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066.1-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066.1-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 第1部分功能配置和设计.pdf简介:
GB/T 41066.1-2021 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 第1部分:功能配置和设计简介》。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基本功能配置要求和设计原则,适用于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研发、制造、安装和使用。
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一种大型海上石油钻探设施,通常沉没在水下,通过液压系统将其部分结构升起至水面,以进行钻井作业。这个标准涵盖了平台的主要系统(如钻井系统、动力系统、生活设施、安全系统等)的功能要求,设计规范,以及平台的环境适应性、耐久性、操作安全性等方面的规定。
按照该标准,平台的设计和配置应满足高海况、高纬度、深水作业的需求,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抗震、防风、防腐蚀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平台的结构强度、海洋工程设计、通信系统、消防系统、环保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等。
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保障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T 41066.1-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海洋石油半潜式钻井平台 第1部分功能配置和设计.pdf部分内容预览:
4.8.1生活区主要包括居住舱室、娱乐区域、健身区域、公共区域、餐厅和厨房区域、清洁与储物区域、 办公区域、医疗区域、直升机候机区域、走廊区域、中控室(驾驶室)、电报房等。 4.8.2宜配备一部载人电梯,并配置独立空调。 4.8.3门应设有兼具逃生功能的通风口。 4.8.4公共区域地面应具备防滑功能,壁板宜选用拉毛工艺的不锈钢材料。 4.8.5 餐饮区域应满足额定配员生活配套功能,并满足中餐、西餐配餐需求。 4.8.6 独立厨房抽油烟机(集气罩)及烟道设计应设置手动和遥控挡火闸、油脂收集器及防火帘式固定 式灭火装置,宜设置自动清洗的功能。 4.8.7 医疗区域和居住舱室卫生间应设有独立的通风装置并直接通向室外大气。 4.8.8中控室(驾驶室)的窗玻璃应配备刮雨器,并具备加热、冲洗功能
4.9.1外部通导系统
4.9.1.1通信系统应配备以下设备设施:
DB37/T 5177-2021 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GB/T 41066.12021
电子海图系统; g) 航海经线仪; h) 自动识别系统(AIS,用于识别平台的身份、位置、航迹、速度等自动化信息); i) 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j 气象传真系统 4.9.1.3 雷达系统应具有波高监测功能。 4.9.14自动识别系统具备北头自动示位系统功能.满足7d以上自供电能力
4.9.2内部通信系统
4.9.2.1广播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主要包括消防水系统、舱底系统、灰黑水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危险水收集及处理系统、造水和 处理及供给系统、开式排放系统、压载系统、舱柜透气系统、溢流系统、测量系统、直升机加油系统 油系统、液压系统、基油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废气排放系统、固控管系、钻井液管系、同 系、输灰管系等
GB/T 41066.1—2021
4.11.2高压电缆应满足GB/T17755的要求
完成功能配置后应编制平台配置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船型方案及结构型式; b)平台主要性能指标、环境条件和船级符号; c)平台布置方案; d)关键设备技术指标; e)适用标准。
5.1.1应综合分析平台在建造期间及运营期间承受的极限载荷,平台在设计寿命期内应保持主要结构 安全。 5.1.2自存工况的最大风速应按照相关船级社对无限制作业海区平台的要求选取,最大波高、波浪周 期、流速等参数应基于目标作业海域重现期至少为50年的环境条件选取。 5.1.3应根据目标作业海域环境参数确定典型波浪谱并进行平台疲劳寿命评估, 5.1.4应采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设计和技术。 5.1.5平台的船体结构、管线、设备应采用相应防腐措施
5.2.1.1船体总体布置应保证各功能区域的协调和均衡: a) 浮箱和立柱区域液舱宜对称布置; b) 应根据井控设备转运和使用中的移动范围(如隔水管的最大偏移量等)确定月池开口尺寸; C 生活区与钻井区域及主发电机、甲板机械、通风设备、取暖设备和空调设备以及其他大噪声设 备之间应有隔离空间; d) 燃油、淡水及食品的储存空间应满足自持力要求 5.2.1.2 船体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疲劳寿命应保证应力的平稳过渡和结构间的相互协调。 5.2.1.3设计方法应符合GB/T35989.1的要求,并采用公认的或船级社认可的程序进行结构分析
5.2.2设计工况及载荷
5.2.2.1设计工况一股包括作业工况、自存工况、迁移工况及事故工况。 5.2.2.2设计载荷一般包括空船重量、可变载荷、浮力、环境载荷,必要时应计算隔水管系统、锚泊系统 与平台的相互作用。 5.2.2.3环境载荷应包括风、波浪、海流、冰、雪、温度、海生物附着的影响,必要时应包括浮冰撞击载荷、 波浪砰击载荷及液舱中的晃荡载荷对平台结构的影响。可使用模型试验校验环境载荷计算值。 5.2.2.4作业工况载荷应包括空船重量、作业可变载荷、浮力及环境载荷,环境载荷一般按目标作业海 域一年一遇重现期的环境条件计算。 5.2.2.5自存工况载荷应包括空船重量、自存可变载荷、浮力及环境载荷,环境条件应符合5.1.2的 要求。
5.2.2.6迁移工况包括油田内迁移及远洋迁移,载荷应包括空丹 、迁移可变载荷、浮力及环境载荷。 5.2.2.7事故工况应包括意外事故,如碰撞、落物、火灾爆炸等对平台结构完整性及稳性造成的影响 不境载荷一般按目标作业海域一年一遇重现期的环境条件计算。 5.2.2.8应明确各设计工况下的环境条件参数极限数据。 5.2.2.9应编制甲板载荷图,显示在每种工况下每个区域的最大设计均布载荷和甲板集中载荷
5.2.2.6迁移工况包
5.2.3运动预报和气隙分析
5.2.3.1应采用公认的或船级社认可的计算程序进行平台运动性能预报,且平台运动指标应满足平台 上人员生活及作业、设备操作的要求 5.2.3.2应开展气隙分析,可使用模型试验对气隙值和砰击压力进行验证或校准。 5.2.3.3应评估波浪砰击效应对受负气隙影响的结构和设备的影响
5.2.4整体结构分析
5.2.4.1应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整体结构强度分析及疲劳分析。 5.2.4.2一般采用设计波分析方法。选取的设计波应能反映各种海况下对平台结构的最大响应。 5.2.4.3整体结构强度响应的控制参数至少应包括平台中纵剖面横向分离力、纵向剪力、纵向弯矩和横 向扭矩以及平台主甲板中心纵向、横向和垂向三个方向的加速度。 5.2.4.4应核算最不利的压载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5.2.5局部结构分析
5.2.5.1局部结构包括上层建筑与上船体、立柱与浮筒、立柱与上船体、立柱与横撑/斜撑连接位置、井 架支撑结构、导缆器底座、吊机底座、锚机底座、拖拽系统底座及其他重要设备底座等 5.2.5.2应建立详细的局部结构有限元模型,模型宜能模拟局部结构与整体结构变形响应的叠加。 5.2.5.3应核算最不利的载荷工况对局部结构的影响。 5.2.5.4应对钻台支撑结构和井架支撑结构进行疲劳分析
5.2.6稳性、分舱与载重线设计
5.2.6.1稳性衡准、分舱原则及载重线勘画应符合船级社及船旗国的规定。 5.2.6.2应计算平台的完整稳性和破损稳性,并绘制相应于最危险轴的复原力矩和风倾力矩曲线,计算 时应包括液舱内自由液面的影响。 5.2.6.3风倾力矩可根据船级社给出的公式计算,也可通过风洞模型试验得到 5.2.6.4应计入推进器对平台稳性的影响。 5.2.6.5在稳性分析时,一般可假定平台处于无系泊约束的漂浮状态。但如果系泊约束对平台稳性有 不利影响时,稳性分析应包括系泊的影响 5.2.6.6平台甲板、上层建筑、甲板室、门、舱口盖、通风筒、空气管、泄水孔、进水孔、排水孔和其他开口 应满足风雨密性和水密性要求。 5.2.6.7最小干应满足迁移状态下平台的完整稳性、破损稳性及结构强度要求
5.2.7.1结构用钢要求如下
T/CECS 757-2020标准下载1结构用钢要求如下: a)平台结构用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制造和试验应符合相关船级社的要求; b)结构构件分类应符合相关船级社的要求; c)钢材的最低设计温度宜选一20℃、0℃两个级别
GB/T 41066.1—2021
5.2.7.2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船级社的要
5.2.7.3防腐控制要求如下: 防腐措施包括涂(镀)层保护、阴极保护或其他认可的防腐措施; b) 应根据目标作业海域的特点、钢结构使用年限及维护和更新的可能性、技术经济效果等因素采 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C 压载舱的保护涂层应符合GB/T34430.1的要求 5.2.7.4 检验通道要求如下: a) 平台内的每一处所都应设置检验通道,用于对平台结构进行全面检查、近观检查和测厚; b) 检验通道应从开散申板等安全区域通达货舱、隔离空舱、液舱等区域; ) 通道宜为固定式,必要时可为移动式或便携式。 5.2.7.5 应对全平台开展振动分析、噪声分析、关键系统失效模式分析、安全风险分析、物料转运分析。
5.3.1.1在主发电机组供电失效的情况下,应急发电机组应能在45s内自动启动和供电。 5.3.1.2当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并联运行时,如其中一台机组发生故障,应有措施保证对重要负载连续 供电。 5.3.1.3 应急发电机组可采用具有应急功能的主发电机组替代。 5.3.1.4应急发电机容量应满足应急负载要求,宜采用散热器风冷的冷却方式。 5.3.1.5 5主发电机组应采用气启动的启动方式,应急发电机组应采用两路能源并存的启动方式。 5.3.1.6启动推进器引起的主汇流排上的瞬态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5%。 5.3.1.7 柴油机组的排放至少应满足IMOTierIⅡI的要求,并具备有效的排放证书;目标作业海域有特 殊要求的,应按照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5.3.1.8振动与噪声应符合GB/T2820.9、GB/T2820.10的要求,并配备相应的进气和排气消音器
5.3.1.1在主发电机组供电失效的情况下,应急发电机组应能在45s内自动启动和供电。 5.3.1.2当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并联运行时,如其中一台机组发生故障,应有措施保证对重要负载连续 供电。 5.3.1.3应急发电机组可采用具有应急功能的主发电机组替代。 5.3.1.4应急发电机容量应满足应急负载要求,宜采用散热器风冷的冷却方式。 5.3.1.5主发电机组应采用气启动的启动方式DB21/T 3397-2021标准下载,应急发电机组应采用两路能源并存的启动方式。 5.3.1.6启动推进器引起的主汇流排上的瞬态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5%。 5.3.1.7 柴油机组的排放至少应满足IMOTierIⅡI的要求,并具备有效的排放证书;目标作业海域有特 殊要求的,应按照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5.3.1.8振动与噪声应符合GB/T2820.9、GB/T2820.10的要求,并配备相应的进气和排气消音器
5.3.2.1额定电压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