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376-2015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pdf简介:
"Q/GDW 11376-2015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国家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储能系统如何安全、高效地接入配电网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它涵盖了储能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监控以及与配电网的协调集成等方面,旨在确保储能系统的稳定、可靠、经济运行,并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利用。这份规范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储能系统相关工程设计和实施,是储能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的重要技术指南。
Q/GDW 11376-2015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接入系统条件, 6 一次接入系统设计 7二次接入系统设计 8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编制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波、陶以彬、吴福保、张祥文、朱凌志、赫卫国、齐旭、王基、胡金杭、李 官军、冯鑫振、桑丙玉、许晓慧、汪春、钱康、巫怀军、叶季蕾、薛金花。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科技部。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以电化学或电磁形式存储电能的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接入系统条件、一次接入系统 设计、二次接入系统设计和方案经济技术分析。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储能系统,通过储能变流器接 入的其他储能系统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晋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3年),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746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GB/T24337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24790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DL/T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614 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698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DL/T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Q/GDW5641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 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3.2 孤岛islanding 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 性孤岛。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 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3.2 孤岛islanding 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 性孤岛。
流器converter
4.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应保障储能系统和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2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发展规划和配电 网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设计方案。
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还 包括储能系统所在供电区域的配电网现况、发展规划分析等内容
5.2.1应包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规划规模、本期建设规模、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建设及 投产时间、安全措施(设施)配置等内容。 5.2.2技术内容应包括配置方案、主接线、运行方式等。 5.2.3对于扩建储能系统,应说明现有储能系统概况、扩建条件等
5.3.1接入系统设计应进行电力系统现况分析,对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进行介绍,分析内容应包括电 源、负荷和电网现况。
源、负荷和电网现况。 5.3.2电源现况应包括装机规模及电源结构、发电量、年利用小时数和波动特性等。 5.3.3负荷现况应包括最大供电负荷、供电量、负荷特性和峰谷差率等。 5.3.4电网现况应包括电网接线方式、变电站规模、相关电压等级出线间隔预留及扩建条件、线路型 号及长度、线路走廊条件、配网设备负载情况等。
根据储能系统的功能定位和接 概述储能系统所在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发展规划及电源发展规 6—一次控入系统设计
6.2电压等级与接入电网方案
2.1根据储能系统所在配电网接入条件和功率容量配置等因素,提出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 2.2根据接入条件,提出储能系统接入方案,必要时要提出接入比选方案。 2.3 必要时应对提出的10kV及以上几种接入方案进行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电能质量计算: a 针对设计水平年储能系统满功率充、放电运行工况下的正常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检修运 行方式,以及事故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应避免出现线路功率越限。 b) 对储能系统并网点进行满功率充放电情况下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为一次设备选型、保护装置 配置及定值整定和更换提供依据。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应进行电能质量计算。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能质量应 满足GB/T14549、GB/T24337、GB/T12325、GB/T15543、GB/T12326的有关规定
6.3电气参数设计和接口要求
应根据储能系统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 供电范围、附近区域负荷情况、接入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等条件,通过技术比较后确定。用于储能系
统接入配电网的主要电气设备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主变压器的参数应包括台数、额定电压、容量、阻抗、调压方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 接线组别、分接头以及中性点接地方式,并应符合GB/T17468、GB/T6451、GB24790的有关 规定。 b) 储能系统的电能质量、无功调节能力、异常响应特性等,应满足Q/GDW564的有关规定。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线路参数应包括线路型号及长度等。 6.3.2储能系统应在并网点设置易于操作、可闭锁、且具有明显断开点的装置,以确保电力设施检修 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储能系统应在并网点处安装可靠的解列保护装置,当电网或储能系统内部发生故 障时,能够可靠动作,断开与电网的连接。
7.1.1二次接入系统设计应包括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调度自动化、电能量计量装置及电能信息采集 终端和通信系统。 7.1.2二次接入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 Q/GDW564 的规定。
呼线及主文 保护配置。 7.2.2储能系统应具备防非计划性孤岛保护功能,并与其它保护配合
7.3.1储能系统的调度关系,应根据储能系统所处地区、安装容量和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等条件确定 7.3.2储能系统的远动设备和调度数据网设备配置方案,应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和储能系统接 入方式确定,明确通信规约、通信速率或带宽、远动信息采集和控制信息传输要求,并应符合DL/T5002 的相关规定。 7.3.3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应具备接收调度遥控、遥调指令调节储能系统工作 模式、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的功能, 7.3.4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应遵循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要求,并配置二次系 统安全防护设备
7.3.2储能系统的远动设备和调度数据网设备配置方案,应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和储能系统 入方式确定,明确通信规约、通信速率或带宽、远动信息采集和控制信息传输要求,并应符合DL/T50 的相关规定。
7.4.1储能系统应配置电能计量装置和电能信息采集装置,并应根据数据网和通信通道条件,确定 能信息传输方案。
7.4.2储能系统电能量计量装置应符合DL/T5202和DL/T448的有关规定。
a)电能计量装置应具备双向有功和四象限无功计量功能。 b) 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上网电量关口点应配置相同的两块表计:按 主/副方式运行。 c) 关口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DL/T614、DL/T645和DL/T448的有关规定 7.4.4确定电能表准确度等级的选型。 7.4.5确定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的选型。 7.4.6储能系统应配置电能信息采集终端,终端应符合DL/T698系列标准的有关规定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T 20416-2006》7.5.1应根据储能系统的调度关系、所处位置、安装容量、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以及相关通信网络
7.5.1应根据储能系统的调度关系、所处位置、安装容量、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以及
状,确定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通信, 7.5.2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至调度端应具备一路可靠的调度通信通道。 7.6二次供电
7.5.2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至调度端应具备一路可靠的调度通信通道。 7.6二次供电 储能系统站内设备后备电源宜从电池本体取电。 7.7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储能系统在公共连接点装设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应符合 GB/T19862的有关规定。 8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8.1提出各接入方案的投资估算,主要包括送出线路部分投资、相关变电部分投资、调度端接入投 资等。 8.2对各接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主要包括方案近远期适应性、方案潮流分布等对系统运行的影 响,以及投资估算等,并提出推荐方案。
8.1提出各接入方案的投资估算,主要包括送出线路部分投资、相关变电部分投资、调度端接入 资等。 8.2对各接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主要包括方案近远期适应性、方案潮流分布等对系统运行的 响,以及投资估算等,并提出推荐方案。
诸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本标准的编制的主要原则是遵守现有相关法律、条例、标准和导则等《加筋水泥土桩锚技术规程 CECS147:2016》,兼顾电网运行和储能系统 展的要求。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现有Q/GDW564《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Q/GDW696《储能系 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和Q/GDW697《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以及储能技术 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设计规范,为我国今后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设计需要做好技术准备,确保 储能系统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