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

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528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简介:

DB11/T 825-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是一部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它由中国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三地共同制定,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建设。该标准涵盖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包括能源与水资源效率、环保材料使用、室内环境质量、建筑废弃物管理等关键评价指标。

该标准旨在提高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设定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鼓励和引导建筑行业向低碳、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它不仅符合国家的绿色建筑政策,也考虑到京津冀区域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旨在推动区域内的绿色建筑项目落地实施,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 确保连接可靠,并应符合《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 现范》GB50364、《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51231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外部设施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后期检修和维护条件,如设计检修通

道、马道和吊篮固定端等。当与主体结构不同时施工时,应设预理件,并在设计文件中明确预理件 的检测验证参数及要求,确保其安全性与耐久性。比如,每年频发的空调外机坠落伤人或安装人员 作业时跌落伤亡事故,已成为建筑的重大危险源,故新建或改建建筑设计时预留与主体结构连接牢 固的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并与拟定的机型大小匹配,同时预留操作空间,保障安装、检修、维护人 员安全。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设计说明、计算书等);评价查阅相关竣工 图(含设计说明、计算书等)、检修和维护条件

4.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建巩内都的非结构构件包 指建筑中为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 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附属设施包 括整体卫生间、橱柜、储物柜等。 建筑内部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满足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如门窗、防护栏杆等应满 足现行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要求并安装牢固,防止跌落事故发生;且应根据腐蚀环境选用材料或进行 耐腐蚀处理。近年因装饰装修脱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如吊链或连接件锈蚀导致吊灯掉落 吊顶脱落、瓷砖脱落等等。室内装饰装修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需对承重材料的 力学性能进行检测验证。装饰构件之间以及装饰构件与建筑墙体、楼板等构件之间的连接力学性能 应满足设计要求,连接可靠并能适合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之外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建筑部品、非结构构件及附属设备等应采用机械固定、焊接、预理等牢固性构件连接方式或 体化建造方式与建筑主体结构可靠连接,防止由于个别构件破坏引起连续性破坏或倒塌。应注意的 是,以膨胀螺栓、捆绑、支架等连接或安装方式均不能视为一体化措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各连接件、配件、预理件的力学性能及检测 检验报告,计算书,施工图)、产品设计要求等;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材料决算清单、产品说明 书五学及耐方性能狐试减试途报告

《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 CJJT158-2011》.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门窗是实现建筑物理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功能性构件。门窗设计时应明确气密性能、水密性能、 抗风压性能指标,其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铝合金门窗工 程技术规范》JGJ214等有关规定。 外门窗的检测与验收应按《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 20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门窗性能检测报告;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门 窗性能检测报告、施工工法说明文件

4.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对卫生间、浴室等有水房间的防水进行了规定。为避免水蒸气透过墙体或顶棚,使隔壁房 间或住户受潮气影响,导致诸如墙体发霉、破坏装修效果(壁纸脱落、发霉,涂料层起鼓、粉化, 地板变形等)等情况发生,要求所有卫生间、浴室墙、地面做防水层,墙面、顶棚均做防潮处理 防水层和防潮层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防水和防潮措施说明;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 防水和防潮措施说明。

.1.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台花池、机电箱等凸向走廊、疏散通道的设计,防止对人员活动、步行交通、消防疏 惠。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相关管理

4.1.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本条所述是指具有警示和引导功能的安全标志,应在场地及建筑公共场 所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显著位置上设置。 设置显著、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能够起到提醒建筑使用者注意安全的作用。警示标志一般设 置于人员流动大的场所,青少年和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容易碰撞、夹伤、湿滑及危险的部位和场 所等。比如禁止攀爬、禁止倚靠、禁止伸出窗外、禁止抛物、注意安全、当心碰头、当心夹手、当 心车辆、当心坠落、当心滑倒、当心落水等。 设置安全引导指示标志,包括紧急出口标志、避险处标志、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急救点标志、 报警点标志等,以及其他促进建筑安全使用的引导标志等。比如紧急出口标志,一般设置于便于安 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结合方向箭头设置于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楼梯口等处。安全引导指示标志 的设置宜满足《应急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GB/T23809中的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标识系统设计与设置说明文件;评价查阅标识系统设计与设置 说明文件、相关影像材料等。

JTS 153-3-2007 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4.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适当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指标要求,如采用“申震不屈服”以上的 性能目标,或者为满足使用功能而提出比现行标准要求更高的刚度要求等,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安 全性及功能性;采用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是提高建筑物的设防类别或提高其抗震性能要求时的有 效手段。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结构计算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结构计 算文件、项目安全分析报告及应对措施结果。 4.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第1款,阳台、窗户、窗台、防护栏杆等强化防坠设计有利于降低坠物伤人风险,可采取阳台 外窗采用高窗设计、限制窗扇开启角度、窗台与绿化种植整合设计、适度减少防护栏杆垂直杆件水 平净距、安装隐形防盗网等措施,防止物品坠落伤人。此外,外窗的安全防护可与纱窗等相结合, 既可以防坠物伤人,还可以防蚊防盗。 第2、3款,外墙饰面、外墙粉刷及保温层等掉落伤人的现象在国内各个城市都有发生,甚至 尚未住人的新建小区也出现瓷砖大面积掉落现象。在建筑间距和通路设计时,除了考虑消防、采光、 通风、日照间距等,还需考虑采取避免坠物伤人的措施。由于建筑物外墙钢筋混凝土、填充墙体、 水泥砂浆、外贴保温、外墙饰面层及门窗等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建筑设计时虽然采取设墙面变形 缝的措施,但受环境温度、湿度及施工质量的影响各种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材料连接界面 彼环,出现外墙空鼓,最后导致坠落影响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要求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 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同时采取 建立护栏、缓冲区、隔离带等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缓冲区、隔离带的宽度宜不小于3m。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等;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

4.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第1款,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GB1576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 的有关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对建筑用安 全玻璃使用的建议,人体撞击建筑中的玻璃制品并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安全防护。为 了尽量减少建筑用玻璃制品在受到冲击时对人体造成划伤、割伤等,在建筑中使用玻璃制品时需尽 可能地采取下列措施:

1)选择安至玻璃制品时,充分考虑玻璃的种类、结构、厚度、尺寸,无其是合理选择安全 玻璃制品敲弹袋冲击试验的冲击历程和冲击高度级别等 2)对关键场所的安全玻璃制品采取必要的其他防护; 3)关键场所的安全玻璃制品设置容易识别的标识。 本款所述包括分隔建筑室内外的玻璃门窗、幕墙、防护栏杆等采用安全玻璃,室内玻璃隔断、 玻璃护栏等米用夹胶钢化玻璃以防止自爆伤人。 第2款,生活中常见的自动门窗、推拉门、旋转门等夹人事故频频发生,无其是对于缺乏自我 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更为危险。因此,对于人流量大、门窗开合频繁的位置,可采用可调力度的闭 门器或具有缓冲功能的延时闭门器等措施,防止夹人伤人事故的发生。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等;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安全玻璃及门窗检测 检验报告。 4.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建筑防滑地面工程对于保证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光亮、光滑的室内地面,因雨雪天气造成的室 外湿滑地面和浴室、厕所等湿滑地面极易导致伤害事故。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 规程》JGJ/T331的规定,Aw、Bw、Cw、Dw分别表示潮湿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中级 低级,Ad、Bd、Cd、Dc分别表示干态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中级、低级。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防滑材料有关测试报告 4.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随着城镇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建筑场地内的交通状况直接关系着使用者 的人身安全。人车分流将行人和机动车完全分离开,互不干扰,可避免人车争路的情况,充分保障 行人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安全。提供完善的人行道路网络可鼓励公众步行,也是建立以行人为本的 城市的先决条件。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如果照明不足,往往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安全感,特别是在空旷或比较空 广的公共区域。充足的照明可以消除不安全感,对降低犯罪率,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提高夜间行人 的安全性有重要作用。夜间照明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有关要 求。 夜间行人的不安全感和实际存在的危险与道路等行人设施的照度水平和照明质量密切相关。步 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其照明标准值 应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的有关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照明设计文件、人车分流专项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14》

4.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