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JF 1840-2020 轮胎动平衡试验机校准规范.pdf简介:
"JJF 1840-2020 轮胎动平衡试验机校准规范.pdf" 是一份由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的文件,其全称为《轮胎动平衡试验机校准规范》。这份文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定和指导轮胎动平衡试验机的校准方法、程序、要求和检验规则,以确保这类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它适用于轮胎动平衡试验机的校准实验室和使用单位,以保证轮胎动平衡测试的精度,对于汽车制造、维修以及相关质量控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的版本更新可能包含了最新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标准,以适应科技发展和行业实践的变化。
JJF 1840-2020 轮胎动平衡试验机校准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GB/T6326《轮胎术语及其定义》共同构成 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标准。 编制的主要技术参考为GB/T18505一2013《汽车轮胎动平衡试验方法》和 GB/T25158一2010《轮胎动平衡试验机》。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GB/T6326《轮胎术语及其定义》共同构成 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标准。 编制的主要技术参考为GB/T18505一2013《汽车轮胎动平衡试验方法》和 GB/T25158一2010《轮胎动平衡试验机》。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G∕T 558-2018 楼梯栏杆及扶手轮胎动平衡试验机校准规范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18505一2013汽车轮胎动平衡试验方法 GB/T25158一2010轮胎动平衡试验机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1静不平衡量staticunbalancevalue
式中: F,一一不平衡离心力,N; m一轮胎质量,g; e一一质心偏心距,cm; 元一圆周率; n转速,r/min。 2由于轮胎在离心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故可将重心偏心距作为转速的函数。 [GB/T18505—2013,3.2] 静不平衡质量staticunbalancemass 静不平衡量除以校正半径,单位用g表示。 注:静不平衡质量用式(2)表示:
式中: m,静不平衡质量,g; m——轮胎质量,g; e——质心偏心距,cm; R—校正半径,cm。 [GB/T18505—2013,3.3]
3.3动不平衡量dynamicunbalancevalue
可以用力偶矩不平衡量表示,是轴向惯量减去径向惯量后再乘以轮胎主惯性 胎旋转轴之间的夹角的正弦的积,单位用g·cm"表示。
JJF1840—2020上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系统试验轮胎显示器下力传感器主轴编码器图2轮胎动平衡试验机原理结构示意图5计量特性5.1试验转速5.1.1试验转速最大允许误差:士0.5%。5.1.2试验转速变动性在1min内不超过2r/min。5.2试验气压试验气压最大允许误差:士10kPa。5.3不平衡质量5.3.1静不平衡质量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土m×2%。5.3.2力偶不平衡质量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土m×4%。5.3.3校正面不平衡质量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士m×4%。注:m为试重质量。5.4面分离比试验机上下校正面分离比≤4%。5.5重点(或轻点)标识角度轿车/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最大允许误差:士5°;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最大允许误差:士7.5°。5.6试验机不卸胎测量重复性轿车/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重复性测量的标准偏差:≤M×0.005%(当M>20kg时)或≤1g(当M≤20kg时)。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4
重复性测量的标准偏差:≤MX0.005%(当M>50kg时)或<2.5g(当M<50kg时) 注:M 为校准时使用的标准测试轮胎质量。
5.7试验机卸胎测量重现性
轿车/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下校正面 不平衡质量重现性测量的标准偏差:≤M×0.01%(当M>20kg时)或≤2g(当 M<20kg时);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 重现性测量的标准偏差:≤M×0.01%(当M>50kg时)或<5g(当M<50kg时)。 注:以上所有的技术参数不作为合格性判别的依据。
6.1.1温度:5℃~40℃。 6.1.2相对湿度:≤90%。 6.1.3电源电压波动量不应超过额定值的土10%,校准现场周围应无强烈的振动源和 高频信号干扰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转速表,准确度等级:0.1级。 6.2.2秒表,分度值:0.1S。 6.2.3压力表,准确度等级:0.25级。 6.2.4电子天平,分辨力0.01g。 6.2.6试重(试重要求见附录B)。 6.2.7万能角度尺,最大允许误差:士30。 6.2.8标准测试轮胎,应符合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 注:标准测试轮胎是在评估系统中用作基准的一组专用试验轮胎。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变化
以试验转速启动试验机,保持转速30s后用转速表测量试验转速。记录转速表 量的转速值。重复测量 3 次,按式(6)计算试验转速相对误差。
(n)一 一试验转速相对误差; n——试验转速设定值,r/min; n:一转速表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r/min。
7.1.2试验转速变动性
以试验转速启动试验机,保持转速30s后用转速表测量试验转速。每20S 次转速表读数,记录3次,按式(7)计算速度变动性。
An.速度变动性,/min
nmax———3次记录读数中的最大值,r/min
nb =nmax n min
将轮胎安装在试验机上并充气,按试验轮胎类型调整试验气压,保压30s后用 表测量,然后放气再充气,重复测量3次,按式(8)计算试验气压误差。
试验气压误差,kPa; 压力表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kPa
7.3不平衡质量的校准
在试验机验证工作模式或标定工作模式下,按各不平衡量的原理不同,分别按不同 位置组合将试重安装在试验轮辋相应的预留位置进行等效校准,等效校准的方法见附 录A。 启动试验机,分别测量因安装试重所产生的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校 正面不平衡质量和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记录试验机上各不平衡质量示值,各类型试验 机安装试重质量点按表2要求进行,每个质量点重复测量3次,按式(9)计算各参数 不平衡质量示值误差。
P:——试验机不平衡示值误差,g; m—试验机3次测量不平衡质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g;
表2试验机施加试重质量
注:试重质量测量点可视试验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试重质量测量点的选择对于轿车/轻型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应≥50g,对于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应≥100g。
7. 4面分离比的校准
在试验机验证工作模式或标定工作模式下,只在试验机一侧校正面对应等效校准预
留位置安装试重进行测量。 启动试验机,测量因安装试重所产生的上校正面不平衡质量和下校正面不平衡质 量,记录试验机上示值,各类型试验机安装试重质量点按表3要求进行,每个质量点重 复测量3次,取最大值,按式(10)和式(11)计算分离比。
mAB × 100% IAB = mBB m BA × 100% BA mAA
IAB B面对A面的分离比; mAB、mBB 分别表示在校正面B上加上规定的不平衡质量后,A、B面的不平 衡质量指示值,g; IBA一 A面对B面的分离比; mBA、mAA 分别表示在校正面A上加上规定的不平衡质量后,B、A面的不平 衡质量指示值,g。
表3面分离施加试重质量
注:试重质量测量点可视试验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试重质量测量点的选择对于轿车/轻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应≥50g,对于载重汽车轮胎系列试验机应≥100g。
7.5重点(或轻点)标识角度的校准
选择轿车/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静不平衡质量不小于20g、载重汽车轮胎静不平衡质 量不小于50g的轮胎用于重点(或轻点)标识角度误差校准,轮胎正确装卡到试验机 上,在轮胎上标识出设备的机械零点。启动试验机测量轮胎的重点(或轻点)位置角并 进行标识后,用万能角度尺以机械零点标记为0°,测量机械零点到重点(或轻点)标 识的角度,重复测量3次,按式(12)计算该角度与试验机测量的静不平衡质量重点 (轻点)位置角角度误差。
9一一重点(或轻点)标识角度误差,(); β:一试验机测得的不平衡质量重点(轻点)角度值,(°); β一一角度尺3次测量机械零点到重点(轻点)标识的角度值的算术平均值,(
7.6试验机不卸胎测量重复性的校
.6试验机不卸胎测量重复性的校准
a)试验机使用者应配备符合国内相关标准要求的标准测试轮胎,用于试验机不卸 测量重复性和卸胎测量重现性校准及该试验机的期间核查。 b)校准或核查时使用的标准测试轮胎应在5℃~40℃范围内,如不在该范围内,
停放在6.1.1要求的环境中JB∕T 11305-2013 液压挖掘机 工作装置用轴套,直到其温度还
7.6.2不卸胎重复性测量的校准方法
JF18402020
选取适用于试验机测试规格的1条标准测试轮胎,在重复性条件下,不卸胎测量n 次(n一般取6,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大n的数量),测量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 量、上校正面不平衡质量和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按式(13)计算静不平衡质量、力偶 不平衡质量、上校正面不平衡质量和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的标准偏差。
该条标准测试轮胎的标准偏差,g; ;——该条标准测试轮胎第i次测量数据(i=1,2,,n),g; n测量次数。
7.7试验机卸胎测量重现性的校准
选取适用于试验机测试规格的5条同规格的标准测试轮胎,将其依次编号,分别按 1,2,3,4,5,1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 铁建设[2007]47号,2,..的顺序测量静不平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校正面不 平衡质量和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每条轮胎均应测量n次(n一般取6,可根据情况适 当放大n的数量),5条标准测试轮胎共测量5×n次,按式(14)计算每条轮胎静不平 衡质量、力偶不平衡质量、上校正面不平衡质量和下校正面不平衡质量的标准偏差。按 式(15)分别计算以上各值的平均标准偏差。
Sj 一一第i条标准测试轮胎n次测量的标准偏差(j=1,2,,5),g; s——5条标准测试轮胎的平均标准偏差,g; a;——某条标准测试轮胎第i次测量数据(i=1,2,,n),g; n测量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