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364-2020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pdf

DBJ50T-364-2020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铁路标准
资源ID:6307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364-2020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pdf简介:

"DBJ50T-364-202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中的一种,它具体名称为《绿色轨道交通技术规范》。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特别是地铁、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系统,提出了绿色环保的建设和运营技术要求。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的内容可能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减排:包括列车能效、电力供应系统的效率,以及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建筑设计等。 2. 环境友好材料:使用环保、可回收或低污染的材料,减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3. 噪音控制:通过优化设计和管理,降低轨道交通运行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车辆与设备的智能化:鼓励使用新能源和智能技术,以提高运营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绿色运营管理:包括废物管理、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等,以及对乘客的绿色出行服务。

这个标准的发布,旨在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绿色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是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绿色、智能、低碳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

DBJ50T-364-2020 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7.3.9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选择,应能 适应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 7.3.10空调机组冷源选型应选用制冷性能系数高的产品,各类 型冷源选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1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应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GB50189中的相关要求值提升12%及以上。 2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能效 比(EER)应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相关要求 值提升12%及以上。 3多联式空调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应比《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相关要求值提升16%及以上。 7.3.11风冷,蒸发冷凝式冷水式机组室外机的设置,应符合下 列规定: 1蒸发冷凝式冷水式机组冷凝器设置在地下时:应设置自 然进风系统; 2应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在排出空气与吸人空气之间不 发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3应避免污独气流的影响: 4噪声和排热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 5应便于对室外机的换热器进行清扫。 7.3.12地上车站空调采用直接蒸发式冷源时:制冷剂连接管等 效长度应满足下列规定 1多联机空调系统对应制冷工况下满负荷时的能效比 (EER)不低于3.1; 2其他直膨空调系统对应制冷工况下满负荷时的能效比 (EER)不低于3.1。 7.3.13冷冻机房应设置在靠近空调负荷中心的位置,并与空调 机房综合布置。 7.3.14车站公共区,设备与管理用房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宜分 开设置,若无法分开设置时,宜采用多机头机组

7.3.15地下车站公共区全空气通风空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28

车站公共区全空气通风空调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空气过滤器的设计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DB4212/T 33-2020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管理规范.pdf

1车站公共区和设备管理用房全空气空调系统应设置过 滤,净化,杀菌装置,并能满足全新风运行的需要:

2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气过滤 器》GB/T14295的有关规定: 3宜设置过滤器阻力监测,报警装置,并应具备更换和清洗 条件。

7.3.26空气处理机组风机能效等级不应低于2级,箱体壁板保 温热阻不应小于0.68m·K/W。 7.3.27风机盘管机组应有2~3档风量调节并配套调节开关 板。风机盘管机组(单盘管无静压)的实测单位风机功率供冷量 应满足《风机盘管机组》GB/T19232相关规定,其实测水阻力值 应不大于《风机盘管机组》GB/T19232规定值的110%,

7.3.28车站.区间及变电所的通风空调系统,应设置自动监测 与控制系统:并实现控制中心监测与控制。 7.3.29通风空调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明确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及 其冷源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目标精度要求。 7.3.30隧道通风系统,排热通风系统,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及其 令源系统,地上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应进行能量计 量,包括下列内容, 1用电量分项计量,即事故风机射流风机排热风机,空气 处理机组、空调系统回排风机、冷源、水泵、冷却塔等主要用电设 备能实现独立分项计量! 2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的补水量: 3冷源输出的冷量和空调末端冷量。 7.3.31车站公共区全空气空调系统宜接一定时段回风平均温 度进行风量和水量调节控制。 7.3.32变电所通风系统,应根据房间温度控制通风设备运行台 数或转速。 7.3.33间歇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设自动启停控制装置:控 制装置应其备接预定时间进行最优启停的功能。 7.3.34空气调节冷冻水系统控制应根据未端空调负荷需求变 化自动调节各水管支路水流量,使冷冻水系统流量匹配末端空 调设备负荷需求。 7.3.35在车站公共区等人员密度较大的空间,应采用新风需求 控制,设置二氧化碳监测装置并与新风装置联动控制。

7.4.3应采取下列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

1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 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 作压力,管件与管道应配套提供: 2选用高性能,密闭性好的阀门: 3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 4选用高灵敏度计量水表,并根据水平衡测试标准安装分 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 5选择适宜的管道基础处理、连接方式。 7.4.4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7.4.5水表应按照使用用途和水量平衡测试标准要求设置,并 应满足下列要求: 1车站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地下商业等不同用途的供水均 应分别设置水表: 2车站站点应对不同用途和不同付费单位的供水设置用水 计量水表: 3生活及消防给水引入总管,员工及公共卫生间,空调水系 统补水管上应设置远传水表。

7.4.6轨道交通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活污水、生产 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项目《环评报 告》的要求执行。 7.4.7地面以上的污.废水及雨水系统应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 直接排至室外管网。 7.4.8排水系统应利用地形高差:宜采用重力直接排放:避免或 减少提升排放。 7.4.9车辆基地宜结合选址、建筑布置形式、区域政策法规等因 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雨水渗透,减少雨水径流量,提高雨 水利用程度。

7.4.10轨道交通工程冲厕,绿化及道路冲洗等非与人身接触的 生产,生活用水应优先利用市政再生水、建筑中水等非传统水源, 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7.4.11车站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措施,且不得 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应满足以下要求: 1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具体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中 的规定; 2供水系统应设有备用水源、溢流装置,非传统水源与备用 水源之间应有切换与隔离设施等: 3非传统水源在储存,输配等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消毒杀菌 能力,且水质不被污染: 4非传统水源在处理,储存,输配等环节中应采取安全防护

和监测,检测控制措施。

7.5.1自动扶梯与电梯的配置数量应结合土建条件.服务水平 以及上下行客流合理设置。 7.5.2自动扶梯宜采用多级、提升高度适中的配置方式,且自动 扶梯宜与步梯配套设置。 7.5.3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与电梯设备选型应符合以下规定: 1自动扶梯的选型应进行采用能量反馈技术的技术经济 比选: 2应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减轻设备自重,并采用高性能 电动机和减速机。

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电机额定转差率不应大于4%,减 速机传动效率不应低于94%: 4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应具备变频调速功能,可在空载 时采用节能速度运行,当变频器故障并被隔离后,应能在工频下 正常运行: 5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额定速度应为0.65m/s【延安市】《城市规划导则》(2016年),在满 足疏散要求时应具备调整在0.5m/s下运行的功能,并应具备可 逆转运行的功能; 6电梯无召唤指令时轿厢内照明灯具和风扇应能宜动转为 节能模式: 7自动扶梯入口处应安装光电控制开关,并宜具备乘客计 数和统计功能。 7.5.4两合电梯集中布置时,应采用并联控制方式:三台及以上 电梯集中布置时:应采用群控控制方式。 7.5.5自动扶梯及电梯电动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当 不具备良好通风散热条件时:应采取合理的机械通风等降温 猎施。

7.5.5自动扶梯及电梯电动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当

7.6.1弱电系统应根据负荷重要性,系统运行要求,后备时间等 要求优先采用整合的不间断电源方案。 7.6.2在满足功能要求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弱电系统设备应 选用高效节能的数字化产品;在保证性能指标前提下,系统应采 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等技术 7.6.3系统设计时应规范各设备接口协议,兼容性.控制模式。 接口开放程度及互联互通程度等相关内容。 7.6.4信号ATO系统应与ATS系统和ATP系统结合,实现牵 引,情行制动的频度控制,达到节能控制,ATS系统宜统筹控制

7.6.14能源管理系统能源计量表计应根据运营管理的需要和 用能设备特点设置,重点能耗设备应独立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同 时结合设备运行关键参数,以评估当前设备用能的合理性;小型 用能设备宜按运行时间,设备位置,设备类型分类计量。 7.6.15能源管理系统应构建用能系统指标评价体系,且评价指 标宜采用百分制形式展现。指标体系包含系统级,分系统级,设 备级三类指标,系统级指标可以辅助进行节能管理规划,分系统 级指标用于确定节能重点:设备级指标用于辅助车站节能运营 工作。

7.7.1门体结构在满足结构刚度,强度及功能需求基础上,应降 低滑动门自重,减小驱动电机容量。 7.7.2地下车站设置空调时,全封闭站台门应进行门体密封和 抗压设计,减少车站空调漏风量。

7.7.1门体结构在满足结构刚度,强度及功能需求基础上,应降 低滑动门自重,减小驱动电机容量。 7.7.2地下车站设置空调时,全封闭站门应进行门体密封和 抗压设计,减少车站空调漏风量。

8.1.1建设单位应协调参建各方做好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和环 境保护工作,施工单位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 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 8.1.2施工单位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 材料,新设备的推产应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绿色施 工章节,实施过程中宜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8.1.3施工建设过程中,宜采用生产物资集中加工配送方式。 8.1.4施工阶段宜基于建筑信息化(BIM)技术,物联网技 术,信息管理平台技术,实现整个施工过程模拟,危险源监控,环 境监控,设备监控,物料监控,进度控制,施工各方可协同的智慧 工地管理。

8.2.1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应合理布置各类设施,临时工程 设计应结合正式工程,统筹考虑,永临结合。 8.2.2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应从设计层面考虑施工中开挖土方 的二次再利用,土石方调配应结合地面车站及车场的工筹组织设 计,尽可能考虑邻近施工场地间的土方资源,建立土方的挖填 平衡。

8.2.3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区域及施工顺序GB/T 40004-2021 铜银合金扁线.pdf,选择功率与负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