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659-2012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正本+补充通知.pdf

DB34-1659-2012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正本+补充通知.pdf
标准编号:DB34-1659-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4429
免费资源

DB34-1659-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4-1659-2012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正本+补充通知.pdf简介:

《DB34-1659-2012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部针对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进行防治的技术性规范。该规程主要针对住宅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如结构安全、防水防渗、保温节能、电气安装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以保证住宅的工程质量。

正本即规程的正式版本,包含了基本的防治技术、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等内容,是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指导的重要依据。补充通知可能是在规程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技术问题、施工难题或者对原有规程的进一步解读和补充,是对规程的补充和完善,以适应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这个规程的目的是预防和解决住宅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提高住宅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DB34-1659-2012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正本+补充通知.pdf部分内容预览:

7)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 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及高于35℃或烈日暴晒时 施工。涂膜固化前如有降雨可能时,应及时做好已完涂 层的保护工作。 8)多组份防水涂料应计量准确,采用机械拌和,混合均匀。 9)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刷漏 涂;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 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盒)、桩头 1)中理式橡胶止水带应理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其中 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中理式橡胶止水 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处,不得设在结构 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严禁在橡胶止水带的中 心圆环处穿孔。 2)金属止水带宜折边,接头应满焊,焊缝严密 3)变形缝用木丝板、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时, 木丝板或麻丝应经沥青浸透。 4)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士,浇筑前必须清除接缝处的 浮浆和污染,接缝处的处理同本规程第6.1.3条第1款第 7)、8)项的规定。 5)后浇带混凝士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一次浇筑完成 养护时间不应低于28d。 6)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前预理。止水环与管应满焊 密实。对于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回 填士将管体损坏。 7)桩头防水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将桩顶剔凿至混凝土密 实处,并应将桩头清洗干净;破桩后如发现渗漏水,应 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 应连续、均匀,不得少涂或漏涂,并应及时进行养护。

6.2楼(地)面工程渗漏防治

6.2.1设计 1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应进行防水设计: 并明确细部的防水构造、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 或明确选用标准、通用图集的索引号。 2下沉式卫生间,应在结构下沉部位和填充回填后分别设置 防水层。 3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及层间退台屋面、 顶层露台、平台等周边墙体除门洞外,应向上设计一道同墙宽 高度不应小于200mm的混凝土防水翻边。 4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 他房间楼(地)面低不应少于30mm,并且高低交接处的楼板面筋应 采用分离式设置,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楼(地)面标高差。 5厕浴间墙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应小于1800mm; 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应小于 300mm 6管道穿过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处,应设置套 管,套管项部至少高出装饰面层50mm,套管与楼面接口处应作防 水处理。 7毛坏环房卫生间的大便器、小便器、浴盆、洗脸盆及拖布盆 的排水管管口应高出毛地面80mm~100mm。 8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的防水材料,宜采用高聚 物改性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同时应选用与防水涂料 具有相容性的基层处理剂

1防水涂料、卷材及配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 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 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下沉式卫生间填充层宜采用压缩变形小、强度较高的车 材料DB13(J)∕T 8374-2020 农村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 设计要求。

料,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 计要求。 2.3施工 1混凝土防水翻边应与楼层板混凝土同时浇筑。 2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 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 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道、地漏预留洞口应保证洞口成型尺寸和位置准确,严 随意开凿洞口,预留洞口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安装前,预留洞口周边应凿毛,并仔细剔凿成上大 下小的喇叭口形。 2)预留洞口的封堵应采用可靠的模板支设措施,底模应具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封堵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并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4)封堵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 至洞高的2/3处,待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不少于24h蓄水试 验;无渗漏后,用防水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并在管道四 周形成10mm×10mm的凹槽,用防水油膏嵌实。 5)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 蓄水深度为20mm~30mm。 4立管与套管的间隙应用防水嵌缝材料封堵密实。 5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弧应符合选用的防水材料的要求。防水层应铺涂至套管的上 。在突出楼(地)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 强。 6找平层、防水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 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 麻面、起砂等缺降。

7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找平层应坡向地漏,坡度为 1%~1.5%,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低5mm。 8有防水要求的烟道、设备管井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 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9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分层施工。

1屋面防水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照防水 等级的设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屋面细部节点应有构造详 图,并明确防水材料的品种、厚度。 2倒置式屋面应采用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 料。 3屋面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王,其强度等级不应 小于c25,厚度不应小于40mm,并应配置间距为100mm~250mm 钢筋网片;分格缝间距不宜天于3m,缝宽不应天于30mm,缝深 不应小于12mm;钢筋网片应位于防水层中上部,且在分格缝处断 开。 4高层屋面应设计二道防水设防,并应有一道卷材防水。 5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得 小于3%,材料找坡不得小于2%。天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得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6当屋面柔性与刚性防水层复合使用时,应将柔性防水层放 在刚性防水层下部,并应在两防水层间设置隔离层。卷材或涂膜 的上部,不得采用热熔型卷材或涂料。卷材与涂膜复合使用时, 涂膜宜放在下部。 7屋面保温层应设置排汽系统。排汽道应纵横交错,畅通, 其间距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6m。

8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 留宽度为30mm的分格缝,分格缝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9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块体材料保护层应设置分格缝 并明确分格缝的密封材料。分格缝宽不宜小于20mm,遇女儿墙、 山墙及突出物处的分格缝宽度为30mm。其纵横最天间距:水泥砂 浆不大于1m;细石混凝土不宜大于3m;块体材料不大于10m,并 应与找平层分格缝、排汽道的位置综合考虑。 10屋面天沟、女儿墙等过长的纵向钢筋混凝土构件,应 沿纵向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应不大于12m,伸缩缝宽可为 10mm~20m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 11在屋面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光伏系统时,应与建筑工程 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太阳能热水、光伏 系统支架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连接处应进行防水细部节点设 计。

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及配套材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 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 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 2作为防水层基层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的体积配合比宜为 1:2.5~1:3,并且宜掺抗裂纤维。 3屋面宜采用增水性保温材料。 4防水层应根据防水等级及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分别选用与 基层粘结力强、耐紫外线、耐腐蚀、耐霉烂、耐穿刺性能好的材 料。防水材料与配套材料、复合使用的两种防水材料之间应具有 相容性。

1屋面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经施 工企业技术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1)找平层施工前应按照设计的要求确定分格缝的宽度、位 置和间距,以及分格缝的成型方式,排汽道位置应与找 平层分格缝的位置一致。 2)水泥砂浆、细石混凝王找平层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 均匀,随拌随用。摊铺前基层应清扫干净,用水充分湿 润。摊铺后应用靠尺刮平,木抹子搓压,并用铁抹子分 两次压实和收光,并及时进行养护。 3)防水层基层的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找 平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 卷材的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 园弧半径不小于20mm。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 低的凹坑。 4)施工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5)找平层分格缝应填嵌密封材料。 保温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保温层施工前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 2)板状材料保温层应铺平垫稳,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 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整体材料保温层应 平整、压实。 3)保温层排汽道应纵横贯通,排汽出口应理设排汽管,排 汽管宜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温层的排汽管的管壁四 周应打排汽孔,排汽管应做防水处理。 防水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水层施工前DGTJ 08-2328-2020标准下载,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并先做好细部节 点的构造处理、排汽道上口的处理等。 2)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 大于3%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坡度大于25%的屋面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 措施,固定点应密封严密。

3保温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3)卷材应从低处尚高处铺贴;天沟、檐沟宜顺天沟、檐沟 方向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上 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卷材采用搭接法时,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 错开,搭接缝应采用材料性能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搭 接宽度应符合表6.3.3的要求。

DB44/T 1495-2014 户外内透光LED广告灯具 性能要求.pdf表6.3.3卷材搭接宽度(mm)

:其他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5)涂膜防水胎体的增强材料,在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 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天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6)涂膜防水胎体的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 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采用二层胎体时,上下层搭接 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少于每幅宽度的1/3。 7)屋面防水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防水细部构造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天沟、檐沟的防水细部构造: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 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涂 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2)檐口防水构造: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