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785-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pdf简介:
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份国家标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评估体系。它规定了如何评价和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热湿比等参数,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满足不同功能空间(如住宅、办公室、商场等)的环境要求。
该标准包括了热湿环境的测量、评价方法,以及热湿环境的设计和控制原则,旨在提高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促进节能减排,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它对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以及相关质量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BT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Ia,r 修正后的边界层空气总热阻(clo); I,一一一边界层空气总热阻(clo),取0.7clo。 3当人附近的空气流速(ar)不大于3.5m/s、人身体移动 速度(uw)不大于1.2m/s时,动态服装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Icl,r—一动态服装热阻(clo); fal—一服装面积因数,等于着装时人的体表面积与裸露 时人的体表面积之比。 4当人进行除行走外其他形式活动时或静止时,人身体移 动速度()按下式计算,且应低于0.7m/s:
式中:M一一代谢率(W/m²)。 5当服装热阻小于等于0.6clo时,修正后的服装总热阻 (IT.r)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一一代谢率(W/m²)。 5当服装热阻小于等于0.6clo时GB 10800-1989 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修正后的服装总热阻 (IT.r)应按下式计算:
附录 D体感温度的计算方法
0.1当满足下列四个条件时,体感温度可近似等于空 度: 室内没有辐射加热或者辐射冷系统; 2 外窗或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符合下式的规定:
表 D.0.2 系数A取值
LPD1 局部不满意率(%); tal 局部空气温度(℃); Ual 局部平均空气流速(m/s)。若局部平均空气流 速小于0.05m/s,取0.05m/s;
1一局部蔡流强度(%) 2当头和踝部垂直高度之间的空气温度差小于8℃时,局 满意率(LPD,)应按下式计算或按图 F.0.2确定:
式中:LPD2 局部不满意率(%); Ata.v 头和踝部之间的垂直空气温度差(℃)。
由垂直空气温度差引起的局部不满
图F.0.3地板表面温度引起的局部不满意率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2《热环境人类工效学:代谢率的测定》GB/T18048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2《热环境人类工效学:代谢率的测定》GB/T180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0.1室内热湿环境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 建康、舒适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设计、营造适宜、健康的室 内热湿环境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因此,本标准根据我国国情和最 新科研成果,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 境的等级划分以及评价方法,以规范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营 造、运行及评价。 1.0.2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年满 18周岁,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健康成年 人所在的室内热湿环境。一些特殊形式的建筑,例如阳光房、窑 洞等,不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内
2.0.7服装热阻表征服装隔热性能,单位为克罗(符号clo), lclo=0.155m²:K/W 2.0.12单位时间代谢产热量,单位符号为met。1met= 58.2W/m²,1met等于一般人在静坐时单位身体表面积所产能 量的平均值。 2.0.15紊流强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可以按下式计算:
T. = [Spv/ua] × 100
式中:Spv一 空气流速标准差; Ua一一空气流速平均值(m/s)。 该公式参考了美国ASHRAE55标准。 2.0.17体感温度是指具有黑色内表面的封闭环境的平均温度, 在该封闭环境中,人体通过辐射和对流交换的热量与人体在实际 环境中交换的热量相等。
本杀规正的 土安切能房间蚁区域 拍的定:这些切能 房间的数量和(或)房间的累积总面积等,在一个建筑中占有最 大的比例的房间或区域。例如:办公建筑或写字楼中的办公室 旅馆建筑中的客房等。
旅馆建筑中的客房等。 3.0.3本条规定了申请室内热湿环境设计评价的建筑应提供的 资料,主要有: 1相关审批文件,如:立项批文、规划许可证、建筑红线 图等; 2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各有关专业(主要是建筑和暖 通空调专业)的施工图纸、计算书等; 3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的证明文件,如:施工图设计文件 审查记录和审查报告等。
资料,主要有: 1相关审批文件,如:立项批文、规划许可证、建筑红线 图等; 2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各有关专业(主要是建筑和暖 通空调专业)的施工图纸、计算书等; 3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的证明文件,如:施工图设计文件 审查记录和审查报告等。 3.0.5本条规定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按照冷热源方式分为人 工冷热源热湿环境和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两类,主要是考虑到 广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实际建筑的不同情况和使用 要求。这两类热湿环境的评价在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分别作出 了规定。 36收屋用强 了
3.0.5本条规定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按照冷热源方式
工冷热源热湿环境和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两类,主要是考虑到 广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实际建筑的不同情况和使用 要求。这两类热湿环境的评价在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分别作出 了规定。
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气候、适应性等条件,合理控制室内热湿 环境,鼓励营造舒适、节能的室内热湿环境,
4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
4.1.1本条规定了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的前提条件。满足 这些条件的室内热湿环境,再按本标准第4.2节的方法进行等级 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可能是工级或Ⅱ级,也可能是Ⅲ级;不满足 这些前提条件的,则不能采用本标准进行评价, 建筑围护结构要避免结露,是因为结露利于霉菌的生长,不 利于人体身体健康。设计评价阶段检查设计计算书,无其是围护 结构表面温度是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工程评价阶段米用现场 查看围护结构表面是否出现结露、发霉等现象,
4.2.1本条规定了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方法选用条件及原 则。参照国际标准IS0)7730,由于吹风感而造成局部不满意率 (LPD)一般不大于20%。当LPD≤20%时,空气温度、空气
流速和空气紊流强度之间的关系如 图1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夏季室内紊流 强度较高,取为40%,空气温度取 26℃,得到夏季室内允许最大空气 流速约为0.25m/s;冬季一般室内 空气紊流强度较小,取为20%,空 气温度取18℃,得到冬季室内允许 最大空气流速约为0.2m/s。 室内热湿环境参数通过热湿环 境模拟(设计评价)或现场测试
图1空气温度、空气流速和 空气紊流强度关系图
(工程评价)获得。当采用问卷调查法时,为保证科学性和正确 性,根据统计学理论,当随机抽取的样本数量大于等于30,视 为大样本。
图2不同服装热阻体感温度上下限计算举例 1一服装热阻为0.5clo的I级区(实线区域);
2一服装热阻为1.0clo的I级区(虚线区域)
情况,依据服装热阻分别划分为0.5clo和1.0clo两个区域,分 别根据PMV为一0.5~~十0.5确定体感温度边界。 当空气流速大于0.15m/s时,根据是否具备空气流速控制 条件(房间内每6人或每84m²内应具有控制空气流速的设备) 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一般来说,空气流速上限不宜大于0.8m/s: 如果空气流速可以调控,当室内体感温度高于25.5℃时,短时 间内空气流速可提高至1.2m/s。当室内体感温度低于22.5℃ 时,为避免冷吹风感,空气流速不应高于0.15m/s。
5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
5.1.1本条规定了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的前提条件。满 足这些条件的室内热湿环境,再按本标准第5.2节的方法进行等 级评价,并目评价结果可能是I级或级,也可能是加级;不满 足这些前提条件的,则不能采用本标准进行评价。对于非人工冷 热源室内热湿环境,同样要避免建筑围护结构结露,是因为结露 利于霉菌的生长,不利于人体身体健康。设计评价阶段检查设计 计算书,无其是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是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工 程评价阶段采用现场查看围护结构表面是否出现结露、发霉等现 象。对于非人工冷热源(即:设计图中不设计人工冷热源)热湿 环境,采取合理的自然通风等有效措施,可以较大地改善室内热 湿环境。
5.2.2本条规定了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的计 算方法。 1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原理 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稳态热平衡可用图3表示。预计平 均热感觉指标(PMV)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一物理刺激量; G一人体感受量。 热湿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体生理、心理和行为的适应性调 节,从而形成负反馈,其过程可反映于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 标(APMV 当中,见图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 大于0的系数,取决于气候、季节、建筑形式及 功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他瞬时物理环境中的 相关因素。
将式(2)代人式(3),可得
设入=K/8,式(5)可得
PMV APMV: K: X PMV d
PMV APMV (1 + ^ X PMV)
式中:入一一自适应系数。 式(6)即条文中给出的本标准公式(5.2.2),可以用于计 算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 假设:
室内空气流速可以适当提高的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产寒地区 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的划分按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执行。根据 评价日的室外平滑周平均温度确定室内体感温度等级范围,通过 与实际室内体感温度比较确定室内热湿环境等级
GB 50072-2010 冷库设计规范6. 1基本参数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