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017-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21T 2017-20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简介:
DB21T 2017-20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称为《辽宁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21/T 2017-2022),是针对辽宁省地区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出台是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建筑的健康舒适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与水资源:强调建筑的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要求。
2. 材料与环境:倡导使用环保、可再生、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建筑性能: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空调和供暖的能耗,以及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4. 绿色运营管理:强调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维护、运营和拆除阶段的环保措施。
5. 绿色理念与创新:鼓励创新设计,提升建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这个标准自2017年发布后,对于推动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DB21T 2017-20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8.2.4室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室外吸烟区布置在建筑主出入口的主导风的下风向,与所有建筑出入口、新风进气口和可开 的距离不少于8m,且距离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不少于8m,得5分:
烟区的导向标识完整、定位标识醒目,吸烟区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得4分。 8.2.5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评价总分值为1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 得3分;达到60%,得5分; 2衔接和引导不少于80%的屋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得3分; 3衔接和引导不少于80%的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得4分; 4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8.2.6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 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环境噪声值大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且小于或等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5 分。 2环境噪声值小于或等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得10分。 8.2.7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及反射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的 现定,得5分;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GB/T35626和现行 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得5分。 8.2.8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 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在冬李典型风速和风同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高1.5m处风速小于5m/s,户外休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小于2m/s, 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3分; 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得2分。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3分; 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2分。 8.2.9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等遮阴 措施的面积比例,住宅建筑达到30%,公共建筑达到10%,得2分;住宅建筑达到50%,公共建筑达 到20%,得3分; 2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或设有遮阴面积较大 的行道树的路段长度超过70%,得3分; 3屋顶的绿化面积、太阳能板水平投影面积以及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屋面面积合计达 到75%,得4分,
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2分。 8.2.9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等遮阴 措施的面积比例《陶瓷工业窑炉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166:2004》,住宅建筑达到30%,公共建筑达到10%,得2分;住宅建筑达到50%,公共建筑达 到20%,得3分; 2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或设有遮阴面积较大 的行道树的路段长度超过70%,得3分; 3屋顶的绿化面积、太阳能板水平投影面积以及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屋面面积合计达 到75%,得4分。
9.1.1绿色建筑评价时,应按本章规定对提高与创新项进行评价。 9.1.2提高与创新项得分为加分项得分之和,当得分大于100分时,应取为100分。
9.2.1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评价总分值为30分。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能耗相 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降低40%,得10分;每再降低10%,再得5分,最高得30分。 9.2.2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评价分值为20分。 9.2.3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评价分值为8分。 9.2.4场地绿容率不低于3.0,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场地绿容率计算值不低于3.0,得3分。 2家活工0A
附录A辽宁省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树种苗术
附录B辽宁省城市水面蒸发量(mm)
附录C辽宁省城市降水量资料汇总表
注:数据来源自辽宁省气象局,数据年份为1990~2019。
附录D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
注:1表中的统计数据年限为1989年~2018年!
设计控制雨量,可参考所列类似城市的数值,或依据当地
附录E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
E.0.1建筑碳排放计算应包括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量、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量和建筑运行 阶段碳排放量。 E.0.2建筑碳排放计算应以单位建筑面积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作为分析评价指标。 E.0.3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sc一一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kgCOze); M;一一第i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t); F;一一第i种主要建材的碳排放因子(kgCOze/单位建材用量)。 E.0.4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Csc =>(M; × Fi) 信
ys (M; × D; × T)
式中: Cys一一 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kgCOze): Mi一一第i种建材的总用量(t); D;一一第i种建材的平均运输距离(km); T一一第i种建材的运输方式下甘肃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8 第七册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kgCOse/(t·km)】。 E.0.5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jz一一建筑建造阶段的碳排放量(kgCO2); Ejz.i一一建筑建造阶段第i种能源总用量(kWh或kg); EF;一一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2/kWh或kgCOz/kg)。 E.0.6建筑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cc 建筑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kgCO2); 建筑拆除阶段第i种能源总用量(kWh或kg); EF;一一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z/kWh或kgCOz/kg) E.0.7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
Cjz = > (Ejz,i × EFi) =1
Ccc= > (Ecc,i × EFi)
式中:CM一 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kgCO2); 第i种能源年消耗量(单位/a); 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z/单位能耗量); Eij一 一j类系统的第i类能源消耗量(单位/a); ERi.j一 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单位/a): 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石油、市政热力等; j一一 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系统等; Cp一一建筑绿地碳汇系统年减碳量(kgCOz/a); y一一建筑设计寿命(a)。 E.0.8建筑碳排放计算中各类碳排放因子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材生产碳排放因子应接建材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的碳排放,以及建 材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相关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等确定: 2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因子应按运输过程中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确定; 3建材生产和运行阶段所消耗电
式中:CM 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kgCO2); 第i种能源年消耗量(单位/a); 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kgCOz/单位能耗量); Eij一 一j类系统的第i类能源消耗量(单位/a); ERi.j j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i类能源量(单位/a); 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石油、市政热力等; j一一 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系统等; Cp一一 建筑绿地碳汇系统年减碳量(kgCO2/a); 一建筑设计寿命(a)。 E.0.8建筑碳排放计算中各类碳排放因子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材生产碳排放因子应接建材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开采、加工和运输 材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相关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等确定; 2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因子应按运输过程中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确 3建材生产和运行阶段所消耗电力的碳排放因子应按项目所在区域大电
附录F辽宁省绿色建筑评价汇总表工程项目名称申请评价单位口预评价建筑口居住建筑评价类别建筑面积口评价类型口公共建筑(m)评价指标安全耐久4节能与健康舒适Q节水与生活便利&节材与材资源节约4环境宜居4提高与创新S口满足控制项口满足口满足口满足口满足评定结果口不满足口不满足口不满足口不满足口不满足分值10010070200100100预评价得分分值100100100200100100评价得分总得分Q控制项基础分值G400[Q=(+Q/10)]评分项得分合计ZQ绿色建筑等级口基本级口一星级口二星级口三星级评价机构评价时间30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 表示很严格DBJ∕T 15-99-2014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造价数据标准,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可” 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