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3/T 1836-2020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pdf简介:
DB43/T 1836-2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一份地方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内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施工建设和验收工作。它详细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设备安装、系统集成、调试、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这份规范旨在保障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推动湖南省智能轨道交通的发展。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轨道铺设、车辆选型、信号控制系统、电力供应、通信网络、自动化设备安装、环境影响评估、施工安全规定、验收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规定。它对于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建设者、管理者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B43/T 1836-2020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表3矿物质绝缘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表3矿物质绝缘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d)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理设深度及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 文件要求; 1)管道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内径不应小于 100mm; 2)管道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穿入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DG∕TJ08-2266-2018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且弯曲后无裂缝或显著凹下,其弯扁 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90%。每根保护管的弯头不超过3个,直角弯不超过2个; 3)管道的埋深从地面到管上部距离不小于0.7m;在人行道敷设不应小于0.5m; 4)利用电缆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接地线应焊接良好。有丝扣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接 地线和跳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e)电缆沿预留电缆槽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 2)对于布置在排水沟内侧的电缆槽,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对电缆沟防水和排水采取加强措施: 3)桥梁上的电缆应在桥墩两端和伸缩缝处充分松弛; 4)电缆敷设完毕后,电缆槽盖板应完整平顺。 f)电缆沿支架、桥架、保护管敷及固定方式设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要求:交流单芯电缆 以单根穿管时,不应使用未分割磁路的钢管: g)与公路交叉部位的电缆,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地面的电缆防护应符合设计文件和 有关标准要求,防护段内的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 h)矿物绝缘电缆铜护套不作为保护导体使用时,铜护套应可靠接地,接地连接线应采用铜绞线或 镀锡铜编织线; i)电缆的阻燃防护及封堵惜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j)电缆线路应进行交接试验,其主要电气性能检验项目及要求应符合GB50150的规定; k)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中间头处应预留适当长度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1)电缆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登井的两端、电缆井内等地方,电缆 上应装设标志牌; 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 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3)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m)电缆标埋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埋电缆在直线每隔50m~100m处; 2)电缆接头、转弯或分歧处; 3)进入建筑物处:
4)穿过公路、河流的两侧及其他管路处
9.1.4.3电缆附件制作与安装
DB43/T18362020
要求如下: a)高压电缆终端及接头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并在隐蔽前拍摄影像资料: 1)高压电缆头的电缆护层切剥长度、绝缘包扎长度及线芯连接强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2)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措施。6kV以上电缆接头处有改善 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3)单芯电缆中间接头前后错开,其距离不应小于0.5m; 4)可触摸电缆头静电屏蔽线接地应可靠。 b)电缆对接箱、电缆终端及接头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接地方式、防振措施以及与相关设备的 带电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C) 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匹配:采用 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连接正确,固定牢固; d 电力电缆金属铠装层、铜屏蔽层应分别用接地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引出,护层保护器的 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接地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应作绝缘处理: e 矿物绝缘电缆中间连接应采用压装型、压接型、螺丝连接型的连接端子连接;截面35mm²以 上电缆终端应采用压装型终端连接端子; f)矿物绝缘电缆进出分支箱、盒的电缆铜护套均应可靠连接; g)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及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 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h)电缆线路两端终端头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电缆沟槽内电缆中间接头 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长期浸水受潮,电缆线芯压接后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应修理光滑; i 矿物绝缘电缆终端连接端子应采用专业配件,并应与电缆线芯可靠连接: j)矿物绝缘电缆封端宜采用专用附件,当采用热缩件作为封端时应添加专用密封胶。
9. 1. 4. 4 电缆并
a)电缆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井的位置、结构、尺寸、标高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电缆井内防潮防污、周围排水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电缆井内支架、爬架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防锈蚀措施完好; 服 b)电缆井的标识应清晰、明确且不易脱落
9.1.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进
综合自动化装置、安全监控系统、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及的进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规格、型号、数量、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订货合同要求,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b)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以及说明书等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并符合设计文件
DB43/T18362020
和订货合同要求; C) 无损伤、变形、锈蚀(氧化),门(盖)开关无卡阻; d)部件及附件齐全; e)铭牌、标识完整清晰
9.1.5.2综合自动化装置
要求如下: a) 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监控主机、测量表计、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及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C) 综合自动化装置应进行交接试验,其主要电气性能检验项目及要求应符合GB/T7261、DL/T995 的规定。
9.1.5.3安全监控系统
要求如下: a)各辅助信息系统功能元件安装位置、数量和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安装牢固;主机性能和 监测探头的精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要求; b)1 传感器(探头)与站端监控主机通信畅通,各传感器(探头)故障报警应自动启动监控主机的 报警装置,显示并保存在线实时数据; C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联机调试测试,确认各设备及系统工作正常; d 接线盒的设置应符合GB50575的规定,且盒子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e 缆线敷设时不应有接头或扭结,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9.1.5.4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机
a)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机设备与各设备的网络接口,电源接口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满 足数据传输的需要; b 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机安装布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机设备的控制单元与被控站(点)间的连接光电缆及电源电缆敷设 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各类缆线排列整齐,连接可靠;缆线标牌字迹清晰,起点正确; d 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机功能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e) 安放远动终端设备及通信管理机设备的机架组装应横平竖直,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 大于1.5%0,紧固件应齐全。
9. 1. 5. 5 送电前检测
正式向控制柜和保护柜及监控主机送电前,对二次回路配线或数据传输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及有关的 绝缘测试,确认合格后,方可送电,
9. 1. 6控制中心
9.1.6.1控制中心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调度所内的设备安装、远动系统检验。 9.1.6.2控制中心设备的进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规格、型号、数量、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订货合同要求,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 规定;
DB43/T18362020
b)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以及说明书等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并符合设计文件和 订货合同要求; C 无损伤、变形、锈蚀(氧化),门(盖)开关无卡阻; d) 部件及附件齐全; e 安装位置、方式、排列顺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f 远动系统设备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屏相与底座连接应牢固,底座应着地不悬空; 2 屏柜与底座、屏柜与屏柜之间的连接螺栓应连接牢固; 同排屏柜的正面应在同一直线上: 4) 屏柜应竖直,相邻屏柜应紧密靠拢; 采用线槽或线把布线的二次回路接线应连接可靠,排列整齐; 6) 屏柜、电缆回路编号应标识清晰,字迹正确且不易褪色; 7) 插接件应接触紧密,防松动措施应可靠。 ) 设备接地及防静电措施、数据传输电缆屏蔽措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h 屏柜等设备门、盖严密,开启灵活不变形。 1.6.3 远动系统试验如下: a) 远动系统应具有遥控、遥测、遥信、遥调的基本功能。其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产 品技术文件、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6) 远动系统站地址、IP地址应进行设置和确认; C 供电调度工作台远动装置的启动、装置硬件、软件初始化,建立主机与外设的通信应符合设 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d 远动终端供电设备整组试验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全部结束后,应分别对每个远动终端进行 远动系统联调; e) 远动系统通信通道的设置、接口方式、传输速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系统检验前应确认通 信通道良好。
充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设备进场检验、通信功能、人机交互功能、计量功能、低 源、电气性能、电气安全性能、耐环境性能、保护功能。
9. 2.2 充电系统进场检验
9.2.2.1直流充电设备应通过具有CNAS认证资质的充电设施检验单位的质量检验和认证,并出具检测报告。 9.2.2.2产品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验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进行。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功 能或性能,可按设计要求进行。 9.2.2.3直流充电设备应具备第三方型式试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使用手册/维护手册、规 格说明书、电气接线图等相关资料
.3.1直流充电设备应具有与智轨电车电池管理系统通信的功能,直流充电设备与电池管理系 通信协议应符合GB/T27930的规定。 22一克流太中设多应目右上三台通信的动能一实现三台远租临埃本中加的出太
JGJ 67-198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DB43/T18362020
DB43/T 18362020
9.2.4人机交互功能
人机交互功能应符合NB/T33001的规定。
9. 2. 5 计量功解
9.2.5.1应配置电能表,电能表精确度等级为1.0级。 9.2.5.2应具有安装计费装置的接口。 9.2.5.3应提供实施电能表现场检定的接口。
9.2.5.1应配置电能表,电能表精确度等级为1.0级。
9.2.6.1启动冲击电流
有害生物防制项目招标文件9.2.6.2输出电压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