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092-202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092-2021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电气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指南.pdf简介:
GB/T 41092-2021《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电气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指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它主要针对在复杂和多变的多重应用环境(如工业生产、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中的电气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该标准的出台,旨在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帮助相关企业和机构识别、评估电气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电气安全事故。
该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评估范围:明确了评估的电气系统和设备范围,以及多重应用环境的定义和特征。
2. 风险评估:详细介绍了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等级划分。
3. 风险控制:提出了针对评估出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的方法和建议,如安全设计、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制定等。
4. 监测与改进:强调了持续的风险监测和评估,以及根据新的风险情况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5. 法规和标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评估和控制工作的合规性。
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提升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电气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安全,防止电气火灾和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GB/T 41092-2021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电气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应用主体的确定、识别应用主体安全因素、风险预估、风险评价、风险降低、再评估和文件准备。 本文件适用于多重应用环境场所中交流电压1000V及以下、直流电压1500V及以下的各类电 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776一2017电气安全术语 GB/T22696(所有部分)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GB/T22696.2一2008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GB/T4776一2017、GB/T22696(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 multipleapplicationworkplace 包含一个以上可划分为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场所。 3.2 应用主体applicationsubject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中电气设备及系统的统称。 注:可以是某一个电气设备或系统JTS/T231-2021 水运工程模拟试验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pdf,也可以是某一类电气设备或系统。 3.3 机器人系统 robot system 由(多)机器人、(多)末端执行器和为使机器人完成其任务所需的任何机械、设备、装置或传感器 成的系统。 L来源:GB/T126432013,2.14
GB/T4776一2017、GB/T22696(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 multipleapplicationworkplace 包含一个以上可划分为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场所。 3.2 应用主体applicationsubject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中电气设备及系统的统称, 注:可以是某一个电气设备或系统,也可以是某一类电气设备或系统 3.3 机器人系统 robot system 由(多)机器人、(多)末端执行器和为使机器人完成其任务所需的任何机械、设备、装置或传感器构 成的系统。 L来源:GB/T126432013,2.14
GB/T 410922021
基于GB/T22696(所有部分)提出的风险评估总体原则; 按实施步骤进行(见第5章); 根据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基本特征(见4.2),区分有关联性(见6.2)和无关联性的应用主体; 无关联性的应用主体,其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可按GB/T22696(所有部分)的要求直接进行; 有关联性(见6.2)的应用主体,宜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过程中考虑电气安全风险的变化(女 风险叠加等)
4.2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基本特征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 个以上不同的应用主体; 可选择不同划分原则确定应用主体(见6.1): 应用主体间的关联性(见6.2)可导致电气安全风险的变化(如风险叠加等)
4.3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电气安全风险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电气安全风险来源于应用主体的以下方面(但不限于): 应用主体自身的电气安全风险; 应用主体关联性导致的电气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1)电压等级不同导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2)交流与直流并存导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各种系统(如预警系统、控制系统、功能系统等)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等
多重应用环境场所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的实施步骤见图1
应用主体的确定,可依据以下划分原则(但不限于): 按功能体系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可视为不同应用主体; 按控制体系划分,各个控制区域(或模块)可视为不同应用主体; 按风险等级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可视为不同应用主体, 注:对于后期加人(如主体内部功能升级等)的应用主体,以及维修后发生主体变化的,宜重新确定
应用主体的确定,可依据以下划分原则(但不限于): 按功能体系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可视为不同应用主体; 按控制体系划分,各个控制区域(或模块)可视为不同应用主体; 按风险等级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可视为不同应用主体, 注:对于后期加人(如主体内部功能升级等)的应用主体,以及维修后发生主体变化的、宜重新确定
在同一区域内; 有电气连接; 有电气隔离连接; 接人同一个接地点; 在同一雷电防护条件下; 同一控制系统; 相互有电场作用; 相互有磁场作用; 物理性相互影响(尘埃、气体、液体等); 机械性相互影响(振动、冲击等); 静电积聚相互作用; 辐射发射相互影响; 电磁兼容干扰影响。 确定应用主体的关联性后,宜进一步考虑以下因素(但不限于):
GB/T 410922021
电路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不同回路基本绝缘,以及加强绝缘交界面间的相互 影响; 电磁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电路电压引起电场畸变对相关回路的影响、电流冲击 对不同回路的相互影响; 机械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的机械联接、机械连锁的相互影响: 热传递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热辐射影响,温升控制协调,以 及故障条件下动热稳定协调; 风险连锁反应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报警、动作协调等; 风险信息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危险的信号、警示标记标识等; 预警系统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预警机制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干涉与影响; 功能安全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功能安全机制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干涉与影响; 运行安全关联性,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应用主体运行安全机制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干涉与影响
按GB/T22696(所有部分)的规定,系统识别应用主体生命周期的潜在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 件。再根据应用主体关联性,对识别出的安全因素的属性进行判别
危险源的识别除按GB/T22696.2一2008中4.3的规定进行考虑外,还宜考虑以下因素(但不限于): 机器人系统或辅助部件的移动、搬运或更换产生的危险; 机器人系统与其他相关设备相互交叉干涉产生的危险; 机器人系统与人相互交叉干涉产生的危险: 安全保护设施失效、动力源或配电系统失效或产生故障等引起的危险; 储能引起的危险; 通信异常危险
7.2.2 识别危险区
一些应用主体(如可移动电气设备)的移动、搬运或更换可导致危险区的新增、变化 识别。
7.3.1同属性安全因素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认为应用主体的安全因素属性相同: 伤害程度(轻微、高度、严重等)接近; 伤害的广度(一个人员或设备本身、多个人员或较广泛环境)接近 发生伤害的可能性(发生概率)接近 附录A给出了对同属性安全因素的考虑
7.3.2不同属性安全因素
GB/T 410922021
同属性安全因素之外的,应用主体间相互关联产生的安全因素,可被视为不同属性安全因素。附! 出了对不同属性安全因素的考虑
2)不大可能避免,用P,表示
根据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可划分为稍有风险、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严重风险5个等
8.2风险预估考虑的因素
风险预估还宜考虑风险叠加的影响。风险叠加会对风险发生频率、伤害后果等产生影响
GB/T 41092—2021
应用主体的基本信息; 图2确定的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 人员要素; 防护措施的可靠性、防护措施失效的可能性、防护措施的维持能力; 使用信息; 当前社会价值; 风险降低原则等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按从高到低次序,通过消除危险,或降低下述两个因素(单独或同时),实现风险 降低: 一 一伤害的严重程度; 一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属性的安全因素,若需采用不同措施进行风险降低时,宜考察风险降低措施的相互作用和 影响。
10.2.1固有安全设计措施
固有安全设计措施通过适当选择应用主体,消除危险或减小相关的风险。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改善电气设备零部件的可靠性; 对控制系统的与安全有关的零部件采用安全设计措施; 安全相关的系统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控制系统、功能系统、监控系统等; 针对安全失效的控制功能系统设计; 消除由机器人运动部件所产生的危险的安全设计措施; 应急运动的预防措施
10.2.2安全防护和(或)补充保护措施
如果通过固有安全设计措施不能消除危险或充分地降低风险,可使用经适当选择的安全防护利 或)补充保护措施来减小风险。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防止进人危险区的固定的挡板、护栏或围墙等固定式安全防护装置; 防止进入危险区的联锁防护; 防止靠近危险设备的防护罩或外壳; 紧急停止措施; 使用和维护期间,对操作者的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安全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装备、现场安全装备、便携式气体探测器等; 甄别人员活动信息,实现进人危险区的预警、异常行为报警、异常状态报警等功能; 通过智能技术(例如:传感技术、预测技术)进行设备或系统监测; 应用主体的周期性维护、状态维护等维护维修(见10.2.3); 应用主体的检验检测(见10.2.4)
10.2.3应用主体的维护维修
10.2.3. 1一般原则
考虑根据应用主体的故障状态进行维护维修,包括(但不限于) 按计划进行的日常维护: 未发生故障或损坏前的维修,预防性维修: 消除故障或提高可靠性进行的维修,改善性维修
10.2.3.2维修要素
10.2.4应用主体的检验检测
【北京市】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防火安全技术规程DB11/729-201010.2.4. 1一般原则
GB/T 410922021
考虑根据应用主体的运行状态进行检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 运行前检验检测,例行、型式、特殊检验检测等; 运行时检验检测,预防性检验检测; 维修后检验检测,如运行中出现异常或相关保护动作后,设备的完好性遭受到破坏或对其有類 问时
JG∕T 5108-1999 长螺旋钻孔机10.2.4.2检验检测要素
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宜考虑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环境适应性; 结构、设计检查; 电气绝缘强度; 电击危险防护; 电能的间接作用、外界因素危险防护; 机械危险防护; 电气连接或机械联接; 运动危险防护; 功能试验(如控制、测量、保护、联锁、报警、监视、通信功能等) 电磁兼容性; 应用主体相互关联性:
GB/T 4109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