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5579-2022 基于北斗的路基智能压实技术规范.pdf简介:
DB13T5579-2022是河北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基于北斗的路基智能压实技术规范》。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如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进行智能压实技术的管理和应用做出的规定。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时间和速度信息。在路基压实施工中,这个规范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准定位:利用北斗系统对施工设备进行精确定位,确保压实设备在路基上的准确作业位置,提高施工效率。
2. 智能规划:通过卫星导航数据,制定合理的压实作业路径和顺序,避免重复和遗漏,提升施工效率。
3. 动态监控:实时监控压实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压实度、速度等),确保压实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数据记录与分析:收集和存储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施工过程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 安全保障:通过北斗系统实现对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实时监控,提高作业安全。
总之,DB13T5579-2022标准旨在通过北斗技术提升路基施工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
DB13T5579-2022 基于北斗的路基智能压实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北斗的路基智能压实系统组成、技术参数要求、定位精度校验和智能压实技 术的压实相关性校验、压实过程控制等。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的新建、改扩建的智 能压实。
4.1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83.204-2019标准下载4.2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MV:智能压实检测值。 CMV:第i个检测单元智能压实检测值的检测结果。 CMV:智能压实检测值的平均值。 [CMV:常规压实质量检测合格值所对应的智能压实检测值,简称目标值。
1.1路基智能压实控制系统由加载设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量测设备和智能压实信息管理平 成,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DB13/T 55792022
图1智能压实系统组成
.1.2加载设备为振动式压路机或静作用式压路机。 5.1.3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由基准站网、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播发系统等部分组成 5.1.4量测设备由GNSS定位装置(包含GNSS天线和主机)、振动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 分析处理、显示装置以及系统控制软件等组成。 5.1.5智能压实信息管理平台由压实信息接收软件、压实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等组成
5.2.1智能压实控制系统应具备检验监控结果与常规检验结果一致性的能力。 5.2.2智能压实控制系统应具备对振动压路机的碾压轨迹、作业面高程、碾压速度和振动频率进行 实时监测的能力。 5.2.3智能压实信息管理平台应具备对填筑体的压实程度、压实均匀性、压实稳定性和碾压面压实 状态分布等进行实时分析和以图形及数字方式显示的能力。
5. 3. 1加载设备
5.3.1.1振动压路机的工作质量、振动轮分配质量、激振力、振动频率、振幅及碾压速度等振动压 实工艺参数应明确标识, 5.3.1.2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的振动频率应保持稳定,波动范围不宜超过稳定值土0.6Hz。 5.3.1.3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的速度应保持匀速,碾压速度宜为(2.5~3.0)km/h,最大不应超过 4.okm/h 5.3.1.4振动压路机应预留量测设备安装位置
5.3.2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5.3.2.1基准站选地
5.3.2.1.1基准站应建立在 5.3.2.1.2基准站应建立在便于接入通信网络、具有稳定的供电条件及交通便利地区,同时具有良 好的安全保障环境,便于站点长期连续运行 .3.2.1.3 基准站周边应建立相应防雷设施 .3.2.1.4 基准站与易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物和电磁干扰区距离应大于200m。 5.3.2.1.5 基准站应建立在待建道路两侧,且距离道路中线距离不宜大于5km。 5.3.2.1.6基准站距压实
5. 3. 2. 2 基准站性
5.3.2.2.1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至少应具备解算和播发BDS或GPS其中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差分 增强改正信息的能力,宜支持BDS/GPS/Galileo/GLONASS/QZSS等多系统解算和播发能力。 5.3.2.2.2基准站设备应至少能观测到两个频点的数据,宜支持所有频点数据观测。 5.3.2.2.3数据采样间隔:≤1s;基准站日观测数据可用率:≥95%。 5.3.2.2.4多路径影响:MP1≤0.5m、MP2≤0.65m。
5.3.2.3数据通信网络
5.3.2.3.1可采用TCP/IP或NTRIP作为数据通信协议
5.3.2.3.1可采用TCP/IP或NTRIP作为数据通信协议
DB 13/T55792022
DB 13/T 55792022
5.3.2.3.2通信方式可采用有线专线、有线宽带,以及GPRS、4G、5G或其他无线通信方式。 5.3.2.3.3通信速率应大于2Mbit/s,误码率应小于10",链路可用性大于98%。 5.3.2.3.4基准站到数据中心的通信延迟应小于500mS,数据中心到用户的通信延迟应小于1s。
5. 3. 3量测设备
5.3.3.2量测设备的GNSS定位装置应具备GNSS数据实时接收、解码和定位能力,水平定位精度应 人于 5.3.3.3 传感器宜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不小于10mV/(m/s),量程应不小 .3.3.4量测设备的数据采集装置的模/数转换位数应不小于16位,采样频率应不小于400Hz。 5.3.3.5量测设备的动态性能应稳定,线性范围为振动幅值在5mV/m/s~100mV/m/s时的相对误差 应不大于0.5%,振动频率在5Hz~120Hz时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0.5%。 5.3.3.6 量测设备输出的振动压实值与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80。 5.3.3.7 量测设备的系统控制软件应具备下列功能: 控制量测设备操作,对量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分析、显示和存储,记录施工相关 参数等信息; 根据得到的压实信息对压实程度、压实均匀性、压实稳定性、压实状态分布以及相关统计 量等进行实时分析并以数字和图形方式显示;
5.3.3.8量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量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以
量测设备的GNSS天线应紧密牢固地垂直安装在加载设备的顶部中心位置,并应量取和记 天线相位中心到加载设备顶部的高度; 量测设备的振动传感器应紧密牢固地垂直安装在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内侧机架的中心位置 量测设备的GNSS主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等装置应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压路机驾驶室内的合 位置,方便操作。
5.3.4智能压实信息管理平台
智能压实信息管理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a)接收量测设备采集的压实数据,并对现场记录的压实数据进行二次处理; b)显示和管理压实程度分布图、压实均匀性分布图、压实稳定性分布图和压实状态分布图等; c)将试验结果生成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应满足8.2的要求; d)能实时显示或回放现场压实过程及相关内容
智能压实应按照设备检查、RTK定位精度校验、相关校验、过程控制和连续检测的流程进行应用 图2所示。
DB13/T55792022
图2智能压实技术应用流程图
6.1.1智能压实在应用前应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性能及GNSS设备定位精度经行校验,保 定位精度满足指标要求
a) 加载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周围无遮挡,无电磁干扰 测试前须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将GNSS设备测得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施工坐标,且转换后坐 标平面精度优于1cm,高程精度优于2cm; 智能压实系统的GNSS定位设备接入地基增强系统,并处于固定解状态; 试验段距离最近控制点和水准点宜不大于1km; e 坐标基准由四等及以上导线测量和三等及以上水准测量确定; f 试验组数应不小于3组,每组定位次数不少于20次,且每组试验须重启设备,以完成重 新初始化。
应首先对地基增强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包括: 测试基准站数据采集、数据完好性; 测试基准站到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到用户之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提供网络通信链路 通信速率、误码率、可用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延迟大小,具体技术指标满足5.3.2要求; 测试数据中心对基准站的监控能力,包括通过数据通信网络监视和控制基准站工作状况 参数配置、数据采集和传输等:
应自先对地基增强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包括: 测试基准站数据米集、数据完好性; b) 测试基准站到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到用户之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提供网络通信链路的 通信速率、误码率、可用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延迟大小,具体技术指标满足5.3.2要求; C 测试数据中心对基准站的监控能力,包括通过数据通信网络监视和控制基准站工作状况 参数配置、数据采集和传输等:
DB 13/T 55792022
d)测试实时定位的覆盖范围、有效作业时间及精度指标; e)以上测试结果应满足5.3.2或GB/T28588中相关规定。 6.2.2试验环境应按照本文件第6.1.2条要求进行选择,并进行不少于3组试验。 6.2.3每组试验须重启设备,并按下列要求操作: a 利用导线和水准测量,从最近已知点出发,测量GNSS设备天线底座的平面和高程坐标 并以此作为精度校验的基准值; b 打开GNSS定位设备并接入地基增强系统,等待设备达到固定解状态,记录初始化时长 c 采集不少于20次RTK定位结果,期间应确保设备一直处于固定解状态; d) 关闭GNSS定位设备,进行下一组试验
据记录表及精度评定计算过程见附录A
1.1智能压实在应用前应进行相关性校验试验,确定相关系数和模型CJJT 290-2019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以进一步计算目标振动
7.1.1智能压实在应用前应进行相关性校验试验,确定相关系数和模型,以进一步
智能压实在应用前应进行相关性校验试验, 试验段应满足JTG/T3610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段的填料、含水率、填层厚度、断面形式、路基施工方案等应与后续施工段的一致; o 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试验段应采用与施工段相同性能及工艺参数的振动压路机; d) 试验段应按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压实状态进行碾压作业,其中重度区域的压实状态应满 足相关文件规定,试验段压实状态如图3所示; 应先对碾压面进行连续检测,再进行常规压实度检测; 常规检测应分别在三种压实状态区域内进行,符合JTG3450的规定,且每种压实状态区域 内的检测数量应不小于6组,
图3试验段要求示意图
7.1.3相关性校验前应对智能压实系统进行核查DB42∕T 1710-2021 工程勘察钻探封孔技术规程,并符合下列规定: a) GNSS定位设备处于固定解状态,定位精度符合5.3.3要求: b) 检查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压实工艺参数情况,确认振动频率保持在规定值的允许波动范围 内,并能保持匀速行驶; C 核查量测设备的安装及连接情况,确认数据采集和传输正常。 7.1.4施工段的作业环境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变化时,应重新进行相关性校验试验: a)路基填料、含水率及填层厚度等发生变化; b)振动压路机或其振动压实工艺参数发生变化
c) 量测设备发生变化。
DB13/T 557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