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899-2021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完整清晰正版).pdf

T/CECS 899-2021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完整清晰正版).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628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ECS 899-2021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完整清晰正版).pdf简介:

"T/CECS 899-2021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是一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土木工程分会归口的国家标准。该导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施工和评价,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该导则详细规定了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原则、选材、施工方法、性能指标、检测与评估等方面的要求。内容涵盖了墙体、门窗、屋顶、地面等各类围护结构,包括保温隔热、防潮、隔音、遮阳、通风等多方面的节能技术。同时,也强调了围护结构的耐久性、健康性和环保性,旨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由于这是官方的标准文件,内容专业且全面,是建筑行业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完整清晰的正版版本应包括详细的条文说明、示例图例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为行业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T/CECS 899-2021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完整清晰正版).pdf部分内容预览:

。4.1外门窗气密性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外门窗洞口墙面不平整时应剔凿或采用水泥基抹灰砂 进行修补,表面应平整; 2外门窗框粘贴防水隔汽膜应按下列操作工艺进行: 1)当防水隔汽膜为一字形或U字形时,应在外窗安装前 沿外门窗框内侧边缘一周粘贴防水隔汽膜(图 6. 4. 1) ;

图6.4.1防水隔汽膜粘贴示意图 一外窗:2一防水隔汽膜;3一防水透气

2)粘贴位置应位于窗框侧面靠近室内部分,粘贴宽度不 应小于15mm,并应预留部分防水隔汽膜与外门窗口 四周墙面粘贴; 3)防水隔汽膜接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4)粘贴时应从防水隔汽膜起始端边撕去离型纸边按压防 水隔汽膜GB∕T 34180-2017 建筑用绝热制品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冲击性测定,离型纸的一次性撕开长度不宜超过50mm。 6.4.2外门窗洞口侧面粘贴防水隔汽膜应按下列操作工艺进行: 1当设计要求防水隔汽膜为一字形时(图6.4.1a),应将 预粘在外窗框侧面的防水隔汽膜粘贴于外门窗口四周墙面; 2防水隔汽膜与外门窗口四周墙面的粘贴宽度不应小于 50mm;当采用自粘型防水隔汽膜时,粘贴时应从防水隔汽膜起 始端边撕去离型纸边按压防水隔汽材料,离型纸的一次性撕开长 度不宜超过50mm; 3外门窗口四角部位的防水隔汽膜不应形成内外贯通的 缝隙:

图6.4.2L形防水隔汽膜粘贴 示意图

一外窗;2一防水隔汽膜; 3一防水透气膜

4当设计要求防水隔汽膜 为L形时(图6.4.2),应在外窗 安装完成后再将防水隔汽膜粘贴 于外门窗框侧面,而后与门窗洞 口粘贴;防水隔汽膜与窗框的粘 结宽度不应小于15mm,与外门 窗口四周墙面的粘结宽度不应小 于50mm;防水隔汽膜接头搭接 长度不应小于50mm; 5每粘完一侧的防水隔汽 膜,宜用刮板或滚轮自防水隔汽

莫起始端压至末端;防水隔汽膜与外门窗框的粘贴应平整密实 宽度均匀、不留孔隙; 6对于装配式预制夹芯保温墙板,应将防水隔汽膜粘贴

7当防水隔汽膜外侧需要抹灰时,应在防水隔汽膜粘贴完 成24h后进行。 6.4.3外门窗框粘贴防水透汽膜应按下列操作工艺进行: 1外门窗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防水透汽膜密封,防 水透汽膜应完全覆盖外门窗连接件,粘贴前应将粘贴位置清洁干 净并保持十燥; 2应先将防水透汽膜粘贴于外门窗框侧边,防水透汽膜与 窗框粘贴宽度不应小于15mm,后将防水透汽膜粘贴于基层墙 体,防水透汽膜与基层墙体粘贴宽度不应小于防水透汽膜宽度: 与外门窗框及外门窗口四周墙面的粘贴应平整密实、宽度均匀、 断开位置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3防水透汽膜应先粘窗框下侧,再粘贴窗框两侧,最后粘 贴窗框上侧; 4外门窗连接件部位应采用防水透汽膜进行加强处理,用 于加强处理的防水透汽膜应与四周墙体及外门窗四周防水透汽膜 粘贴密实,粘贴宽度不应小于50mm; 5对于装配式预制夹芯保温墙板,应将室外侧防水透汽膜 粘贴在窗框上,另一端粘贴到外叶板上,防水透汽膜粘贴应牢 固,不应有断点; 6外墙外保温施工应在防水透汽膜粘贴完成24h后进行。 6.4.4穿围护结构的圆形管道的气密性措施应按下列操作工艺 进行: 1防水隔汽膜应覆盖管道四周的保温层并与墙体、地面、 屋面粘贴密实,防水隔汽膜与管道和墙体基面的有效粘结长度均 不应小于50mm(图6.4.4); 2宜将防水隔汽膜裁成小段后粘贴,每段防水隔汽膜应先 与管道粘贴压实后再与墙体粘贴压实,拐角处不应留空隙,两段 防水隔汽膜的最小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

一膨胀止水带;2一防水透汽膜; 3一洞口封堵材料;4一防水 隔汽膜:5一管道

一地板或地砖层;2一水泥地面层;3一保温 层;4一防潮密封层;5一钢筋混凝土底板; 6一保温隔热毡;7一PVC管;8一防水隔汽 膜:9一发泡聚氨酯

1一PVC板;2一PVC套管;3一防水密封材料封堵;4一防水层; 5一发泡聚氨酯;6一发泡聚氨酯;7一屋面楼板;8一防水隔汽膜; 9一保温隔热毡 图6.4.4圆形管道气密性做法示意图

6.4.53 穿围护结构的矩形管道的气密性措施应按下列操 艺进行:

1防水隔汽膜应绕管道一周,管道四角处防水隔汽膜应搭 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2防水隔汽膜与管道和墙体基面的粘贴宽度均不应小于 50mm,粘贴应平整密实、宽度均匀、不留孔隙。 6.4.6梁、柱、剪力墙与填充墙交界处、预制墙板接缝处以及 轻质砌块墙体的气密性措施应按下列操作工艺进行: 1梁、柱、剪力墙与填充墙的交界处、预制墙板接缝处宜 粘贴防水隔汽膜,并用工具自起始端滑动压至末端,防水隔汽膜 应与基层粘贴紧密,不留孔隙;所用工具不得有尖角破坏防水隔 汽膜;粘贴长度超出交界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交界处两侧 的粘贴宽度均不应小于30mm; 2防水隔汽膜粘贴完成后,应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灰,抹 灰层应覆盖防水隔汽膜和填充墙,抹灰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 应有相关的抗裂措施且满足室内装修相关标准的规定。

想料管并填充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应将螺栓孔密封严实;施工过 是中的穿墙孔、吊装孔等围护结构孔洞,应根据孔洞大小采取砾 加水泥砂浆抹灰或水泥砂浆填充的方式。

应先在孔洞内涂抹石膏或水泥砂浆,再将接线盒推入孔洞, 或水泥砂浆应将电气接线盒与外墙孔洞的缝隙密封严密;当 气密性专用部品对接线盒进行气密性处理时,气密性专用部 接线盒和墙体基面应密封密实、不留孔隙。

6.4.9住宅厨房、卫生间排风道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 的规定,内表面应平整:各层支管与风道的连接应严密,做好洞 口封堵工作,并应设置防倒灌的装置。

6.4.9住宅厨房、卫生间排风道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

1.1高性能建巩围护结构施工用的原材科、部品、构配件等 均应按检验批进行进场验收。 7.1.2外墙保温系统应由同一供应商提供配套的组成材料和型 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检验项 目以及配套组成材料的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及主要性能 参数。 7.1.3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时,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 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 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 保温板的粘结; 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防火隔离带的设置(设计有要求时); 5 托架(设计有要求时); 锚固件安装; 增强网铺设; 8 抹面层厚度; 9 墙体热桥部位处理; 穿墙管线等部位的防水处理。 7.1.4屋面及地面保温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并应有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保温材料的种类、厚度、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屋面板材 缝隙填充质量;

3屋面、地面热桥部位处理; 4屋面隔汽层。 7.1.5建筑用门窗工程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 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预理件和锚固件安装; 2设计有附框时,附框与洞口墙体连接固定,门窗框与附 框连接固定; 3防腐、保温填充及密封处理; 4防雷连接节点。 7.1.6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保温墙面面积 扣除门窗洞口后,每1000m²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 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7.1.7围护结构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 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7.1.8高性能围护结构验收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及《建筑节能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有关规定

7.2.1工程所用材料进场时T/FSI 015-2019 水族馆玻璃粘接用有机硅密封胶.pdf,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材料品 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系统和材料性能型式检测 报告、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品种、规格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

1J立 7.2.2外墙保温系统组成材料进场时,应对下列性能进行复验, 复验应为见证取样检验。 1保温板:导热系数或热阻、密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 拉强度、吸水率、有机材料燃烧性能; 2复合保温板等墙体节能定型产品的传热系数或热阻、单 立面积质量、拉伸粘结强度、除不燃材料以外的材料燃烧性能: 3粘结材料的拉伸粘结强度; 4抹面材料的拉伸粘结强度、压折比; 5增强网的力学性能 检验方法:现场随机见证取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同厂家、同品种产品,按照保温墙面面积,在 5000m²以内时应复验1次;面积每增加5000m时应增加1次, 增加的面积不足规定数量时也应增加1次。同工程项目、同施工 单位且同时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或群体建筑,可合并计算保温墙 面抽检面积。 7.2.3外墙工程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保温板与 基层之间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保温板材与基 层的连接方式、拉伸粘结强度和粘结面积比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 定;当采用锚固件固定时,镭固件数量、位置、固深度、胶结 材料性能和锚固力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规定。 检验方法:保温材料厚度采用现场钢针插入或部开后尺量检 查;拉伸粘结强度、粘结面积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检验方法进行现场检验,锚 栓拉拨力检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检杰数是一每个检验址应地杰3处

7.2.3外墙工程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保温

基层之间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保温板材与基 层的连接方式、拉伸粘结强度和粘结面积比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 定:当采用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胶结 材料性能和锚固力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规定。 检验方法:保温材料厚度采用现场钢针插入或部开后尺量检 查;拉伸粘结强度、粘结面积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检验方法进行现场检验,镭 栓拉拔力检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应抽查3处。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pdf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应抽查3处。

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观察检查;尺量检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应抽查3处,每处10m²。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