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335-2020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pdf

DB61/T 1335-2020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1/T 1335-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7952
免费资源

DB61/T 1335-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335-2020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1/T 1335-2020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 是一份由中国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发布的技术规范。这份规范主要针对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施工操作、质量控制和管理准则。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道路维护技术,通过在原路面现场加热,然后与再生材料混合,重新铺筑,以改善路面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要求,包括设备操作、再生材料选择、施工温度控制、再生层铺设、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它旨在确保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公路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操作指南和标准依据。

DB61/T 1335-2020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DB61/T13352020

表1就地热再生适用的原路面技术状况

4.3就地热再生方式的选择

4.3.1应根据原路面的病害特点、成因、产生层位、当地气候、交通条件、病害治理目标、工程经济 成本等【4层】3100平米综合办公楼毕业设计(含计算书、建筑结构图),经过合理的方案比选后选择不同的就地热再生方式。 4.3.2原路面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原路面级配符合要求,就地热再生仅作为路表功能性恢复设 计时,宜根据原路破损状况、养护需要、施工工艺要求确定表层或复拌就地热再生。 4.3.3原路面结构强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需要一定的补强设计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可靠性时,宜 根据原路破损状况、养护需要、施工工艺要求确定复拌或加铺就地热再生。

4.4.1再生深度宜为30mm~60mm

热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应符合JTGD50的

5.1.1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使用的各种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各种材料应设置标识牌,标识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来源、岩性、规格、用途等 5.1.3新集料应分开堆放,并采用防雨措施。 5.1.4堆放场地应硬化,排水通畅。

5.2.1沥青再生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5521的规定。 5.2.2应根据RAP中沥青老化程度、沥青含量、RAP掺配比例、再生剂与沥青的配伍性、再生沥青 的耐老化性能等,经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再生剂,

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应符合JTGF4(

新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40的规定!

DB61/T13352020

DB61/T 13352020

矿粉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40的规定。

5.6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AP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5521的规定

5.7新添加沥青混合料

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宜符合JTGF40的规定,

6.1.1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一致。 6.1.2新添加沥青类型宜与RAP中的沥青类型一致,或依据交通荷载等级、工程性质、交通特点、材 料品种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论证后,宜采用改性沥青作为新添加沥青。 6.1.3宜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6.1.4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矿料级配、技术要求和性能检验,应符合JTGF40的技术要求,

6.2.1表层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设计。 6.2.2 加铺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要求如下: a 上层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照JTGF40进行; b 下层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设计。 6.2.3 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要求如下: a 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应掺加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混合料,以改善原路面矿料级配; b) 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配比例宜控制在RAP质量的30%以内; 复拌型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附录B进行设计。

7.1.1气温低于10℃、大风和雨天不得施工,施工时遇雨、大风应停止施工。 7.1.2 应对生产施工设备的计量系统进行校准。 7.1.3 应进行现场周边环境调查,对可能影响的植物隔离带、树木、加油站等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7.1.4 施工过程中再生路段应进行交通管制。按JTGH30的有关规定,根据作业面的长度,确定管制 段落长度

就地热再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应符合表2的规定

DB61/T1335—2020表2就地热再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台)备注预热机≥2应符合JTG/T5521的有关规定再生复拌机1应符合JTG/T5521的有关规定具备加热能力自动控制功能,应能够将旧路面粑松机b1翻松至预定深度,并保持翻松深度稳定。摊铺机b1摊铺宽度任意可调、熨平板电加热、带平衡梁自卸车2~3 30顿~40吨双钢轮压路机212吨以上轮胎式压路机120吨以上小型振动压路机1以上主要机械数量按一个工作面计算;b再生复拌机若为组合式再生复拌机,则不需要配备耙松机、摊铺机7. 3原路面预处理7.3.1施工前应对就地热再生无法修复的路面病害进行预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破损松散类病害:破损松散类病害的深度超过就地热再生施工深度时,应予挖补;b)变形类病害:隆起高度超过20mm拥包、车辙等变形类病害以及泛油病害,应预先铣刨;c)裂缝类病害:裂缝宽度小于2mm可不处理,宽度大于2mm或多条集中及出现分叉、边缘沉陷的裂缝,应进行深层预处理。7. 3. 2原路面特殊部位的预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a)采用耙松机沿行车方向宜将伸缩缝后端铣刨2m~5m,前端铣刨1m~2m,铣刨深度与再生深度一致;b)原路面上的标线、突起路标等应清除;c)桥梁伸缩缝应采用隔热板进行保护。7.3. 3宜将表面的稀浆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碎石封层等铣刨后,再对原路面进行就地热再生。7. 3. 4施工前应清扫路面,在路面再生宽度以外画导向线。7. 4试验段铺筑7.4. 1应根据路面结构类型和损坏状况选取试验段,试验段应具有代表性,长度不得少于200m。7.4. 2通过试验段的铺筑,确定以下主要参数:a)检验再生主要机械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需要;b)确定加热设备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及施工速度等施工工艺和参数:发务平台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新材料的组成和添加量;d)确定压路机的碾压组合方式及碾压遍数;e)验证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f)验证施工组织和交通管制方案。7.5路面加热7.5.1预热机之间间隔宜为1m左右。7.5.2原路面加热宽度比再生宽度每侧应至少宽出200mm。7.5.3纵缝搭接处,加热宽度应超过搭接边线150mm~200mm。5

DB61/T 13352020

7.5.4翻松前路表加热温度,普通沥青路面应不高于185℃,改性沥青路面应不高于200℃;翻松后再 生下承层路表温度,普通沥青路面应不低于85℃,改性沥青路面应不低于100℃。 7.5.5再生机组各设备应保持合理间距,预热机和具备翻松功能的机具最大间距不宜超过2m。 7.5.6复拌再生时,复拌机应紧跟前方机具进行施工,其施工最大间距不应超过2个料车车位,

7.6.1翻松宽度、深度应满足再生宽度、深度要求。 7.6.2 翻松深度应均匀,翻松深度变化时应缓慢渐变。 7.6.3 翻松面应有较好的粗糙度。 7.6.4翻松过程中应无夹层、不翻起下层混合料以及纵向接缝顺直。

7.7沥青再生剂、新沥青添加

7.7沥青再生剂、新沥

7.7.1沥青再生剂、新沥青的添加量应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 7.7.2沥青再生剂、新沥青的喷酒装置应与再生复拌机联动并可准确计量。 7.7.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再生路段状况动态调整沥青再生剂、新沥青的用量。 7.7.4沥青再生剂、新沥青应储存在随车携带的储存罐中,道路石油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55℃~160℃,改性沥青控制在160℃~165℃;再生剂宜根据产品黏度确定加热温度

7.7.1沥青再生剂、新沥青的添加量应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 7.7.2沥青再生剂、新沥青的喷酒装置应与再生复拌机联动并可准确计量。 7.7.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再生路段状况动态调整沥青再生剂、新沥青的用量。 7.7.4沥青再生剂、新沥青应储存在随车携带的储存罐中GB 51284-2018 烟气脱硫工艺设计标准,道路石油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155℃~160℃,改性沥青控制在160℃~165℃:再生剂宜根据产品黏度确定加热温度。

7.8新沥青混合料添加

7.8.1新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应符合JTGF40的规定。 7.8.2 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应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 7.8.3 新沥青混合料现场添加应和拌和速度相匹配。 7.8.4 新沥青混合料现场添加应准确计量,并随时观察新旧料的拌和均匀程度,必要时及时 参数。 7.8.5 宜通过铣刨料垄上新沥青混合料的梯形虚铺厚度实时检测再生混合料中新沥青混合料 量。

7.8.1新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应符合JTGF40的规定。 7.8.2 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应根据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 7.8.3 新沥青混合料现场添加应和拌和速度相匹配。 7.8.4 新沥青混合料现场添加应准确计量,并随时观察新旧料的拌和均匀程度,必要时及时调整施工 参数。 7.8.5 宜通过铣刨料垒上新沥青混合料的梯形虚铺厚度实时检测再生混合料中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 量。

7.9.2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拌和温度 料拌和温度不低于14

7.10.1再生混合料摊铺前下承层表面温度,普通沥青路面应不低于85℃,改性沥青路面应不低于 100℃。 7.10.2摊铺速度应与加热设备行进速度保持协调一致,宜为1.5m/min~4m/min。摊铺混合料应均匀, 无裂纹、离析等现象。 7.10.3应根据再生混合料类型与再生层厚度,调整摊铺机熨平板振捣功率,摊铺机夯锤振动等级宜为 级,以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度, 7.10.4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20℃;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30℃;熨 平板预热温度不宜低于110℃。 7.10.5摊铺过程中应加强接缝处的控制,纵、横缝应做到平整、密实、粘结良好、无高差、无离析,

DB36∕T 1613-2022 公路工程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规程DB61/T13352020

7.11.1宜采用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压实。无试验路数据或经验不足时可参照表3的碾压工艺实施, 应根据碾压效果实时调整

碾压应紧跟摊铺进行。使用双钢轮压路机时宜减少喷水,使用轮胎压路机时宜采用专用沥青防 对大型机具无法压实的局部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