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03-20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DB11T 2003-20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标准编号:DB11T 2003-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5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5359
免费资源

DB11T 2003-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1T 2003-20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简介:

"DB11T 2003-2022" 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全称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这个规程是中国在2003年至2022年间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也称为AAC板,是一种轻质、保温、防火的建筑材料)墙板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制定的技术标准。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在建筑设计、生产、安装、连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旨在保证这类墙板系统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以及推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正确、有效应用。它对于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在北京市及类似地区的工程建设中使用,预防工程质量事故,提升建筑能效,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墙板的尺寸、强度要求、生产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连接方式、质量检测方法、验收标准以及使用环境下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技术标准可能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经验积累进行更新,具体应用时应查阅最新的版本。

DB11T 2003-2022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7.3.1AAC墙板的存放、运输及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不同功能、不同规格分别码放并有 可靠的防雨、防雪措施。

孔宜采用PE棒填塞。 7.3.3AAC墙板应按楼层分层、分段进行吊运、安装。 7.3.4AAC墙板应按控制线就位并采取保证稳定的临时固定措施,根据基准线校准位置后, 将连接节点按要求施工固定。 7.3.5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吊装、安装环节的施工验算,动力作用系数取1.5。 7.3.6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应分散码放,设计单位根据现场码放情况复核结构承载力, 必要时应采取回顶措施。 7.3.7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的运输与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应竖向码放、吊运; 2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应采用专用工具装卸,运输过程中板应垂直码放并采取绑扎 措施,做好安全和成品防护,避免开裂、破损及变形等; 3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宜采用专用支架直立存放,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 保墙板存放稳定; 4AAC板组合单元体构件的门窗洞口等薄弱部位宜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施 5AAC板组合单元体带有饰面时,饰面应覆膜,棱边角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与外饰 面接触的垫块、支架宜采用无污染的柔性材料保护。

7.4AAC板自保温外墙系统的安装

7.4.1AAC板自保温外墙系统中层间热桥部位按本规程附录C.0.1图示做法施工。 7.4.2根据建筑主体轴线及标高误差实测记录,按照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标出门窗洞口位 置。 7.4.3外墙板应按顺序分层、分段吊装,按三维控制线就位,并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临时固 定措施,根据基准线校准位置后,将连接节点按设计要求安装固定。 7.4.4外墙板节点安装中金属连接件应定位准确、安装牢固,安装螺栓宜采用双螺母并加垫 弹簧垫圈。 7.4.5外墙板应从门、窗洞口处向两端依次进行安装;无洞口墙体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 装。 7.4.6外墙板安装时,AAC板的接缝面涂抹接缝粘结砂浆或专用阻燃型改性聚氨酯粘结胶 接缝粘结材料应均匀涂抹,调整板材并充分挤紧至接缝粘结材料饱满外溢为止。 7.4.7外墙板使用靠尺及塞尺校正垂直度和平整度CECS198-2006标准下载,检查墙板是否对准控制线,并作出相应 调整。 7.4.8在墙体上设置门、窗洞口时,应进行洞口加固,宜用型钢与结构直接连接。 7.4.9应对墙板就位后的连接节点进行检查验收,隐藏在墙内的连接节点应在施工过程中做 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7.4.10在墙体干燥、稳定后进行墙面清理工作。墙体不得有穿透通缝,表面不得有粘结材料 收缩裂纹和脱胶现象。 7.4.11安装就位后,清除AAC板面的渣屑、浮灰、污渍并对预理件和连接件进行清理防护。

7.4.12墙板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工程验收前,应采取防护措施,安装后的墙板7d内不得承受 侧向作用力。

7.5双层AAC板夹心保温组合外墙系统的安

7.5.1组合外墙的安装应按照外叶墙板、夹心保温层、内叶墙板顺序安装。 7.5.2组合外墙外叶墙板的安装应符合本规程第7.4.2条~7.4.12条的规定。 7.5.3组合外墙外叶墙板的安装宜采用墙板外托挂形式,层层托挂。 7.5.4组合外墙夹心保温层的安装应与内外叶墙错缝粘贴。 7.5.5组合外墙夹心保温板的尺寸不宜过大,避免因基层和板材的不平整导致虚贴以及表面 平整度不易调整等施工问题。 7.5.6组合外墙夹心保温板安装时,将符合本规程第4章要求的接缝粘结砂浆涂于外叶墙 内表面,粘结面积不得小于50%;当使用专用阻燃型改性聚氨酯粘结胶时,涂布方式见图 7.5.6,粘结面积不得小于60%,保证保温板与外叶墙可靠粘结。

图7.5.6专用阻燃型改性聚氨酯粘结胶粘结示意图

7.5.7门窗洞口四角处保温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保温板, 7.5.8组合外墙安装前应绘制排板平面图。内叶墙顶部和底部的U型卡件均应安装在墙体 两侧控制线内,其中顶部U型钢卡应安装在两块墙板接缝间:U型钢卡与混凝土结构连接 时,宜采用射钉固定,射钉应不少于三枚,与钢构件连接时应采用双面焊接。 7.5.9组合外墙内叶墙板接缝应采用接缝粘结砂浆满涂挤出法,或采用专用阻燃型改性聚氨 酯粘结胶满涂挤出法。 7.5.10组合外墙中在外叶墙板和内叶墙板设置门、窗洞口时,应进行洞口加固,宜用通长型 钢与结构连接。 7.5.11组合外墙洞口四周采用盖板包封时,盖板与墙体接缝处使用密封胶封闭

7.6AAC板与保温装饰板复合外墙系统的安装

当复合外墙中AAC板为组合单元体时,墙体安装按照本规程第7.7节执行。保温装饰板的 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350的规定。 7.6.2保温装饰一体板系统施工前,应对基层墙体和门窗洞口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完成门窗 框或副框、雨水管卡、预埋铁件、设备穿墙管道等安装并预留相应厚度空间。基层墙体应符 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 350等相关要求。洞口尺寸、位置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7.6.3保温装饰板系统工程施工用吊篮和双排脚手架搭设应牢固可靠,吊篮靠墙面应安装弹 性隔离物。 7.6.4保温装饰板在安装前应根据深化设计要求,结合墙面实际尺寸,进行排板设计。 7.6.5保温装饰板施工现场应按有关规定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 7.6.6I型保温装饰板应在首层安装托架;II型保温装饰板应逐层安装托架。安装托架时, 拉水平线调整托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6.7以AAC墙体为基材的保温装饰板安装施工应按图7.6.7所示流程进行控制。

保温装饰板施工工艺流程

7.6.8保温装饰板的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墙面上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弹出保温装饰板的安装线: 2在建筑外墙阳角、阴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 控制保温装饰板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7.6.9保温装饰板的粘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框点法粘贴保温装饰板,与基层的有效粘结面积不小于50%; 2保温装饰板保温材料板缝宽度宜为6mm~10mm; 3防火隔离带、小尺寸保温装饰板应采用条粘法满粘,建筑物阳角、窗洞口周边、距室 外地坪2.0m高范围内的墙面应适当提高粘结面积比: 4保温装饰板不宜在施工现场切割。当确需切割时,保温装饰板加工裁切应使用专用工 具进行开槽,再用细砂纸进行切割面倒角细磨处理并清理浮灰,切割面不得造成装饰层起毛 边、毛刺及破坏面板。 7.6.10保温装饰板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装饰板粘贴完毕后应及时安装锚固件; 2应采用加强型膨胀锚栓并进行单个锚固件抗拉承载测试: 3锚栓应使用电钻拧紧,不得敲入墙内。 7.6.11保温装饰板板缝应采用PE棒或聚氨酯泡沫填塞。泡沫保温棒直径宜为板缝宽度的1.3 倍~1.5倍。 7.6.12保温装饰板安装完成后,应先清洁保温装饰板边缘上的浮灰、污垢后,再施胶。密封

胶宜使用改性硅酮密封胶。

7.7AAC板组合单元体安装

7.7AAC板组合单元体安装

图7.7.1AAC组合单元体安装施工流程图

7.7.2AAC板组合单元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AAC板组合单元体不得切割: 2AAC板组合单元体安装节点宜采用平板螺栓节点。吊装前,应在地面进行固定打孔GB 50014-2006(2014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连接件与S压板预固定: 3AAC板组合单元体按照控制线放出连接角钢位置,将角钢焊接在结构上,连接角钢 应严格按照排板图及节点图焊接于结构预埋件或后置埋板; 4AAC板组合单元体应采用吊带通过与吊环连接进行吊装; 5单元体就位前,应对单元体就位位置进行座浆处理,吊运单元体至安装位置后,调整 单元体就位,单元体上下端靠贴角钢,S压板卡位角钢后,稍拧螺母进行预固定; 6每块单元体安装后,调整与结构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7检查校正后,紧固单元体连接节点螺母,焊接S压板和螺母 3 AAC板组合单元体侧边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留10mm~20mm缝隙,采用柔性缝处理。

7.8.1AAC隔墙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轻质墙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的 规定。 7.8.2AAC隔墙板暗管、线槽等宜在工厂预留、预埋。 7.8.3AAC隔墙板不应随意打洞、凿槽埋设管线。需要在墙板上开槽、打孔安装暗管、暗 线时,应按设计要求弹线定位后,采用专用工具按所需尺寸单面开槽切割。 7.8.4AAC隔墙板上设置竖向水电配管时,至少应在墙板安装完成7d或板缝内粘结、填充 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敷设水电配管。 7.8.5AAC隔墙板设置暗线时,宜沿板长方向镂槽埋设管线。双面配筋的墙板,其镂槽深 度不应大于板厚的1/2。 7.8.6AAC隔墙板开槽不应交叉双面开槽。管线开槽距门窗洞口边缘不应小于150mm。对 厚度小于100mm的墙板,不应横向开槽埋管

7.8.7隔墙板开槽理管时,线管直径不宜大于25mm,并与墙板固定。 7.8.8隔墙中暗管、暗线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应采用接缝粘结砂浆回填密实。槽口表面应 平整,表面采用抹灰砂浆粘贴宽度不小于200mm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无纺布或采取局部挂 钢丝网等进行防裂处理。 7.8.9隔墙集中管线处宜设置AAC双层隔墙板构造,见图7.8.9,隔墙板宜采用L型铁件与 结构连接。

a)150mm厚墙体集中管线安装墙板做法

(b)200mm厚墙体集中管线安装墙板做法

(b)200mm厚墙体集中管线安装墙板做法

图7.8.9AAC双层内隔墙集中管线做法安装图示

8.1.1AAC墙板系统的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JC∕T 550-2019 聚氯乙烯塑料地板胶粘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 和《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规程》JGJ/T17等规定。 8.1.2AAC墙板系统应按照外墙系统、隔墙系统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8.1.3AAC墙板系统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 站风盗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