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LT 5072-2019 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pdf简介:
你提到的 "DLT 5072-2019 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pdf" 是中国电力工业规划设计院发布的一份关于电厂保温油漆设计的行业标准。DLT是"电力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的英文缩写,5072-2019是标准的编号,2019年发布的版本。这份规程主要针对电力厂内的设备和结构保温,涉及到油漆的选择、应用、施工技术、性能要求以及保温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它旨在规范电厂的保温油漆设计,提高保温效果,减少能耗,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这是一份技术标准,内容较为专业,非专业人士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其详细内容。
DLT 5072-2019 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表5.2.4介质质系数
5.2.5保温层单位造价、保护层单位造价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5.2.5保温层单位造价、保护层单位造价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层单位造价应计算材料费(包括包装费、运输费)、安 装费(包括辅助材料费、施工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和保温材料损耗 附加量及施工余量,可按下式计算
JGJ∕T 77-2010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Pi(或P2)=(1十Aa)Pm十P
式中:P1、P2 保温层单位造价(元/m); Ad 保温材料损耗附加量及施工余量,可按本标准表 5.2.9取值; Pm 保温材料费(包括包装费、运输费、税费)(元/m3); P 保温材料的安装费(包括辅助材料费、施工管理 费及其他费用)(元/m)
保温材料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取值。 2保护层单位造价应计算保护层材料费、安装费和税费及施 工余量。保护层材料费和安装费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取值
5.2.6年运行时间应按工程实际情况取值,
1:外表面换热系数α应为保护层材料的辐射换热系数αn与 对流换热系数αc之和,αn和αc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辐射换热系数αn应按下式计算:
5.669 273+ts 273+ta 100 100
式中:αn 辐射换热系数LW/(m²·K)」: ts一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 ta一环境温度(℃); ε——保护层材料黑度,参见附录C中表C.0.5。 2)无风时,对流换热系数αc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α 对流换热系数[W/(m²·K)l; 保温层外径,当为双层时,应代人外层绝热层外径 D2的值,对矩形截面的保温结构,应代人其当量直径 (下同)。 3)有风时,对流换热系数α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wD1小于或等于0.8m/s时:
80 +4.2 ac D (D,/1000)0. 382
当D,大于0.8m/s时
当 wD,大于 0. 8m²/s时
200.805 αc=4.53 (D,/1000)0. 195
Z 防烫伤保温厚度计算时,α可取8.14.W/(m·K)。 9 保温及保护层材料损耗附加量及施工余量可按表5.2.9
5.3.1由一种保温材料构成的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
2管道按下列公式计算:
3.6PhA。(t—ta)1000) (5) PiS
2 管道按下式计算:
D2 2000入2 (2)(t—) D, ln 14. 4入ztPhA(t—ta) Do 入2(ts—ta)t 2000入2 D2 aD,
1)内层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2)外层厚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i一一复合保温内层厚度(mm);
5.3.3保温层厚度按允许散热损失方法的计算应符合下
平面单层保温按下式计算:
1平面单层保温按下式计算:
2管道单层保温按下列公式计算:
S 平面复合保温按下列公式计算:
4管道复合保温按下式计算
[q] 82=1000入2 q.
1)内层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2)外层厚度按下式计算:
保温结构外表面充许散热损失,按本标准表5.1.2 中给出的允许最大散热损失的90%取值(W/m²)。
保温结构外表面充许散热损失,按本标准表5.1.2 中给出的允许最大散热损失的90%取值(W/m²)。 保温层厚度按表面温度方法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面单层保温按下式计算:
平面单层保温按下式计算:
2管道单层保温按下列公式计算
3.平面复合保温按下列公式计算
管道复合保温按下式计算:
1)内层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2)外层厚度按下式计算:
D1 2000入(tts) D, In Do α(ts一ta) = (D D。)
82 = (D2 D)1
式中:ts—一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对防烫伤保温,t可 取60℃。
:1输送液体的无分支(无结点)管道保温层厚度按下列各式 计算:
2输送液体的有分支(有结点)管道结点处温度按下式计算:
3输送蒸汽的管道保温层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 管道始端介质温度(℃); t.一 管道终端介质温度(C); K,一管道通过支吊架处散热附加系数,可取1.05~1.15; · 26:
式中:力n 管道终端介质压力(MPa); 力: 管道始端介质压力(MPa); 5一管道总阻力系数,按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汽水 管道设计规范》DL/T5054中有关阻力系数资料 选取; 介质比体积(m²/kg),当pn0.9p;时,可取已知的管 道始端或终端介质比体积,当0.6p;≤P<0.9p:时, 应取管道始端和终端介质比体积的平均值; D;管道内径(mm)。
式中:Tfr 介质在管道内防止冻结停留时间(h); PL一 介质线密度(kg/m); 一介质比热容[kJ/(kg·K)],见附录C中表C.0.1或 表 C. 0. 2 ; 管道材料线密度(kg/m); 表 C. 0. 3; tr一介质冻结温度(℃); ta一环境温度(℃),取冬季历年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 (℃)。 5.3.7防止空气中湿气在管道外表面凝露的保温层厚度应按下 列公式计算:
式中:K。一凝露系数; td 露点温度(℃),按历年室外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与 历年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相对应的露点温度 取值,可按附录B的表B.2查取; ta—环境温度(℃),取历年夏季空气调节室外(干球)温 度(℃)。 1值的关系见表5.3.7。
伴热保温壳夹角和壳内空气温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伴热管为一根时:
D。+D+21 2 tk Lk 元Dhαh + 2 R P(D+21 +28)+2 D。(D+ 2 R= 1 14+1000入 α
伴热管为两根时,两根伴热管的中心距为亏D。,三根管道的 中心为等腰三角形:
Doαkt + K. 2元Dhαhth+ Lk
L=(D+21+28)++ D +16(D。=)(D+)
,4.1保温结构外表面散热损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单层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5.4.1保温结构外表面散热损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L 0 1000入 Y
2管道单层保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平面复合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4管道复合保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q 保温结构外表面散热损失(W/m); 保温结构线散热损失(W/m)。 91
保温结构外表面散热损失(W/m): ? 一保温结构线散热损失(W/m)。 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面单层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5.4.2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面单层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平面单层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2管道单层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01 02 1 1000入 1000入2 + Q
2000 In ta + D. αD1 2000 D &D
3平面复合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4管道复合保温应按下式计算:
01 02 100021 1000入2 d 01 02 1 1000入1 1000入2 α
复合保温内外层界面处温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面应按下式计算:
管道应按下式计算:
01 02 ta 1000入2 t+ 1000入 Q 01 02 1 10002 + 1000入2 α
D2t+ 2000 入 D. 入2 Di αD2 1In D2 2000 Do D 入2 αD2
6.1.1保温结构设计应满足下列
1保温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应能保持完整,在正常使用过 程中不应出现烧坏、腐烂、剥落等现象; 2保温结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自重、振动、风雪等附加 荷载的作用下不致破坏; 3保温结构应保温效果好,施工方便,防火、防水,整齐美观, 6.1.2设备、直管道等无需检修的部位应采用固定式保温结构。 6.1.3管道蠕变监察段、蠕变测点、金属监督段、流量测量装置、阀 门、法兰、堵板、补偿器等部位应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核电厂常 规岛有在役检查要求的焊缝部位保温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6.1.4安全阀后对空排汽管道、大风地区室外布置的设备和管道 的保泪结均应平政活当加围烘施
6.1.4安全阀后对空排汽管道、大风地区室外布置的设备
闽2002J28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图集6.2.1保温层厚度宜以10mm为分档单位。硬质保温制品最小
保温层厚度 厚度宜为30mm。 6.2.2.保温层厚度大于80mm时,保温层应分层敷设,每层厚度应 大致相等。保温层应采用同层错缝,内外层压缝方式敷设,内外层 接缝应错开100mm~150mm。水平安装的管道和设备保温最外层的 纵缝拼缝位置应尽量远离垂直中心线上方,纵向单缝的缝口朝下。
大致相等。保温层应采用同层错缝,内外层压缝方式敷设,内外 接缝应错开100mm~150mm。水平安装的管道和设备保温最外层 纵缝拼缝位置应尽量远离垂直中心线上方,纵向单缝的缝口朝下。
6.2.4管道弯头可采用软质保温材料或保温涂料保温。
硬质或半硬质保温制品时,制品应做成虾米弯或半圆瓦,外径 89mm管道的弯头可采用直角弯,弯头两端的直管段上应各冒 道伸缩缝。
6.2.5矩形大截面烟风道和转动机械的保温宜采用紧贴金属壁 的保温结构5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冬季施工方案,加固肋保温层厚度宜与金属壁保温层厚度保持一致。 6.2.6噪声超过85dB(A)的设备应采用吸声材料保温或设置具 有隔声作用的保温结构。
6.2.7保温结构的支撑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