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ECS 565-20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技术规程简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技术规程"(T/CECS 565-2018)是一部针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特别是电化学防护的规范。该规程主要针对在电化学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防护和耐久性设计提供指导,电化学作用如氯离子渗透、酸碱侵蚀等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劣化。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包括了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防护措施、监测方法等内容。它强调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可能面临的电化学环境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T/CECS 565-2018 是一项旨在提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预防电化学侵蚀的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和耐久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T/CECS 565-20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电化学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5.5.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维护管理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并 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日常运行。
5.5.2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的监控系统、牲阳极、
所有部件应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并及时修复运行中存在 故障。
5.5.3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的保护电位和保护电流,
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调整或采取补救措施。
6.1.1已中性化而没有发生严重破坏的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日 学再碱化技术,
5.1.1已中性化而没有发生严重破环的混凝土结构宜采用电化 学再碱化技术。 5.1.2电化学再碱化处理时间宜为7d~14d,具体时间应根据 昆凝土中性化恢复情况确定。电流密度可采用经验数据或通过现 场试验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表A.0.2的规定选取,
混凝土中性化恢复情况确定。电流密度可采用经验数据或通 场试验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表A.0.2的规定选取,
6.2.1电化学再碱化系统应包括阳极系统、直流电源、监控系 统和电缆等,
6.2.2电化学再碱化的阳极系统应包括辅助阳极和阳极溶液
1辅助阳极应具备在通电期内承载发射电流的能力; 2辅助阳极的形状应满足电流均匀分布的要求,宜采用网 洛状阳极,适宜的电焊网尺寸为50mm×50mm或者100mm× 100mm,适宜的钢丝横截面直径尺寸为3mm4mm;当采用条 伏阳极时,应根据结构构件的形状和表层钢筋的表面积均匀布 置,间距不宜大于0.5m; 3辅助阳极的布置方式可按表6.2.2选用:
表6.2.2辅助阳极的布置方式
4阳极溶液可选用0.5mol/L~ 1.0mol/LNa2CO3水溶液、 K,CO3水溶液或Li2CO3水溶液;当骨料存在碱活性时,宜在电 解质中加人0.1mol/L的LiOH或0.1mol/L的LizCO,溶液。 6.2.3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直流电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2.3条 的规定。 机租签
6.2.4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直流电源总功率应符合本规程 4.2.6条的规定。
6.2.5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监控设备应适应所处环境,并应满 足下列要求:
6.2.5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监控设备应适应所处环境,并应满
1具有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抗十扰等特点; 2具有测量并显示电位和电流等参数的功能。 6.2.6每个电化学再碱化修复单元宜布置不少于3个监控测点
6.2.7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电缆应符合本规程第4.2.8条的 规定。
6.2.7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电缆应符合本规程第4.2.8条的
6.3.1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安装应包括钢筋电连接、破损区域 呆护层凿除和修补、混凝土表面预处理、监控系统安装、阳极系 统安装、接头的制作和电缆铺设、直流电源安装等。 5.3.2安装前应确认电化学再碱化系统所用的材料和仪器满足 设计要求,安装方式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3.2条的规定外,阳极 系统尚应避免阳极溶液的蒸发与泄漏。
元的回路电阻与自腐蚀电位,检查电缆的电连通性、接头的绝
及密封性、仪器设备安装位置的准确和牢固性。施工记录表可按 本规程附录B表B.0.3的规定填写
3.4电化学再碱化系统调试应按下列规定的程序进行:
6.3.4电化学再碱化系统调试应按下列规定的程序进行
1混凝土保护层和阳极系统充分饱水后,应检测记录每个 电化学再碱化修复单元的回路电阻,并避免短路。若出现短路现 象则重新铺设阳极系统; 2以电流设计值的20%进行试运行,应记录输出电压、电 流和电位,确认所有组件安装、连接是否正确; 3试运行不应少于24h,每8h记录一次输出电压、电流和 电位; 4试运行完成后应逐步加大保护电流,直至设计值; 5按上述程序,应对修复单元逐一进行调试
6.4.1电化学再碱化的质量控制与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所有回路的极性检查、电连通性检查、绝缘性检查; 2混凝土表面处理质量及保护层厚度检验; 3各种材料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4参比电极、辅助阳极、阳极溶液、直流电源、各种接头 和电缆的制作、安装质量的检验; 5后处理。 6.4.2电化学再碱化处理的施工过程应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4.3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修复单元内钢筋电连通性检验宜采
用直流电阻法。采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修复单元内不同钢筋之间 电阻,其电阻值应小于1.002。同时检测线路的绝缘阻抗,维 不良好的部位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6.4.4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仪器和设备应逐件检查其规格型 和完好性。
6.4.5电化学再碱化系统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应采用内阻不低于
10M2的数字万用表和校核参比电极逐只测量,允许偏差为士 10mV。参比电极安装位置采用量测法检查,允许偏差为 ±100mm
1辅助阳极外观和规格型号应逐件目视检查,外观应均匀 致,无气泡、裂缝等缺陷; 2辅助阳极的安装位置可用量测法检查,允许偏差为 土50mm; 3修复单元内辅助阳极的电连通性检验宜采用直流电阻法: 电阻值应小于1.002; 4阳极系统安装后,应检查所有回路电阻,评判所有回路 的电连通性和绝缘性; 5注入电解质后,应目视检查阳极系统泄漏情况,泄漏严 重时应采取必要措施。 6.4.7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电缆的外观、规格型号与标识和接头 应逐一目测检验,并检测电缆和接头的绝缘。 6.4.8电化学再碱化系统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的质量检测应符 合下列规定: 1系统的过程控制管理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2输出电压、电流和电位宜每12h测量记录一次; 3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值、监控系统的电位指 示值不符合规定或与前次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应对仪器设备 和电路进行检测,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并进行处理; 4阳极溶液的pH值宜每24h测量记录一次,确保pH值 大干10..0 以及受力较大或修补区域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 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ITS239的有关规定,测定混凝土中
性化恢复情况; 6混凝土中性化恢复情况应在每个阳极区采用酚指示剂 进行测试。 6.4.9电化学再碱化实施完成后,应进行后处理,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拆除混凝土表面阳极系统及其组件; 2采用高压淡水清洗混凝土表面,检查混凝土表面状况并 对表面缺陷进行修复: 3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TJ275的有关规定进行涂层封闭处理
6.5.1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 负责。 6.5.2电化学再碱化后应定期检测混凝土表观质量和混凝土中 性化深度,
5.1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 责。 5.2电化学再碱化后应定期检测混凝土表观质量和混凝土中
6.5.1电化学再碱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
7.1.1电化学除氯技术可用于已遭受氯盐侵蚀且钢筋周围初始 水溶氯离子含量小于水泥砂浆质量的0.35%的混凝土结构 7.1.2电化学除氯处理时间宜为30d~60d。电流密度可采用经 验数据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表A.0.3的 规定选取,
7.2.1电化学除氯系统应包括阳极系统、直流电源、监控系统 和电缆等
1辅助阳极应具备在通电期内承载发射电流的能力; 2辅助阳极为低碳钢时,应采用焊接钢丝网的形式,宜用 于修复周期短、结构外表面颜色可污染、除氯过程中可产生氯气 的工程;钢丝网格尺寸宜采用50mm×50mm或100mmX 100mm,钢丝横截面直径宜为3.0mm~4.0mm; 3混凝土结构表面要求洁净,阳极溶液能实时监测以防止 阳极溶液过酸和产生氯气,辅助阳极宜采用催化钛阳极; 4辅助阳极的形状应满足均匀分布电流的要求,宜采用网 格状阳极;当采用条状阳极时,应根据结构构件的形状和表层钢 筋的表面积均匀布置,间距不宜大于0.5m; 5阳极溶液宜选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或自来水; 6辅助阳极的布置方式可按表7.2.2选用;
表7.2.2辅助阳极的布置方式
7阳极溶液宜定期更换,至少保证其pH值在9.0以上。 司时产生的氯气宜进行控制收集避免直接排入大气中。 7.2.3电化学除氯系统的直流电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2.3条的 规定。
7.2.4电化学除氯系统的直流电源总功率应符合本规程第 4.2.6条的规定
7.2.5电化学除氯系统的监控设备应适应所处环境,开
2.5电化学除氯系统的监控设备应适应所处环境,开应满足 列要求:
1应具有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抗干扰等特点; 2应具有测量并显示电位和电流等参数的功能: 3电位测量的分辨率应达到1mV,精度不应低于测量值的 0.1%,输入阻抗不应小于10MQ: 4电流测量的分辨率应达到1A,精度不应低于测量值的 ±0.5%。
其安装位置应反映单元内电流的分布情况,不同测点的极化电 差宜控制在士300mV范围内
L13J5-2 坡屋面7.2.7电化学除氯系统的参比电极应具有极化小、不易损坏
适用环境介质的特性,宜选用0.5mol/LKCl溶液中的银/氯 银电极。
7.2.8电化学除氯系统电缆应符合本规程第4.2.8条的
7.3.1电化学除氯系统的安装应包括钢筋电连接、破损
7.3.3通电调试前,应测量并记录电化学除氯系统各修复单
的回路电阻与自腐蚀电位,检查各种电缆的电连通性、各种接 的绝缘及密封性、仪器设备安装位置的准确和牢固性。施工记 表可按本规程附录B表B.0.4的规定填写。
1混凝土保护层和阳极系统充分饱水后,应检测记录每个 修复单元的回路电阻,并避免短路: 2以电流设计值的20%进行试通电,应记录输出电压、电 流和电位,确认所有组件安装、连接是否正确: 3试通电不应少于24h,每4h记录一次输出电压、电流和 电位; 4 试通电完成后应逐步加大保护电流,直至设计值: 5 按上述程序,应对修复单元逐一进行调试。 7.3.5实施电化学除氯处理后,宜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涂层封闭 防腐处理。
DB5101∕T 31-2018 预制混凝土楼梯7.4.1 电化学除氯的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所有回路的极性检查、电连通性检查、绝缘性检查; 2 混凝土表面处理质量及保护层厚度检验; 3 各种材料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