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25-3075-2013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扫描版)简介:
"DB62/T 25-3075-2013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是由中国甘肃省地方标准制定的,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等内容。地质雷达,也称为地质雷达检测或地质雷达探伤,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探测隧道内部的地质结构、裂缝、空洞等潜在问题。
该规程涵盖了从准备阶段(如设备选择和环境准备)到实施阶段(如数据采集、分析和解释)的全过程,确保了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它对于保证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预防潜在风险,以及进行维护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注意,因为这是一个扫描版的简介,可能无法提供详细的条文内容,如需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正式的规程文本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DB62/T 25-3075-2013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扫描版)部分内容预览: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年12月23日
主要审查人:杨慧林赵发章 袁得豪蔡少峰喻文兵 楚小刚精天文
T/CECS 662-2020 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主要审查人:杨慧林赵发章 衰得豪蔡少峰喻文兵 楚小刚精天文
主编单位: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甘肃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人:马德科 田晖 乔小兵 王兆瑞 王苍和 姚志明 董立文 张权红 赵元科 辛纯涛许鹏
1.0.1为统一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范检测行为和 检测结果,提高检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质量 检测、峻(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公路隧道专项检查。 1.0.3本规程规定了利用地质雷达检测公路隧道的基本内容、工 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1.0.4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和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4检测中发现衬砌混凝土存在空洞、不密实等缺陷,应加密 测线,必要时增加环向测线; 5检测记录须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名称、隧道名称、施工日期、检测日期、设备名称及 编号; 2) 测线方向、测线位置、检测段落、预留洞室的位置及尺 寸; 3)雷达主机原始数据存储文件名称; 4) 使用天线频率、采样点距、采样间隔、叠加次数、时窗长 度。 6对检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技术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无 法达到检测目的的,应停止检测,分析原因,故障排除后,进行补 充、重复检测。 3.0.3地质雷达维护和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比对试验、期间核查,确保仪器的各项 性能满足检测要求; 2运输过程中须保证仪器安全,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强烈振 动等; 3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对仪器进行操作: 4应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清洁和检测,电池在长期不使用 条件下,每3个月进行一次饱和充电。 3.0.4地质雷达法检测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配备必要的安 全防护人员及设施,确保作业安全。
4.1.5地质雷达法检测时混凝土龄期应不小于28天。
4.3.1天线中心频率的选择应考虑目标体深度和天线尺寸是否 符合场所要求,在满足分辨率和场所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中心 频率低的天线。 4.3.2时窗选择主要取决于最大探测深度和混凝土的电磁波波 速。时窗按下式计算:
2d Xo (4.3.1) 2 式中:—时窗(ns); d—目标体的厚度或距离(cm); —电磁波波速(cm/ns); Q—时窗调整系数,一般取1.5~2.0。 4.3.3采样率和采样点数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样率应大于记录的反射波中最高频率的2借,为使记求 波形更加完整,建议采样率为天线中心频率的6倍: 2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检测时混凝土全套培训PPT(7)混凝土的养护,采样率宜取0.2ns,且不 宜大于0.5ns,采样点数宜取512个。 4.3.4测点点距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硼质量检测测点点距须小于20cm; 2异常体范周确定时,测点点距须小于5cm且有不少于5条 扫描道通过。 4.3.5电磁波速标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求取波速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标定目标体的厚度应不小于15cm,且厚度已知; 2) 标定记录中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准确; 标定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0=2dx10 (4.3.2) ? 式中: 电磁波波速(m/s); d—目标体的厚度或距离m); t—双程旅行时间(ns)。 2检测前必须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 标定,且每座隧道应不少于1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 为该隧道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当隧道长度大于
km时,需增加标定点数,每公里不少于1处。 3标定可符合下列要求: 1)在地质雷达检测的测线上,钻取衬砌混凝土芯样,准确 测量衬砌混凝土厚度,并从地质雷达图像上读出 钻取位置处衬砌混凝土反射层面的双程旅行时间, 按式(4.3.2)计算电磁波速。 2 使用激光隧道断面仪对同一处隧道初期支护断面和 二次衬硼断面进行检测,通过相同位置两次检测结 果的差值,得出检测断面二次衬翻厚度的准确值。按式 (4.3.2)计算电磁波速,将不同测线在此断面的波 速分别求出,并求出平均波速值。 3)利用已知埋深物体的反射走时求电磁波波速。 3.6隧道混凝土质量检测时,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混凝土层,出 见强反射,反射系数R:应按下式计算
4.4.1纵同布线时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扫描速度不得小于40 道(线)/s特殊地段或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测方式,测量点距不 得大于5cm。 4.4.2检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量前应检查主机、天线以及运行设备,使之均处于正常 状态:
图4.5.1数据外理与解译流程图
4.5.2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保位置标记准确、无误; 2确保信号不失真,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4.5.3解译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解译应在掌握测区内物性参数和衬翻结构的基础上由目
知到未知、定性指导定量的原则进行; 2根据现场记录,分析可能存在的干扰体位置与雷达记录中 异常的关系,准确区分有效异常与干扰异常; 3应准确读取双程旅行时的数据; 4解译结果和成果图件应符合衬确质量检测要求。 4.5.4衬界面应根据反射信号的强弱、频率变化及延伸情况确 定。 4.5.5衬砌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4.1.1由于钢筋网对电磁波具有屏蔽作用,在二次衬翻中布设钢 筋网时,钢支撑信息较难准确判识。因此,钢支撑作为隧道初期支 护检测内容,仅对二次衬翻中无钢筋网段落的钢支撑布设情况进 行评定。 4.1.3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有效,必须确保地质雷达主机性 能满足检测要求。目前所用的地质雷达多为脉冲雷达,脉冲雷达一 般采用多次信号叠加的功能来提高探测质量。为了保证信号叠加 的可靠性,仪器必须具备一定的模数转换精度和扫描速度。 地质雷达天线中心频率的选择,应既能满足分辨率的要求又 能满足检测深度的要求。根据检测目标体的类型和尺寸、埋深,可 在100MHz~1500MHz之间选择不同中心频率的天线,当检测初期 支护薄层喷射混凝土时,可选择高频天线。 由于地质雷达探测的深度和分辨率互为矛盾,天线选择应综 合考虑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关系。在隧道检测中,为保证探测深 度,当被探测目标体埋深较深、规模较大(如衬砌层背后的空洞和 不密实等),上覆介质电导率较高时,宜选用额率较低的天线;为保 证分辨率,当被探测目标体埋深较浅、规模较小(如衬砌层内钢筋 和钢拱架的分布等)、上覆介质电导率较低时,宜选用频率较高的 天线。 4.1.5采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混凝土衬砌层时,混凝土的龄期应 符合检测要求,并保证混凝土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隧道混凝土的
浇筑是分时段的,不同浇筑时间的混 土含水率不一致,这会导致 介电常数的差异。当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 时,各段混凝土含水率的差异会减小,这可减少介电常数标定的次 数,减小由于介电常数的差异面引起的厚度测量误差
4.2.2考虑到隧道拱腰以上部位施工较难控制SJG 123-2022 水务工程信息应用统一标准,容易出现异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