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50-2019-T: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

GB 51350-2019-T: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193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350-2019-T: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简介:

GB 51350-2019-T,全称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是中国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于2019年发布,是用于指导和规范近零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的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通过高效节能技术,使建筑的能源消耗接近于零或者达到极低水平的建筑类型。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节能:标准规定了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建筑设备能效等多方面的节能要求,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 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建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能源管理:强调建筑的能源使用应有系统性的管理,包括能源审计、监控和优化等。

4. 环境友好:除了节能,还考虑了建筑的环境影响,如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废弃物处理等。

5. 技术创新:鼓励和推广新的建筑节能技术,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GB 51350-2019-T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 51350-2019-T: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部分内容预览:

7. 1.37 电梯系统应采用节能的控制及拖动系统,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当设有两台及以上电梯集中排列时,应具备群控功能; 2电梯无外部召唤,且电梯轿湘内一段时间无预设指令时, 应自动关闭轿湘照明及风扇: 3宜采用变频调速拖动方式,高层建筑电梯系统可采用能 量回馈装置。

7.1.38应设置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对建筑室内 环境关键参数和建筑分类分项能耗进行监测和记录,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公共建筑应按用能核算单位和用能系统,以及用冷、用 热、用电等不同用能形式: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居住建筑应对公 共部分的主要用能系统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并宜对典型户的供暖 共冷、生活热水、照明及插座的能耗进行分项计量,计量户数不 宜少于同类型总户数的2%,且不少于5户。 2应对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室内环境进行监测。对于公共 建筑,宜分层、分朝向、分类型进行监测;对于居住建筑,宜对 典型户的室内环境进行监测,计量户数不宜少于同类型总户数的 2%,且不少于5户。

3当采用可再生能源时,应对其单独进行计量。 4 应对数据中心、食堂、开水间等特殊用能单位进行独立 计量。 5应对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系统等关键用能设备或系 统能耗进行重点计量。 6宜对室外温湿度、太阳辐照度等气象参数进行监测。 7宜对公共建筑使用人数进行统计。 7.1.39应设置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应根据末端用冷 用热、用水等使用需求,自动调节主要供应设备和系统的运行 工况

7.1.41节能控制宜以主要房间或功能区域为控制单元《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31996-2015》,实

切能: 1在一个系统内集成并收集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度, 人体在室信息等与室内环境控制相关的物理量; 2包含房间的遮阳控制、照明控制、供冷、供热和新风末 端设备控制,相互之间优化联动控制; 3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需求的前提下,以降低房间综合能 耗为目的,自动确定房间控制模式,或根据用户指令执行不同的 空间场景模式控制方案。 7.1.42当有多种能源供给时,应根据系统能效对比等因素进行 优化控制。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时,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7.1.43新风机组的运行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实现相应的设备启停, 风机转速及新风阀开度调节; 2宜设置压差传感器检测过滤器压差变化; 3宜根据最小经济温差(熔差)控制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旁 通阀,或联动外窗开后进行自然通风; 一一亚宝和塞地区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应具备防连化功能

宜根据室内一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实现相应的设备后停、 风机转速及新风阀开度调节: 2宜设置压差传感器检测过滤器压差变化: 3宜根据最小经济温差(焰差)控制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旁 通阀,或联动外窗开启进行自然通风: 4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应具备防冻保护功能:

7.2.1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热桥处理、气密性保障等关键环节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示范。 7.2.2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丁程施工时,应选用配套供应的保温 系统材料和专业化施工工艺。对外保温结构体系:其型式检验报 告中应包括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验项目

1保温施工应在基层处理、结构预埋件安装完成且验收合 格后进行。外墙保温施工前,外门窗应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保温层应粘贴平整且无缝隙,其固定方式不应产生热桥: 采用君棉带薄抹灰外保温系统时,岩棉带的宽度不宜小 于200mm。 3围护结构上的悬挑构件、穿墙和出屋面的管线及套管等 部位应进行热桥处理。 4装配式夹心保温外墙板的竖缝和横缝均应做热桥处理。 7.2.4外窗(包括大窗)应整窗进场。外门窗安装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安装前结构工程应已验收合格且门窗结构洞口应平整。 2 外门窗与基层墙体的莲接件应进行阻断热桥的处理。 3门窗洞口与窗框连接处应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4窗底应安装窗台板散水,窗台板两端及底部与保温层之 间的缝隙应做密封处理:门洞窗洞方应安装滴水线条, 7.2.5当设计有外遮阳时:应在外窗安装完成后且外保温尚未 施下时确定外遮阳的固定位置:并安装连接件。连接件与基层墙 体之间应进行阻断热桥的处理。 7.2.6围护结构气密性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气密性材料的材质应根据粘贴位置基层的材质和是否需 要抹灰盖气密性材料进行选择:

1气密性材料的材质应根据粘贴位置基层的材质和是否需 要抹灰覆盖气密性材料进行选择:

2建筑结构缝隙应进行封堵; 3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界处,穿墙和出屋面管线、套管等 空气渗漏部位应进行气密性处理: 4气密性施工应在热桥处理之后进行: 7.2.7装配式结构气密性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板内叶板竖缝宜采用现浇混凝士 密封方式:横缝应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密封。 2装配式框架结构外墙板内叶板竖缝和横缝均宜采用柔性 保温材料封堵,并应在室内侧进行气密性处理。 3外叶板竖缝和横缝处夹心保温层表面宜先设置防水透汽 材料,再丛板缝口填充直径略大于缝宽的通长聚之烯棒。板缝口 宜灌注耐候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堵。 4装配式夹心外墙板与结构柱、梁之间的竖缝和横缝应在 室内侧设置防水隔汽层,再进行抹灰等处理。 7.2.8施工过程中宜对热桥及气密性关键部位进行热工缺陷和 气密性检测,查找漏点并应及时修补。 7.2.9机电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电系统安装应避免产生热桥和破坏气密层: 2风系统所有敲开部位均应做防尘保护; 3机组安装及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做消声隔振处理。 7.2.10 主要材料及设备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符 合设计要求。主要材料及设备宜包括下列内容: 保温材料; 外门窗、建筑幕墙(含采光)及外遮阳设施: 3 防水透汽材料、气密性材料: 4 供暖与空调系统设备; 照明设备; 6太阳能热利用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等。

行下道工序,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影像资料。隐蔽工程检查应

包括下列内容: 1外墙基层及其表面处理、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板 材缝隙填充情况;锚固件安装与热桥处理:网格布铺设情况:穿 墙管线保温密封处理等。 2屋面、地面基层及其表面处理、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 度和板材缝隙填充质量;防水层(隔汽、透汽)设置;雨水口部 立、出屋面管道、穿地面管道的处理等。 3门窗、遮阳系统安装方式;门窗框与墙体结构缝的保温 处理;窗框周边气密性处理,连接件与基层墙体间的断热桥措 施等。 4女儿墙、窗框周边、封闭阳台、出挑构件、预埋支架等 重点部位的施工做法。 7.2.12在建筑主体施工结束,门窗安装完毕,内外抹灰完成 后,精装修施工开始前,应按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进行建筑气 密性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本标准气密性指标要求。 7.2.13设备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并应

.2.12在建筑主体施工结束,「门窗安装完毕,内外抹灰 后,精装修施工开始前,应按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进行建 密性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本标准气密性指标要求

7.2.13设备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

.3.1建筑运行管理单位应针对高性能围护结构、新风热 系统以及建筑用能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制定专项运行管理方案 应编制相应运行管理手册

1应立足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建筑构件和设备的功能实施 控制调节; 2应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建筑实际使用情况做出动态运行 策略调整

7.3.3 建筑正式投人使用的第一个年度,应进行建筑能源系统 调适。系 系统调适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覆盖主要的季节性工况和部分负荷工况; 2 应覆盖中控系统及所有联动工作的用能系统和建筑构件; 3 系统调适宜从正式投人使用开始延续至第三个完整年度 结束; 4建筑使用过程中GB∕T_25975-2018标准下载,当建筑使用功能发生重大改变或对用 能系统进行改造后,应在建筑恢复使用的第一个年度重新进行系 统调适。

保障等关键部位进行维护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免在外墙或屋面上固定物体,保护保温系统完整性 如确需固定,则必须采取防止产生热桥的措施。 2应意外墙内表面的抹灰层、屋面防水隔汽层及外窗密 封条是否完好,气密层是否遭到破坏。若发生气密层破坏,应及 时修补或更换密封条。 3应定期检查外门窗关闭是否严密,中空玻璃是否漏气, 锁扣等五金部件是否松动及其磨损情况。每年应对门窗活动部件 和易磨损部分进行保养。 4当建筑的门窗洞口或其他气密部位进行了改造或施工时 工后应对建筑气密性重新进行测定 5宜定期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检验,对于热工性能减 退明显的部位应及时进行整改。 7.3.5建筑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的能耗数据、建筑的使用 情况记录和气象数据,调整运行策略或使用方式。必要时,应对 建筑用能系统进行再调适。 7.3.6过渡李宜关闭新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新风机组 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过滤器两侧压差变化及时清理或更换过滤装置;

应根据过滤器两侧压差变化及时清理或更换过滤装置 2 应每两年检查一次热回收装置的性能,必要时及时更换

呆证热回收效率; 3当供暖、制冷设备开启时,宣根据最小经济温差(灯 空制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旁通阀开闭

3当供暖、制冷设备开启时,宣根据最小经济温差(熔差) 控制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旁通阀开闭, 7.3.7建筑运行管理单位应对建筑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和数据分 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满足本标准对各项能耗数据的记录要求外,尚应记录 建筑同期的人员使用情况、室外环境参数等信息; 2每年应对建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应与上一年度相应 数据进行纵向比对分析,或与相同气候区、相同功能的近零能耗 建筑运行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分析; 3能耗数据宜向社会公布。 .3.8建筑运行管理单位应编制用户使用手册,并应对业主及 更用者进行宣传贯彻。在公共空间,应设公告牌,将与节能有关 的用户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明示

使用者进行宣传贯彻。在公共空间,应设公告牌,将与节能有关 的用户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明示,

8..应对近零能耗建筑进行评价,评价应货穿设计、施工及 运行全过程。 8.1.2评价应以单栋建筑为对象。 8.1.3应按本标准第5章的能效指标要求进行分类评价,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当未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能效指标要求时,应进行超低能 耗建筑评价; 2当优于近零能耗建筑能效指标要求GB∕T 38074-2019标准下载,且符合本标准第 5.0.5条第2款或第5.0.6条第2款的规定时,应进行零能耗建 筑评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