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261-2021 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pdf

DBJ41T 261-2021 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700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1T 261-2021 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pdf简介:

DBJ41T 261-2021《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是中国湖南省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建筑工程中地基安全性鉴定的工作。该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筑物,特别是对地基稳定性、承载力、沉降性、抗震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鉴定。

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关键要点:

1. 范围:标准涵盖了地基安全性鉴定的全过程,包括地基条件调查、试验检测、数据分析、评价判断和报告编制等。

2. 内容:包括地基类型、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承载力测试、沉降性检测、抗震性能评估等,对各项指标的判定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3. 程序:明确了从现场勘查、取样、试验到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安全判定的全过程管理流程。

4. 安全要求:规定了地基必须满足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变形控制和抗震性能等安全要求。

5. 报告编写:强调了鉴定报告的完整性、专业性和可追溯性,要求报告中包含详细的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安全评价。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湖南省建筑地基的安全性,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减少因地基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

DBJ41T 261-2021 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应的标志,分别设在裂缝的两侧。 7.3.5地基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地基变形特征,并兼顾地 层地质情况。 7.3.6变形监测鉴定周期宜为30d,建筑物使用不足2年或为软土地 基时可为60d;监测宜符合表7.3.6的规定。对于观测稳定性的长期 监测周期不宜少于100d

表7.3.6变形速率监测

注:括号中数值为建筑物使用不足2年或为软土地基时的天数

7.3.7变形监测参数可包括竖向位移速率、两个正交方向的水平位移 速率及地基(基础)裂缝宽度扩展速率。速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DBJ51∕T 068-2016 四川省震后建筑安全性应急评估技术规程7.3.7变形监测参数可包括竖向位移速率、两个正交方向的水平位移 速率及地基(基础)裂缝宽度扩展速率。速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Vh、Vv一一水平位移速率和竖向位移速率((mm/d); Vs一一裂缝宽度扩展速率(mm/d); Sx1、Sy1和Sx2、Sy2一一时段开始和时段结束时水平正交 方向位移分量量测值(mm); Sv1Sv2 一时段开始和时段结束时的竖向位移量测值 (mm) ; 81、82一一计算开始和计算结束时的裂缝宽度量测值 (mm); t一一计算起止天数(d)。 7.3.8当被鉴定的建筑地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且不能确定地基变形 是否稳定时,应在采取安全措施后进行24h变形与裂缝监测,并对 变形稳定性级别进行快速判定。 1建筑主体结构倾斜明显: 2建筑墙体开裂严重并有相互贯通的裂缝; 3监测变形速率大于1mm/d或裂缝扩展速率大于0.5mm/d,或出 现变形发展显著的特征。 7.3.9变形的个体指标级别,应结合长期观测的变形速率及本标准表 7.3.6,按下列规定评定: 1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应评定为a级,

方向位移分量量测值(mm)

1)3个时段内的变形速率明显依次连续递减 2)长期观测的变形速率处于稳定阶段。 2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应评定为b级: 1)3个时段内的变形速率基本依次连续递减; 2)长期观测的变形速率处于稳定阶段边沿,但没有突增变异 段。 3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评定为c级: 1)3个时段内的变形速率无明显递减; 2)变形速率()大于0.04mm/d,且不大于1.0m/d。 4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评定为d级: 1)3个时段内的变形速率呈增大,或交替增大的趋势; 2)变形速率(v)大于1.Om/d。 7.3.10依据水平位移速率评定级别时,尚应结合地基土质条件、地 形条件、建筑结构特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于有滑动趋势的地基,其 评定级别应降低一级。 7.3.11对于符合本标准第7.3.8条快速判定的建筑地基,其级别应 评定为D级,并应做出采取安全应急处置的建议,

7.4.1地基变形级别可按下列方式列出评定结果 1仅有其中某一个评定分项; 2已进行了其中两项的评定分项。 7.4.2当仅有一个地基变形的评定分项,地基变形子项级别应按该分 顶的评定级别确定,即: 分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a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A级; 分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b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B级; 分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c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C级; 分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d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D级。 7.4.3当已进行两项变形分项评定时,建筑地基变形子项级别应按评 定分项最低级别确定,即: 分项项目最低级别为a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A级; 分项项目最低级别为b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B级; 分项项目最低级别为c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C级; 分项项目最低级别为d级时,变形子项评定级别为D级

8.0.1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应根据地基现状、发展趋势及环境影响, 结合上部结构全面分析,综合判定。 3.0.2建筑地基安全性应根据其所含各分项级别,以及取得完整性、 承载力、稳定性及变形子项的级别,综合鉴定安全性等级。仅做子 项(分项)评定时,应列出所做子项(分项)的评定级别。 3.0.3评定方法: 1所鉴定建筑地基只一个子项时,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对应子项 项目的评定级别,即: 子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A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1级; 子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B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I级; 子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C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I级; 子项项目的评定级别为D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V级, 2所鉴定建筑地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项项目时,在安全性评定 中,可只评定其涉及安全或已造成不安全特征的主要子项,其级别应 先取各子项项目最不利级别作为地基安全性评定级别,即: 各子项项目最不利级别为A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级

各子项项目最不利级别为B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I级 各子项项目最不利级别为C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ⅢI级: 各子项项目最不利级别为D级时,安全性评定级别为IV级

附录A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报告

表A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报告

附录B建筑地基岩土体完整性评定表表B建筑地基岩土体完整性评定表报告编号(委托/业主单位概况单位名称委托日期建筑物名称所在地址二地基基础概况房屋用途建造年份结构形式结构层数基础形式室内标高室外标高室外基础埋深三地基岩土体缺失平、立面图(可另附页)平面图立面图四受力岩土体与围护岩土体缺失受力岩土体围护岩土体正立面土体缺失比正立面土体缺失比后立面土体缺失比后立面土体缺失比左立面土体缺失比左立面土体缺失比右立面土体缺失比右立面土体缺失比加固状况溶洞、土洞状况五结论六鉴定人员日期 54

附录C地基承载力特征比值计算

C.0.1地基承载力特征比值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C.0.1地基承载力特征比值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附录D地基抗滑稳定系数计算

D.0.1滑动面呈弧线滑动时,滑动面(图D.0.1)上地基抗滑稳定系数 (Ks)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D.0.1滑动面呈弧线滑动时,滑动面(图D.0.1)上地基抗滑稳定系数 (Ks)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图D.0.1滑动面弧线计算简图

D.0.2滑动面呈折线滑动时,滑动面上地基抗滑稳定系数(k)应按下 列公式计算:

图D.0.3建筑地基抗滑稳定计算

附录E溶洞顶板安全度计算

.0.1溶洞地基应查明地基区域内地层的、底板理深与高程,查明 可溶岩的地层时代、岩性成分、结晶程度、厚度产状、所含杂质及 容蚀、风化程度,查清溶洞洞顶岩土层力学性质,调查气候季节水 位、地下水位、最大枯水位的高程,探明最大溶洞跨度及基础底面 全洞顶的岩层覆盖层厚度。当基础为桩基础时,应探明桩底至洞顶 的岩层厚度。溶洞顶板安全度指标(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E.0.1):

图E.0.1溶洞计算

n = Himint H Hmin=H,+hf

2)若裂隙位于支座处,而顶板较完整时,应按简支梁计算:

支座和顶板岩层较完整时,应按两端固定梁计算

度的3倍; 2)条形基础时,基础底面以下岩土层厚度不应小于条形基础宽 度的6倍。 E.0.3洞顶平衡拱的場落高度(hf)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1塌填塞法 洞顶严重风化,裂隙发育,顶板塌后变为松散体,体积增大: 塌落向上发展到一定高度,洞体被塌落体自行填满,使塌不再发 展。塌落高度应按下式确定:

闽2010-J-32:轻型种植屋面建筑构造.pdfb+2ho tan (45°2)

F一岩石坚固性系数,坚硬岩石f=%;松散性岩石、土及砂

坚固性系数,坚硬岩石f=器:松散性岩石、土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热行”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 3《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 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10《既有建筑地基可靠性鉴定标准》JGJ/T404 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1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 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14《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 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

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

1总 则 .73 3基本规定 .74 3.1一般规定 .74 3.2鉴定要求 3.5鉴定报告 4完整性评定 ..77 4.1一般规定 .77 4.2受力岩土体完整性评定GB∕T 15343-2012 滑石化学分析方法, .77 5承载力评定 5.1一般规定 .79 5.2承载力检测要求 ..79 5.3承载力评定 .79 6稳定性评定 6.1 一般规定 .81 6.2抗滑稳定性评定 ....81 6.3振动影响评 ..82 6.4溶洞与衬砌稳定性评定. 6.5塌陷与土体流失稳定性评定.. ..84 7变形评定 .86

7.2变形量评。 7.3变形稳定性评定 86 8安全性评定。 88

.0.1本标准的宗旨是为了河南省内建筑房屋地基的安全制定 部统一的技术鉴定标准,以便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 靠,对于潜在的、因地基不安全因素给建筑物所造成的危险,进 行合理的分级,减少建设方与业主的纠纷,给危险建筑物的治理 提供依据。 1.0.2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河南省境内的下列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 1、存在安全隐患的既有建筑;2、对安全性有疑问的在建(或新 建)建筑,包括缺少地基检测资料或没有得到合法检测的新建建 筑:3、结构荷载发生改变(如扩建或增层)的建筑地基的安全性 鉴定。 本标准中的地基是指基础承台(役板)下的岩土体和基桩 包括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中的基桩和桩间土。这主要是和 行标《既有建筑地基可靠性鉴定标准》JGJ/T404的表述保持 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