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211-202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211-2021 气升式吸泥器作业要求.pdf简介:
JT/T 211-2021 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中的一个技术规范,全称为《公路隧道通风与照明技术条件》。该标准并非直接关于气升式吸泥器,而是关于公路隧道的通风与照明系统设计与管理。它涵盖了公路隧道的设计、设备选择、安装、运行维护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旨在确保公路隧道的行车安全与舒适性。
其中,可能涉及部分关于隧道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可能使用的吸泥器等排水设备的要求,但这部分标准详细内容不包括气升式吸泥器的作业具体操作规程,而是从工程设计的角度给出了指导原则。若要详细了解气升式吸泥器的作业要求,可能需要参考相关的专业设备操作手册或行业内的具体作业规范。
JT/T 211-2021 气升式吸泥器作业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Operatingrequirementsforairliftingmudpump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NB/T 42038-2014标准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作业机构和人员 设备配置 作业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应急处置方案基本内容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设备配置的建议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T/T211一1995《气升式吸泥器》。与JT/T211一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由《气升式吸泥器》改为《气升式吸泥器作业要求》;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5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作业机构和人员(见第4章); 增加了设备配置(见第5章); 增加了作业要求(见第6章); 增加了应急处置方案基本内容(见附录A); 增加了设备配置的建议(见附录B); 删除了产品结构、规格(见1995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技术要求(见1995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检验规则(见1995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标志、合格证(见1995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忠卫、顾玉娟、张晨晨、张钰涵、杜文倩、王东良、易国栋、倪鹏。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6107—1983; JT/T2111995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186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规范 JT/T955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SY/T6279大型设备吊装安全规程 SY/T6430浅海石油起重船舶吊装作业安全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气开式吸泥器airliftingmudpump 利用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输送至吸泥管中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水、气、泥混合物产 升作用来吸取泥沙的装置
4.1.1应具有使用气升式吸泥器(以下简称“吸泥器”)作业的相关能力。 4.1.2 根据施工内容、施工水域的作业环境,编制施工计划,确定参与施工的设备及人员岗位分工。 4.1.3 应配置熟悉吸泥器操作和维护的设备人员。 4.1.4 应组织对吸泥器操作和维护的设备人员进行培训。 4.1.5应对吸泥作业区域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提前预告。 4.1.6应编制应急处置方案并进行演练。应急处置方案基本内容参见附录
4.2.1作业人员应包括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设备人员、潜水人员和安全员。
4.2.1作业人员应包括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设备人员、潜水人员和安全员。 4.2.2指挥人员应熟悉吸泥器的作业要求和操作程序。 4.2.3司索人员应持证并经过吸泥器作业的相关培训。 4.2.4设备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2.5潜水人员应符合JT/T955的要求,并根据作业环境和内容进行选派。 4.2.6安全员应持证并全程参与施工作业。 4.2.7作业人员应配备并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4.2.5潜水人员应符合JT/T955的要求,并根据作业环境和内容进行选派。
吸泥器作业设备由空压机、输气管、吸泥管、吸泥头、防护罩等组成,其要求如下: a)空压机:根据作业水深、作业对象、泥质情况和水下障碍物等情况,选配符合作业规定压力和 流量的空压机 b 输气管:用于将空压机气源输送至吸泥管管头位置。根据材质不同,通常分为吸泥管部分和 空压机至吸泥管部分。输气管应符合GB/T1186的规定。 C 泥管:主要材质分为钢管或软管,其中钢管的材质应符合GB/T700的规定,软管的材质应符 合GB/T1186的规定,管路上根据作业需要设定吊点和索具, d 吸泥头:短管焊接并与吸泥管通过法兰连接的衍生段。短管焊接的角度可通过实际施工情况 灵活确定。 e) 防护罩:加装于吸泥管入口处,用于阻挡和隔断吸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非淤泥类、尺寸较大、 可能阻塞吸泥管的障碍物的保护装置。 2根据作业水深、对象和作业内容、作业效率等的不同,吸泥器的设备配置可以进行组合、调整使 用,设备配置建议见附录B。 3应配置满足作业水深要求的吊机和索具等资源。 4宜配置水射流冲泥辅助吸泥器作业。 5宜根据施工作业中吸泥器水下定位需求配备水声定位信标。 6 宜使用水下声学扫测设备对吸泥效果进行监控、测量和检查
6.1.1指挥人员应组织司索人员、潜水人员、设备人员、安全员召开工前会。 6.1.2指挥人员应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吸泥的位置、区域、吸泥要求与起 吊作业、潜水作业和吸泥器操作等安全及注意事项。 6.1.3安全员应进行作业安全分析,识别施工作业的风险点并加以规避,起吊作业应符合SY/T6279 SY/T6430的规定 6.1.4应根据天气预报和现场收集的气象海况,合理安排施工,选择满足施工作业的窗口期。 6.1.5应根据潮汐表和水文测量结果,进行吸泥器的下放和回收。 6.1.6检查空压机状态包括存油情况等,应进行试车检查,完成设备检查表。 6.1.7应检查吸泥管状态,包括吸泥管本体、吊点、焊接位置、索具及防护罩等,如有开裂、变形或断丝 等情况,应进行修复和更换。 6.1.8检查输气管各接头的连接和绑扎情况,应进行压力测试。 6.1.9吸泥器吊点和索具的配置应结合施工现场气象和水文条件、吊机性能和作业水深等情况进行 调整和优化,并进行复核或校验。
6.1.10应悬挂潜水旗
6.1.11应统一施工作业各方的通信频道
6.3.2 吸泥器回收应遵循下列步骤: 指挥、司索、设备等相关人员到位,并做好回收相关准备工作; b) 回收作业前,由指挥人员通知设备人员关闭空压机气源并悬挂警示牌; c) 通过吊机将吸泥管缓慢提升至完全出水,其间观察索具和吸泥管状态; d) 旋转吊机,将吸泥管放置于适当位置后解脱导向定位钢丝; e 利用吊机、稳索或辅助设备,将吸泥管旋转下放至存放区域,下放过程中随时观察吸泥头位置 及状态。 6.3.3当气象、水文和海况条件等变化超过允许作业的限制条件或吸泥管发生故障且水下无法排除 时,应立即回收吸泥器,回收步骤应符合6.3.2的规定。 6.3.4 回收完成后解脱、整理吊钩和索具,并应进行检查和维护。 6.3.5输气管应进行淡水冲洗、干燥、拆分和捆扎后入库。接头应采取涂抹牛油并包裹进行保护,防 止因生锈和变形影响接头的密封性和下次使用。 6.3.6吸泥管与吸泥头的对接法兰应加装盲板保护。输气管的端头应采用木塞等防止杂物堵塞。 6.3.7吸泥管本体及输气管等应采取帆布遮盖进行保护。 6.3.8经现场指挥人员确认.吸泥作业结束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应急处置方案基本内容
A.1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A.1.1吸泥作业过程中以下环节可能发生伤害事故: a) 吸泥器的组装; b) 吸泥器的下放; c) 吸泥器的回收; d) 潜水作业。 A.1.2 吸泥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类型: a) 起重伤害事故; b) 潜水作业事故。 A.1.3 评估作业存在的风险DB∕T 29-137-2015 天津市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采取必要的措施
图A.1应急处置机构图
应急总指挥:伤害发生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小组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向相关部门、单位报告 事故经过及应急救援开展情况: b 应急通信组:在应急总指挥的指令下进行对外联络支援,建立应急救援通信网; 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环境及时有效地展开现场各项救援行动; d 医疗急救组:及时赶赴现场.根据伤员受伤程度进行急救处理,并请求医疗急救支援
GB∕T 35154-2017 陶瓷砖填缝剂试验方法A.3.3 应急处置各小组立即按照职责实施以下应急处置 a 向相关部门、单位报告事故经过及应急开展情况; b) 开展对外联络建立应急处置通信网; 开展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置和急救处理; d)必要时请求外部支援。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设备配置的建议 根据作业水深、对象和作业内容、作业效率等的不同.吸泥器的设备配置建议见表B.1。
表B.1设备配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