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介: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在设计和建设居住建筑时,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政策、环境标准和建筑性能要求,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保温隔热性能、采光通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中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设计:如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设计合理的保温层和窗户,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或增益。
2. 采光和通风: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3. 水资源利用:如雨水收集系统、节水设备和灌溉系统的设计,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 电气设备和照明:选择能效高的电器设备,使用节能型照明系统,控制不必要的能耗。
5. 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能源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当实际热媒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差大于60℃时,最小保温 层厚度应按下式修正:
一一管道周围空气温度(℃)。 5.2.20当区域供热锅炉房设计采用自动监测与控制的运行方式 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应通过计算机自动监测系统,全面、及时地了解锅炉的 运行状况。 2应随时测量室外温度和整个热网的需求,按照预先设定 的程序,通过调节投入燃料量实现锅炉供热量调节,满足整个 热网的热量需求,保证供暖质量。
3应通过锅炉系统热特性识别和工况优化分析程序,根据 前几天的运行参数、室外温度,预测该时段的最佳工况。 4应通过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分析JC∕T 2010-2010 摩擦材料用金属及金属矿物填料,作出及时判断。 5应建立各种信息数据库,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 进行分析,并应能够根据需要打印各类运行记录,储存历史数 据。
1应符合《热量表》CJ128的要求,户用热量表宜采用电 池供电方式。 2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设置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 应设置过滤器。
表5.3.6不同工作温度时铝塑复合管的充许工作压力
5.3.7对室内具有足够的无家具覆盖的地面可供布置加热管的
5.3.7对室内具有足够的无家具覆盖的地面可供布置加热管的 居住建筑,宜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低温热水地面辐 射供暖系统户(楼)内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 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 MPa。
力站不宜直接提供温度低于60℃的热媒。当外网提供的热媒温 度高于60℃时,宜在各户的分集水器前设置混水泵,抽取室内 回水混入供水,保持其温度不高于设定值,并加大户内循环水 量:混水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楼栋的供暖热力入口处
5.4.1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
5.4.1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时应结合建筑设计,首先确
S.4通风和全气响卫系凯仪计时应绍口建巩计,自光拥定 全年各季节的自然通风措施,并做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自然通 风效率,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采用自然通风的居住 建筑外窗的实际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所在房间面积的1/20。当 在大部分时间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宜设置机械通风 或空气调节系统,但不得妨碍建筑的自然通风。
选择符合《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 等级》GB21455中规定的节能型产品(即能源效率等级2级及 以上)。
空气调节机作为住宅小区或整栋楼的冷热源机组时,所选用机 组的能效比(或性能系数)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单元式空 气调节机性能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规定的能 源效率等级2级:当设计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户 式集中空调(供暖)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 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规定的能源效率等级2级。
5.4.5安装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含风管机、多联机)时,室
5.4.6设置新风系统的居住建筑,所需最小新风量宜按换气次数 法确定、并宜符合表54.6中规定
5.4.6设置新风系统的居住建筑,所需最小新风量宜按换气
表5.4.6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5.4.7设有集中新风供应的居住建筑,当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大于 或等于3000m/h时,应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无集中新风供应 的居住建筑,宜分户(或分室)设置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 置
率(W)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5.4.8中的规定。
5.4.8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限值「Wl(m'/)
水(淡水、海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水源热泵系统作为居住区 或户用空调(热泵)机组的冷热源时,严禁破坏、污染地下资 源。
5.4.12在选配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应计算循环水泵 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 中。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应符合下式要求:
表5.4.13建筑物内空气调节系统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
离心玻璃棉:=(0.031+0.00017tm)[Wl(mK): 柔性泡沫橡塑:】=(0.034+0.00013m)【Wl(mK)1: 其中:一绝热层的平均温度(℃): 2单冷管道和柔性泡沫橡塑保冷的管道均应进行防结露
表5.4.14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Rmlm
注:冬季运行性能系数是指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条件下,达到设计需求的机组供热量
6.1.1居住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6.1.1居住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6.2.1居住建筑给水系统应根据节能、节水、卫生、安全等因素
和当地政府对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进行设计。
水要求时,其供水系统应设置三次加压设施,且应满足下列要 求: 1应结合市政条件、小区规模、建筑高度、建筑物的分 布、供水安全、节约能耗、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考感,合理确定 加压站数量、规模、压力和供水方式。 2各加压供水分区宜分别设置加压泵。 3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给水压力大于0.35 MPa的入户管设支管减压时宜保证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 Pa,且不应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
6.2.7给水调节水池或水箱、消防水池或水箱应设溢流信号管和 溢流报警装置,设有中水、雨水回用给水系统的建筑,给水调节 水池或水箱清洗时排出的废水、溢水宜排至中水、雨水调节池回 收利用。
6.3.1设有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居住建筑,其热源应按下列
1应优先选用工业余热、废热、可再生能源、能保证全年
供热的市政热力管网为热源。 2除有其他用途的蒸汽外,不应采用燃气或燃油锅炉制备 蒸汽通过热交换后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或辅助热源 3当有其他热源可利用时,不应直接采用电加热作为生活 热水系统的主体热源
6.3.212层及以下的新建居住建筑应设置供应楼内所有用户的
6.3.312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太阳能保证率大于等于0.5时,宜
6.3.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付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相关技木标
7.1.1变配电室的位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保
7.1.2住宅小区变电所应选
7.1.2住宅小区变电所应选用D,yn11接线的低损耗节能型电
补偿装直,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
7.2.1居住建筑电能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7.2.3 选用计量表宜带信息接口,具有远传功能。 7.2.4 设有能源监测系统的居住区,宜将能源监测系统接入社区 服务中心的综合管理平台。
7.3.1居住建筑装修设计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满足《建筑照明 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规定。
7.3.1居住建筑装修设计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满足《建筑照明
7.3.2 选择家用电器时,宜采用送到中国能效标示2级以上等级 的节能产品。
7.3.8 风机、水泵应选用高效节能型,采取有效的节能控制措 施。
A.0.1计算建筑面积(A。),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平面 面积的总和计算。不包括阳台、不供暖地下室、不供暖半地下 室、不供暖设备(或储藏间)层的面积。
A.0.2外表面积(Fo),应按外墙面面积、外门窗面积、屋面
A.02外表面积(F),应按外墙面面积、外门窗面积、屋面 面积(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的面积计算)和下表面直接 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如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底层架空楼板)面 积的总和计算。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公共空间隔墙 及户门的面积,包括不供暖公共空间的外墙面积。
A.0.4换气体积(V),当楼梯间及外廊不供暖时,应按
凹凸墙面(包括墙面上外窗)的*向归属应符合下列规 当**向有外凸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向的尺寸)小于或 等于1.5m时,该凸出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 *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向的尺寸)大于 1.5m时,该凸出部分应按各自实际*向计入各自* 向的外墙总面积。 当**向有内凹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小于 5mDL/T 5315-2014标准下载,且凹入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凹入部分的宽度 时,该凹入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外 墙总面积; 2)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小于 5m,且凹入部分的长度大于凹入部分的宽度时,该 凹入部分的两个侧面外墙面积应计入北向的外墙总 面积,该凹入部分的正面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 外墙总面积: 3)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大于或 等于5m时,该凹入部分应按各实际*向计入各自
1当**向有外凸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当**向有内凹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内天并的高度天于等于内天井最宽边长的2倍时,内
B.0.1 一个单元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K——单元墙体的主断面传热系数[WI(mK)]; [W/(m·K)]; A一单元墙体的面积(m)。 B.0.2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角、窗间墙、凸窗、阳台、屋 顶、楼板、地板等处形成的热桥称为结构性热桥(图B.0.2)。结 构性热桥对墙体、屋面传热的影响可利用线传热系数来描 述。
D.0在霆巩外围护结构中,增用、窗间墙、百窗、阳合、屋 顶、楼板、地板等处形成的热桥称为结构性热桥(图B.0.2)。结 构性热桥对墙体、屋面传热的影响可利用线传热系数来描 述。
B.0.4《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 GB 14711-2013》,热桥线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图B.0.3墙面典型结构性热桥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