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T 080-2020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

LB/T 080-2020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28K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940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LB/T 080-2020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简介: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LB/T 080-2020)是中国旅游工业协会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其全称为“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的建设、设计和运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1. 内容概述:该规范主要涵盖了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的架构设计、数据管理、接口设计、安全性、可扩展性、用户界面等方面。它旨在确保旅游信息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以及信息的准确、及时、全面地交换和共享。

2. 目标与应用:规范的目标是推动旅游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提升旅游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为旅游行业提供统一、便捷的信息服务,促进旅游业的信息化进程。

3. 实施意义:对于旅游企业、信息服务商、政府部门等各类参与者来说,遵循此规范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4. 更新与修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规范也会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

总之,LB/T 080-2020 是一项指导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提升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LB/T 080-2020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REST:表现层状态转换(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 RP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ProcedureCall)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 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WebServiceDescriptionLanguage)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图1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架构图

旅游信息资源交换系统架构如下: a)交换数据层:分为交换数据管理平台和旅游信息资源交换数据库两部分,为旅游信息资源交换 提供交换数据。 b 交换支撑层:本层使用交换数据层提供的数据并为交换服务层提供服务支撑,由各类中间件 框架和支撑协议等组成,如可实现Web服务的SOAP协议或RESTful框架、可实现消息服务 的消息中间件MOM、可实现目录服务的LDAP与FTP协议、可实现文件导入导出服务的 ETL工具和可实现RPC服务的RPC协议等。 C 交换服务层:本层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服务形式可以是基于Web服务、消息服务 目录服务、文件导人导出服务或RPC服务等形式。 d 流程与节点管理:保障系统运行的流程配置、流程监控、交换节点注册及交换节点配置等功能 e 系统管理:保障系统运行的账户管理、操作权限管理、运行情况监控、日志管理、统计分析及备 份管理等功能。 安全管理: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的数据安全保护、用户身份审核、用户授权及安全审核等功能

DBJ∕T 13-148-2012 城市园林植物种植技术规程6.1旅游信息资源交换数据库

6.2交换数据管理平台

换数据管理平台应实现各类交换数据源的配置管理,支持平台数据同步、数据 验等数据管理功能

交换支撑层内部组成的变更不应改变功能声明,应不影响交换服务层功能白

可采用基于HTTP和XML的SOAP协议实现Web服务,也可采用基于HTTP和JSON等的 REST服务实现。当提供图像及声音等非文本数据或高并发访问量时,宜采用RESTfulAPI,当需要支 持ACID事务时,宜采用SOAP。SOAP实现应符合GB/T21062.2一2007中4.4.2规定的SOAP1.2 消息封装格式要求

消息服务应采用异步处理模式消息队列实现,宜遵循MS规范。消息队列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保证严格的消息顺序; b 提供消息的过滤功能; C 提供丰富的消息拉取模式; d)扩展高效的订阅者水平功能; e 实时消息订阅机制

目录服务实现应遵循LDAP和X.500协议。调用资源目录服务接口获得的响应数据可以JSON 数据格式组织

7.5文件导入导出服务支撑

交换的文件应根据数据特点采用双方约定的格式进行生成。交换文件可通过ETL工具实现数据 抽取、转换和加载

RPC宜采用基于HTTP/2的gRPC框架实现,RPC实现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尽早明确接口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之间的平衡; )使用单参数,且参数尽可能封装:

c) 进行接口异常设计: d)对RPC接口调用异常设计降级

交换服务层应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换服务,以满足各类系统互联要求及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数据 交换需求。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交换形式: a)基于Web服务的交换; b)基于消息服务的交换; C 基于目录服务的交换; d) 基于文件导入导出服务的交换; e 基于RPC服务的交换

web服务指本系统发布web服务,通过响应客户端应用提交数据交换的请求,实现数据交换 服务: a 使用场景:系统可通过直接或中转方式连接至互联网;每次交换的数据量较小,交换频次和数 据交换的实时性要求高。 b)质量保障:系统应记录数据交换行为,并对数据交换异常进行相应处置

消息服务指通过消息发送共享数据,实现数据交换服务: 使用场景:系统可通过网络直接或间接连接;需要异步执行数据交换处理;需解耦应用系统或 窄带限流网络环境 质量保障:系统应记录数据交换行为,并对数据交换异常进行相应处置

目录服务指系统通过共享文件方式实现数据交换服务: 使用场景:可通过访问网络上的共享目录或文件服务器;每次交换的数据量较大,数据交换的 实时性要求低。 质量保障:交换系统应能形成交换报告,交换异常时可触发消息提示工作人员

8.5文件导入导出服务

该方式指通过导出交换系统中的共享数据库为数据文件,实现数据交换服务: )使用场景:无网络连接或与应用系统不能相互访问,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数据文件。 )质量保障:交换系统应能形成交换报告,交换异常时可触发消息提示工作人员

RPC服务指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共享数据,实现数据交换服务: a) 使用场景:系统可通过网络相互连接;数据量较大,数据交换的实时性要求高。 b 质量保障:交换系统应有日志记录数据交换行为,并对数据交换异常进行相应处置

系统应支持交换流程配置,并达到以下要求: a)应对各交换方式设置交换流程规则,并实现规则配置,交换流程描述规范应符合GB/T21062.2 2007中4.5.2规定的交换流程描述规范要求; 应实现交换流程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应提供图形化配置界面,支持流程规的可视化配置管理

9. 1.2 流程监控

系统应支持流程监控,并达到以下要求: )应支持交换流程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人工干预界面; )应记录交换流程过程,提供人工操作界面

系统应支持如图2所示的交换模式。

9.2.2交换节点注册

系统应支持交换节点注册,并达到以下要求: 应支持交换节点信息的注册和更新等工作:

图2旅游信息资源交换模式示意图

b)应包括交换节点详细信息的登记、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9.2.3交换节点监控

系统应支持交换节点监控,并达到以下要求: a)监测内容应包括交换节点状态信息记录、支持查看、故障和报警信息提示; b)交换节点状态信息应包括交换节点名称、IP地址、端口号、运行状态和故障状况等; 应支持交换节点控制等操作,包括交换节点启动和交换节点停止等

系统应支持账户管理操作,并达到以下要求: )系统应支持基于角色控制的用户账户管理以及用户口令等登录方式; )系统应对用户、角色和权限进行划分和权限制定

系统应支持用户角色权限管理,并达到以下要求: a)应设置系统管理员角色,具备相应管理权限,负责本级用户管理及对下级节点系统管理员的管 理工作; b)应设置业务管理员角色,具备数据操作权限,负责交换业务活动的开展和业务管理工作; 应设置普通用户和临时用户角色,具备相应数据操作权限,负责系统一般性工作和临时性 工作。

系统应支持监控运行情况,并达到以下要求: a)系统应能记录登录用户的活动情况并实时告警,生成用户操作日志; b)系统应能监控自身运行情况,生成系统运行日志。

系统应提供日志管理功能。应支持数据交换、交换节点监控、交换流程监控、用户操作等过程所产 主日志信息的记录与管理等工作: a)日志操作应支持日志数据的记录、查询、统计、备份和删除等操作; b 数据交换日志信息应包括发送节点名称、接收节点名称、资源名称、交换数据量、发送时间和接 收时间等; 日志记录操作应按照统一的时间标准记录时间

换系统应支持对系统运行状况、数据交换情况提供统计分析等功能,包括系统 换次数统计、资源交换数据量统计及信息资源交换趋势分析等

统应支持交换节点信息、交换节点状态信息、交换流程配置信息、交换流程状态 的备份和恢复工作。可包括手动备份、自动备份、手动恢复及自动恢复等操价

份、增量备份等备份策略DB62∕T 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备份数据应能准确、完整及快速恢复

份、增量备份等备份策略,备份数据应能准确、完整及快速恢复

系统应提供数据安全保护功能,可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a)系统应提供数据在传输过程及静态存储的加密保护,在敏感数据被越权访问时能得到有效 保护; b) 系统应支持敏感数据高性能、低延迟的端到端和存储层加解密; C 系统应支持提供数据脱敏和个人信息去标识化功能; d 系统应支持数据侵权保护功能; e 系统可支持内部数据实时数据容灾功能; 系统应支持抵抗可能受到的网络攻击,并进行正确地响应

11.2.1用户身份验证设计

系统应对访问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设计,身份验证应符合GB/Z24294.2一2017中6.2接入控制 要求

11.2.2用户授权及安全审核

系统应对用户进行分类授权,用户授权应符合GB/Z24294.3一2017中第5章所规定的授权管理 要求,

进行分类授权,用户授权应符合GB/Z24294.3一2017中第5章所规定的授

SH∕T 3201-2018标准下载647—2010电子政务术语 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