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355-2022 机械安全 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 确定方法.pdf

GB/T 41355-2022 机械安全 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 确定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7042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355-2022 机械安全 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 确定方法.pdf简介:

GB/T 41355-2022《机械安全 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 确定方法》是中国关于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动态安全距离设定的标准。这个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在工业生产环境中,人与自主移动机器(如无人搬运车、机器人等)的交互过程中,避免由于机器运动导致的人身伤害。

这个标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动态安全距离:

1. 机器特性评估:首先,需要对自主移动式机械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制动性能、稳定性、避障能力等特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对人员产生的潜在危险。

2. 人员特性考虑:根据人的反应时间、移动能力、视力、听力等因素,考虑人在遇到危险时的反应和避让能力。

3. 风险评估:基于机器特性和人员特性,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在正常运行和可能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下的安全风险。

4. 安全距离计算: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根据国际或国内的安全标准,如ISO 13443系列标准,计算出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可能包括机器的最小安全轮廓、缓冲区或其他形式的物理防护。

5. 监测和调整: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持续监测,根据需要调整安全距离,以确保其始终有效。

总的来说,GB/T 41355-2022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来确定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的有效安全距离,以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GB/T 41355-2022 机械安全 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 确定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方法学 5.1 般要求 5.2 速度与安全监控 5.3 距离补偿系数 动态安全距离的计算 6.1总响应时间 6.2人体接近方向未知时动态安全距离的计算 6.3人体接近方向已知时动态安全距离的计算 考文献

GB/T41355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安高智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虹美菱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十一维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台州龙江化工机 械科技有限公司、金华精研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武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永汇科技有限公司、中 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四川蜀兴优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奥煌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 同、皮尔磁电子(常州)有限公司、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院、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漳州 西安凯金哲检测有限公司、广东昂益新科技有限公 司、枣庄市恒祥纸制品有限公司、广东盈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标准化协会、广东康鑫新材料有限 公司、平湖李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铭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义乌 市义宁模具有限公司、广东当家人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苏州市计量测试院、广东雪莹电器有限公司、陕西 金优邦科技有限公司、九思检测技术(产东)有限公司、江苏冠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6196平米五层中学教学楼(计算书、建筑、结构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成、吴晓斌、项楠、李立言、杨浩、郭冰、居里错、余海箭、秦培均、赵阳、熊从贵, 陈艳庆、付卉青、姚佳宜、黄之炯、黄飞、居荣华、沈俊杰、吴向亮、曾巍巍、朱斌、陈英、梅中、李勤、陈卓贤、 张欣、王明华、张硕、沈德红、程红兵、黄黎萍、林通、李、郑华婷、刘治永、吴才春、倪超、刘英、张直金 向贤兵、方志明、李建、宋小宁、李挺、万青兰、 王正华、冯水苗、张晓飞

GB/T 413552022

机械领域安全标准体系由以下几类标准构成。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装置: ·B1类,安全特征(如安全距离、表面温度、噪声)标准; ·B2类,安全装置(如双手操纵装置、联锁装置、压敏装置、防护装置)标准。 C类标准(机械产品安全标准),对一种特定的机器或一组机器规定出详细的安全要求的标准 根据GB/T15706,本文件属于B1类标准。 本文件尤其与下列与机械安全有关的利益相关方有关: 机器制造商; 健康与安全机构。 其他受到机械安全水平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有: 机器使用人员; 机器所有者; 服务提供人员; 消费者(针对预定由消费者使用的机械)。 上述利益相关方均有可能参与本文件的起草。 此外,本文件也适用于标准化机构起草C类标准。 本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可由C类标准补充或修改。 对士在C类标准的范围内,且已按照C类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机器,宜优先采用C类标准的要求

机械领域安全标准体系由以下几类标准构成。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装置: ·B1类,安全特征(如安全距离、表面温度、噪声)标准; ·B2类,安全装置(如双手操纵装置、联锁装置、压敏装置、防护装置)标准。 C类标准(机械产品安全标准),对一种特定的机器或一组机器规定出详细的安全要求的标准 根据GB/T15706,本文件属于B1类标准。 本文件尤其与下列与机械安全有关的利益相关方有关: 机器制造商; 健康与安全机构。 其他受到机械安全水平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有: 机器使用人员; 机器所有者; 服务提供人员; 消费者(针对预定由消费者使用的机械)。 上述利益相关方均有可能参与本文件的起草。 此外,本文件也适用于标准化机构起草C类标准。 本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可由C类标准补充或修改。 对于在C类标准的范围内,且已按照C类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机器,宜优先采用C类标准中的要求

GB/T 413552022

机械安全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 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械安全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人体或人体部位和目主移动式机械的移动速度、制动能力,确定目主移动式机械 与人体或人体部位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的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自主移动式机械与人体或人体部位之间的动态安全距离的确定。 本文件不适用于人体因跑、跳或跌落等方式接近的情况,也不适用于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动态安 全距离。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时文中的规范性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706一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工19876一2012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GB/T15706一2012和GB/T19876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态安全距离dynamicsafetydistance 用于确定危险、危险点或机器部件的实际位置,及其在实现预期风险减小的总响应时间(T)内因位 置改变而可能达到的危险区边界的距离。 3.2 制动能力 brakingcapability 危险、危险点、机器部件或机器运动速度的减速能力。 3.3 速度与安全监控 speed and safety monitoring;SSM 保持人体或人体部位与危险区之间最小安全距离以实现风险减小的安全防护措施。 注:安全距离取决于几个因素,如人体部位的接近速度和接近方向,危险源的速度、方向和定位,电敏保护设备 (ESPE)的探测能力,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的响应时间等, 3.4 安全防护空间 safeguarded space

于保护人员的防护装置和/或保护装置所围护的

表1给出的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作为计算动态安全距离的基础,危险源的位置以及危险源的实际运动速度和制动能力(减速度) 知。

速度与安全监控(SSM)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当改变机器或其部件潜在危险运动的速度和轨迹 低的动态安全距离,从而实现风险减小。如果采用了速度与安全监控进行安全防护且满足以下

GB/T413552022

求,则可按照第6章计算动态安全距离: 在安全防护空间内,应能检测到出现的任何人体或人体部位; 在安全防护空间内针对人体或人体部位的跟踪一旦失效,应立即触发可在控制范围内实现预 期风险减小的指令; 在安全防护空间内的人体或人体部位的动态安全距离一且不能保持,应立即触发可在控制范 围内实现预期风险减小的指令。 如果保护设备可测量人体或人体部位的接近速度,则在计算动态安全距离时可采用测得的值。否 则,应采用GB/T19876一2012中给出的接近速度, 对于可测量接近速度的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SRP/CS),其性能应确保不会削弱SRP/CS的 SSM功能。危险机器部件或机器自身的位置和速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以及人体部位自身的位置和速度 的测量不确定度都应作为距离补偿系数(Z)的一部分

在具体应用中,可能有必要考虑机器和安全防护装置的距离补偿系数(Z)。相关的指南见制造商 出的使用说明书。 距离补偿系数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ZG,装置测量误差的一般补偿。 ZR,基于反射的测量误差补偿。如果电敏保护设备(ESPE)附近有反射镜,需要考虑此类 补偿。 ZDB34/T 3176-2018 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孔道数控压浆施工技术规程.pdf,移动式机械(如车辆)因离地间隙不足的补偿。一般情况下,ESPE是通过检测人体足部以 上来检测人体,并且机器的制动能力无法考虑检测点前面脚的长度,因此需要考虑此类补偿, 如果机器没有足够的离地高度,脚可能受到伤害 Z,移动式机械(如车辆)减速时制动扭矩的补偿

动态安全距离限定了危险区的边界。 该危险区可以是危险、危险点、产生危险的机器部件或机器本 身,在实现风险减小的总响应时间(T)内,因其实时位置的改变而可以达到的区域。总响应时间(T)类 似于GB/T19876一2012中5.1给出的时间, 制系统采样时间(ts),见公式(1)

式中: T 总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SPR/CS输入端(如传感器、保护装置)的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1 SPR/CS逻辑单元的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to SPR/CS输出端的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M 机器的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F 必要时,机器容差因子相关的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ts 一一控制系统采样时间,必要时需要考虑后续每次开始采样时的检测时间,单位为秒(s)。 在相关的计算过程中,应考虑敏感保护设备制动时危险源的位置,以及基于实时速度和减速率的停 上距离。

在危险机器功能运行期间,应以合适的时间间隔确定动态安全距离。计算的频次应包括确定达到 安全状态的总响应时间(T)

6.2人体接近方向未知时动态安全距离的计算

人体接近方向未知时,为了实现预期风险减小,计算动态安全距离时应在总响应时间内额外增加 原位置的变化量(△.)。此时,动态安全距离(S)应按公式(2)计算:

S=(K X T)+ Ax + Dns + Z

K 来源于人体/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的参数,单位为毫米每秒(mm/s); T 按照公式(1)确定的时间,单位为秒(s); △.r一一在总响应时间内危险源的位置变化量QSHCG 11009-2016 加氢装置用高压临氢阀门采购技术规范.pdf,单位为毫米(mm); Dps——与保护装置相关的触及距离(见GB/T19876—2012中5.2),单位为毫米(mm); Z 距离补偿系数(见5.3),单位为毫米(mm)。 如果加速度和减速度已知且连续,则△.应按照公式(3)计算得出

A=×(t+ts)+"*×(+ts)"+×t2+×t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