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322-2011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

DB51/T 1322-2011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33.8K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418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T 1322-2011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简介:

DB51/T 1322-2011 是中国四川省的地方标准,名为《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它主要针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政务大厅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了一套指导性规范。这个规范旨在推动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化、信息化进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公众满意度。

该规范涵盖了电子政务大厅的总体布局、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信息安全、服务流程、人员培训、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它要求电子政务大厅要实现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政务服务,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具体来说,它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硬件设施:如办公设备、网络安全设备、自助服务终端等的配置和布局。 2. 软件系统:如政务服务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电子审批系统等的应用要求。 3. 服务流程:规范政务服务的线上办理流程,以及对窗口服务人员的技能要求。 4. 信息安全:强调数据备份、网络安全防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重要环节。 5. 运营管理:包括服务标准、评价体系、应急处理机制等。

总的来说,DB51/T 1322-2011 是为了推动电子政务大厅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提升政府效能。

DB51/T 1322-2011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建设的公众参与度;促进经济发展、建设一流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为优 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手段

系统由一库两网三平台组成。“一库”即全省统一的标准数据库,“两网”即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 网,“三平台”即应用平台、展示平台和管理平台。

DB51/T13222011

《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 CECS290:2011》DB51/T13222011

4. 1. 1一般要求

4.1.1.1数据库采用集中加分布混合模式,省级政务数据库负责省级政务数据和全省关键政务数据的 收集、使用和存储,省级以下政务数据库负责本级政务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 4.1.1.2省、市(州)、县(市、区)、乡(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均需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省 政务服务中心到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100M以上带宽连接,省级行政部门到省政务服务中心需10M带 竞接入,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到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外网要实现100M以上的带宽接入,县级政务 服务中心到乡镇要实现10M以上的带宽接入,市(州)行政部门到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10M带宽接入。 4.1.1.3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县和市的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通过逻辑 隔离安全设备进行联接,带宽要求100M以上。

4.1.1.4电子政务大厅采用网站群管理模式,统一规划构建信息发布(审核)平台、政民互动平台、 管理平台、监测平台

页面整体设计风格应一致,页面布局和用图、用色风格前后一致,注意页面的关联; b) 界面元素命名应一致,相同元素应该用相同命名,同类元素命名应满足一致性; C 相同功能宜使用相同元素; d 界面元素样式及摆放位置在同一界面和不同界面之间都应一致; e 不同栏目版块内容不宜有交叉重复内容,共性较多的内容应尽量划分到同一栏目版块; f 结构层次不应过深,不宜超过3层; 名 常用信息内容、功能服务宜放到较浅层次; h 信息内容获取和功能服务过程不宜超过3步,当需要更多步骤时应有明确提示。 1.1.6 域名是电子政务大厅的重要元素,应符合: a)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关于域名管理的相关要求; b) 域名应容易理解和记忆,宜放弃无意义或难以理解的字符数字组合而选用稍长的域名。

4.1.3.1系统中的硬、软件及信息资源要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 4.1.3.2对网络结构的设计,网络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应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 统运行可靠。 4.1.3.3应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1.3.4应有可靠的防病毒、防算改措施

4. 2. 1 应用平台

DB51/T1322201

应用平台应具备跨平台、支持多种数据库环境的能力,按功能可分为政务公开系统、办事服务系统、 政民互动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等内容。

4. 2. 2展示平台

平台应包括政务大厅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

4.2.4系统分析平台

系统分析平台应满足电子政务大厅系统整体流量分析的需要,内容应包括浏览量和浏览人的 平均逗留时间、浏览页面数等;应提供图形化的年报、月报、周报、用户区域分析报告,为电 大厅内容和功能的调整提供依据

4. 3. 1一般要求

数据应符合GB/T15121、GB/T17191、GB/T17235、GB18030等标准的规定

4.3.2.1文本数据标准

.3.2.2图形图像数据

主要格式有WAV、MP3、MIDI和ASF等流式音频格式,用于实时交互的音频宜使用流式媒体 格式。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宜不低于11.025kHz,量化位数至少为8位,声道数宜为双声道。网站 上使用的语音应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男声或女声配音(民族语言版本除外)

素材主要使用AVI、QuickTime、MPEG和ASF等流式媒体格式。视频类素材每顿图像颜色数 应不低于256色或灰度级不低于128级。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应有良好的同步性。

DB51/T13222011

应使用GIF和Flash、AVI动画、FLI/FLC动画或QuickTime动画格式等,动画色彩造型应和 谐,顿之间应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4.3.3统一数据编码要求

3.4数据字典编码标准

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字典、行业标准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 为确保数据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标、行业标准的数 居字典,应严格采用,不得自行定义。 充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在有关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规定的 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 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程序

4.3.5数据接口标准

数据接口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数据接口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的安全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b)数据接口方式包括基于IP的通信包交换、基于文件的数据交换、数据库表一级的交换; c)每一级数据交换,都需定义接口数据的结构、格式、语义,以确保参与交换的各个子系统以统 一的语义理解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d)信息服务标准化宜采用XML技术,可通过SOAP协议以XML方式进行数据同步

5.1.1主机平台是电子政务大厅硬件支撑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构建“电子政务大厅”硬件 和系统运行的载体。

和系统运行的载体。 5.1.2主机平台主要由主机系统和存储备份系统构成。 5.1.3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应用需求和发展规划,需要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群才能支持各种 应用。应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全文检索服务器、内容管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子政务大厅WEB服务 器、邮件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奥情信息采集服务器、内容检索服务器、单点登录认证服务器、病毒防 护服务器。 5.1.4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关键应用服务器宜配置双机系统及双机热备软件, 实现主机故障切换、避免意外停机消除单占故障、保证系统连续可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5.1.4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关键应用服务器宜配置双机系统及双机热备软件, 实现主机故障切换,避免意外停机,消除单点故障,保证系统连续可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息发布系统、业务办理流程管理系统、舆情采集监控系统、搜索引擎系统等

DB51/T1322201

应用软件即依托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的各行业办公业务系统,如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等。

安全管理应符合GB/T9387.2、GB/T15278等标准的相关要求

6. 2. 1物理层安全

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人为操作 关误或错误以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应符合GB50173、GB2887、 GB9361等标准的要求; b)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 电源保护以及设备元余备份; c)媒体安全: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 应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

6. 2. 2. 1防火墙

方火墙产品应满足以下条件: a)基于状态检测的分组过滤; b) 多级的立体访问控制机制: c 面向对象的管理机制: d) 支持多种连接方式,透明、路由; e) 支持OSPF、IPX、NETBEUI、SNMP等协议; 具有双向的地址转换能力; 名) 透明应用代理功能; h) 一次性口令认证机制; i 带宽管理能力: j 内置了一定的入侵检测功能或能够与入侵检测 k) 远程管理能力: 1) 负载均衡; m 支持动态IP地址:

DB51/T13222011

n)内嵌VPN功能支持; o)灵活的审计、日志功能

6. 2. 2. 2 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人侵检测系统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a 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实时地、分布协同地全面检测可能的入侵行为; 能及时识别各种黑客攻击行为,发现攻击时阻断或弱化攻击行为、并能详细记录,生成入侵 检测报告,及时向管理员报警; ) 能够按照管理者需要进行多个层次的扫描,按照特定的时间、广度和粒度的需求配置多个扫描 能够支持大规模并行检测,能够方便地对大的网络同时执行多个检测; e 所采用的入侵检测产品和技术不能被绕过或旁路: 检测和扫描行为不能影响正常的网络连接服务和网络的效率; 8 检测的特征库要全面及时更新; h 安全检测策略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对检测强度和风险程度进行等级管理,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 选择相应的检测策略; 1 能够帮助建立安全策略,具有详细的帮助数据库,协助管理员实现网络的安全,并且制定实际 可强制执行的网络安全策略

6.2.2.3数据传输安全

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针对使用特定功能如网上办事、网上审批等用户宜采用强制 认证。

6. 2. 2. 4系统安全审计

6. 2. 3 系统层安全

6.2.3.1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管理应从物理安全、登录安全、用户安全、文件系统和打印机安全、注册表安全、 RAS安全等方面制定强制安全措施。

6.2.3.2数据库安全

GB 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2.4.1身份认证技术

DB51/T1322201

电子政务大厅应设立系统管理人员、信息发布人员、业务办理人员、在线巡查人员等不同的管理 权限,必须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设置功能,并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对公众的特定服务,例如网上办事、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服务,应当建立相应的公众身份认证 服务。

6. 2. 4. 2 防病毒技术

从电子政务大厅运行安全角度考虑,在保证站群整体安全的基础之上,通过安全配置DNS 众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在进行DNS安全配置的安全服务中,应根据客户的基本需求,结合业 及其安全问题,制定DNS配置方案并实施

DB52/T 1449-2019标准下载6.2.5响应与备份恢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