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150-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2148-2020 公路工程物探规范.pdf简介:
"DB45/T 2148-2020 公路工程物探规范.pdf" 是一个关于公路工程地质勘查的推荐性技术标准。"DB"是"地方标准"的标识,"45/T"代表广东省地方标准,"2148-2020"是标准的发布年份和顺序号。这个规范详细规定了公路工程中物探(即工程地质勘探)的方法、步骤、设备选择、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的要求。它旨在确保公路工程的地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保障公路建设的安全和质量,适用于广东省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工作。
DB45/T 2148-2020 公路工程物探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B45/T21482020
3.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使用的供电设备和测量仪器之间应同步,仪器的各观测道应具有良 致性,其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发射机频率可连续变化,频率变化范围应满足0.1Hz~10kHz; b) 接收机应带有选频特性,频率测量范围应满足0.1Hz~10kHz; C 通道与屏蔽层的绝缘电阻应>10MQ; d 输入端灵敏度应达到0.1V; e)输入阻抗应≥10MQ:
DB45/T 21482020
DB45/T21482020
GB/T 2900.87-2011标准下载DB45/T 21482020
b) 初始地电确定后,应选取带地形的二 三维反演解释方法,求取异常源的儿何参数和物 性参数,确定电性异常体的性质和地质起因,定量推断电性异常体的埋深、规模、形态及产状; 定量解释应充分利用已知的钻探等资料。 7.3.1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成果图件应符合7.2.8的规定,
7.4瞬变电磁法(TEM)
7.4.1瞬变电磁法主要用于探测低阻体的分布位置及理深。可根据场地条件选用回线源瞬变 接地电偶极源瞬变电磁法。 7.4.2瞬变电磁法应用条件应符合4.1.1和7.1.2的规定。 7.4.3瞬变电磁法仪器设备及其附件除应符合4.1.3和7.1.3的规定外,其主要技术指标同 下列要求:
接地电偶极源瞬变电磁法。 7.4.2瞬变电磁法应用条件应符合4.1.1和7.1.2的规定。 7.4.3瞬变电磁法仪器设备及其附件除应符合4.1.3和7.1.3的规定外,其主要技术指标同时应满足 下列要求: a)通道灵敏度应达到0.5μV; 等效输入噪声应<1μV; C 动态范围应≥140dB; d 对50Hz工频干扰抑制能力应≥60dB: e) 发射波形稳定,关断斜坡线性良好,能给出关断时间; f) 发射与接收的同步性能良好,发收距离近时宜使用电缆同步,也可以使用GPS或石英钟同步; 名 发射脉冲宽度、采样延时应可选; h 接收线框或探头频率特性好,并与接收机匹配。 7.4.4 回线源瞬变电磁法工作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瞬变电磁法发射站及接收站的布设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线框及发送站应避开铁路、地下金属管道、高压线、变压器、输电线等布置,敷设线框时, 剩余导线不宜过长并应呈“之”字型铺于地面并应远离测区,发射线框与接收线框的间距 宜通过实地试验合理选择: 2 回线发射线框边长可根据最大发射电流强度、探测深度H按式(10)、 (11)进行选择;
L'Ip, H =0.55 n n=R,N
信息服务平合 中: H 中心回线装置估算极限探测深度; P1 上覆地层电阻率; 7 最小可分辨电平; Rm 最低限度的倍噪比; N 噪声电平。 3) 发射站应布设在线框导线附近,且便于接收站联络; 接收站应避开强干扰源及金属物分布区段; 5) 敷设线框导线应立标示,长度误差<5%,方向误差<1°; 供电导线绝缘电阻应≥2MQ/km。 b 装置形式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瞬变电磁法宜选择重叠回线、中心回线、大定源回线、偶极等装置形式; 2)浅层探测宜选用重叠回线或中心回线装置:
DB45/T21482020
3)深层探测宜选用大定源回线装置; 4 探测陡倾角断层宜选用偶极装置; 狭小空间的井下或巷道周围地质构造、岩溶、含水层探测宜采用收发一体化的多砸重叠小 回线装置。 C 工作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中心回线装置、重叠回线装置,线距一般为回线边长的L或2L,点距为L或L/2、L/4 2) 大定源回线装置,点距一般为10m~20m; 3) 偶极装置,偶极距㎡般为点距的2~4倍,点距一般为20m~40m; 4 精测剖面应垂直于异常走向且通过异常中心布设,宜宜与测线重合,部面长度应超出所研 究的异常范围,点距知观测精度 有清 斤会整的反映。
DB45/T 21482020
应根据瞬变电磁的响应时间特征和剖面曲线类型划分背景场及异常场,划分异常; f 根据异常特点、形态和分布情况确定异常的性质和位置,确定地电; g 应对瞬变电磁法的成果资料进行定性解释和对异常进行半定量、定量解释; h 建立电性层与地质层的对应关系,将电性剖面图、平面图解释为地质剖面图、平面图; i 进行三维勘探时,应进行三维地质结构研究。 7.4.9 瞬变电磁法的图件宜包括: a 典型的时间曲线图; b 视电阻率(或视纵向电导)剖面曲线图: C 视电阻率(或视纵向电导)拟断面图; d 对面积性工作,宜根据需要绘制视电阻率等深度平面图: e 反演的测深曲线及图、电阻率拟断面图
7.5地质雷达(GPR
7.5.1地质雷达(GPR)主要用于基岩深度、水位深度、软土层厚度与深度、断裂构造等探测,路面塌 陷、岩溶塌陷、土洞、滑坡面等地质灾害调查,地下水污染带监测,地基加固效果评价,路面、洞室衬 砌质量检测,堤坝隐患、地下泄漏、地下管线及其它埋设物探测等
.5.2地质雷达的应用条件除应符合4.1.1和7.1.2的规定外,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探测目标体与周边介质之间应存在明显介电常数差异,电性稳定,电磁波反射信号明显; b 目标体在探测深度或距离范围内,其尺寸应满足探测分辨率的要求; C 测线上天线经过的表面应相对平缓,无障碍,且天线易于移动; d 测区内不应存在大范围金属构件、无线电发射频源等较强的电磁波干扰,或通过处理可以消除 其干扰; e 不应存在极低阻屏蔽层; f 单孔或跨孔检测时钻孔中不得有金属套管; ) 跨孔(洞)探测时,目的体应位于两孔(洞)间,两孔(洞)宜共面,间距应不大于雷达信号的有效 穿透距离; h 在干扰较强的工点应使用屏蔽天线《民用机场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 MH/T 5024-2009》,以提高地质雷达观测质量。 5.3 地质雷达的仪器设备及其附件除应符合4.1.3和7.1.3的规定外,其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同时 立满足下列要求: a) 系统增益应≥150dB; b 系统应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时窗、实时滤波、增益点测或连续测量、位置标记等功能; C 应有多种主频的天线可供选择; d 计时误差应≤1.0ns; e 最小采样间隔应达到0.5ns,A/D转换不应低于16Bit:服 f 实时监测与显示应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5.4 地质雷达的工作布置除应符合4.2.5和7.1.4的规定外,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测网密度、天线间距和天线移动速度应能反映探测对象的异常;点测时,点距选择应保证目的 体异常至少有3个点; b 测线宜穿过钻孔或与其他方法测线重合布设: C 洞室衬砌质量检测时的测线应沿洞室走向在拱顶、拱腰和边墙位置布设,特殊观测段可适当加 密布设。 5.5 地质雷达的观测方式可选用宽角法、剖面法、环形法、多天线法、透射法和井中雷达法等,具 本如下:
DB45/T21482020
可利用获得的介质电磁波速度和目的体双程走时换算目的体深度。 电质雷达的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通过试验选择天线的工作频率,确定介电参数、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等;当探测条件 复杂时,应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频率的天线:
DB45/T 21482020
DB45/T21482020
8.1.1浅层地震勘探与测试应根据测区地球物理条件和任务要求确定合理的方法,浅层地震法可选用 折射波法、反射波法、主动源面波法、微动勘探法和地脉动测试等。 8.1.2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地形起伏不大,地层呈层状或似层状; b 地表介质具有良好的激发、接收条件; 环境噪音小,人工震源能量足够大,排列远端的检波器能够接收到有效地震波信号。 8.1.3 采用天然源的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震源可选用爆炸震源、电火花震源、锤击震源、落重震源等,所激发的地震脉冲主频应能 工作方法需要,能量可控并符合探测深度要求: 6 使用爆炸震源时JT∕T 611-2004 公路隧道环境检测设备技术条件,爆破作业安全除应符合本规范作业规定外,还应符合GB6722的规定 C 地面爆炸时,应清除炮点附近碎石: d 使用锤击和落重震源时,锤击板应与地面接触良好,不应反跳造成二次触发; e 电火花震源的触发器应性能稳定、重复性好。爆炸震源应采用绕在药包外面的记时回路 .8 浅层地震勘探的检波器安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埋设位置应准确,埋设条件应一致,并与地面接触牢固,防止漏电和背景干扰:
DB45/T 214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