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794-2021 混凝土板桩支护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CECS 794-2021《混凝土板桩支护技术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一项技术规程,它详细规定了混凝土板桩在土木工程中的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混凝土板桩支护,通常用于地下结构施工中,特别是在深基坑、边坡稳定、隧道开挖等土木工程项目中,作为一种临时或永久的支撑方式,能够提供良好的侧向和竖向稳定。
该规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板桩的选型、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施工监测与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它旨在确保混凝土板桩支护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完整正版和清晰无水印的规程可能需要通过官方渠道或相关机构获取,如购买书籍、下载官方发布的电子版或者咨询专业的工程文献服务。请注意,未经授权的电子版可能存在版权问题,使用时请遵守法律法规。
T/CECS 794-2021 混凝土板桩支护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4.4.4应分析混凝土板桩吊装和运输时的冲击和振动
并行吊运验算。吊点或支点的设置应按吊点或支点跨间正弯 与吊点或支点处的负弯矩相等的原则进行布置,吊运验算的 力系数宜取1.5,桩身结构自重产生的最大吊装弯矩应满足 裂要求
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CNCA-CURC-01:2019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通用要求,验算桩 身在沉桩施工中的锤击压应力和锤击拉应力。最大锤击压应力和 最大锤击拉应力应分别不大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轴 心抗拉强度设计值。设计采用静压法沉桩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异型预制桩技术规程》JGJ/T405的有关规定 验算顶压式沉桩最大施压力和抱压式沉桩桩身最大抱压力,最大 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士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4.5.1混凝土板桩临时支护结构使用的冠梁、腰梁、锚杆、支
混凝土板桩临时支护结构使用的冠梁、腰梁、锚杆、支 构,设计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JGJ120的有关规定。 2锚锭结构构件宜按偏心受压构件设计,当轴向力较小时, 受弯构件设计。无导梁或无肋的锚板、锚墙尚应进行冲 度验算,并宜在预留拉杆孔上下和左右各两倍构件厚度的范 设置加强筋
4.5.2锚旋结构构件宜按偏心受压构件设计,当轴向力较小
可按受弯构件设计。无导梁或无肋的锚锭板、锚锭墙尚应进行冲 切强度验算,并宜在预留拉杆孔上下和左右各两倍构件厚度的范 围内设置加强筋,
预张拉时,拉杆受力不均匀系数可取1.35。 2 钢拉杆预张拉力可取设计拉力的30%~80%。 3拉杆最小长度应符合下式要求,锚锭结构底端埋深应 锚结构变位第一零点到地面的距离,见图4.5.3。
图4.5.3背拉锚结构拉杆最小长度计算示意
式中:L一一拉杆最小长度(m); H。一一支护桩后主动破裂棱体的高度(m),采用弹性线法 时取最大负弯矩点到地面的距离,采用竖向弹性地 基梁法时取变形第一零点到地面的距离; P1P2 支护桩后土的内摩擦角()和锚旋结构前土或填料 的内摩擦角(°),当土体分层时,可采用厚度加权 平均值; th一锚结构底端埋深(m)。 4钢拉杆可按中心受拉构件设计。拉杆杆体段直径可按下 式计算:
式中:d 钢拉杆直径(mm); RA 拉杆拉力标准值(kN); YRA 拉杆拉力分项系数,取1.35; + 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1000RAYRA+d 元f:
△d一一预留锈蚀量(mm),取2mm~3mm。 5钢拉杆杆体连接部位和连接件应按与杆体等强度原则 设计。 4.5.4 导梁和胸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梁可按刚性支撑连续梁计算; 2胸墙竖向可按拉杆处为固端的悬臂梁设计,对于工字形 截面的胸墙可取下翼板为导梁,L形截面的胸墙可取平台板为 导梁; 3 钢筋混凝土导梁和胸墙应按强度配筋,并验算裂缝宽度: 4 钢导梁应进行强度设计。 4.5.5混凝土板桩墙采用钢围標时,钢围標的截面承载能力宜 根据设置情况按双向偏心受压连续梁或简支梁计算,并应验算在 锚拉或支撑处的局部受压稳定性。圆形混凝土板桩支护结构的钢 围標兼作环形支撑时,应进行结构稳定性验算。
4.6.1混凝土板桩桩长应由计算确定,不官进行接桩。需要进行 接桩时,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预应力混凝土异型预制桩技术规程》JGJ/T405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接头及连接件进行设计和计算,接头处抗弯性能不 应低于桩身的抗弯性能,抗拉强度不应低于桩身抗拉强度; 2桩接头应避开桩身弯矩或剪力最大部位,宜设置在桩身 受力较小位置,相邻桩的接头位置在竖向应相互错开; 3接头强度应通过试验验证; 4对于永久性结构,接头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4.6.2混凝土板桩截面高度应由计算确定,宜采用200mm~ 700mm;当板桩截面高度较大时,宜采用空心截面板桩或异形 截面板桩。板桩截面宽度可采用500mm~1300mm;当施工条件
允许时GB 51412-2020 锡冶炼厂工艺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宜增大板桩截面宽度。
充许时,宜增天板桩截面苋度。 4.6.3混凝土板桩的结构及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使用中的受力等条件计 算确定; 2桩两端箍筋间距宜适当加密: 3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4板桩可一侧全长做凸样,另一侧全长做凹椎,板桩间全 长形成槽椎结合的形式。也可自桩端至设计基底或泥面以下1m 范围内做凸,其余范围和另一侧的全长范围做凹样。凹槽的深 度不宜小于30mm。 4.6.4混凝土板桩支护结构在平面转角处,宜根据转角的平面 形状,采用异形转角板桩。转角桩的截面形状及配筋可根据设计 要求定制。未设置转角桩采用弧形布桩时,桩间转角弧度应根据 不同桩型的桩间槽样啮合情况确定。转角桩和定位桩的桩尖应做 成对称形,桩长宜比其他板桩加深2m。 4.6.5混凝土板桩墙的冠梁、腰梁、导梁和胸墙构造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冠梁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桩墙的导梁可采用 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腰梁可采用型钢组合梁或现浇钢筋 混凝土梁; 2根据工程需要,导梁和冠梁可合为胸墙; 3冠梁或胸墙的宽度不应小于板桩截面高度或桩径,前后 两侧均宜比板桩截面高度或桩径宽75mm以上,冠梁高度不宜 小于500mm,且不宜小于板桩截面高度或桩径的60%;冠梁或胸 墙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对梁的构造配筋要求;当用作支撑或锚拉的传力构件或按空间结 构设计时,尚应按受力构件进行截面设计: 4混凝土板桩墙应伸人冠梁或胸墙,深度不宜小于100mm; 5混凝土板桩墙与冠梁之间宜采用桩头预留孔植筋、钢筋
与桩头端板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纵向钢筋深入冠梁内的长度宜 按受拉锚固要求确定; 6临时支护工程的冠梁或胸墙宜封闭;需要设置变形缝的 工程,冠梁、导梁和胸墙的变形缝间距应根据工程类别、当地气 温变化、支护结构形式和地基条件等因素确定,可取15m~ 30m,导梁的接头位置应与冠梁或胸墙的分缝位置一致,变形缝 的宽度宜采用20mm~30mm;在结构形式变化处、水深变化处、 地基土质差别较大处和新旧结构衔接处,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 应采用弹性材料填充; 7腰梁与锚索应连接牢靠,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4.6.6混凝土板桩墙的钢围標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围可采用型钢或组合型钢,型钢之间应增加连接缀板 或连接钢板; 2围標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位置宜设置在1/3支 撑跨度处,在支撑作用范围可采用焊接加劲肋: 3围標应贴合板桩墙,钢腰梁与板桩墙之间的间隙可采用 灌注细石混凝土、垫钢垫片等方式进行充填; 4围標分段设置时,分段位置应避开围標受力较大处。 4.6.7对于临时性板桩支护结构,锚杆可采用钢绞线锚杆和钢 筋锚杆,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的有关规定,锚杆的水平间距宜取板桩宽度的整数倍, 不宜小王1.5m
1拉杆材料、制作及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拉 杆》GB/T20934的有关规定。钢材延伸率不应低于18%;当拉 杆拉力较大时,可采用经热处理后延伸率不低于17.%的高强度 材质钢拉杆; 2拉杆的直径应经强度计算确定,可采用40mm~100mm;
直径大于100mm的钢拉杆,应进行相关力学性能验证试验; 3拉杆间距可采用1.0m~3.0m,宜取板桩宽度的整数倍; 4总长度小于12m时,可只在靠近板桩墙处设一个竖向 铰;拉杆长度大于12m时,宜分段制作,每节长度不超过12m, 宜采用张紧器、竖向铰等连接,并在靠近板桩墙和锚锭结构两端 各设一个竖向铰; 5拉杆预张拉力可取设计拉力的30%80%; 6预计拉杆下填土沉降较大时DBJ41/T 168-2017标准下载,宜在拉杆下设支承桩或在 拉杆上安设防压罩;支承桩间距可采用4.0m~6.0m,桩长应根 据计算确定;防压罩与拉杆之间应预留足够的间隙。 4.6.9锚墙和锚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旋墙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也可采用由预制钢筋 混凝土板安装或插入而成的连续墙;当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锚旋 墙时,应在墙后设置连续导梁;锚锭墙可采用矩形、梯形或L 形截面; 2锚旋板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锚旋板截面可采用平 板、双向梯形板或T形板: 3锚旋墙、锚板的高度应由稳定计算确定,宜采用 1.0m~3.5m;在施工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宜降低锚旋墙、锚旋 板的标高; 4锚旋墙、锚板的厚度应经强度和裂缝控制计算确定, 且不宜小于150mm; 5锚锭墙、锚板应预留拉杆孔,拉杆孔位置宜与作用在 锚墙、锚锭板上的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重合,斜度应与拉杆方向 一致; 6锚旋桩墙应设导梁;导梁可单设在墙后,也可利用锚 桩墙的冠梁作为导梁;单设的导梁,对钢筋混凝土锚旋桩墙,宜 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对于钢板桩锚旋桩墙,宜采用钢导梁;冠梁 和导梁分段长度及变形缝的位置应与板桩墙相对应
4.6.10混凝土板桩墙墙后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0.10 1宜在墙后填土完成后,冉进行墙前土方开挖 2应根据防渗排水要求、土性及土料来源等因素,综合选 用填土材料,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的有关规定; 3回填土应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0.3m,回填土控制含水量与土料最优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宜为 士3%,压实系数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的有关规定执行。 4.6.11混凝土板桩支护结构的防渗和排水布置应根据地基条 件、墙前和墙后水位差、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桩墙墙前无水或水位较低而墙后水位较高时,可在板 桩桩身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可沿高度方向分排布置,孔径大小和 孔间距应根据墙后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土质情况等综合确 定,泄水孔间距不宜大于3m,泄水孔宜采用直径为50mm 80mm的管材,坡度不宜小于3%,泄水孔后应设级配良好的反 滤层及性能良好的集、排水设施; 2墙前要求无明水时,应在墙前肥槽内设置排水沟、集水 井等设施; 3坡顶应设置地表排水设施; 4水工支护结构的墙前泥面可能被水冲蚀时,应计算冲刷 深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护底措施; 5混凝土板桩间的缝宽不宜大于15mm;应根据墙后土 性和地下水情况,在板桩接缝处采取防止漏水流土措施;可 采用在板桩间样槽孔内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填充细石混凝 土,在板桩接缝后贴土工布、压力注浆或设高压旋喷桩等防 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