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技术导则—低影响开发设施(试行).pdf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技术导则—低影响开发设施(试行).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413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技术导则—低影响开发设施(试行).pdf简介: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技术导则—低影响开发设施(试行)》是一份针对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设施(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的施工、验收和维护的技术性指导文件。LID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其目的是减少对传统排水系统的压力,通过雨水收集、渗透、滞留和净化等手段,实现雨水的自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该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原则:强调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多功能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原则,以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

2. 施工技术: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材料选择、施工质量控制等指导,以确保设施的建设质量。

3. 验收标准:规定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验收标准,包括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功能性能、环境影响等。

4. 维护管理:给出了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故障处理等指导,以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

5. 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益:强调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对改善城市微气候、保护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此导则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提升嘉兴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技术导则—低影响开发设施(试行).pdf部分内容预览:

14)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构造与胀缝相同。 1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维护。维 护时间应根据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维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12维护期间透水混凝土面层不得通车,并应保证覆盖材料的完整。

1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投入使用。透水水泥混凝土 面的强度,应以透水水泥混凝土试块强度为依据, 14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冬季、夏季和雨季的起止时 。 15雨季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并应做好防 范准备。 16雨季施工应充分利用地形与现有排水设施,做好防雨及排水工作。 17雨天不宜进行基层施工,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不应在雨天浇筑。 18雨天摊铺基层时,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摊铺。 19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施工 20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夏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合物建筑中应尽量缩短运输、摊铺、压实等工序时间,收 面后应及时覆盖、洒水维护。 2)搅拌站应设有遮阳棚;模板和基层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 3)当遇阵雨时,应暂停施工并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对已浇筑混凝土面 进行覆盖。 21当室外最高气温达到32℃及以上时,不宜施工。

3.3.2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C∕T 2241-2014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3.3.2.1基本规定

砂砾基层压实度应符合设

注:透水混凝土基层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稳定类基层质量验收符合表3.3.2

3.3.2.2透水砖路面质量验收标准

1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抗滑性、耐磨性、块形、颜色、厚度、强度等应符合 设计要求。其中抗滑指标采用值为BPN70,耐磨性能磨坑长度斗35mm。 检查数量:透水砖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一强度且以20000m为一验收 批;不足20000m按一批计。每一批中应随机抽取50块试件。每验收批试件的 主检项目应符合国家标准《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2结构层的透水性应逐层验收,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500m抽测1点。 检验方法:应按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有关规定进行检 验。 3透水砖的铺筑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水泥、外加剂、集料及砂的品种、级别、质量、包装、储存等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一般项目 1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 不得有翘动现象,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透水砖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反坡积水现象。

1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 不得有翘动现象,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透水砖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反坡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3.2.3透水混凝土路面质量验收标准

1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存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 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1 次。 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3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和砾石,并应符合行业标准《透 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为一批, 不足400m²按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m²同配合比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m 时按1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维护试件。同条件维护试件的留置组 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弯拉强度试验报告。 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m²同配合比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m 时按1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维护试件。同条件维护试件的留置组 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500m²抽测1组(3块)。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7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土5mm。 检查数量:每500m²抽测1点。

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 2路面接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注;①在每一单位工程中,以40mX40m定方格网,进行编号,作为量测检查的基本施工单元,不足40m X40m的部分以一个单元计。在基本施工单元中再以10mX10m或20m×20m为子单元,每基本施工单元 范围内只抽一个子单元检查;检查方法为随机取样,即基本施工单元在室内确定,子单元在现场确定,量 取3点取最大值计为检查频率中的1个点。 ②本表也适用于矩形广场与停车场。

注:①在每一单位工程中,以40mX40m定方格网,进行编号,作为量测检查的基本施工单元,不足40m X40m的部分以一个单元计。在基本施工单元中再以10m×10m或20m×20m为子单元,每基本施工单元 范围内只抽一个子单元检查;检查方法为随机取样,即基本施工单元在室内确定,子单元在现场确定,量 取3点取最大值计为检查频率中的1个点。 ②本表也适用于矩形广场与停车场。

3.4.1.1基本规定

1雨水调蓄设施应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2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及 其他公共设施资料,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3雨水调蓄设施的位置、结构类型、构造尺寸、标高等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4雨水调蓄设施外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 5雨水调蓄设施围堰、施工降排水、基坑开挖与支护等要求参见《给水排水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确保施工安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6雨水调蓄设施的施工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其成品井、砌筑结构、混凝土 结构等施工还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及国家 其他有关规范规定,管道敷设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及其他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7雨水调蓄设施植物种植要求参见本导则园林绿化相关章节及相关规范

3.4.1.2雨水塘/雨水湿地

1雨水塘/雨水湿地应按以下基本工序进行施工: 放样→开挖→验高程→建造护坡→铺设进水管/溢流管→设置维护通道→预 处理前池/溢流通道处理→微地形塑造→植物种植→残土处理 2雨水塘/雨水湿地施工准备: 1)雨水塘/雨水湿地施工前应放线定位开挖区域,尽可能减小施工对周 边区域带来的不良影响。 2)雨水塘/雨水湿地施工前应建造或安装临时排水、保土措施,确保施 工安全。 3)雨水塘/雨水湿地设施的开挖、填埋、碾压施工时,应进行现场事前 调查、选择施工方法。 3雨水塘/雨水湿地开挖要求:

1)雨水塘/雨水湿地开挖时应清除区域内及护坡的树根、石块等杂物。 2)雨水塘/雨水湿地开挖可先采用机械施工后人工修整。 3)雨水塘预处理前池和湿塘的面积、底标高、护坡形式、坡度应符合 设计需求。 4)雨水湿地预处理前池、后池、高位沼泽、低位沼泽的面积、底标高、 护坡形式、坡度应符合设计需求。 水塘/雨水湿附属设施要求: 1)溢洪管穿过岸体时应采取防渗措施, 2)维护通道形式及通道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溢流管、溢流通道形式、尺寸及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4)雨水塘/雨水湿地周达 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4.2.1雨水塘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预处理前池/高位沼泽/低位沼泽/后池标高计算:以散点高程方式,均匀布设。面积50m 以内不宜小于3个点,每增10m增加1个高程点。塘上沿高程作适当加密;计算塘底平均 高程及塘上沿平均高程

注:预处理前池/高位沼泽/低位沼泽/后池标高计算:以散点高程方式,均匀布设。面积5 以内不宜小于3个点,每增10m增加1个高程点。塘上沿高程作适当加密;计算塘底 高程及塘上沿平均高程。

1雨水塘边坡护坡完成,无塌现象;边坡形式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 2溢流通道埋设深度、轴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测量记录。 3溢流通道外观应平整、无气泡、夹渣或裂纹,尺寸、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材料组对检验记录。 4维护通道形式及通道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测量记录。 2.2雨水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预处理前池/高位沼泽/低位沼泽/后池标高计算:以散点高程方式,均匀布设。面积50m² 以内不宜小于3个点,每增10m²增加1个高程点。塘上沿高程作适当加密;计算塘底平均 高程及塘上沿平均高程。

1雨水湿地边坡护坡完成,无塌现象;边坡形式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 2高位沼泽、低位沼泽边坡护坡完成,无塌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 3溢流通道设深度、轴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测量记录。 4溢流通道外观应平整、无气泡、夹渣或裂纹,管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管道组对检验记录。 5维护通道形式及通道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GB 50422-2007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3.5.2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6.2施工验收标准

表4.2.3下式绿地检视

石龙东江别墅明:地下排水层及出水水质检视可通过下游检查

4.2.4下沉式绿地应按下表4.2.4要求进行维护:

表4.2.4下沉式绿地维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