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2126.2-2012 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管.pdf

JCT2126.2-2012 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管.pdf
标准编号:JCT2126.2-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8636
免费资源

JCT2126.2-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CT2126.2-2012 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管.pdf简介:

JCT2126.2-2012《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管》是中国建筑工业标准设计与技术规范中的一项,它详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管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该规程适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的企业和相关行业,内容可能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管子的成型、预应力处理、养护方法、检验程序以及产品出厂的技术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管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制品,主要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管道系统,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传输等领域。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管子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增强其使用寿命。JCT2126.2-2012确保了预应力混凝土管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JCT2126.2-2012 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管.pdf部分内容预览:

3.1.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其质量应符合GB175或GB748的规定。 3.1.2水泥进厂时,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及试验报告,各项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允许进 厂。必要时,对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取样检测。 3.1.3袋装水泥包装袋上应有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名和出厂日期及生产许可证标记。袋装水泥存 放时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强度等级、批号分别贮存并标识,不应混垛,并有防潮措施,袋装水泥堆垛 高度不宜超过12包。 3.1.4使用散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也要分仓储存,不应混仓 3..1.5储存中的水泥不应有杂物和结块,水泥贮存期不应超过3个月,对过期或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

3.1.4使用散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也要分仓储存,不应混仓。 3..1.5储存中的水泥不应有杂物和结块,水泥贮存期不应超过3个月,对过期或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 应进行水泥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应使用。

管体混凝土及保护层砂浆用砂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含泥量应不大于1%。配制混 凝土用砂宜采用细度模数为3.0~2.3的中粗砂,制作保护层用砂宜用细度模数为2.21.6的细砂。

管体混凝土采用粗骨料应为人工碎石或卵石,石子的最大粒径:管体混凝土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l 时,应不大于16mm;管体混凝土厚度大于50mm时,应不大于19mm;石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5 的规定GB/T 21838.2-2008标准下载,含泥量不应大于1%。

混凝土、水泥砂浆及成品管子的养护用水应符合JGI63的规定。

3.5.1根据不同品种水泥和管体成型方法的不同,经试验选用合适的外加剂,但所用的外加剂不应对 管子或水质产生有害影响。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 3.5.2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50119的规定。 3.5.3混凝土外加剂宜采用水剂,并应准确计量,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当直接采用粉状混凝土外加 剂时,应延长搅拌时间1min。

3.6.1粉煤灰,磨细矿渣或硅灰等活性掺合料均可作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替代物,其最 佳替代量需经试验确定。 3.6.2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应不低于GB1596中II级灰的规定;磨细矿渣或硅灰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18736的规定。

3.7.1制管用预应力钢丝宜采用热处理钢筋、冷拉钢丝、消除应力低松弛钢丝或钢铰线,钢丝应分别 符合 GB/T 5223 和 GB/T 5224 的规定。

GB/T5223和GB/T5224的规定 2钢丝进厂前必须有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及试验报告,各项指标合格才能进 丝应取样检测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弯曲次数等力学性能指标,严禁使用未经 的钢丝。

3.7.3钢丝表面不应有凹陷、锈蚀(斑点、 麻面和氧化皮)、油污和毛刺。钢丝进厂后应妥善保管,以 防锈蚀,入库应严格按类别、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标识,并有专人负责发放。

3.9.1管子接口用橡胶圈的直径和环内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JC/T748及JC/T749的规定。 3.9.2公称直径1600mm以下的管材应采用无接头的橡胶圈;公称直径1600mm及以上的管材相配套 的橡胶圈,每个胶圈上的拼接点数应不多于两个,且拼接点之间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600mm,对带拼接 点的胶圈,每个拼接点都须进行检验。即将其至少拉伸至原长的2倍,扭转360°,目测每个经拉长的 拼接点,拼接点处无剥离、裂缝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GB5696的规定。

4.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JGJ55的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振动工艺、悬辊工艺不 宜少于450kg,离心工艺不宜少于500kg。 4.2.2原材料必须计量,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2.3材料计量应准确,其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为土1%,砂、石为土2%。 4.2.4搅拌第盘料时,除应按配合比用量外,应适当增加水泥和砂用量。 4.2.5混凝土应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4.2.6混凝士净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确保拌和均匀。离心工艺及振动挤压工艺的混凝土落度宜 为1cm~5cm,振动工艺、悬辊工艺,维勃稠度宜为20s~40s。 4.2.7混凝土拌合物停放时间不应超过下列时限: a: 环境温度高于30℃(不含30℃)时,45min; b)环境温度为20℃~30℃时,60min; c)环境温度低于20℃时,90min。 4.2.8冬季生产,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对骨料和水进行预热,搅拌的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应不低 于10℃。

管芯缠丝制管工艺流程见图1。

5.2纵向钢筋及钢筋骨架

图1管芯缠丝制管工艺流程图

5.2.1纵向预应力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时应考虑:管体长度、承口平直段和斜坡段长度、钢筋伸长率、 操作余量、镦头留量等参数。 5.2.2钢筋在调直后,其表面不应有伤痕、油污。 5.2.3严格控制镦头后钢筋长度,其误差为土1mm,头必须完整,不应有歪斜、裂纹等现象,钢筋 镦头强度不应低于钢筋标准抗拉强度的95%。 5.2.4承插口端应放置加强用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可采用接触点焊,也可采用绑扎制作,骨架应坚固 不应歪扭、松动、变形。 5.2.5加强用钢筋骨架长度应根据管子结构设计确定,纵筋直径不小于4mm,间距不大于300mm,且

5.3.1离心工艺制作管芯的管模除应符合JC/T582的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模体及承插口模 与跑轮的同心度偏差不应超过2mm,合缝口不平直度不宜大于1mm,其余各部尺寸误差必须符合设计图 纸的规定。

C/T 2126. 22012

5.3.3组装管模必须保证钢丝位置正确,锚固可靠,纵向预应力钢丝的净保护层应不小于10mm,两端 镦头凹陷应不小于5mml。 5.3.4拆卸插口模、承口模时,宜采用吊具吊稳后,两边对称用力徐徐退出,装模时应对称拧紧管模 上的所有螺栓。 地

上的所有螺栓。 5.3.5立式振动工艺模具组装顺序:应放正下锚固筋,组装外模与上锚固盘,在两瓣外模合缝、外模 与下锚固筋接合处,均需垫好密封条,纵筋张拉后,将下锚固盘穿筋孔封堵,以防漏浆。

5.4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丝)

5.4.1纵向预应力钢筋(丝)的张拉控制应力,对于冷拨钢丝、刻痕钢丝、碳素钢丝不宣超过0.7倍的钢 筋标准强度,冷拉钢筋不宜超过0.85倍的钢筋标准强度。 5.4.2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丝)宜采用机械法(液压)张拉,采用油压拉伸机整模一次张拉或单根张拉, 单根张拉必须对称进行。 5.4.3张拉必须保证两端加强钢筋骨架的位置,使其靠近端部,其距端部的距离应控制在15mm~30mm 之内。 5.4.4变径处的环箍必须与纵筋卡紧定位。

5. 5. 1离心成型

5.5.1.1制作管芯的离心机除应符合JC/T822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

.5.1.1 制作管芯的离心机除应符合JC/T822的规定外,还应付合下列要求: a) 满载高度旋转时,托轮线速度应不低于1000m/min; b 底座安装必须平稳,同轴托轮顶点水平误差应不超过1mm; 同轴托轮直径误差应不超过1ImⅢl; d) 相邻两托轮间距误差不宜超过1mm; e) 同一边各稳、托轮端面误差不宜超过1Imm; f) 离心成型中,必须确保钢模和离心机平稳正常运转,不应有跳动、窜动等异常现象; 名 轴距确定应以管模跑轮与两托轮间切实,在管模中心夹角70°~110°为宜。(管径越大,夹角 越小)以此确定离心机适应的管径范围。 .5.1.2为保证管芯的抗渗性能应采用三次或两次喂料成型管芯,每次喂料离心密实后必须扫除余浆, 再进行下一次喂料。 .5.1.3每次喂料分低、中、高三种转速离心成型,低速阶段应使混凝土混合料在模内均匀分布,厚 薄适宜,即可转入中速及高速运转。管模转速可参考下列条文确定。 5.5.1.4慢速(n视)按公式(1)计算:

式中: n假一一喂料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R一一管模内径,单位为厘米(cm); K一一系数,1.5~2.0。 1.5快速(n快)可用管模线速度控制。参考下面数值选用:10m/s~25m/s。 1.6中速(n)按公式(2)计算:

K一一系数,1.5~2.0。 5.5.1.5快速(n快)可用管模线速度控制。参考下面数值选用:10m/s~25m/s。 5.5.1.6中速(n)按公式(2)计算:

n=K.300/JR

ng, = ns/ ~2

JC/T 2126. 22012

a 成型时某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管模的角速度不低于90r/min; b 辊轴直径宜为管子内径尺寸的1/4~1/3之间: c 辊轴径向磨损深度应不超过4mm,如超过应及时补焊磨平。 5.5.2.2悬辊成型分喂料及净辊压两个阶段。具体成型时间就根据不同管径合理确定,以获得最佳的 密实效果。 5.5.2.3喂料顺序先喂承口,管身可以从承口向插口方向进行,也可以反向进行,喂料应连续均匀, 防止接头处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

5.5.3立式芯模振动成型

5.5.3.1混凝土浇灌前,管芯先放入内模空振试运行,再放入分料器分四次灌料,每次以振实翻浆为 宜。最后吊入冲压环,沉至固定位置,吊出内模与冲压环,加盖养护。每根管芯的全部成型时间不应超 过水泥的初凝时间。

5.6.1管芯蒸养用介质应采用饱和水蒸

其时间应不小于1h。合理的蒸养制度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材料、不同成型方法,通过试 验确定。一般可采用以下蒸养制度:

一一降温:除寒冷地区外《危险房屋鉴定标准(2004版) JGJ125-1999》,一般可采用快速降温。 5.6.3管芯在蒸汽养护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至少每小时测温一次,并做好记录。 升温速度应不大于22℃/h,最高恒温温度应根据水泥品种进行确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 最高恒温温度不宜超过85℃。 降温阶段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允许采用快速降温。 5.6.4蒸养设施内上下温度要基本一致,养护设施上下距离较大时,宜采用蒸汽定向循环差护工艺

升温速度应不大于22℃/h,最高恒温温度应根据水泥品种进行确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 恒温温度不宜超过85℃。 降温阶段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允许采用快速降温。 4蒸养设施内上下温度要基本一致,养护设施上下距离较大时,宜采用蒸汽定向循环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