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324-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324-2019 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NB/T 10324-2019《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该规程主要针对光伏发电站设计和运行中遇到的高电压穿越(HVDC)问题,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检测技术要求和标准。
高电压穿越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当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时,需要能够承受并穿越电网中的高电压冲击,保持其正常运行,而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光伏发电站由于其并网特性,需要具备良好的高电压穿越能力,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的检测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步骤、结果分析等,包括了对光伏逆变器、电力电子设备、电气系统等的高电压耐受能力测试。它对于保障光伏发电站的稳定运行,防止电压冲击对电站设备造成损害,以及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NB/T 10324-2019 是针对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性能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对于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NB/T 10324-2019 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的单元测试方法和整站仿真验证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光伏发电站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32826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导则 GB/T32892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电压穿越overvoltageridethrough 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扰动引起电压升高时,在一定的电压升高范围和时间间隔内,光伏发电站能够保 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3.2 电压升高发生装置voltageswellgenerator 能够模拟电网异常时电压升高工况的测试设备。 3.3 高电压持续时间durationofovervoltage 从电压升高超过正常运行电压范围时刻开始,至电压恢复至正常运行电压范围时刻为止的持续时间。 3.4 光伏发电单元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ofphotovoltaic(Pv)powerunit 光伏发电单元中安装的逆变器的额定功率之和。 3.5 光伏发电站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ofphotovoltaic(PV)powerstation 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逆变器的额定功率之和
4.1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宜采用光伏发电单元现场测试,并通过仿真对整站能力进行验证。 4.2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时,所有光伏发电单元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3测试对象应包含所有类型的光伏发电单元。 4.4光伏发电站模型应依据光伏发电单元高电压穿越检测数据建立,并依据仿真计算结果验证光伏发电 站高电压穿越能力。
4.1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宜采用光伏发电单元现场测试,并通过仿真对整站能力进行验证。 4.2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时SL688-2013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所有光伏发电单元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3测试对象应包含所有类型的光伏发电单元。 4.4光伏发电站模型应依据光伏发电单元高电压穿越检测数据建立,并依据仿真计算结果验证光伏发电 站高电压穿越能力。
NB /T 10324 2019
5.1.1电压升高发生装置
电压升高发生装置宜使用无源设备,见图1,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a)限流电抗和升压电容应至少有一个可调,装置应能产生不同幅度的三相对称电压升高; b) 限流电抗的电抗值与电阻值之比不应小于10; c) 限流电抗接入后测试点A的短路容量应不小于被测光伏发电单元额定容量的3倍; d) 升压开关应能精确控制所有三相电路中升压电容和阻尼电阻的投入及切除时间,产生的高电压 持续时间误差应小于20mS,电压升高幅值误差应小于2%,见图2; e)装置所产生的电压阶跃时间应小于20ms,电压超调量应小于0.1%。
电压升高发生装置宜使用无源设备,见图1,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a)限流电抗和升压电容应至少有一个可调,装置应能产生不同幅度的三相对称电压升高; b 限流电抗的电抗值与电阻值之比不应小于10; c) 限流电抗接入后测试点A的短路容量应不小于被测光伏发电单元额定容量的3倍; d) 升压开关应能精确控制所有三相电路中升压电容和阻尼电阻的投入及切除时间,产生的高电压 持续时间误差应小于20mS,电压升高幅值误差应小于2%,见图2; e)装置所产生的电压阶跃时间应小于20ms,电压超调量应小于0.1%。
图1电压升高发生装置示意图
测量仪器应满足如下要求: a)测量仪器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1的要求; b)电压互感器应满足GB/T20840.3的要求,电流互感器应满足GB/T20840.2的要求,数据采集装 置带宽不应小于10kHZ。
表1测量仪器准确度等级要求
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曲线见图3,测试点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取: a)测试应至少选取最高点、最低点和每个区间的临界点,测试点的电压升高幅值及高电压持续时 间如表2所示: b)光伏发电单元应分别在0.1Pun~0.3Pun和不小于0.7Pun两种工况下进行测试,且所有测试点均 应重复1次。 注:P为被测光伏发电单元额定容量。
图3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曲线
置串联在光伏发电单元和站内汇集母线之间,
测试前应先进行电压升高发生装置的校准测试,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断开被测光伏发电单元升压变压器与电压升高发生装置的连接开关S1 b)调节电压升高发生装置,模拟三相对称故障,使电压升高点满足表2的要求: c)调节每个测试点的电压升高幅值和持续时间,使电压满足图2的误差要求,
图4高电压穿越能力测试示意图
应按如下步骤进行光伏发电单元高电压穿越测试: a) 光伏发电单元应分别在0.1PuN~0.3PuN和不小于0.7PuN两种工况下进行高电压穿越测试,测试 时电压升高发生装置的参数应与校准时保持一致,所有测试点应连续测试2次; b)闭合被测光伏发电单元升压变压器与电压升高发生装置的连接开关S1,确定被测光伏发电单元 逆变器处于并网运行状态; c)控制电压升高发生装置模拟三相对称电压升高; d)在升压变压器高压侧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记录被测光伏发电单元电压和电流的数据,记录至少从 电压升高前10s到电压恢复正常后6s之间的数据
应按照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以下数据: a) 基波正序电压; b) 基波正序电流; c) 基波正序有功电流; d) 基波正序无功电流; e) 基波正序有功功率; f) 基波正序无功功率。
6.1光伏发电单元建模及参数整定
光伏发电单元建模及参数整定应满足如下要求: a)依据光伏发电单元实际拓扑、参数和控制策略,建立光伏发电单元模型; b)依据测试数据并按照GB/T32892对光伏发电单元参数进行校验和整定。
光伏发电站建模应满足如下要求: a)光伏发电站模型应按照GB/T32826中规定的方法建立; b)光伏发电站模型应包括所有光伏发电单元、站内集电升压系统、厂站级控制系统及无功补偿设 备,见图5; c)光伏发电站模型不应采用光伏发电站等值模型 d)站内集电升压系统模型应根 据光伏发电站实际拓扑结构和线路、 变压器等的实际参数建立
6.3光伏发电站能力验证
图5光伏发电站模型示意图
光伏发电站整站能力验证应满足如下要求: a)光伏发电站并网点应建立外部电网等值模型,电网电压与光伏发电站并网点电压一致,电网短 路容量不应小于光伏发电站额定容量的3倍,电网等值阻抗的电抗与电阻比值不应小于10: 6 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验证应分别在0.1Pz~0.3P~和不小于0.7P两种工况下进行,选择 合适的扰动类型,使得扰动期间发电站并网点电压升高幅值和高电压持续时间满足5.2的要求;
检测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被测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单元、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规格参数; b)现场检测环境参数:
NB/T103242019 c)被测光伏发电单元高电压穿越测试结果; d)被测光伏发电站高电压穿越能力验证结果
检测报告样本参见附录B。
检测报告样本参见附录
测量电压及电流应使用高采样速率的多通道数据记录仪
、C相基波相电压有效值计算见式(A.7)~式
式中: U.1、Ul、U。A相、B 相、C 相基波电压有效值。
1、Un、U.A相、B相、C相基波电压有
u.cos + u.sin Ual =1 2 u.cos + ub.sin Ubl 2 c.o + u.an Ue! 2
u.cs+ u.sin Ual 2 ub.co + u.in Ubl 2 uecos + u.an U.
式中: u1+,cos 电压基波正序余弦分量; u+,sin 电压基波正序正弦分量; i+,cos 电流基波正序余弦分量: 电流基波正序正弦分量
A.5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
基波正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见式(A.14)、式(A.15):
GB∕T 50904-2013 非织造布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式中: O—基波正序无功功率。
式中: U.基波正序线电压有效值。
一基波正序线电压有效1
A.7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
基波正序有功电流及无功电流有效值计算见式(A.17)、式(A.18):
P=[u+cosi+,cos +U+sini+sin (A.14) 2[o+++] (A.15)
DBJT_15-105-2015_广东省_绿色住区_评价标准.pdfUI=1 ,(un + tt.o) (A.1
(A.17) (A.18)
pI+ J3U 2 IQl+ = V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