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JGJ/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853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JGJ/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全称为《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居住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规定和指导,目的是为了保证新建和既有居住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符合节能要求,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居住建筑的节能性能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建筑体形系数、空调系统能效比、照明效率等关键指标。它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控制,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检测方法和评价体系。通过执行此标准,可以有效地提升居住建筑的节能性能,降低能源消耗,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PDF版本的《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通常是一个技术文件,清晰无水印,便于专业人员查阅和使用。完整版通常包含所有章节和详细的条文说明,对于建筑节能检测的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JGJ/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窗口单位空气渗透量应按下列公

中:q一 外窗窗口单位空气渗透量Lm/(m·h); 2fQ 分别为现场检测条件和标准空气状态下,受检外窗内 外压差为10Pa时,检测系统的附加渗透量(m/h): 、Q一一分别为现场检测条件和标准空气状态下,受检外窗 内外压差为10Pa时,受检外窗窗口(包括检测系统 在内)的总空气渗透量(m/h); Qst一一标准空气状态下,受检外窗内外压差为10Pa时: 受检外窗窗口本身的空气渗透量(m/h): 检测现场的大气压力(kPa); t一 检测装置附近的室内空气温度(℃); Aw一一受检外窗窗口的面积(m²),当外窗形状不规则时 应计算其展开面积。

JG∕T 418-2013 塑料模板8.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8.2.1外窗窗口墙与外窗本体的结合部应严密,外窗窗口单位 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外窗本体的相应指标。

8.2.2当受检外窗窗口单位空气渗透量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 第8.2.1条的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第8.2.1条的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9.1.1居住建筑的东(西)外墙和屋面应进行隔热性能现场

9.1.1 居住建筑的东(西)外墙和屋面应进行隔热性能现场 检测。

9.1.3检测期间室外气候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部位的两侧,与热桥部位的距离应大于墙体(屋面)厚度的3倍

以上。每侧温度测点应至少各布置3点,其中一点应布置在接近 检测面中央的位置。 9.1.7内表面逐时温度应取内表面所有测点相应时刻检测结果 的平均值。

9.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9.2.1夏季建筑东(西)外墙和屋面的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均

9.2.1夏季建筑东(西)外墙和屋面的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均 不应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 9.2.2当受检部位的检测结果满足本标准第9.2.1条的规定时 应判为合格,否励应判为不合格

10.1.1对固定外遮阳设施,检测的内容应包括结构尺寸,安装 位置和安装角度。对活动外遮阳设施,还应包括遮阳设施的转动 或活动范围以及柔性遮阳材料的光学性能 10.1.2用于检测外遮阳设施结构尺寸、安装位置、安装角度、 转动或活动范围的量具的不确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长度尺:应小于2mm, 2角度尺:应小于2° 10.1.3活动外遮阳设施转动或活动范围的检测应在完成5次以 上的全程调整后进行。 10.1.4遮阳材料的光学性能检测应包括太阳光反射比和太阳光 直接透射比。太阳光反射比和太阳光直接透射比的检测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 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的规定执行。

10.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10.2.1受检外窗外遮阳设施的结构尺寸、安装位置、安装角 度、转动或活动范围以及遮阳材料的光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10.2.2受检外窗外遮阳设施的检测结果均满足本标准第 10.2.1条的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11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11.1.1水力平衡度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 11.1.2室外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度的检测宜以建筑物热力入口 为限。 11.1.3受检热力人口位置和数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热力人口总数不超过6个时,应全数检测; 2当热力入口总数超过6个时,应根据各个热力入口距热 源距离的远近,按近端2处、远端2处、中间区域2处的原确 定受检热力人口, 3受检热力入口的管径不应小于DN40。 11.1.4水力平衡度检测期间,采暖系统总循环水量应保持恒 定,且应为设计值的100%110%。 11.1.5流量计量装置宜安装在建筑物相应的热力人口处,且宜 符合产品的使用要求。 11.1.6循环水量的检测值应以相同检测持续时间内各热力入口 处测得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计算。检测持续时间宜取10min。 11.1.7水力平衡度应按下式计算:

HB; = Gwm.i Gwd.i

武中:HB; 第个热力人口的水力平衡度; Gura,j 第j个热力人口循环水量检测值(m²/s); Gwd.j 第j个热力人口的设计循环水量(m²/s)。

11.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11.2.1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力入口处的水力平衡度应头

11.2.1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力人口处的水力平衡度应为

在所有受检的热力入口中,各热力入口水力平衡度均满

足本标准第11.2.1条的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 合格。

12.1.1补水率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 12.1.2检测持续时间宜为整个采暖期。 12.1.3总补水量应采用具有累计流量显示功能的流量计量装置 检测。流量计量装置应安装在系统补水管上适宜的位置,且应符 合产品的使用要求。当采暖系统中固有的流量计量装置在检定有 效期内时,可直接利用该装置进行检测。

Rmp = 8 × 100% Bd

12.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12.2.1采暖系统补水率不应大于0.5%

2.2.1采暖系统补水率不应天于0.5%。 2.2.2当采暖系统补水率满足本标准第12.2.1条规定时,应 制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13.1.1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 行120h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2h。 13.1.2检测期间,采暖系统应处于正常运行工况,热源供水温 度的逐时值不应低于35℃。 13.1.3热计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0.2条的 规定。 13.1.4采暖系统室外管网供水温降应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进行 同步检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0.2条 的规定,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60min。

同步检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0.2条 的规定,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60min。 13.1.5室外管网热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

(13. 1. 5)

式中:α 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 Qa.j 一 检测持续时间内第个热力入口处的供热量 (MJ); QA. 检测持续时间内热源的输出热量(MJ)

13.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13.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13.2.1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不应天于10%。

13.2.1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不应大于10%。 13.2.2当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满足本标准第13.2.1条 的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14.1.1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 120h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h。 14.1.2检测期间,采暖系统应处于正常运行工况,燃煤锅炉的 日平均运行负荷率应不小于60%,燃油和燃气锅炉瞬时运行负 荷率不应小于30%,锅炉日累计运行时数不应少于10h。 14.1.3燃煤采暖锅炉的耗煤量应按批计量。燃油和燃气采暖锅 炉的耗油量和耗气量应连续累计计量。 14.1.4在检测持续时间内,煤样应用基低位发热值的化验批数 应与采暖锅炉房进煤批次一致,且煤样的制备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范》GB/T10180的有关规 定。燃油和燃气的低位发热值应根据油品种类和气源变化进行 化验。

14.1.5采暖锅炉的输出热量应采用热计量装置连续累计计量。

式中:2.a 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 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锅炉的输人热量(MJ): G 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锅炉的燃煤量(kg)或燃油 量(kg)或燃气量(Nm²); Q一检测持续时间内燃用煤的平均应用基低位发热值 (kl/kg)或燃用油的平均低位发热值(kJ/kg)或

燃用气的平均低位发热值(kJ/Nm)。

14.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14.2.1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不应小于表14.2.1

2.1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不应小于表14.2.1的规定

表 14. 2. 1采暖锅炉最低日平均运行效率(%)

当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满足本标准第14.2.1条的 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14.2.2当采暖锅炉日平均运行效率满足本标准第14.2.1条 规定时,应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15.1.1耗电输热比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120h后进行, 且应满足下列条件: 1采暖热源和循环水泵的铭牌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2系统瞬时供热负荷不应小于设计值的50%; 3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应满足下列条件: 1)对变频泵系统,应按工频运行且启泵台数满足设计 工况要求; 2)对多台工频泵并联系统,启泵台数应满足设计工况 要求; 3)对大小泵制系统DB62∕T 3152-2018 兰州市屋顶绿化技术标准,应启动大泵运行; 4)对一用一备制系统,应保证有一台泵正常运行。 15.1.2耗电输热比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手24h。 15.1.3采暖热源的输出热量应在热源机房内采用热计量装置进 行累计计量,热计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0.2 条的规定。循环水泵的用电量应分别计量。 15.1.4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 Q < Q 时,

3.6XeaXnm ZQ..

ZQp=0.3612X10°XGaX△t ZQ = 0. 0864 X gg X Ao

中: EHRa,e 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无因次): 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日耗电 量(kWh); m 电机效率与传动效率之和,直联取0.85,联 轴器传动取0.83; ZQ.e 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系统日最大有效供热能 力(MJ); ZQa 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系统的实际日供热量 (MJ); 在循环水最不变的情况下,检测持续时间内 采暖系统可能的日最大供热能力(MJ); ZQ一一采暖热源的设计日供热量(MJ); G检测持续时间内采暖系统的平均循环水量 (m3 /s); At 采暖热源的设计供回水温差(℃)

15.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特色别墅方案EHRa.≤ 0.0062(14+a·L) At

(15. 2. 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