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3529.2-2018 宽厚板精轧机 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

JB/T 13529.2-2018 宽厚板精轧机 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4748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B/T 13529.2-2018 宽厚板精轧机 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简介:

"JB/T 13529.2-2018宽厚板精轧机 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这份标准文件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JB/T)发布的一份技术规范。它详细规定了宽厚板精轧机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中的通用技术要求。宽厚板精轧机主要应用于钢铁工业中,用于将钢坯通过连续的轧制过程加工成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宽厚钢板,广泛应用于建筑业、机械制造、容器制造等领域。

这份标准涵盖了宽厚板精轧机的结构、性能、安全、效率、精度控制、操作要求、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和要求,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同时也是设备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单位的参考依据。2018年的版本更新可能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和细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需求。

JB/T 13529.2-2018 宽厚板精轧机 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部分内容预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529.22018

15ZJ602 建筑节能门窗JB/T13529《宽厚板精轧机》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性能参数; 一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1352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学东、李峰、邵鞠民、钟晓兵、王喜春、段秀明。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JB/T13529《宽厚板精轧机》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性能参数; 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1352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学东、李峰、邵鞠民、钟晓兵、王喜春、段秀明。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JB/T 13529.22018

宽厚板精轧机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宽厚板精轧机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JB/T13529的本部分规定了宽厚板精轧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及验收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在热状态下轧制黑色金属的宽厚板精轧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1504 铸铁轧辊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077 合金结构钢 GB/T3766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4120 大型锻造合金钢支承辊技术条件 JB/T5000.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JB/T5000.5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5部分:有色金属铸件 JB/T5000.6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JB/T5000.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8部分:锻件 JB/T50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50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0部分:装配 JB/T5000.1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JB/T5000.1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B/T5000.13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3部分:包装 JB/T5000.14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检测 JB/T5000.15—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 JB/T13529.1 宽厚板精轧机第1部分:性能参数

3.1.1宽厚板精轧机的性能参数应满足JB/T13529.1的要求。

3.1.1宽厚板精轧机的性能参数应满足JB/T13529.1的要求。 3.1.2宽厚板精轧机中的焊接件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有色金属铸件应符合JB/T5000.5的规定,

JB/T13529.2—2018铸钢件应符合JB/T5000.6的规定,锻件应符合JB/T5000.8的规定,切削加工件应符合JB/T5000.9的规定,装配应符合JB/T5000.10的规定,配管应符合JB/T5000.11的规定,铸钢件无损检测应符合JB/T5000.14—2007的规定,锻钢件无损检测应符合JB/T5000.15一2007的规定。3.1.3宽厚板精轧机中所有优质碳素结构钢材料的性能不应低于GB/T699的要求3.1.4宽厚板精轧机中所有碳素结构钢材料的性能不应低于GB/T700的要求。3.1.5宽厚板精轧机中所有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材料的性能不应低于GB/T1591的要求。3.1.6宽厚板精轧机中所有合金结构钢材料的性能不应低于GB/T3077的要求。3.1.7宽厚板精轧机中的零部件结合面边缘应整齐,外露的焊缝应平整光滑。3.1.8机上各种管路安装应整齐,不应与运动件干涉。3.1.9宽厚板精轧机的涂装应符合JB/T5000.12的规定。3.1.10宽厚板精轧机出厂时应保证完整的成套性。3.2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3.2.1机架技术要求见表1。表1L4*82[0.05c/Ra3.20.1D团0.05/1000BY¥0.05c/Ra3.2Lj±0.2Ib.05/1000ABHL28.10.05/1000ABI0.05AB440.1cI/0.05BRa3.2L,±0.2Ra3.20.2项目技术要求材质铸钢抗拉强度RMPa≥450上屈服强度RMPa≥230断后伸长率A%≥22冲击吸收能量KVJ≥25超声检测范围:整个工件。具体要求如下指示特征值mm回波衰减dB机架立柱宽度H用于不在可测量用于在可测量区域范围的缺陷范围的缺陷允许的记录mm允许的记录临允许的记录临极限值临界值极限值界值极限值界值2

3.2.2地脚板技术要求见表2。

3.2.5压下螺母技术要求见表5。

JB/T13529.22018

3.2.6支承辑技术要求见表6。

3.2.6支承辑技术要求见表6。

JB/T 13529.22018

3.2.7工作辑技术要求见表7

3.2.7工作辑技术要求见表7

3.2.8机架辑技术要求见表8.

《2.6/9.5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 GB/T 4012-2013》JB/T13529.22018

3.2.9工作辑轴承座技术要求见表9

JB/T13529.22018

3.3.1宽厚板精轧机各部件及整机装配应按图样、技术文件、装配工艺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JB/T 5000.10的规定。 3.3.2宽厚板精轧机装配时不允许放入图样中未规定的或未经设计部门同意的垫片或套等零件。 3.3.3所有高强度连接螺栓(8.8级或以上级别)应进行预紧,预紧力矩按JB/T5000.10的规定或根据 图样要求确定,并按图样的防松措施进行施工。 3.3.4用垫铁调整地脚板至水平,保证垫铁与地脚面、设备底面良好接触。单地脚板上表面安装的水 平度误差应不大于0.03/1000,两地脚板上表面水平度误差应不大于0.03/1000。 3.3.5机架底面和两地脚板的接触部位面积应大于75%。垂直面须使用千斤顶顶紧,以保证全面 接触。 3.3.6上横梁与机架连接必须紧密,结合面接触部位面积应大于75%。 3.3.7机架窗口装上衬板后的铅垂度误差在每米高度上应不大于0.08mm,在全高上应不大于0.3mm。 3.3.8滑板间窗口尺寸对窗口中心线偏移不大于0.1/1000,全长总偏移量不大于0.15mm。 3.3.9 两机架窗口中心应重合,间距应不大于0.2mm。 3.3.10机架内轧辊抬升轨道的出入口轨道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差应不大于0.2mm,其与机架外 换辊装置轨道高度差应不大于0.2mm,水平方向间距应不大于0.2mm。 3.3.11压下装置在装配时,操作侧与传动侧两端的高速轴的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0.2mm

3.3.1宽厚板精轧机各部件及整机装配应按图样、技术文件、装配工艺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JB/T 5000.10的规定。 3.3.2宽厚板精轧机装配时不允许放入图样中未规定的或未经设计部门同意的垫片或套等零件。 3.3.3所有高强度连接螺栓(8.8级或以上级别)应进行预紧,预紧力矩按JB/T5000.10的规定或根据 图样要求确定,并按图样的防松措施进行施工。 3.3.4用垫铁调整地脚板至水平,保证垫铁与地脚面、设备底面良好接触。单地脚板上表面安装的水 平度误差应不大于0.03/1000,两地脚板上表面水平度误差应不大于0.03/1000。 3.3.5机架底面和两地脚板的接触部位面积应大于75%。垂直面须使用千斤顶顶紧,以保证全面 接触。 3.3.6上横梁与机架连接必须紧密,结合面接触部位面积应大于75%。 3.3.7机架窗口装上衬板后的铅垂度误差在每米高度上应不大于0.08mm,在全高上应不大于0.3mm。 3.3.8滑板间窗口尺寸对窗口中心线偏移不大于0.1/1000,全长总偏移量不大于0.15mm。 3.3.9内 两机架窗口中心应重合,间距应不大于0.2mm。 3.3.10机架内轧辊抬升轨道的出入口轨道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差应不大于0.2mm,其与机架外 换辊装置轨道高度差应不大于0.2mm,水平方向间距应不大于0.2mm。 3.3.11压下装置在装配时,操作侧与传动侧两端的高速轴的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0.2mm。

3.4液压、润滑技术要求

DB41/T 1075-2015标准下载3.4.1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3.4.2润滑系统中应设有调节、报警装置。

3.4.1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4.2.1按检测元件及检测元件支架图上所标注的名义尺寸安装各行程开关。 4.2.2各电动机、电气设备空载调试正确,各参数符合要求。 4.2.3液压、润滑、水系统调试正确,各项参数及动作符合要求。 4.2.4检查机械设备安装符合图样要求,各液压、润滑、水接口正确,接点无漏损;各电气仪表的接 线无误。 4.2.5分别空载运行平衡装置、液压AGC、机械压下装置。 4.2.6轧辊锁紧装置通油打开和闭合,运动5次,应平稳、无卡阻。 4.2.7接轴抱紧装置开合5次,应无卡阻现象。在进行初次装入工作辊前应首先将接轴抱紧装置校对 准确,使其在卡紧位置时接轴轴头能准确对中,轧辊扁头处于垂直位置,以免装入工作辊时发生事故。 4.2.8下辊系抬升装置低速空载运行,经过几次空载循环运行后应无卡阻等异常现象,要求的停止位 置应准确,升轨道处于最高位置时应与外换辊装置的轨道接齐。 4.2.9工作辊成对由工作辊换辊装置慢速地推入轧机机架窗口,准确到位后,由上辊平衡装置将上工 作辊装配吊起,然后与平衡装置、压下装置一起进行载荷运行,运行数次一切正常后,停靠在最高位。 4.2.10轧机辊系装好试车后,应按换辑顺序手动换辊5次,以便准确定位各个动作的停止位置,调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