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SY/T 4108-2019 油气输送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及施工规范简介:
SY/T 4108-2019《油气输送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及施工规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SY/T(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系列中的一项标准,主要针对在油气输送管道(如输油、输气管道)的同一沟槽(隧道)内同时敷设光缆(尤其是硅芯管)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详细的规定。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设计原则:规定了光缆(硅芯管)与油气管道的间距、埋深、敷设方式等设计要求,以保证两者的安全运行,同时满足传输质量的要求。
2. 选型与采购:对光缆(硅芯管)的类型、规格、性能参数等进行了规定,包括对光缆的抗拉强度、耐压、耐腐蚀等性能的考量。
3. 施工工艺:详细阐述了光缆(硅芯管)的开挖、敷设、连接、保护等施工步骤的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4. 安全与环境保护: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如防止管道破坏、光缆损伤,以及对土壤和水源的保护。
5. 质量验收与维护:对施工完成后光缆(硅芯管)的验收标准和后期维护管理提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SY/T 4108-2019标准旨在确保油气输送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以满足油气传输和通信的需求。
SY/T 4108-2019 油气输送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及施工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3.3.1,3.3.2油气输送管道和光缆(硅芯管)敷设在特殊地段 的保护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光缆(硅芯管)在这些特殊地段除 原则上应充分利用管道的保护措施外,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和环保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作为补充。保护用塑料管推 荐用HDPE管,压重用土袋推荐原土袋。 3.3.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 和《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的规定,油气输送管道 在岩石和砾石区敷设时,管沟底部先铺0.2m的细土或沙;管沟 回填时,先用细土或沙回填至管顶以上0.3m后,方可用土、沙 或粒径小于100mm的碎石回填。 3.3.4光缆(硅芯管)与管道同沟敷设时,不设置防雷线,是 出于以下两点原因: 1光缆(硅芯管)绝缘电阻率较管道绝缘电阻率大。 2防雷线与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可能相互影响。 3.3.6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51158制定,光缆线路在通过有鼠害、蚁害等灾害的地区 时,光缆(硅芯管)应采取防鼠害、蚁害的光缆(硅芯管)或 其他相关防护措施。 3.3.7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51158及同沟敷设的特殊性,若无法实现S形敷设,应采取 分段对光缆加手孔作盘留的方式进行拉力释放,避免光缆承受 长期较大拉力,影响光缆的性能。具体盘留点的间距应结合坡 度的大小和光缆的实际性能决定
3.4光缆(硅芯管)附属设施
.1 本规范中的“手孔”可用于光缆接续、辅助吹缆及安装
特殊设备。考虑目前油气输送管道光纤预警系统应用,需要在 有光缆进站需求的站场、阀室外,远离振动源的位置设置手孔。 手孔与管道平行间距是根据管道维护经验确定的。 5埋地型手孔指的是手孔及手孔盖全部埋设在地面下:普 通型手孔指的是手孔盖露出地表面,无需开挖即可打开手孔盖 进行手孔内作业的手孔。
3.4.2为减少手孔征地以及降低人为破坏的可能性DB22∕T 1024-2011 预拌砂浆技术规程,在
段应尽量采用理埋地型手孔。采用理地型手孔时,为便于光缆吹 放和今后线路维护,应在手孔上方设置电子标志器,
3.5.1,3.5.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和《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的规定,管 道除设置里程桩外,在管道转角处设转角桩,与公路、铁路、 河流和地下构筑物的交处两侧设置标志桩(牌),在人口密集 区设置加密桩,因此光缆(硅芯管)标识可以与管道标识共用, 在管道标识上标注光缆信息,只在光缆(硅芯管)手孔、接头 盒理设点、光缆(硅芯管)单独进出站点和单独穿跨越点的位 置设置通信专用标识。直理光缆及特殊要求的管道光缆在光缆 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便于对光缆绝缘电阻进行监测。 3.5.3目前管道标石断面一般为方形,侧面为黄色(R255, G230,B0),顶部为红色(R204,G0,BO);字体采用朱体, 色为红色(R204,G0,B0)。具体形状和字体、颜色也可各 金业白行确宝
置设置通信专用标识。直理光缆及特殊要求的管道光缆在光缆 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便于对光缆绝缘电阻进行监测。 3.5.3目前管道标石断面一般为方形,侧面为黄色(R255 G230,BO),顶部为红色(R204,G0,B0);字体采用朱体 颜色为红色(R204,G0,B0)。具体形状和字体、颜色也可各 企业自行确定。
3.5.4为提高管道的安全性,油气输送管道一般均设置标志带。 为减少施工协调,共用标志带宜由管道施工单位负责敷设。光 缆单独敷设时应单独敷设标志带。
3.5.4为提高管道的安全性,油气输送管道一般均设置标志
4.1.1~4.1.3工程施工应按工程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标准《通 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GB51171、《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技术规范》YD5103进行,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应按 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范》SY/T6444执行。
4.2.4在光缆单盘检验中采用熔接测试,避免光缆因芯径失配、 折射率分布失配、光纤同心度不良、模场直径失配、接续损耗 直出现大正大负的现象。通过多次接续只能使单向值小些,平 均值趋于零,但正负现象不能避免。正负现象对光纤传输损耗 有一定的影响。
4.2.5硅芯管外表无损伤,色泽应均匀;硅芯管内、外壁应光
4.2.5硅芯管外表无损伤,色泽应均匀;硅芯管内、外壁应光 滑、平整,不应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杂质等。硅芯管接头连 接件主要性能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及订货合同要求。
4.4光缆(磁芯管)敷设施工
4.4.3第4款敷设直埋光缆在坡度大于20°斜坡地段应按照 设计要求的间隔在坡中间进行盘留,释放光缆因重力产生的拉 力。光缆(硅芯管)敷设中硅芯管在坡度大于20°的斜坡地段 敷设时,光缆因重力作用长期受力紧绷,通过在长坡中间位置 设置缓冲井并进行盘留,释放光缆重力作用下产生拉力,硅芯 管管口处应做严密有效封堵陕09J03 外装修 09系列建筑图集,避免盘留光缆缓冲作用消失。 444硅芯管之间的接续密封等配件及性能要求应符合以下
4.4.4硅芯管之间的接续、密封等配件及性能要求应名
规定: 1硅芯管的配件包括密封接头件、端头膨胀塞和护缆 塞等。 2密封接头件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硅芯管接头件一般由连接壳体、密封圈和卡簧组成,壳体 由连接螺管、螺帽组成;密封接头件及其锁紧卡圈,内外壁应 光滑平整,不充许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回陷、色泽不 均及分解变色线,密封接头件及其锁紧卡圈应完整无缺损,浇 口及溢边应修除平整。 接头连接力≥4300N。 气密性能≥1.6MPa。 橡胶密封圈性能:应具有高弹性能并且耐压、耐磨,耐酸 碱、盐等溶剂腐蚀,耐环境应力开裂,耐老化。 外观:连接螺管与配合螺帽的内外壁应光滑,无缺陷;两 者螺旋配合良好,外壁有规格型号标志。 配合尺寸:连接螺管内径(D)应在满足被接硅芯管外径 D)及公差的情况下顺利插入,即D.>Do。 连接螺管长度(L):为硅芯管外径的2.5倍。 组装后连接件总长度(L):大于硅芯管外径的3.5倍 硅芯管接头件组装后可反复装卸使用,并具有气闭性能及 连接强度。 4.4.5为了有效监控、保证接续质量,在光缆接续施工中,增
4.4.5为了有效监控、保证接续质量,在光缆接续施工
4.5.4在光缆穿越隧道敷设时,不宜设置接续点,由于隧道内 无通风设施,人员进入后容易发生室息等事故。 4.5.6由于油气输送管道断续施工的特殊性,光缆(硅芯管) 按照盘长一次性敷设较为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不能将光缆 (硅芯管)截断,必须盘留并安排专人负责看管。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产品内部的微气候 GB/T 4798.9-2012》[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 [2]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 [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 [4]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标准》GB/T50459 [5]《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域盾构法隧道穿越设计规范》 SY/T 7023 [6]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103 [7] 《油气管道山岭隧道设计规范》Q/SY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