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868-2012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

Q/GDW 1868-2012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5777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868-2012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简介:

"Q/GDW 1868-2012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是一份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系统运行仿真研究院)制定的电力行业标准。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深度,包括但不限于风电场的接入方式、接入电网的电气参数、控制系统设计、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配置、电力质量控制、通信与数据采集系统、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

该标准旨在确保风电场的顺利接入和并网,保证风电场的稳定运行,同时减少对电网的影响,促进风电的健康发展。对于风电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单位,以及电网调度、电力规划等相关部门,这份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导。

Q/GDW 1868-2012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部分内容预览:

Regulations for content and depth of grid interconnection system design forwindpowerplants

为促进风电科学、有序发展,规范风电畅接入系统设计阶段的内容深度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依据《关于下达201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2)66 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要起草人:张琳、仇卫东、齐旭、王智冬、王帅、王玉东、刘颖、辛培哲。 本标次发布。

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

本规定适用于规划容量在100MW及以上或通过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网连接的风 电畅接入系统设计,其它风电畅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日期的引用文件GB∕T 29734.3-2020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3部分:钢塑复合门窗,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963—2011风电畅接入电系统技术规定 DL755电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NB/T31003—2011大型风电畅并网段计技术规范 SD325电系统电压和无功电技术导则 Q/GDW392—2009风电畅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Q/GDW432—2010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 Q/GDW5882011 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

3.1列入省级及以上风电展规划的风电畅,方可开展接入系统设计工作。风电畅接入系统设计应与风 畅本体可研同步进行,是风电畅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3.2接入系统方案应满足《风电畅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与电网规划相协调。对于风能资源丰富、 风电畅开发规模和容量较大的地区,宜在完成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和大型风电基地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并 取得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开展风电畅接入系统设计工作。 3.3风电畅接入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一次部分明确风电畅在电系 统中的地位、作用和消纳方向,研究接入系统方案(包括出线电压等级、回路数和导线截面等),确定风 电畅接入系统无功补偿方案,提出风电畅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要求。二次部分提出系统 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调度自动化子站设备、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通信系统的接入 系统方案。 3.4风电畅接入系统设计应注意远近结合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推荐方案。当负荷预测、电 原和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对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影响较大时,应作敏感性分析。

4.1.1业生委托函 4.1.2省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对开展风电畅前期工作的支持性文件。 1.1.3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研究、大型风电基地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及相应评审意见。 4.1.4其他支持性文件或依据。 4.2设计的主要技术原则。 4.3设计范围和研究重点。 4.4设计水平年、过渡水平年及远景年。

5电力系统现况及风电场概述

计风电场有关的电动系统

5.1.1 系统装机规模及电源结构、负荷水平及负荷特性等。 5.1.2 相关电压等级的电网情况。 5.1.3相关地区电网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 5.1.4电网主要运行指标如发电利用小时数、调峰状况等。 5.2与设计风电畅有关的风电资源现况,包括: 5.2.1相关地区风资源分布、特点。 5.2.2相关地区风电资源开发情况。 5.2.3相关地区风电送出情况。 5.3设计风电畅概述,包括: 5.3.1设计风电畅的主要特征,包括风电畅现状、所在位置、本期规模、规划容量、装机方案、年发电 量、年利用小时数、机组运行特性、风电畅同时率、与负荷相关性、测风情况等。 5.3.2设计风电畅的风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及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数据。

6.1介绍相关地区电网骏展规划的负荷预测结果和情况。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喷荷增长情况,提出 本次接入系统设计的负荷水平。 6.2概述相关地区电助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电源建设规划、电源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等,列出规划研究 期内新增电源的建设进度和机组退役计划。 6.3阐述和分析设计水平年、远景年电网发展规划情况。 5.4概述相关区域风电发展规划,列出规划研究期内风电的建设进度。简要介绍已审定的电网接纳风电 能力研究和大型风电基地输电系统规划设计主要结论。

7风电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7.1申动电量平衡分析

7.1.1对相关地区各水平年的电电量平衡进行分析,必要时列出逐年的电电量平衡表。根据风电畅 的运行特性,进行各种典型方式下的电电量平衡分析。 7.1.2在电量平衡计算中需考虑风电畅的发电量,在电力平衡计算中应按典型方式考虑风电畅的出力。 7.1.3分析电源建设空间,风电场出力宜按有效容量计算。 7.2系统调峰能力分析 7.2.1对相关地区各水平年进行调峰平衡分析和消纳能力分析。根据调峰平衡分析结果,明确风电消纳 空间及消纳方向。 7.3论述风电畅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风电畅消纳方向,明确设计风电畅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 模与建设进度

7.2系统调峰能力分析

8.1说明设计风电畅本期工程投产前的相关电网概况。 3.2根据调峰能力分析和电助平衡分析结果、电网网架、负荷分布和风电畅规模,阐述方案拟定思路 8.3提出设计风电畅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和接入系统方案。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提出推荐方案,包括出线电压等级、出线方向、回路数、导线截面及线路长度。 3.4对于推荐方案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 3.4.1潮流计算。当风电畅的容量较大时,还应分析典型方式风电畅出力变化引起的线路功率和节点电 玉的波动,避免出现线路功率或节点电压越限。 3.4.2调相调压计算。确定风电升压变压器调压方式和风电畅接入后的无功补偿方案。 3.4.3稳定计算。校验相关运行方式的电网隐定水平。 3.4.4短路电流计算。提出风电畅投产后相关电网10年左右的短路电流水平。 3.5工频过电压等其他计算。 ,报据益要,提出高压用机器利中性

3.6根据需要,对风电畅接入可能引起的电压稳定、过电压、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等问题,同步完成专 题研究,并将研究结论纳入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

9风电场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要求

9.1根据风电畅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消纳范围、出线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电网安全运行对风 电场的要求JT/T 1180.11-2018标准下载,对风电畅场升压站电气主接线提出要求。 9.2明确风电畅升压站主要电气设备参数,风电畅汇集线系统的接地方式。 9.3提出系统对风电畅及风电机组的技术要求,包括有功、无功控制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等。

0.1简述与风电畅相关的系统继电保护现况。 0.2论述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分析一次系统并网防案、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对风电畅升压 钻并网线路、母线提出保护配置方案。校核相关系统保护配置方案 10.3根据系统和风电畅的运行方式,对风电畅汇集线路、汇集系统母线等提出保护配置要求,提出系统 继电保护对风电畅内机组保护等装置的配合要求,确保场内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10.4简述相关的故障录波、电网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配置情况,提出风电畅故障录波和子站配置方 10.5提出保护及故障录波系统子站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 0.6提出对风重场重压互感器、重流互感器、首流重源等的技术要求,

1.1简述与风电畅相关的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现况,明确是否需要开展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专题研 究。 1.2风电畅需要配合已有的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时,应提出相关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配置方案,及所 采取的切除并网线路、切除汇集线路等控制措施。 11.3根据风电畅并网规模、并网区域功角测量系统配置原则,提出风电畅功角测量装置的配置方案。 11.4提出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和功角测量装置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时延、带宽、接口方式等 1.5提出对风电场电压互感器、电统互感器、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

12.1明确风电畅的调度关系,简述与风电畅相关的调度端系统、调度数据网络等现况。 2.2提出风电场升压站远动终端的配置方案和远动信息传输方式,提出对风电场上送远动信息的具体要 求。 2.3根据风电畅无功设备配置情况、无功电压调节能力,及调度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提出风电畅无功电 玉控制系统配置原则, 2.4根据风电有功功率控制能力和调度有功功率控制要求,提出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配置原则 2.5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事故反措,提出风电畅风功率预测系统配置原则。 2.6提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系统、风电畅风机监控系统、风电畅升压站监控系统之间的 接口要求。 2.7根据相关调度端调度数据网络总体方案要求,分析风电畅在网路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调度数据网 洛接入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 2.8提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系统、风功率预测系统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 2.9根据电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要求,分析风电畅各应用系统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信息交换、信息传 输安全隔离要求,提出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配置要求。 2.10提出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子站的配置方案,明确监测对象,提出监测信息传送及通道配置要求。 2.11提出对风电畅对时系统的技术要求。

13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

JB∕T 12216-2015 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13.1简述与风电畅相关的电能量计量(费)系统现况。

.1简述与风电畅相关的电能量计量(费)系统现况。 .2根据相关电网电能量计量(费)系统的建设要求,提出风电畅计费、考核关口计量点配置原则,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主要包括: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能表、专用计量屏柜等)和电能 方终端配置方案,提出电能量信息传送及通道配置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