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15314-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pdf简介:
GBT15314-9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精密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该标准于1994年发布,适用于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的各类实践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精密测量设备的选用、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测量结果的报告等方面。它为精密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要求,旨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精密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由于文件是PDF格式,通常包含了详细的技术条款和操作流程,是工程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时的重要参考文档。
GBT15314-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μ=±pdd1/2n
m, = μV1/ p
m, =± Vddi72n ++++++++++++++++++++++.(16
粤西地区屋顶隔热构造措施探讨ADAsin[+(2s/a)X360°] .........................(19)
a.电池及报话机充足电源,并检查仪器附件和报话机收发功能; 16
稳固地安置仪器于带有强制对中设备的观测墩上,置平仪器接通电源,注意仪器上六芯插口为 电源插口,五芯插口为数据接口,连接电缆时红点对红点,要直接插入或拔出,不能扭转。应使仪器与外 界条件相平衡,同时将温度计,气压计准备好; c.安置棱镜,对中《强制对中)、置平、并通过棱镜下面的瞄准器将棱镜对准仪器; d.仪器照准棱镜。
8.9.6.2观测程序
精密距离测量工作结束后,应皇交下列资料: L. 水平控制网略图,点之记或点位说明; b. 测量器具长度检定书,测距仪检验资料; C. 长度观测手薄,轴杆头水准观测手簿; d. 长度计算资料,精度估算资料; e. 技术总结,验收报售。
精密距离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呈交下列资料: 水平控制网略图,点之记或点位说明; b. 测量器具长度检定书,测距仪检验资料; c. 长度观测手薄,轴杆头水准观测手; d. 长度计算资料,精度估算资料; : 技术总结,验收报售。
9.1精密高程测量的等级与 要采用儿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 体静力水准测量或其他精密的高程测量方法
9.2.2几何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要求
可水准测量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按表14规定执
注:独立路线数为4,表示往返双路线观测;2表示往返单路线观测。 9.2.2.2使用气泡式水准仪或单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时,当前后视标尺基本分划面观测完毕后, 应变更仪器高度(不小于5mm),再进行辅助分划面的观测。 9.2.2.3当工作环境的工业磁场强度大于地球磁场二倍或者地面振动使自动安平水准仪不能照准时, 应采用气泡式水准仪,
标尺宜置于同一高度的固定转点 器墩或可移动的仪器台上; 阴天进行或者在每天日出后1~2h之间
GB/T1531494
日落前2~1h之间进行,此时应将水准仪及其脚架致于阴影下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C.上午与下午的观测应在水准点或其他控制点上结束。 9.2.2.6在进行用于变形观测的一、二级精密水准测量的同时,应进行地下水位、降水量、地温、气温、 气压的辅助测量。 a,地下水位观测,应在测线各端点附近的专用水并内进行。采用自记装置或人工量测。不具备专 用水井时,也可在水准点附近的其他井内量测,同时记载采水量。所用水井应能反映对标石干扰最大的 含水层的水位变化。水位观测应每日定时进行,读记至厘米。 b.降水量观测,用自记雨量计或量雨简进行。观测降雪时,须将承接的雪融化后,用量杯量取。观 测应每日定时进行,读记至毫米。 c.地温观测,可在地下埋设直管温度计,也可将接触式温度计设置在套管基岩标志的内外管间的 葱油中,每日定时观测,读记至0.1℃。 d.气温观测,应在室外百叶箱中使用自记温度计量测。每日量取2、8、14、20时的值,取中数为日 平均气温,读记至0.1℃。 e.气压观测,可用自记气压计量测。气压计应置于固定位置。每日量取2、8、14、20时的值,取中数 为日平均气压,读记至10Pa。 f.辅助观测仪器需经计量部门检定后方可使用,并应按要求及时标定和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 行
.2.3限差规定与超限处理
9.2.3.1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闭合差和检测高差互差应不超过表15的规
9.2.3.1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闭合差和检测高差互差应不超过表15的规定。
9.2.3.2测段、路线同方向观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应立即重测。往返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先就可靠性 较差的单程进行整测段重测,再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a,若重测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超过往返测不符值限差,但与另一单程高差的不符值不超出限 差,则取用重测结果; b.若同方向两高差不符值未超出限差,且其中数与另·单程高差亦不超出限差,则取同方向中数 作为该单程高差: c.若a条中的重测高差或b条中两同方向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的高差不符值超出限差,须重测 另一单程; d.若经两次或多次重测后,出现同向高差接近而异向高差超限的分群现象,且同方向高差不符值 小于限差之半时,则取原测的往返测高差中数作为往测结果,取重测的往返测高差中数作为返测结果。 9.2.3.3若路线往返不符值、环闭合差超限时,应就观测条件较差的某些测段进行重测。若重测高差与 原测高差之差超过表15中的检测限差时,应对该测段相邻的测段进行检测,确定两端点的可靠性。 9.2.3.4检测路线连接点的观测精度要求,按连接路线的最低等级实施。检测时,先单程检测一测段 若单程检测超限,则应检测该测段另一单程。若高差中数仍超限,则继续向前检测,以确定稳固的已测点
9.2.4成果记录和整理
9.2.4.1几何水准观测成果可采用电子手簿或手工记录手薄。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事项须在现场直 接记录于手薄中。记录应采用规定的格式。每测段观测开始和结束时,均须记录观测日期、时刻、温度、 天气、云量、风向、风力、呈像情况、前后标尺号码等。 9.2.4.2观测手薄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和涂改。原始记录中的米、分米和说明性文字有误时,应 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应注明原因。作废的观测成果应以单线划去,并注明原 图及重测成果记于何处。重测记录需加注“重测”二学,并须注明原作废成果记于何处。 9.2.4.3观测读数及计算小数位按表16规定执行
9.3流体静力水准测量
9.3.1静力水准测量适用于特殊要求下的精密高程测量,也适用于通道窄小、光线昏暗以及有超量辐 射、爆炸危险或有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的精密高程测量。 9.3.2静力水准测量可以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仪器。仪器的精度必须达到第5.2条的要求。 9.3.3固定式静力水准仪适用于竣工后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安装仪器的各个观测墩,须尽量设在同 水平面上,最大高差不得超过仪器的量程。固定式自动记录型的静力水准仪,安装调校和使用的规则见 附录K。固定式静力水准测量,应计算整点值、日均值、五日均值,取至1um。并绘制各监测点变化速率 图。
精密高程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呈交下列资料: 高程控制网略图,点之记或点位说明,技术设计书; 水准仪、水准标尺检验资料; C. 水准测量手薄、水准点上重力测量资料: d, 外业高差改正数计算资料,外业高差表,变形监测资料; 技术总结,验收报告
0.1精密准直测量的等级与精度规定(见表17) 2
U.2精密准直测量等级与精度的具体确定,应根据直线型建筑物、工艺设备的安装和检验或建筑物直 线平面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对照表17的规定选取。在采用合适的仪器和观测方法后,应严格按有关规 定作业,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完整。 10.3精密准直观测,应根据精度的要求,采用或设计研制与观测方法相适应的精密仪器及配套的精密 装备。作业前要对仪器和装备进行检验与校正,作业中如发现仪器异常时,要及时进行检验调整,在整个 作业中,仪器与装备保持良好状态。 10.4精密准直测量的标志规格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要稳固耐用。基准线的两端点要埋设在变形地区 之外,中间检验点沿基准线的相工位置视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而定,应均匀地分布。基准线的端点和中间 检验点均要埋设观测墩,墩高垃高出地面0.8m以上,墩标的底板必须埋设在最大冻土深度线以下1m 处,观测墩上必须预埋供仪器规牌通用的强制对中装置,强制对中装置的误差·般不大于0.025 111 10
DB34∕T 1930-2021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检验方法10.6精密准直测量方法
用精密经纬仪和固定牌,测定待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偏离值。 a.采用放大倍率不小于40倍的J1型精密经纬仪。 b.采用白色(或黄色)底面上绘制熙色标志的平面固定靓牌,照准标志的对称轴应垂直并与强制 对中器同轴。牌应具备整平和照明装置。 根据不同的视线长度设计制作一套照准标志规牌,可按(20)、(21)式计算照准标志的最佳宽度。 双线标志的缝隙宽度(用单丝瞄准):
单线标志宽度(用双丝瞄准):
或分段方向线的偏离值观测程序和作业要求同整条基准线观测方式。 h.逐次推进的基准线方式是将仪器由基准线起点逐次推进,观测待测点至基准线或相应方向线 的偏离值,每一待测点的观测次数,作业要求同整条基准线观测方式。
注:S,S,分别为往返观测视线长度,以m为单位
观测数据超限时,重测规定同小角度法。偏离值计算与精度估算公式见附录H。 10.6.1.3光学法准直观测中,待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量测精度应达到1:2000。 10.6.1.4光学法准直测量,必须利用最有利的观测条件与时间,一般应在日出之前和日落后或阴天 夜间进行,在白天进行时,一定要在成象清晰、稳定时进行作业,成象模糊或跳动时,不应进行观测。
10. 6. 2引张线法
10.6.2.1精密准直测量所使用的引张线MH/T 5043-2019标准下载,必须具有很强的耐断性能,直径均匀。可采用特高强度直径 为0.2~0.4mm的不锈钢丝。 10.6.2.2用专用设备拉紧和移动引张线,引张力为引张线允许张力的65%~70%。当直径为 0.2mm、跨距为50100m时,张力取30~50N,直径为0.4mm、跨距为200m时,张力取100~150 N,跨距为400m时,引张力取200N。 10.6.2.3读数显微镜的测微器或垂直投影仪的读数指示器的最小分划值为0.01mm。 10.6.2.4引张线准直测量,必须在空气处于静止状态时进行,气流对不锈钢丝的侧面速度,当钢丝长 在100m以内不应超过0.15m/s,钢丝长在100400m内不应超过0.1m/s。可采用引张线布置在防 护简里的措施,防护简可用直径大于100mm的塑料管。 10.6.2.5用浮托引张线法时,可采用0.4~0.6mm直径的特高强度的不锈钢丝,当跨距为400m时, 引张力取200~250N,
2.6·引张线法观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