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C/T618-2019 绝热材料中可溶出氯化物、氟化物、硅酸盐和钠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pdf简介:
"JC/T618-2019绝热材料中可溶出氯化物、氟化物、硅酸盐和钠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pdf" 是一个标准文档,它详细规定了如何分析绝热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氯化物、氟化物、硅酸盐和钠离子。这个标准主要用于检测绝热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的这些化学物质,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它可能会涉及到化学提取、分离、测定等步骤,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个标准可能是建筑材料行业的一项重要规范,用于指导绝热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环保评估。如果你需要获取这份文档,通常需要从相关机构或购买标准的渠道获取,因为它可能不是公开可用的。
JC/T618-2019 绝热材料中可溶出氯化物、氟化物、硅酸盐和钠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4.1采样、制样时应戴上干净的聚乙烯手套,以避免汗渍污染试样。 4.2对散状、毯状纤维材料,用不锈钢镊子(或剪刀)从样品的不同部位抽取;对块状纤维制品,从每 块样品中锯下几小块,然后撕成1.6mm~3.2mm厚的薄片;对硬质绝热材料,如硅酸钙、聚氨酯等,将 样品锯或切成颗粒直径约6.3mm的小块。 4.3取样质量约100g,装入干净的聚乙烯袋或其他合适的容器中防止污染。 4.4潮湿的样品应放置于合适的容器中,避免污染,并于烘箱(100土5)℃(或制造厂家建议的温度)干 燥至恒重(±0.1g)
JC/T 6182019
5.1称取20.0g试料置于不小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水,并记下烧杯、试料和水的总质量。 搅拌不少于2min,盖上表面皿后置于电炉上加热煮沸,并保持(30土5)min。取下迅速冷却,补足500ml 水,搅拌均匀,静置。将浸出液倾出至干燥的聚乙烯瓶中。此为试液A。 5.2对于按5.1搅拌不少于2min仍无法浸润并漂浮在水面上的试样,称取20.0g试料置于不小于 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水,并记下烧杯、试料和水的总质量。用多孔压板(不锈钢或有机玻璃) 将样品压至液面以下,置于电炉上加热煮沸,并保持(30土5)min。取下迅速冷却,取出多孔压板,并用 水冲洗(注意总体积不超过500mL),补足500mL水,搅拌均匀,静置。将浸出液倾出至干燥的聚乙烯 瓶中。此为试液A。
7.1.1.1方法提要
JC∕T 2375-2016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中空采光板7.1. 1.2试剂和仪器
b)硝酸铁溶液:30g硝酸铁溶于40mL水中,加入60mL(1+1)硝酸; 硫氰酸汞溶液:溶解0.5g硫氰酸汞于100mL95%甲醇中,过滤于棕色瓶内:警示一—硫氰酸 汞剧毒! 氯标准储备溶液,c(CI)=1.000mg/mL:称取(1648.5±0.1)mg经500℃~600℃灼烧至恒重 的基准氯化钠,溶于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 于4℃以下冷藏、避光和密封可保存6个月:
IC/T 6182019
e)氯标准溶液,c(CI)=0.100mg/mL:取25.00mL氯标准储备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 释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 f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7.1.1.3氯工作曲线的绘制
7.1.1.3.1在七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水,再分别加入0mL、0.050mL、1.00mL、2.00mL、 3.00mL、4.00mL、5.00mL氯标准溶液。 7.1.1.3.2各加入3.0mL硝酸、5.00mL硝酸铁溶液和1.00mL硫氰酸汞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在常温下放置10min,用10mm比色血,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波长4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7.1.1.3.3以标准比色溶液浓度为横坐标,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1.1. 4 试验步骤
吸取50.00mL试液A,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下按7.1.1.3.2的步骤进行。从工作曲线上查得 试料比色溶液中氯的浓度。
7.1.1.5结果计算
氟化物以氯离子(CI)计,按公式(1)计算
7.1.2.1方法提要
7.1.2.2试剂和仪器
本方法使用试剂和仪器如下
本方法使用试剂和仪器如下: a)95%乙醇或无水乙醇: b)硝酸钾饱和溶液; c)硝酸:2+3
7.1.2. 3试验步骤
JC/T6182019
7.1.2.3.1吸取50.00mL试液A,置于50mL烧杯中,加热浓缩至10mL,冷却至室温。加入一滴溴酚 蓝指示液,用硝酸调节至恰成黄色。加入30mL乙醇,以下按7.1.2.2g)标定的步骤进行。使用电位滴 定装置时,按式(2)计算V的方法计算V6。 7.1.2.3.2当试液中氯离子浓度低于2mg/L时,滴定所消耗硝酸银稀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小于3mL, 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吸取50.00mL试液A,置于50mL烧杯中,加热浓缩至10mL,冷却至室温。 加入5mL氯化钾稀标准溶液,加入一滴溴酚蓝指示液,用硝酸调节至恰成黄色。以下按7.1.2.3.1的 步骤进行。在计算结果时应扣除加入的氯化钾稀标准溶液中的氯所消耗的硝酸银稀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7.1.2.3.3当试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大于10mg/L时,吸取10.00mL试液A,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一 滴溴酚蓝指示液,用硝酸调节至恰成黄色,以下按7.1.2.3.1的步骤进行。
7. 1. 2. 4结果计算
氯化物以氯离子(CI)计,按式(4)计算
7.1. 3离子色谱法
7.1.3.1方法提要
与其他阴离子分离,再经抑制型电导检 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峰面积可 浓度进行定量
7.1.3.2试剂和仪器
本方法使用试剂和仪器如下: a 氟标准储备溶液,c(F)=1.000mg/mL:称取(2210.0土0.1)mg经120℃烘干不少于2h的氟化 钠(优级纯),溶于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于 4℃以下冷藏、避光和密封,可保存6个月; 氯和氟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取25.00mL氯标准储备溶液(7.1.1.2d))和25.00mL氟标准储备 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氯和氟的浓度均为0.100mg/mL; 氯和氟混合稀标准溶液:取25.00mL氯和氟混合标准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摇匀。此溶液氯和氟的浓度均为0.010mg/mL:
JC/T 618—2019
7.1.3.4结果计算
Cs一一试液A或其稀释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C6一一空白试验中氯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o一一试液A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d一 一试液A的稀释倍数: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当氯化物含量の3≥0.10%时,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当0.001%≤3<0.10%时,保留两位 字:当0<0.001%时,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IC/T 6182019
7.2.1.2试剂和仪器
C一一试料比色溶液中氟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g一一试料比色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o一一试液A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g一一从试液A中移取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一一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当氟化物含量の4≥0.10%时,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当0.001%≤04<0.10%时,保留两位有 2:当04<0.001%时,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JC/T 6182019
7. 2. 2 离子色谱法
.2. 2. 1试验步骤
7. 2. 2. 2 结果计算
式中: 5 可溶出氟化物的含量,%; C8一 试液A或其稀释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空白试验中氟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o一一试液A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d一一试液A的稀释倍数: m一一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当氟化物含量の5≥0.10%时,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当0.001%≤0s<0.10%时,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当0s<0.001%时,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7.3.1.1方法提要
在pH为1左右和乙醇存在下,水溶性硅酸盐与钼酸铵避光作用生成黄色的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 定硅含量。
7.3.1.2试剂和仪器
本方法使用试剂和仪器如下: a 95%乙醇或无水乙醇; b) 盐酸:1+1; C 钼酸铵[(NH4)6Mo>O24·4H2O]溶液:80g/L,过滤后贮于聚乙烯瓶中; d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c(SiO2)=0.100mg/mL:称取(100.0土0.1)mg经1000℃灼烧不少于1h 的高纯(99.99%)石英于铂中,加入1.5g无水碳酸钠(优级纯),混匀,再加0.5g无水碳 酸钠铺在表面,盖上埚盖,先低温加热,逐渐升高温度至1000℃,熔至透明熔体,继续熔 融3min~5min,冷却。用热水浸取熔块于500mL塑料杯中,加入150mL沸水,搅拌使其溶 解(此时溶液应清亮),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立即转移到聚 乙烯瓶中; e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本方法使用试剂和仪器如下: a 95%乙醇或无水乙醇; b 盐酸:1+1; C 钼酸铵[(NH4)6Mo>O24·4H2O]溶液:80g/L,过滤后贮于聚乙烯瓶中;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c(SiO2)=0.100mg/mL:称取(100.0土0.1)mg经1000℃灼烧不少于1h 的高纯(99.99%)石英于铂中DB32∕T 2284-2012 双组分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规范,加入1.5g无水碳酸钠(优级纯),混匀,再加0.5g无水碳 酸钠铺在表面,盖上埚盖,先低温加热,逐渐升高温度至1000℃,熔至透明熔体,继续熔 融3min~5min,冷却。用热水浸取熔块于500mL塑料杯中,加入150mL沸水,搅拌使其溶 解(此时溶液应清亮),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立即转移到聚 乙烯瓶中: e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7.3.1.3二氧化硅工作曲线的绘制
1.3.1在六只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水,分别加入0mL、2.00mL、4.00mL、6.00mL、 mL、10.0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
JC/T 6182019
7.3.1.3.2加入3.0mL盐酸,摇动,加入8mL乙醇,10.0mL钼酸铵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 室温高于20℃时,避光放置10min;低于20℃时,避光放置于30℃50℃的温水中10min,冷却至 温。随即于分光光度计上,用10mm比色血,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波长4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7.3.1.3.3以标准比色溶液浓度为横坐标,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3.1.4 试验步骤
吸取25.00mL试液A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60mL,以下按7.3.1.3.2的步骤进行。从工件 线上查得试料比色溶液中二氧化硅的浓度
7.3.1.5结果计算
GB 51385-2019 微波集成组件生产工厂工艺设计标准7.3.2.2试剂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