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TG/T D31-06-2017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简介:
"JTG/T D31-06-2017"是中国交通行业标准,全称为《公路工程季节性冻土地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这是一个针对中国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和施工的详细指导性文件。它主要用于指导在温度大幅度变化、冬季冻结、春季融化的地区进行公路建设的设计原则、施工方法、材料选择、工程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季节性冻土的基本特性及分类 2.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路线选择、路基设计、路堤和桥涵结构设计等 3.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材料选用和施工技术,如冻土的融化和稳定处理,防冻措施等 4.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监控,以及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 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防冻胀、防开裂等
遵循这个规范,可以有效保证公路工程在季节性冻土地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减少因冻土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JTG/T D31-06-2017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气泡间距系数与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密切相关,用于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的抗冻 性质量控制或实体工程抗冻性评价。气泡间距系数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细则》(JTG/TF302014)中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试。 与现行其他规范规定的含气量、气泡系数相比较,表4.3.3规定的含气量有所降 低,而气泡间距系数有所增大。一方面是表中的含气量由出机口测定值改为浇筑现场测 定值;另一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的研究成果以 及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在较低含气量下和较高气泡间距下即可 获得良好的抗冻性。此外,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引气剂,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 的稳定性、减少硬化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在确保抗冻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含气 量、增大气泡间距系数有利于保证中高强度引气混凝土的强度。
4.3.4引气水泥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胶凝材料用量宜满足表4.3.4的要求。 表4.3.4引气水泥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胶凝材料用量
表4.3.4引气水泥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胶凝材料
适当的胶凝材料用量可以保证水泥混凝土的致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泥混凝土的 抗冻性及耐久性有利,但胶凝材料用量过多会增大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徐变,对水泥混 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均有不利影响。当不能满足最大胶凝材料用量限制时,需要采取 改善粗、细集料的级配,减少针片状集料含量与含泥量,采用高性能减水剂等措施以减 少胶凝材料用量。
[山东]QTZ6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015)抗冻水泥混凝土和抗冻水泥砂浆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中浆体体积应满足表4.3.5的
表4.3.5引气水泥混凝土中浆体体积要求
浆体体积指1m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浆体体积(含引气剂引入的气体体积)。适宜的 浆体体积是水泥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的基本保证;浆体体积过大, 则硬化过程中水泥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大,易产生微裂纹,对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
4.3.6引气水泥砂浆的抗冻等级、强度等级、胶砂比、水胶比、拌合物含气量应满 足表4.3. 6的要求。
3.6引气水泥砂浆的技
2.M,15表示引气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为15MPa,其余类推。 3.表中胶砂比是指胶凝材料与砂的质量比。 4.引气水泥砂浆的抗冻性试验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方法,按现行《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30)中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T0565进行。 5.引气水泥砂浆含气量的检测按现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进行。
对水泥砂浆,胶凝材料用量偏少或胶砂比偏小时虽然常常能够满足水泥砂浆的强度 要求,但浆体不足以填充满砂粒间的空隙,硬化后水泥砂浆的密实性很差。限制引气水 泥砂浆的最小胶砂比和最大水胶比是为了保证水泥砂浆的密实度,提高抗冻性。为减少 引气水泥砂浆的水胶比与用水量,配制引气水泥砂浆时需要掺加适量减水剂。 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配制抗冻等级大于F300且经济性合理的引气水泥砂浆较困 难,故本规范对用于冻融环境等级为D5、D6和D7的引气水泥砂浆,抗冻等级均要求达 到F300。对此类环境下的水泥砂浆砌体需加强运营期养护,保证砌体结构的抗冻耐久性。
4.4.1水泥应满足下列要求:
表中矿物掺合料的掺量指掺加的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的百分比 对水泥混凝土,当水胶比大于或等于0.45时,掺合料总量不宣超过15%。 对大体积水泥混凝土,可较表中掺合料掺量增加15个百分点。
:1.表中矿物掺合料的掺量指掺加的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的 2.对水泥混凝土,当水胶比大于或等于0.45时,掺合料总量不宜超过15%。 3.对大体积水泥混凝土,可较表中掺合料掺量增加15个百分点。
抗冻水泥混凝土和抗冻水泥砂浆技术要求
适当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可以减小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水化温升,改善水 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小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变形与水化温升变形,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 渗性(特别是抗氯离子扩散)、耐腐蚀性等耐久性,有利于后期强度增长;但掺加量过 多,会引起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下降,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降低,并且早期强度下降 较大。 粉煤灰的烧失量较大时不利于引气,且会增大拌和用水量以及受冻时水泥混凝土 的水饱和程度,明显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故对粉煤灰的烧失量进行较严格的 控制。
4.4.3粗集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粗集料应满足表4.4.3的要求,且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当最大粒径大 5mm时,应采用不少于3种粒级的粗集料进行级配
表4.4.3粗集料技术要求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 自然堆积状态空隙率按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CE42)进行试验与计算,但计算时将振实法 测定的堆积密度用自然堆积密度替代。
4.4.4细集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细集料应满足表4.4.4的要求,宜使用中砂,
1细集料应满足表4.4.4的要求,宜使用中砂。
表4.4.4细集料技术要求
表4.4.3、表4.4.4主要参考了《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L/T5241 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一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规程》(JGJ55一2011)等规范及相关研究成果。
4.4.5 养护用水与水泥混凝土的温差应小于15℃。高温李节拌和用水的温度应低 于30℃
4.4.6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气水泥混凝土中掺加的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应符合有关规定。应选用三皂 代、松香热聚物类或改性松香皂类引气剂,不得使用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类、木 质素磺酸盐及其他不符合使用质量要求的引气剂。 2选用外加剂时,应进行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相容性、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 式验,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复配组成,并用工程所用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获得外加剂 的最佳掺量。 3不宜使用无机盐类早强剂、防冻剂,不得使用含有碱金属或氯盐的外加剂
4.4.6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三粘皂试、松香热聚物类引气剂引入的气泡尺寸小、拌合物含气量稳定,对抗冻性 的改善明显优于化学合成的引气剂。 部分聚羧酸盐减水剂虽然可使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获得较高含气量,但气泡尺寸大, 不能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要求选用消泡效率高且与引气剂相容性好的消泡剂以去 除聚羧酸盐减水剂引入的大气泡。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好坏,集料、活性矿物掺合料中的某些成分(如黏土、
三粘皂试、松香热聚物类引气剂引入的气泡尺寸小、拌合物含气量稳定,对抗冻性 的改善明显优于化学合成的引气剂。 部分聚羧酸盐减水剂虽然可使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获得较高含气量,但气泡尺寸大, 不能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要求选用消泡效率高且与引气剂相容性好的消泡剂以去 除聚羧酸盐减水剂引入的大气泡。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好坏,集料、活性矿物掺合料中的某些成分(如黏土、
抗冻水泥混凝土和抗冻水泥砂浆技术要求
碳),不同外加剂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故需对 拟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外加剂相容性试验。相同材料,不同季节施工,外加剂的效果也 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故外加剂的掺量需要根据季节做实时调整。 常用的无机盐类早强剂、防冻剂对水泥混凝土抗冻性,特别是抗盐冻性能有不利影 响。当使用无机盐类外加剂时,需增大含气量,以保证水泥混凝土抗冻性。
4.5引气水泥混凝土和引气水泥砂浆的施工技术要求
4.5.1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混凝土原材料应采用自动计量系统,称量误差应符合规定。 2引气水泥混凝土宜采用搅拌作用强的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等进行拌和,掺加引 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宜延长10~30s。 3泵送剂中的引气组分应符合本规范第4.4.6条的规定。 4引气水泥混凝土拌制后应按要求检测拌合物含气量,拌合物含气量不足时应及 时调整。 5引气水泥砂浆拌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min。拌制后应按 要求检测拌合物含气量,拌合物含气量不足时应及时调整。 4.5.2水泥混凝土成型与水泥砂浆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气水泥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宜控制在15~30s,不得过分振捣和抹面。 2施工过程中不得向水泥混凝土中加水,也不得在抹面时洒水。
过分振捣水泥混凝土或过多抹面将导致气泡逸出或小气泡变成大气泡,引起含气量 过多损失,从而影响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施工过程中加水将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抗冻 性能。
4.5.3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砌体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混凝土成型、抹面结束后,应及时保湿养护,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 养护措施。 2直接接触盐类的抗冻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养护期不应少于14d。矿物掺合料 掺量超过15%的水泥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掺量超过40%的水泥砂浆,养护期不应少于 14d。其他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养护期不应少于10d。 3引气水泥混凝土采用加热养护时,温度与湿度应满足表4.5.3的要求
十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GB 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并应满足抗
条文说明 在各种环境因素(水、温度、冻融等)和车辆荷载的作用影响下,路基的强度、 刚度将产生衰减,进而影响路基承载能力,使路基产生变形和强度变化,尤其是季节性 冻土地区的反复冻融作用对路基的强度和变形影响明显。因此,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环 境因素和车辆荷载对路基长期性能的影响,重视路基的冰冻稳定性,使路基具有足够的 强度、稳定性。
5.1.2路基设计应依据沿线的气象、水文、地质及路基土质试验等资料,结合当 基冻害防治的经验进行抗冻设计。
5.1.3路基设计应满足路面的容许冻胀变形要求,采取措施控制路基冻胀 路基路面综合抗冻设计。
5.1.4路基抗冻应从基底处理、填料选择、路基防护、路基排水等方面进行综合设 计。对水文地质不良路段的路基应进行动态设计。
对水文地质不良路段,要求采用动态设计方法框架结构教师公寓楼5层5000平米左右,如涎流冰、软基处理等,注意发 现、搜集施工过程中影响设计方案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必要时补充勘探、试验并修改原 设计。
5.1.5土质边坡坡率应满足冻融稳定性要求
5.1.5土质边坡坡率应满足冻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