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497-2016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

JGT497-2016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506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GT497-2016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简介:

JGT497-2016 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为《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中,排风高效过滤装置是该规范中的一部分,主要针对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排风系统的过滤设备进行规定。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主要用于空气净化和防尘,它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有害气体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这类装置通常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或者更高级别的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等,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的空气净化需求。

在JGT497-2016中,对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的安装位置、过滤器的更换周期、维护管理、检测方法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其在通风工程中正确、有效且安全的运行。同时,也强调了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以保证其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JGT497-2016 是为了提高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室内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对于相关行业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JGT497-2016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部分内容预览:

本标准规定了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设施中用于去除有害生物气溶胶的排风高效过 滤装置。类似用途的排风高效过滤装置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去除放射性气溶胶的排风高效过滤装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165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 GB/T1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 GB18457一2015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 GB19489一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50346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exhausthighefficiencyfiltrationunits 用于特定生物风险环境,以去除排风中有害生物气溶胶为目的的过滤装置。装置具备原位消毒及 检漏功能。

浅谈工程结算审核毕业设计论文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 用于进行空气过滤且符合GB13554规定的空气过滤器

额定风量ratedairvolumeflowrate 由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生产厂家所规定的、用于标识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最 气体积流量。 3.6 泄漏率leakrate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一定试验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泄露的空气体积与装置内净容积的比值

额定风量ratedairvolumeflowrate 由排风高效过滤装置生产厂家所规定的、用于标识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最大空 气体积流量。 3.6 泄漏率leakrate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一定试验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泄露的空气体积与装置内净容积的比值。

4.1.1按安装方式分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划痕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应有压力测 阻力进行监控,且应有 采样管被污染的措施(如在压 过滤器过滤效率相当的达

4.1管道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1000Pa压力下的分钟漏泄率不应大于装置净容积 4.2风口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安装环境具有密封性要求时,可按7.4的规定或用户 实他方法进行密封性测试

6.5安装后高效过滤器检漏

6.5.1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应具备对安装后的高效过滤器及安装边框进行检漏测试的措施。 6.5.2采用扫描法测试时,被测高效过滤器任一点局部效率应不低于99.99%;采用效率法测试时,被 测高效过滤器对0.3μm0.5μm间粒子实际过滤效率及置信度为95%的过滤效率下限均应不低于 99.99%。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应具备对装置内部进行循环消毒的配套措施。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应能对装置内 各部位进行可靠消毒,并应提供相应的推荐消毒程序及证明文件,

扫描法检漏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其扫描过程中,应能检测被测高效过滤器出风面及过滤器与安 装框架连接处的泄漏。

扫描法检漏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应具备有效识别、定位漏点的能力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阻力应在负压工况下进行测试,测试工况应至少包括装置额定风量的50%、 70%和100%。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可按GB/T6165的规定进行。

使用气密阀或盲板将排风高效过滤装置进、出风口密封,使用真空泵将被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内抽 至至少一2500Pa(相对所处测试房间)并维持至少60min。测试前、后使用水平尺对排风高效过滤装

JG/T497—2016

各部分进行测量,观察是否存在永久性明显结构变形。测试后,还应按7.4的规定进行

型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密封性试验 采用定压法或压力表减激法边 时,可参见附录B所规定的交变压力法进行

7.5安装后高效过滤器检漏

7.5.1.1测试气溶胶

7.5.2.2上游气溶胶浓度稳定性测试

7.5.2.3使用光度计的测试程序

计进行高效过滤器扫描检漏测试时,测试程序应符合GB50591或GB50346相,

当使用光度计进行高效过滤器扫描检漏测试时,测试程序应符合GB50591或GB50346相应 规定。

7.5.2.4使用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如下: a)在被测高效过滤器的上游引人测试气溶胶,在确认上游气溶胶浓度稳定后进行上游气溶胶浓 度c。的测试; b) 检查所使用的光学粒子计数器是否可自净清零,并据此确定下游扫描检漏测试中“疑似漏点” 判据N,。若计数器可自净清零,可将N,确定为1。即扫描过程中,任何导致计数器产生读数

JG/T4972016

的地方将被标记为“疑似漏点”,应进行进一步的定点检测判定其是否确为漏点; 根据所使用的光学粒子计数器扫描探头的宽度,按式(1)确定扫描速度上限

S,光学粒子计数器扫描探头扫描速度上限,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C 上游气溶胶浓度,粒工; P一 局部透过率允许限值,0.01%; Q,计数器标准采样流量,0.472L/s(28.3L/min); D。一一扫描探头沿扫描速度方向的宽度,cm; N。一一判定“疑似漏点”的期望读数,粒。 手动或通过自动执行机构驱动扫描探头以不超过扫描速度上限的速度对被测高效过滤器出 风面及过滤器与安装框架连接处进行扫描检测。扫描过程中,任何导致计数器产生不小于 N,的区域将被标记为“疑似漏点”,应将扫描探头固定放置于疑似漏点处一定时间(如不少于 20s)进行定点检漏测试。定点检漏过程漏点判定的计数器期望读数、定点测试时间以及实际 观测上限值分别按式(2)和式(3)确定:

式中: N。—漏点判定的计数器期望读数,粒; Na——计数器实际观测上限读数,粒;

7.5.3高效过滤器效率法检漏测试

7.5.3.1测试气溶胶浓度

测试时,下游气溶胶测试计数不宜小于20粒,且上游气溶胶最小测试计数不宜低手 5.3.2上游及下游气溶胶浓度均性测试

7.5.3.2上游及下游气溶胶浓度均匀性测

7.5.3.3上游气溶胶浓度稳定性测试

上游气溶胶稳定性测试应按7.5.2.2的规定进行

7.5.3.4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如下: a)将气溶胶发生器及激光粒子计数器分别连接至相应的气溶胶注入口及采样口。开启排风系统 风机,调整、测试并确认被测过滤器风量,使其风量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不得超过额定风量,稳 定运行一段时间; 6) 不开启气溶胶发生器,采用光学粒子计数器在过滤器下游采样口处测量此时过滤器下游背景 浓度。背景浓度超过35粒/L时,应检查装置密封性,直至背景浓度满足要求; 开启气溶胶发生器,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分别在过滤器上游及下游采样口处,测量过滤器上游 气溶胶浓度c.及下游气溶胶浓度c,至少检测3次;

d)按式(4)及式(5)计算被测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实际过滤效率及置信度为95%的过

式中: E——过滤效率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ca下游粒子浓度的平均值,0.3μm~0.5μm; 上游粒子浓度的平均值,0.3μm~0.5um

Egs%min 置信度为95%的过滤效率下限值; Cd.95%max 下游平均浓度95%置信上限,根据实测下游平均浓度c查表1得出; Ca.95%mi 上游平均浓度95%置信下限,根据实测上游游平均浓度查表1得出

表1置信度为95%的粒子计数置信区间

注:本表为依据泊松分布,置信度为95%的粒子计数置信区间

e 过滤器下游浓度小于20粒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测试并计算过滤器上游气溶胶浓度的平均值c,并按表1计算上游95%置信下限的粒子浓度 Ca.95%min,根据cu.95%mi和过滤器最大允许透过率(0.01%)计算下游允许最大浓度,再根据表1 查得或计算下游允许最大浓度的95%置信下限浓度cd.95%max。测试过滤器下游气溶胶浓度时, 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并应至少检测3次,计算平均值cd。若ca≤cd.95%mx,应认为过滤器无泄 漏,符合要求,反之不符合要求

7.5.4其他测试方法

7.6.1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可消毒性的验证应根据使用环境的生物因子风险等级选择生物指示剂种类 及消毒剂。 7.6.2消毒验证过程中,生物指示剂的布点应涵盖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内各部位,尤其是人员可能触碰 或需要在装置内进行操作的区域。 7.6.3消毒灭菌程序结束后,将布点处的生物指示剂按所需培养温度进行恒温培养,培养后的生物指 示剂均应显示灭菌效果,如菌片变色等DB13(J)∕T 8336-2020 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标准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应进行完整的手动或 描过程中扫描探头覆盖区 定范围

7.8 漏点识别有效性

风高效过滤装置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

8.2.1排风高效过滤装置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定型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c) 产品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连续生产时每2年进行一次; e) 停产2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8.2.2 型式检验项目应见表2。

3.2.1排风高效过滤装置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定型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c) 产品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d) 连续生产时每2年进行一次; e) 停产2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8.2.2 型式检验项目应见表2。

8.3.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

排风高效过滤装置在工程现场安装就位前《通用机场建设规范 MH/T 5026-2012》,检验项目见表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