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pdf简介: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pdf"全称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1366-2019),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绿色建筑碳排放计算的规定。该标准的发布日期是2019年,它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计算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方法。
该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量化和控制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促进节能减排,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的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以及拆除阶段的碳排放核算,涵盖了建筑材料、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
通过遵守该标准,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评估其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制定和实施减排策略,以减少碳足迹,对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pdf部分内容预览:
6.1.1建材碳排放应包含建材生产阶段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
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O4O、《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 24044计算。
Csc + Cys = A
DB13/T 2149-2014标准下载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
(kg CO2e/m):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kgCO2e); C 建材运输过程碳排放(kgCOze): A 建筑面积(m)
料、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建筑构件和部品等,纳人计算的王要建 筑材料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选主要建筑材料的总重量不应低于建筑中所耗建材总 重量的95%; 2当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时,重量比小于0.1%的建筑 材料可不计算
6. 2. 1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kgCO2e); M一第i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 F:一一第i种主要建材的碳排放因子(kgCOe/单位建材 数量),按本标准附录D取值。 6.2.2建筑的主要建材消耗量(M)应通过查询设计图纸、采购 清单等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资料确定。 6.2.3 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因子(F)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筑材料生产涉及原材料的开采、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建筑材料生产涉及能源的开采、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3 建筑材料生产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运输过程的碳排放; 4 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 6.2.4 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因子宜选用经第三方审核的建材 碳足迹数据。当无第三方提供时,缺省值可按本标准附录D 执行。 6.2.5建材生产时,当使用低价值废料作为原料时,可忽略其 上游过程的碳过程。当使用其他再生原料时,应按其所替代的初 生原料的碳排放的50%计算;建筑建造和拆除阶段产生的可再 生建筑废料,可按其可替代的初生原料的碳排放的50%计算, 并应从建筑碳排放中扣除
4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 6.2.4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因子宜选用经第三方审核的建材 碳足迹数据。当无第三方提供时,缺省值可按本标准附录D 执行。
碳足迹数据。当无第三方提供时,缺省值可按本标准 执行。
6.2.5建材生产时,当使用低价值废料作为原料时
上游过程的碳过程。当使用其他再生原料时,应按其所替代的初 生原料的碳排放的50%计算:建筑建造和拆除阶段产生的可再 生建筑废料,可按其可替代的初生原料的碳排放的50%计算, 并应从建筑碳排放中扣除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应按下
运输阶段碳排放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y 建材运输过程碳排放(kgCO2e); M 第i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t); D, 第i种建材平均运输距离(km): 第种建材的运输方式下,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 碳排放因子LkgCO2e/(t·km) 全黄建的流检品窗营代生用穿保建检贴窗
6.3.2主要建材的运输距离宜优先采用实际的建权
当建材实际运输距离未知时,可按本标准附录E中的默认值 取值。
当建材实际运输距离未知时,可按本标准附录E中的默认值 取值。 6.3.3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因子(T)应包含建材从生产地 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运输过程所耗能源的生产
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运输过程所耗能源的生产 过程的碳排放。建材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因子(T)可按本标准 附录E的缺省值取值
附录A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表A.0.1 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
A.0.2其他能源碳排放因子应按表A.0.2选取。
A.0.2其他能源碳排放因子应按表A.0.2选取
B.0.1计算建筑物碳排放时建筑物运行特征应符合表B.0.1的规定
.1计算建筑物碳排放时建筑物运行特征应符合表B.0.1的规定。
附录B建筑物运行特征
表 B.0. 1 建筑物运行特征
附录C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录C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0.1常用施工机械的单位台班的能源消耗量可按表C 用。
续表C.0.1能源用量序机械名称性能规格汽油柴油电号(kg)(kg)(kWh)755t31.34自卸汽车装载质量7615t52.9377平板拖车组装载质量20t45.3978机动翻斗车装载质量It6.0379洒水车灌容量4000130.2180泥浆罐车灌容量5000L31.57电动单筒快速81牵引力10kN32.90卷扬机82电动单筒慢速10kN126.00牵引力83卷扬机30kN28.7684提升质量75m提42.32单笼施工电梯851t升100m45.6686提升质量高100m81.86双笼施工电梯2t度87200m159.9488平台作业升降车提升高度20m48.2589涡桨式混凝土250L34.10出料容量90搅拌机500L107.71双锥反转出料91出料容量500L55.04混凝土搅拌机9245m²/h243.46混凝土输送泵输送量9375m²/h367.9694混凝土湿喷机生产率5m²/h15.4095灰浆搅拌机拌筒容量200L8.61干混砂浆罐式96公称储量20000L28.51搅拌机30
1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应按表D.0.1选取。
表D.0.1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
E.0.1混凝土的默认运输距离值应为40km,其他建材的默认 运输距离值应为500km。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应按表 E.0.1选取
表E.0.1告 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kgCOe/(t·km)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GB∕T 14734-2008 港口浮式起重机安全规程《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2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 3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24 《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24044 《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总则 44 术语和符号 45 2.1术语 45 基本规定 47 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 50 4.1 一般规定 50 4.2 暖通空调系统 53 59 4.3 生活热水系统: 4.4 照明及电梯系统 60 4.5 可再生能源系统 63 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 66 5.1 一般规定 66 5.2建筑建造 67 5.3 建筑拆除 72 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 74 6.1 一般规定 74 6.2 建材生产 74 6.3 建材运输 75 附录A 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76 附录B 建筑物运行特征 77 附录 C 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78 附录D 建材碳排放因子 79
总则 44 术语和符号 45 2.1术语 45 基本规定 47 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 50 4.1 一般规定 50 4.2 暖通空调系统 53 59 4.3 生活热水系统: 4.4 照明及电梯系统 60 4.5 可再生能源系统 63 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 66 5.1 一般规定 66 5.2 建筑建造 67 5. 3 建筑拆除 72 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 74 6.1 一般规定 74 6.2 建材生产 74 6.3 建材运输 75 附录A 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76 附录B 建筑物运行特征 77 附录 C 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78 附录D 建材碳排放因子 79
1.0.1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著计算,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大约 30%~40%的能源,并排放了几乎占全球30%的温室气体,如 果不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用能和碳排放,到2050年建筑行 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 高,建筑能耗不断攀升。提升建筑能效,降低建筑能耗,发展清 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是未来建筑领域低碳减 非的必要途径,也将是我国实现碳减排自标的重要手段。中国应 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一一中国 国家自主贡献》确定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 尺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 65%。 通过本标准相关计算方法和计算因子规范建筑碳排放计算, 引导建筑物在设计阶段考虑其全生命期节能减碳,增强建筑及建 材企业对碳排放核算、报告、监测、核查的意识,为未来建筑物 参与碳排放交易、碳税、碳配额、碳足迹,开展国际比对等工作 坦供术士搅
1.0.2通过对不同建筑设计方案的全生命期碳排放量进
比较,可优选建筑设计方案、能源系统方案和低碳建材, 物低碳建造和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 红外光谱内的辐射波的气态成分。温室气体包括但不限干二氧化 碳(CO)、甲烷(CH)、氧化亚氮(NO)、氢氟碳化物(HF 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 建筑建造、运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 其计算结果通常使用kgCO;建材生产和运输及制冷剂排放的 温室气体包括各种温室气体木饰表面施涂清色油漆施工工艺标准,其碳排放强度通常使用二氧化碳当 量(kgCOe)表示。CO为人类活动最常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 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以kgCOe为度量温室 效应的基本单位。二氧化碳当量(kgCO2e)指与一定质量的某 种温室气体具有相同温室效应的CO的质量,是可用于比较不后 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影响的度量单位。 通常可采用单位面积建筑碳排放量对不同建筑设计方案和不 同建筑物之间的碳排放进行比较,单位面积建筑碳排放量由建筑 碳排放除以建筑面积得到。 2.1.2建筑物从建材原料开采到寿命完结,时间周期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