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028-201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1028-201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6581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028-201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GB/T 51028-201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温度的监测和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指的是结构物实体体积超过1000立方米,或者由于环境条件、施工工艺等原因,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可能超过25℃的结构。

该规范的重要内容包括: 1. 温度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方法; 2. 温度测控点的设置原则和方法; 3. 温度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4. 温度控制策略,如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的控制目标,冷却方法的选择等;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温度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6. 温度控制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它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有助于确保混凝土质量,防止温度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GB/T 51028-201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3.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 土施工规范》GB50496的要求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还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热工 计算,测定混凝土试样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热工计算的目的 是计算出混凝土中心预计达到的最高温度;测定混凝土的温度时 间变化曲线,可以预计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及降温的速 率,同时结合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及混凝土的几何尺寸,为混凝土 的养护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为混凝土的是否需要进行强制降温 提供依据,

时 提供依据。 3.0.2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工计算结果和测定的混凝土试样 温度时间曲线,结合其他条件,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方 法和保温养护措施,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温度时间曲线,结合其他条件,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方 法和保温养护措施《交通安全社会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专用网络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GA T 1317.1-2016》,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士的施工质量

方案包括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位及测 点布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采样频率、监测 报警值、温升预估、养护措施、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信息反 馈制度等内容。需要采取水冷却工艺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时,还 应编制专项水冷却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养护方案

的是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太快而引起混凝土表里温差过大。保湿 养护是为混凝土的水化提供足够的水分。因此混凝土的保温养护 是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而保湿养护是在混 凝土终凝结束后不间断进行的

3.0.5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控温结束以后,应尽快编写温 和控制报告。

4.1.1采用绝热温升测定仪测定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士米用绝然值力 到混凝土绝热条件下的最高温度,但这种绝热条件和混凝土的实 际温升有较大的差异,另外无法得到混凝土的降温速率。这是因 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一方面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水化开始放 热,热量在混凝土中聚集,使混凝土的温度开始上升,另一方面 混凝土的表面同时在散热。由于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的表面状态不 同,混凝土的散热差异很大。采用混凝土试样温度时间测定仪测 定混凝土试样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这种有限保温条件下的测定 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测试混 凝土试样温度时间曲线的容器,宜采用均质、不吸湿的保温材 料,其各个方向热阻不小于8m²·K/W。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 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规定,试验精度为 0.3℃时,试验时热箱和冷箱的保温层的热阻为3.5m²·K/W;试 验精度为0.1℃时,试件框的热阻为7.0m²·K/W。现行国家 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规定:在室内外温差为(30~ 60)℃、面积热流量为8.0W/m时,保温层的热阻为(3.75~ 7.5)m²·K/W。本标准把试验箱保温层的热阻定为不小于 8.0m².K/W,相当于采用厚度为(200~250)mm的发泡聚氨 酯保温层的热阻,材料易得,制作方便。试样容器为直径 300mm、高300mm,容积不宜小于0.025m。试样筒的容积太 小,混凝土试样的量就少,测试结果和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变化差 距较大,但试样量太多又会使重量太大,试验操作很不方便。编 制组曾做过直径分别为150mm、200mm、250mm和300mm高 径比为1:1的试样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直径为

4.1.3本条规定测试混凝

测温仪器读取温度数据以10min的间隔就可以满足大体积混凝 土温度变化记录的要求。一般混凝土试样在制作完毕水泥开始放 热,通常在(48~72)h后开始降温。其升温和降温的速率相对 较慢,温度变化的试件间隔取10min已满足要求

4.2.1测定大体积混凝试样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所用的 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必须与施工现场所用的原材料完全一样, 否则就失去了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混凝土试样的拌制应采用混凝 土实验室的搅拌机搅拌,搅拌的试样数量应满足试件的实际混凝 土用量,不宜小于0.025m3。

4.2.2混凝土试样温度时间曲线测定时,应将温度传感

混凝土试样中,盖上盖子,采用发泡聚氨酯密封好,以减少混凝 土试样的热量散失。混凝土装入试样桶后即开始记录温度时间参 数。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毕第2d3d达到中心温度的最高 值,随后温度开始下降,到第5d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已降到 了较低的温度区间,所以温度测定仪的记录时间不应少于5d。

4.2.3试样测试完毕,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列

到混凝王试样的最高温度和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并绘制出混凝 土试样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直观的得到混凝土试件的降 温速率,以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编制温度监测、控制、养护方 案时参考。

5.1.1按照每个测位布置(3~5)个测点计算,50个温度测量

5.1.1按照每个测位布置(3~5)个测点计算,50个温

1按照每个测位布置(3~5)个测点计算,50个温度 首大约可有(10~17)个测位,可满足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测 需要。其他规定是对测温仪器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内的仪器 商大都可以满足以上要求

5.1.2且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仪器,有采用温度信

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有线传输构造简单,但现场传输导线 太多,易造成对其他设施的影响,另外传输导线易被损坏,导致 温度信号无法传输,现场一定要做好保护和防范。温度信号无线 专输易受现场距离和其他电器设备的干扰,使用时应多加考虑。 另外,无线发射的频率和功率不应对其他通信和导航等设施造成 不良影响。

5.1.3温度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

.5℃。最大充许误差定为0.5℃,与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 疑土施工规范》GB50496规定的0.3℃有一定的差别。本规范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是0.5℃的误差可以满足测温的 要求,其二是温度误差由0.5℃提高到0.3℃时,仪器的成本将 天幅度增加。因此本规范定为0.5℃,既降低了仪器成本,同时 又可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求。 5.1.4、5.1.5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仪器由温度传感器和温度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本条对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 理系统分别作了规定,便于使用。手持式温度计简单方便,价格 低廉,是早期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主要仪器。采用这种仪器测 温,工作人员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就要到各个测温点进行测温,把 所有的测点巡检一遍,就要耗费很多时间。而夜晚测试很不方

5. 1. 4、5. 1. 5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本条对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 理系统分别作了规定,便于使用。手持式温度计简单方便,价格 低廉,是早期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主要仪器。采用这种仪器测 温,工作人员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就要到各个测温点进行测温,把 所有的测点巡检一遍,就要耗费很多时间。而夜晚测试很不方

便,不利于观察。测温人员的劳动强度天,尤其是在寒冷的冬 季。随着测温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简单的测温仪器已经不 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求了。近儿年,国内很多企业分别 研制出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温度自动监测仪器,使用非常 方便,可以实现不同测点温度的自动监测、记录和后续处理,已 经具备了全面取代手持式温度计测温的条件,所以不宜采用手持 式的测温仪器,尤其是玻璃温度计。

5.2.1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测位的选择应能准确反映出混凝 土主要点的温度变化规律。应先选择测位(即测温点布置的位 置),然后再在每一个测位上分别布置测点:在测位的表层、中 心和底层应分别布置测点:水冷却管进出口部位均应该布置温度 测点,以便测定冷却水进出口部位的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在混 凝土内部测位尽可能布置在两水冷却管的中间部位。 5.2.2、5.2.3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埋人混凝土中,也可以放 金属管内。规范编制组曾进行过不同种类的实验:一是把温度传 感器直接理入混凝土中:二是把温度传感器放人一端密封的金属 管内,把出口处做防水密封处理。两种放入方法进行比对,其结 果相差不大,为了节约资源,敌建议把温度传感器放入金属管 内,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对温度传感器造成损环,这样温度传感器 就可以反复使用。但有些工程不允许在混凝土中留有空隙,也可 以将温度传感器直接埋入混凝土中。另外,规范编制组还进行过 式验,把温度传感器放入管内同时给管内注入水:这样管内的水 会出现上层温度高底层温度低的现象,而无法反映混凝土内部温 度的分布情况。塑料管材因其导热性能差,不宜使用。 温度传感器放入金属管内时,混凝土浇筑前,每一测位可预 埋直径为Φ20mm~30mm的金属管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金属 管应高出混凝土表面300mm,并应固定牢靠。金属管理设前应 预先封堵底端,防止水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金属管内。温度传感

器安放后,金属管上端应作密封和保温处理。

5.3温度记录及测温曲线

5.3.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混凝王拌合物入模温度、表层 温度、中心温度、底层温度、环境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参 数。通过监测这些温度参数GB/T 38835-2020 工业机器人 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可以调整养护措施和水冷却的 参数。

5.3.2每个台班测量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不应少于2

5.3.2每个台班测量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不应少于2次。混 凝土浇筑后,内部温度变化不管是升温阶段还是降温阶段变化都 相对较慢,每小时的最大温升不会超过2℃,间隔15min~ 60min测量记录一次温度已能满足要求。 5.3.3降温速率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的规定,表里温差是依据多年的测温经验而给出的 有时,如果按照24h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在某一时间段内混凝土 的降温速率过大,因此还规定了4h之内的降温速率不应大 于1.0℃。

凝土浇筑后,内部温度变化不管是升温阶段还是降温阶段变化都 相对较慢,每小时的最大温升不会超过2℃,间隔15min~ 60min测量记录一次温度已能满足要求。

5.3.3隆温速率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士施

GB50496的规定,表里温差是依据多年的测温经验而给出的 有时,如果按照24h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在某一时间段内混凝土 的降温速率过大,因此还规定了4h之内的降温速率不应大 于1.0℃。

25℃时,且降温速率小于2℃/d,表里温差小于本规范

25℃时DB41∕T 1289-2016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且降温速率小于2℃/d,表里温差小于本规范表5.3.3 控制值,即可停止测温作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