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47-2022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pdf

DB41/T 2247-2022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239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T 2247-2022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pdf简介:

DB41/T 2247-2022是关于中国湖南省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规范。这个规范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

1. 定义与适用范围:明确什么是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以及这项技术在湖南省公路维护中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 技术要求:规定了路面热再生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材料选用、施工步骤以及质量控制标准等,以保证再生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

3.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了从路面检测、准备、热再生、混合料制作、摊铺到压实等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4.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如减少粉尘、噪声污染,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控制。

5. 验收与维护:制定了再生路面的验收标准和维护管理要求,以确保路面的长期稳定性能。

6. 更新与修订:规定了规范的修订和更新原则,以适应公路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

总之,这个规范是湖南省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实施指南,旨在提高路面的再生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证路面的质量和安全。

DB41/T 2247-2022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3. 2 RAP矿料级配 用抽提法或燃烧法除去RAP中的沥青胶结料后得到的矿料级配。 3. 3 回收沥青 RAP中经过抽提得到的沥青结合料。 3.4 再生沥青 在回收沥青中掺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符合路用性 能要求的沥青结合料,

4.3适用的原路面技术状况

原路面技术状况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再生深度范围内回收沥青的25℃针入度不小于20(0.1mm); b 再生深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不低于3.8%; c)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不小于80; d)车深度不大于30 mm

并为再生工艺选择、再生混合料设计等提供依据 1.2原路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资料调查、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和路面材料性能调查: 历史资料主要包括原道路的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养护运营资料; O 路面使用状况调查主要包括路面结构强度调查、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和路表功能调查; 路面材料性能调查主要包括原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的调查取样,

5.1.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实施前,应进行原路面调查津06G304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pdf,收集基础数据以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适用

5.2.1设计资料应包含路面结构、材料类型、设计参数等相关信息。 5.2.2施工资料应包含施工材料、施工记录、施工工序、设计变更资料、竣工资料等施工过程中的相 关信息。 5.2.3养护运营资料应包含养护历史及近年路况检测数据。养护历史应包括交通量及组成、气候条件 养护的原因、时间、类型、位置 材料类型、数量和应用范围等。

5.3路面使用状况调查

5.3.1应对路面的结构强度进行检测,计算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 5.3.2应对路面出现的各种损坏进行调查,详细记录每种损坏的具体类型、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等 信息,并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路面损坏调查 宜采用自动检测方法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病害成因分析。 5.3.3路表功能调查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并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抗滑性能指 数SRI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1应对再生深度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取料调查,取料有取芯和取样两种方式;为保障取 J代表性,应综合考虑原路面状况、试验量等因素确定取料方案。 a)取芯主要用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 值等性能测试,必要时可进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动稳定度等性 能试验。 b) 取样主要用于RAP的油石比、级配、回收沥青性能、回收矿料性能等检测,以及再生沥青混 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检验。 取样应采用加热、翻松、回收或切割整块挖除的方式进行;取样回收时,应采取分层回收 并严格控制回收深度,避免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相互混杂,

c)具有溶解和分散沥青质的能力; d)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6.3.3再生剂选用时,除对再生剂本身性能进行必要的检验外,还应对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 合料的性能进行检验,以确定再生剂的使用效果。 6.3.4再生剂应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防止水、灰尘等混入

6.4.1对于加铺再生工艺加铺层的新沥青混合料,其矿料级配、技术指标等应满足JTGF40一2004的 规定。 6.4.2对于复拌再生工艺的新沥青混合料,应根据RAP矿料级配,以及再生路面的级配要求,确定其 级配组成,并检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新沥青混合料性能不符合JTGF40一2004的有关规定时,若再 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JTGF40一2004的规定,也可使用。 5.4.3用于复拌再生工艺的新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等的确定,除应考虑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要求外 还应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运输、储存等因素

6.5.1新沥青的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40一2004的规定。 6.5.2矿料的岩性宜与原路面相同。 6.5.3根据工程特点,如需添加纤维、抗剥落剂、抗车辙剂等添加剂,应符合JTGF40一2004的有关 规定,添加剂材料的选择应综合施工可操作性、性能、工程成本以及运输、储存等因素进行技术论证。

6.5.1新沥青的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40一2004的规定。

7.1.1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流程见附录A。采用其他 设计方法时,应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检验,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 7.1.2就地热再生应经过试验路铺筑对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验证,并确定最终的生产配合比。

7. 2 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在JTGF40一2004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交通特点、材料品种等因素,绕 合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特殊情况下,对相似工程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允许超出规范要求级 配范围。经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是配合比设计的依据,不应随意变更

7.3.1宜根据RAP的矿料级配和拟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确定掺加的新矿料级配。 7.3.2对于复拌再生工艺,为改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宜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一定比例 的新沥青混合料,

4.1应考虑再生路面的气候、交通特点、层位、纵横坡、超高等因素,确定再生沥青的目标标 4.2应根据再生沥青的目标标号,向回收旧沥青中按一定间隔的等差数列比例掺加再生剂,测 沥青的三大指标,绘制变化曲线,用内插法初步确定再生剂用量

表6再生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指标技术指标

7.5.2马歇尔试验的温度控制应符合表7的规

表7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温度控制

7.6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按附录B的方法确定 寸于复拌再生工艺,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应避免出现沥青流尚和离析等现象,新沥青混合料的 低于新沥青目标添加量时,可将多出部分单独添加

7.7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检验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 规定。

表8再生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技术指标

DB41/T 22472022

表9再生SMA混合料路用性能技术指标

8.1.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不得在雨天、大风天气施工,施工气温应不低于15℃。 8.1.2就地热再生施工可采用明火加热以外的其他各种加热原理的加热机组,或由不同加热原理的加 热机组进行组合施工。 8.1.3当路面结构强度不足时,不宜进行就地热再生,或进行必要的补强后实施就地热再生

8.2.1当原路面的病害类型或再生层的材料、性能等明显变化,或再生路面的设计要求、施工条件、 施工设备等明显不同时,应划分不同的施工段落。 3.2.2施工段落的划分还应充分考虑施工组织、交通管制、工期等因素,尽可能延长施工段落长度 减少施工段落数量,以利于施工组织。 8.2.3同一施工段落可不连续,但距离和工期间隔不宜过长;各施工段落长度不宜小于500m 8.2.4同一施工段落宜采用相同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8.3.1根据路面病害的情况对沥青面层材料进行调查,必要时可拓展到基层或路基。 8.3.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周边环境调查,对可能受到影响的植物隔离带、树木、加油站等提前采取隔 离措施。 3.3.3施工前,应对就地热再生无法修复的路面病害进行预处理,清除原路面突起的标志、标线、灌 缝胶以及原路面的稀浆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碎石封层等功能层。 8.3.4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长度不宜小于200m。试验段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通过 试验段铺筑应完成以下工作: a)检验再生设备性能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确定加热设备组合、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等工艺参数; C 确定再生设备合理的施工速度以及摊铺、碾压等工序参数; d) 检验配合比设计,确定再生剂、新沥青、添加剂以及新沥青混合料的合理用量及掺加工艺: e) 检验施工组织及交通组织方案的可行性。

清扫路面,保持施工区域内路面整洁。根据路面再生宽度画导向线,保证再生施工边缘平顺美观。

8. 4. 2路面加热

3.4.2.1再生机组各相邻设备应保持合理间距。 .4.2.2原路面应充分加热,特殊路面(如SMA路面、高黏沥青或橡胶沥青路面)或气温较低时,应 进一步增加加热设备数量,提高路面加热效率。 8.4.2.3应保证原路面的加热温度和深度,路面加热温度按表10执行。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讲义(安全生产管理)表10沥青路面加热温度控制标准

8.4.2.4原路面两侧加热宽度应各超出再生宽度20cm。 8.4.2.5起点处可采用往复多次、低功率、长时间的加热方式使路表温度达到施工要求。 3.4.2.6再生混合料摊铺前,翻松裸露面温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补热。

8.4.3.1应以原路面为基准面,在翻松机械行走过程中逐渐下降到规定深度。 8.4.3.2施工时应随时检测翻松深度,确保深度均匀,深度变化时应缓慢渐变。 8.4.3.3翻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骨料破碎、保证无夹层、不破坏下承层,宜适当增加翻松深度,以提 高上下层间连接性。 8.4.3.4翻松裸露面应为黑色粗糙面,若裸露面为花白色,应及时调整原路面的加热参数,确保翻松 过程中不破坏原路面骨料

8.4.4再生剂及新沥青喷酒

8.4.4.1再生剂、新沥青应保存在贮存罐申,加热温度应满足要求,宜加热至不影响其质量的最高温 度,以提高其流动性和与旧沥青的融合性。 3.4.4.2根据配合比设计喷洒再生剂和新沥青,喷洒装置应与复拌机行走速度联动,并应准确计量。 8.4.4.3再生剂及新沥青应均匀喷入旧沥青混合料中,并根据铣刨深度、原路面状况等变化情况实时 调整用量。

DB11∕T 1844-2021 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8.4.5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与拌和

复拌再生所用新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添加比例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加铺再生所用新 料应满足6.4.1的规定。 新沥青混合料拌和应符合JTGF40一2004的相关规定,出料温度应比正常情况高1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