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ECS 724-2020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评价标准.pdf简介:
"TCECS 724-2020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评价标准.pdf" 是一份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份标准专用于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的绿色设计与施工,旨在推动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能提升。它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过程、运营维护、资源利用、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为轨道交通建筑的绿色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衡量和指导依据。
该标准涵盖了绿色轨道交通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材料的使用、节能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它不仅关注建筑的经济效益,也强调其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通过遵循这份标准,轨道交通建筑项目可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保护环境,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TCECS 724-2020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评价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4.5.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应制定完善的客运服务制度和运 营管理规章制度。
4.5.2城币轨道交通服务标志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 设计规范》GB50157、《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GB/T 18574的有关规定。
4.5.3全线信息网络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规范》GB50157、《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 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规范 GB50202-2002》已作废.T H 与周边环境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资质齐全,评价总分值为8分,
4.5.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资质齐全,评价总分
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具有1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1S0)9001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得4分; 2具有IS0)50001能源管理体系或现行国家标准《能源管 理体系要求》GB/T23331规定的能源管理体系,得4分。 4.5.6能源利用系统、水资源利用系统、环境保障系统等的操 作规程、应急预案完善,且有效实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相关设施的操作规程在现场明示,得3分; 2节能、节水设施运行具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得3分。 4.5.7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评价分值为6分。 4.5.8大型换乘车站单独设置母婴室,并有易于识别的指引标 识,评价分值为3分。 4.5.9站内卫生间设置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 标准》C14的有关规定,评价总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管理人员卫生间与公共卫生间分开设置,得2分; 2设置第三卫生间,得2分; 3卫生间内设置婴儿座椅和桌板,得1分。 4.5.10车站提供便民服务设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车站内设置小型便民服务设施,得3分; 2站台层设置多组休息座椅,并设置爱心座椅,得3分。 4.5.1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满足无障碍需求,评价总分值为 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出入口、公共卫生间、通道、走廊、楼梯、电梯、检票 口等公共空间形成连续的无障碍系统,得2分; 2站内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实现残疾人的无障碍换 乘,得1分;设置2部及以上无障碍电梯,得2分;
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具有IS()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9001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得4分; 2具有IS0)50001能源管理体系或现行国家标准《能源管 理体系要求》GB/T23331规定的能源管理体系,得4分。 4.5.6能源利用系统、水资源利用系统、环境保障系统等的操 作规程、应急预案完善,且有效实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相关设施的操作规程在现场明示,得3分; 2节能、节水设施运行具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得3分。 4.5.7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评价分值为6分。 4.5.8大型换乘车站单独设置母婴室,并有易于识别的指引标 识,评价分值为3分。
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出入口、公共卫生间、通道、走廊、楼梯、电梯、检票 口等公共空间形成连续的无障碍系统,得2分; 2站内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实现残疾人的无障碍换 乘,得1分;设置2部及以上无障碍电梯,得2分;
3车站出入口、站台至站厅均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得 2分; 4检票进出口或服务中心至少设置1处无障碍检票通道 通道净宽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得2分; 5盲文、盲道设置合理、实用、便捷,车站内部盲道设置 满足连贯且尽量减少与正常客流交叉的要求,得2分。
4检票进出口或服务中心至少设置1处无障碍检票通道 通道净宽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得2分: 5盲文、盲道设置合理、实用、便捷,车站内部盲道设置 满足连贯且尽量减少与正常客流交叉的要求,得2分。 4.5.12车站设计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卫生间脸盆、座椅、进 出检票口等设置无尖锐突出物,评价分值为3分。 4.5.1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标志易于识别且连贯,评价总分值为 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车站服务标志、安全标志、位置标志、综合信息标志以 及无障碍标志醒自且易于识别,得3分: 2车辆换乘及车站周边建筑引导标志位置醒自且方便易懂 得2分; 3车站设置个性化乘客引导系统,得2分; 4车站导向标志醒目、易于识别且连贯,得3分。 4.5.14车站设置智慧售票系统,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自动售票系统具有多种语言服务功能,得3分; 2自动售票系统具有线上支付功能,得3分。 4.5.15车站设置智慧查询系统,评价总分值为7分,应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车站内设置智慧查询系统,显示各车站首末班信息、未 班车换乘时间以及列车运行间隔等信息查询功能,得3分; 2智慧查询系统具有轨道交通路网信息查询功能,得2分: 3智慧查询系统具有站内服务设施以及周边地面街区图查 询功能,得2分。 4.5.16车站设置智慧预告系统,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
共活动区设置具有监测PM10、PM2.5、CO2浓度等的空气质 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1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等功育 价分值为3分。
4.5.18设置智能化设备监控系统,对通风空调系统、照
4.5.19设置分类、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且设置能源管 理系统实现对能耗数据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评价分值为 10分。
4.5.20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评价总分值为5分
1用水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录、统计分析各种用 水情况,得3分; 2利用计量数据进行管网漏损自动检测、分析与整改,管 道漏损率低于5%,得 2 分。
5.1.1车辆基地选址应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 确有困难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车辆基地选址应具有良好 的自然排水条件,根据基地附近的洪水位、内涝水位和周边道路 高程设计,应便于给水排水及各种管线的引人和城市道路的 连接。
和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50016、《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有关规定。
口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 范》GB50016、《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有关规定。 1.3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 墨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 的要求。
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 的要求。
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 维护条件
5.1.5车辆基地内的车辆运用、检修作业应采取安全防护、安 全警示措施。
5.1.6采用保障围护结构、装饰装修构件安全的措施《用于Ⅰ类和电池供电车辆的可开闭保护接地移动式剩余电流装置(SPE-PRCD) GB 29303-2012》,评价总
1.6采用保障围护结构、装饰装修构件安全的措施,评价 值为11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建筑门窗、幕墙、围栏的玻璃选择安全玻璃,建筑室
的玻璃隔断、玻璃护栏等采用夹胶玻璃,得6分; 2围护结构、装饰装修部品构件具备抗震、防脱落、防撞 击及防倒塌措施、得 5 分。
2用护结构、装饰装修部品构件其备抗晨、防脱落、防撞 击及防倒塌措施,得5分。 5.1.7室内外地面、检修坡道采取防滑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2 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建筑出人口及平台、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 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 [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d、Bw级:得4分; 2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 Aw级,得4分; 3坡道、楼梯踏步的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 面T.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或按水平 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得 4分。 5.1.8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5分,应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采取措施提高检修平台、外窗、窗台、阳台、防护栏杆 等安全防护水平,得5分; 2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 设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设施结合,得 4分; 3各类检查井设置防坠落措施,得3分; 4对于带上盖的车场,库外轨线区风管设置防迷流措施 防止风管因锈蚀掉落影响轨线区行车安全,风管厚度适当加大, 采用化学锚栓固定,风管支架采用绝缘套管或者绝缘漆等措施 得3分。 5.1.9建筑场地内合理设计道路的安全距离、行进路线,并设
5.1.7室内外地面、检修坡道采耳
1建筑出人口及平台、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 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 L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d、Bw级:得4分; 2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 AW级,得4分; 3坡道、楼梯踏步的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 面.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或按水平 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得 4分。
5.1.8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5
4对于带上盖的车场,库外轨线区风管设置防迷流措方 止风管因锈蚀掉落影响轨线区行车安全,风管厚度适当加二 用化学锚栓固定,风管支架采用绝缘套管或者绝缘漆等措方 3分。
置防护隔离GB∕T 6405-1994 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 品种,保证人车分流,评价总分值为15分,应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