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2/T 3513-2019 一体化统计调查工作规范.pdf简介:
"DB32/T 3513-2019 一体化统计调查工作规范.pdf" 是一份江苏省的地方标准文件,全称为"江苏省一体化统计调查工作规范"。这份文件明确了在江苏省进行一体化统计调查的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规范。一体化统计调查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数据整合,旨在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它可能涵盖统计调查的方法、数据采集流程、质量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DB32/T 3513-2019 一体化统计调查工作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指在国家一套表统计制度和联网直报下,设区市域统计调查遵循一体化理念,把设区市 区)、乡(镇、街)三级统计机构视为有机整体,在任务布置、数据采集、审核验收、数 量检查、资料留存、评价考核的统计调查全过程统一工作流程、步骤、规则,实现统计数 量。
指利用网络交互特性,由设区市统计机构设计制作,在联网直报平台加载统计调查视频教学 解答及成绩测试软件模块,既解决统计调查对象人员更换必须随时接受培训的困难,文可减 镇、街)、县(市、区)统计机构培训工作压力的一项培训制度
DB32/T 35132019
指设区市域三级统计机构,在国家联网直报平台规定的报表开网上报至关网结束期间(简称开网 期),对已上报的统计数据,包括上一级统计机构下发的统计问题查询,运用统一的审核规则,每日 必须进行审核与查询DB53/T 923-2019标准下载,确保问题与查询在24小时内完成回复,查询与反馈记录作为工作记录保存,作 为事后核查依据
依照统计法与统计条例,遵循国家、省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及一体化管理理念,设区市域统计调 查通过创新制度、统一规则、程序化应用,把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三级统计机构工 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做到“工作有标准、过程有痕迹、核查有依据”。突出三大特点: a)统一管理:在一体化的管理目标、要求下,对统计调查全过程制定统一规则。 b)分级负责:不同层级承担不同阶段的组织管理职责。 突出重点: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主线,在工作流程各环节设计中,围绕改善质量的重点问 题、构成数据的重点单位、突出解决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各级统计机构对直管统计调查对象应依法 回收有效的《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见附录A), 同时保存《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回执(见附录B)和《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存根(见附录C)。
4. 1. 2 人员培训
4.1.2.1设区市级以上统计机构应提供网络在线培训、统计业务资料以及业务知识实时更新等支持手 段,汇总形成全市统计人员业务学习资源及组织管理网络。 4.1.2.2县(市、区)统计机构应定期开展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系统培训,汇总形成县(市、区)级统 计人员业务学习资源及组织管理网络; 4.1.2.3乡(镇、街)统计机构应组织实施对新增统计调查对象的专门统计业务、统计直报平台培训 建立乡(镇、街)统计人员动态学习资源及管理网络。
4.1.3.1乡(镇、街)统计机构在任务布置阶段是管理统计调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 一应主动对接新入库的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人员,及时送达统计报表与相关任务; 应建立统计调查单位管理信息档案,对调查对象统计人员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定人、定岗及 上岗工作与培训状况,体现痕迹管理; 一应加强对本地区重点企业的访问、交流,对已更换的统计调查单位人员及时开展统计业务培 训,访问、交流与培训频次做到年度内全覆盖。 4.1.3.2县(市、区)级统计机构在任务布置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本地区统计调查,培训乡(镇、街 充计机构、统计调查单位,定期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培训应包含年、定报培训,频率应不低于2次/年; 汇总全域统计调查单位管理信息档案,指导、督查乡(镇、街)统计机构完成本阶段任务
DB32/T 35132019
4.1.3.3设区市级统计机构在任务布置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全市统计调查,培训县(市、区)、乡 (镇、街)统计机构、统计调查单位,定期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培训应包含年、定报培训,频率应不 低于2次/年;汇总全市统计调查单位管理信息档案,指导、督查乡(镇、街)统计机构完成本阶段任 务。
统计调查对象与各级统计机构应签署《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数据质量自查与承诺书》(见附录D) 由直管统计机构保存。
各级统计机构应根据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相应的重点单位,围绕本地区重点单位的变化,开展 月度预测预报工作,把预测预报工作与对关键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组织、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预测预 报电子表格作为工作记录保存。对于影响地区、行业、时期的统计数据重大变化,及时开展预警性预 报,为决策提供及时信息,
设区市级统计机构应制定三级标准统一的审核规则与审核模板。各级统计机构应在联网直报开网 期内,执行日审日清制度,即对本地区每日上报单位开展数据审核,对需查询的重点单位开展每日 下发审核查询清单,每日回收整理反馈信息,规范填表说明文件工作。查询与反馈记录作为工作记录 保存。
各级统计机构应在本级验收期内,编制相应的统计汇总表,对综合数据开展分析与评估,编制本 期报表编表说明,综合汇总表及编表说明经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报上一级统计机构汇总,并作为记录 保存。
质量检查应采用“上门走访、上门核查”的形式,明确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三 各自的分工;围绕“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选取占地区总量70%的重点统计调查单位;围绕一体化白 管理要求,实行统一任务管理,即: d)统计调查单位是否存在、正常经营; e)统计调查单位上报报表的数据是否准确; f)了解统计调查单位发展经营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发展变化
DB32/T35132019
各级统计机构对直管统计调查单位依法下发、回收、保存有效的《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统计 调查对象统计数据质量自查与承诺书》。各级统计机构在完成统计调查上报流程后,应将统计人员信息 预测预报、查询与反馈记录、汇总报表与编表说明、质量检查,按照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的程序规定 归档保存。
5.1设区市级统计机构
县(市、区)、街道统计机构,考核内容见附录E
设区市级统计机构工作内容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应组织各县(市、区)按照规定,开展统计调查单位入库审核工作。 每年应培训县(市、区)统计人员两次以上,并利用网络工具,设计制作在线企业填报指南, 减轻乡(镇、街)培训企业的难度与频度,每年对重点单位的业务培训应不少于一次。 设计统计预测预报、汇总编表说明电子台帐,指导县(市、区)、乡(镇、街)开展预测预 报、汇总评估的事前、事后统计调查分析、监测工作,定期召并重点单位信息交流会,带动 各区域重点单位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开展数据质量总量评估工作,根据各县(市、区)的编 报说明,编报月度数据上报说明。 制定统一的报表审核规则与模板,开展数据“日审日清”跟踪审核工作,指导县(市、区)、 乡(镇、街)填报跟踪查询电子台账; 一开展数据质量入户核查工作。每年对辖区内企业、重点企业、数据波动大的企业开展数据检 查或核查。检查县(市、区)、乡(镇、街)各种电子工作台帐。 开展对各县(市、区)一体化统计调查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 汇总报表及编表说明,按照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的程序规定,归档保存。
5.2 县(市、区)统计机构
县(市、区)统计机构工作内容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县(市、区)统计机构直接负责本区域的企业入库、审核工作。按季度收集市场监督管理部 门、税务部门新增统计调查单位记录,指导乡(镇、街)、企业开展入库申报和审核把关工 作。对直管统计调查对象依法下发《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数据质量 自查与承诺书》,回收保存有效的《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回执与《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数据 质量自查与承诺书》 县(市、区)统计机构负责对街道、园区定期开展统计业务和联网直报单位知识培训,每年 度应不少于两次,协助乡(镇、街)开展对新入库单位的培训。 确定本县(市、区)重点企业,开展预测预报、汇总编表说明工作,指导乡(镇、街)开展 统计分析、监测。 开展数据“日审日清”跟踪审核工作,催报、审核查询、回复查询报告,形成跟踪查询电子 台账。 一开展数据质量入户核查工作。每年对辖区内企业、重点企业、数据波动大的企业开展数据检 查或核查;检查乡(镇、街)统计工作记录和流程。 汇总报表及编表说明,按照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的程序规定,归档保存
5.3乡(镇、街)统计机构
JG∕T 137-2001 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DB32/T 35132019
乡(镇、街)统计机构工作内容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一对直管统计调查对象依法下发、回收有效的《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签署《统计调查对象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与承诺书》,同时保存《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回执与《统计调查对象统 计数据质量自查与承诺书》。乡(镇、街)、园区定期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每年度应不少于 两次,加强与统计调查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了解辖区内重点单位的运行情况,每年走访新入 库企业、重点企业、数据波动大的企业,按时上报预测预报、汇总编表说明、电子台帐给县 (市、区)统计部门。 开展辖区内企业催报工作,确保按照国家一套表“四条红线”和节点要求,上报统计报表, 实现“四率(上报率、直报率、直验率、验收率)100%”要求。 开展数据“日审日清”的跟踪催报、审核查询,完善核实性错误说明的审核订正,达到“四 率(上报率、直报率、直验率、验收率)100%”验收目标,形成跟踪查询电子台账。 汇总报表及编表说明,按照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的程序规定,归档保存。
6.1设区市级统计机构
设区市级统计机构工作要求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按照规定,完成全市新增单位入库审核并上报。 按照规定,汇总县(市、区)预测预报情况表。 每月“开网”期内,每天下发、回收、回复查询报告书,形成跟踪查询电子台账 每月各级验收期内,完成本级统计报表验收工作。 设区市级验收之后,全市汇总各地编表说明、出表,完成编表说明。 每月开展统计分析服务,撰写统计信息、快报、统计分析和统计调研
6.2县(市、区)级统计机构
县(市、区)级统计机构工作要求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按照规定,完成本区域新增单位入库审核并上报。 按照规定,上报预测预报情况表。 每月“开网”期内,每天下发、回收、回复查询报告书,形成跟踪查询电子台账, 每月各级验收期内,完成本级统计报表验收工作。 县(市、区)级验收之后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项目用地平整合同,汇总、出表,编制上报说明, 每月撰写统计信息,每季度开展统计分析
3.3乡(镇、街)统计机构
乡(镇、街)统计机构工作要求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及时跟踪调查单位统计人员变动情况,如有人员变动,应做好新进员工相关培训工作 按照规定,向县(市、区)级统计机构上报企业主要指标预计情况。 每月“开网”期内,每天提醒、核实、回复查询报告书。 每月各级验收期内,完成本级统计报表验收工作。 乡(镇、街)级验收之后,全乡(镇、街)汇总、出表,编报上报说明。 每年开展统计分析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