控,及 现问题。

8.0.3对智能感知设施系统的运维服务包括对构成系统的

感知设施硬件、网络、供电设施、防雷设施、软件等的维

知设施硬件、网络、供电设施、防雷设施、软件等的维护、维修 换故障设备和产品升级。

0.4运维服务内容应包括日常运作、巡检保养、故障修复、升 优化和特殊保障。

8.0.4运维服务内容应包括日常运作、巡检保养、故障修

8.0.5应定期对建筑智能感知系统的各类设施进行巡检 行随机抽检

0.6运维工作包含基础设施运维、数据运维、系统运维、安全 维四方面的工作。

8.0.7应与设备厂方、用户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提供

服务报告,包括运维服务日志、重大故障维修报告、故障总结报 告、设备和系统管理报告、系统维护总结报告、有针对性的系统优 化方案报告等。

8.0.8数据运维包括资源梳理、确权授权、数据共享、数据开放、 数据交易。

8.0.8数据运维包括资源梳理、确权授权、数据共享、数据开放、

8.0.10不同的服务需求群体应进行逻辑隔离、细化访问控制, 并对应用端口进行控制。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总则 基本规定 32 系统架构 33 4.1 建筑智能感知系统 33 设计 34 5. 1 身份感知应用 34 5. 2 位置感知应用 34 5. 3 图像感知应用 34 5. 4 环境感知应用 35 5. 5 机电设备感知应用 35 5. 6 安全感知应用 35 6 施工 37 6. 1 一般规定 37 验收

1.0.1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建设领域内各项智能感知设 施的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预留统一标准数据接口和接口协议,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提升 建设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3.0.2智能化设施的分类参照《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 34678身份感知设备、位置感知设备、图像感知设备、环境感知设 备、设备感知设备、安全感知设备进行分类

0.了应用程序按口 驾贝儿企 时按( 数、HTTP接口),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用 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的一组 程,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能够对接 台及数据文件导人等多种数据汇聚方式

3.0.4致力于提升智能感知系统的服务功能,以实现经济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建筑智能感知系统的建设原则应 符合下列要求:普适性:系统建设采用的软件平台、数据标准、开 发技术应符合公认的工业标准,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 准与规范;开放性:系统建设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主 流产品,保证整个系统平台高效运行;可维护性:系统应从系统结 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厂商的技术服务与维护响应能力,备件 共应能力等方面考虑,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应急的工作 方案和对策;可扩展性:系统软硬件应支持灵活地配置和组合,要 实现可扩充、易维护及易操作,应充分考虑到使用用户增加和业 务扩展,有扩充能力及接口。系统模块化程度要高,对不同业务 流程和管理方式的适应能力要强,软件维护方便

4.1.1建筑智能感知系统的架构参照《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GBT34678,包括感知设施层、通信网络层、数据资源层、应用软件 层。感知设施层为建筑智能感知系统中的前端采集终端,在特定 建筑场景进行安装,采集所需数据,感知设施层包括身份感知设 施、位置感知设施、图像感知设施、环境感知设施、机电设备感知 设施和安全感知设施等;通信网络层为感知设施提供了网络通 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局域网等多种网络;数据资源层通过感 知设施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后,按照实际需求、根据数 据逻辑形成身份、位置、温度、湿度、噪声、能耗、状态、行为、报警 等数据资源;应用软件层应包括身份感知应用、位置感知应用、图 像感知应用、环境感知应用、机电设备感知应用、安全感知应用 等,可以是现有的应用,也可以是新定制开发的应用,但应将各个 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整合,系统架构见图4.1.1。

5.1.2涉及到身份感知 安检系统里的 身份信息确认以及公安机关的身份识别等处。智能卡门锁包含 磁卡、IC卡、射频卡识别等类型,移动终端识别门锁包含手机、平 板、手环识别等类型。从个人隐私保护、建筑安全防护需要等角 度考虑,配置身份感知设备。

磁卡、IC卡、射频卡识别等类型,移动终端识别门锁包含手机、平 版、手环识别等类型。从个人隐私保护、建筑安全防护需要等角 度考虑,配置身份感知设备。 5.1.3智能身份感知设备布置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396的相关规定。

5.1.3智能身份感知设备布置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396的相关规定

5.1.3智能身份感知设备布置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

5. 2 位置感知应用

5.2.2周界防范设备包含主动红外报警器、微波墙式报警器、电 子围栏式、视频系统等,无线定位标签包含蓝牙定位、超带宽定 位、射频定位等。根据各建筑类别的安全与位置感知需求,配置 位置感知设备,

5.3.2智能摄像机包括高空抛物摄像机、轨迹分析摄像机、人员 行为摄像机等,根据建筑对安全、监控的需求,配置图像感知 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指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5月).pdf程设计规范》GB50395中的规定

5.4 环境感知应用

5.4.1温湿度监测针对空气质量中的物理性参数,空气质量监 测主要针对空气质量中的化学性参数,具体监测内容可参考《室 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中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5.4.1温湿度监测针对空气质量中的物理性参数,空气质量监

5.4.3噪声敏感的公共建筑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

室外空气质量监测主要针对公共活动空间、施工现场等 环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体系表(2017年版)(渝建[2017]141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年2月),监测设备多采用移动式的感知终端

5.4.4建筑智能环境感知设备应根据设备安装环境、使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