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812.2-2018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线路

Q/GDW 11812.2-2018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线路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08.7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34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1812.2-2018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线路简介:

Q/GDW 11812.2-2018《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 第2部分:架空线路》是一个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中的架空线路工程项目,规定了在工程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如何进行数字化的工程资料和信息的移交。

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架空线路工程的数字化移交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线路设计信息、施工过程记录、竣工图纸、设备信息、运行数据等的数字化处理和整理。这些信息将被整合成统一的数字格式,以便于后续的运维、管理、分析和决策。

同时,该标准也明确了数字化移交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数据质量要求,以及数据的安全、保密和版权等问题,旨在保证工程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可用,提升输变电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总的来说,Q/GDW 11812.2-2018是推动输变电工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工具,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电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Q/GDW 11812.2-2018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线路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GDW11812.2—2018装配processmodel描述设备、材料、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加工、安装的,包括设备材料安装、混凝土配筋、钢结构加工/放样等。3. 3设计数据designdata在各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移交的数据,包括工程地理信息数据、三维设计、文档资料及装配等工程信息。3. 4缺陷数据defectdata输变电工程设备、设施在安装和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的数据。3.5试验数据testdata输变电工程设备在验收前,进行必要测试、试验形成的数据。3. 6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化移交digitalhandoverofofoverheadtransmissionlineproject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数据,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缺陷数据,试验数据,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等工程信息进行移交的过程。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DEM:数字高程(DigitalElevationModel)DOM: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Map)5总则5.1移交数据的来源、保存、传递及应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5.2数字化移交应满足国家、行业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相关规程、规范要求。5.3移交数据应遵循完整性、正确性、通用性等原则。6一般规定6.1移交内容包括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数据,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缺陷数据,试验数据,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6.2地理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单位为“度,分,秒”,秒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单位为米,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6.3各专业三维统一采用毫米为单位,基于统一的坐标系统和坐标原点,相对坐标系采用右手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应有明显标识。坐标数据格式应满足CH/T9015、CH/T9016、CH/T9017的相关要求。6.4输变电工程编码应包括标识系统编码、物料编码及通用设备编号,分别按照GB/T51061、Q/GDW1936、Q/GDW11712及Q/GDW11600.2进行编码。2

Q/GDW 11812. 22018

7.1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峻工图编制阶段由设计单位完成设计数据的制作,初步设计阶段 应在初设评审批复后进行数字化移交,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在设计交底完成后进行数字化移交,竣工图编 制阶段应在工程投运后进行数字化移交。 7.2设计单位、设备厂商及施工单位提交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调试单位提交试验数据,监理 单位提交缺陷数据,在竣工验收前完成数字化移交。 7.3数据移交单位将制作完成的数据及自检报告移交至成果审核单位,成果审核单位对各类数据进行 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反馈至数据移交单位进行修改,审核通过后将各类数据存入成果管理单位管 理。成果应用单位根据业务需要《耦合电容器和电容分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9749.1-2016》,从成果管理单位提取数据。移交流程见图1。

图1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化移交流程

8. 1.1工程地理信息数据

Q/GDW 11812. 22018

8.1.1.1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编制阶段应移交叉 的三维设计工程地理信息数据,并 附关键属性字段说明。 8.1.1.2工程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电网空间数据、电网专题数据及输电线路通道 数据。 8.1.1.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和基础量数据。其中,影像数据

8.1.1.2工程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电网空间数据、电网专题数据及输电线路通道 数据。 8.1.1.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和基础矢量数据。其中,影像数据 包括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影像和数字高程宜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手段制作,数据分辨率和精度要 求依据DL/T5138,若项目合同中已定义数据分辨率和精度要求,且大于DL/T5138的要求,则按照合 同执行。移交时应提供影像数据信息表,见表1。基础矢量数据包括境界与政区、注记、居民地、交通、 水系、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要素。

8.1.1.4电网专题数据包括风、覆冰、污、地震、舞动、雷害、鸟害等区划数据。 8.1.1.5电网空间数据包括各类发电厂(场)站、线路、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等数据。 8.1.1.6输电线路通道数据包括线路通道范围内重要的规划区、环境敏感点、矿产、文物、军事设施 等数据。

8. 1. 2 三维设计

1.2.1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编制阶段应移交对应阶段的三维设计,应满足Q/C 798.2、Q/GDW11810.2、Q/GDW11809—2018的相关要求。

11798.2、Q/GDW11810.2、Q/GDW11809—2018的相关要求。 8.1.2.2架空输电线路两条三维设计分段分别移交时,该档的导地线(0PGW)、线上金具及 端的绝缘子串应包含在大号侧分段数据中。 8.1.2.3电缆终端塔(杆)包含在架空输电线路移交数据中。 8.1.2.4三维设计软件生成的原始工程数据应在峻工图阶段随三维设计同步移交。 8.1.2.5竣工图编制阶段移交的三维设计应与验收后的实际施工结果一致

8. 1. 3文档资料

8.1.3.1初步设计阶段内容包括:

a)可研核准文件(指预可研、可研阶段的核准报审文件和核准下发文件。报审文件包括:可研报 告、专题研究报告、可研审查意见等。核准下发文件包括:预可研批复、可研批复等); b) 初步设计评审及批复意见; c)勘测报告(水文、地质、物探、测量); d)图纸(设计图纸、说明书、材料设备清册); e)专题报告; 概筒书

8.1.3.2施工图设计阶段内容包:

a)勘测报告(水文、地质、物探、测量); b)施工图评审意见; c)图纸(设计图纸、说明书、材料设备清册); d)施工图预算书。

8.1.3.3竣工图编制阶段内容为全套竣工图

宜移交铁塔加工/放样的装配,可移交杆塔基础、线路设备(如避雷器等)的装配。 2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移交内容

8.2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移交内容

8.2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移交内容

B. 2. 1缺陷数据

应移交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满足GB50233、DL/T5235、Q/GDW11447的要求。宜移交试验 试验汇总表涵盖内容见表2。

表2试验汇总表涵盖内容

8.2.3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

应移交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数据表,内容参见附录B。其中,线路数据表全线只需填写一张 数据表,杆塔及拉线应按每基杆塔填写数据表,安装在杆塔上的各类材料与设备宜按每基杆塔上对应材 料与设备的最小单位填写数据表,导线及地线宜分别按每段耐张段填写数据表,交叉跨越物应按实际情 况填写数据表。

移交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

Q/GDW 11812. 22018

数字化移交应采用标准文件夹结构,其中“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文件夹中包含“设计数据”和“设 备、设施管理信息”文件夹及自检报告。其中,“设计数据”文件夹中包含“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及“竣工图编制”文件夹,“设备、设施管理信息”文件夹中包含“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缺 陷数据”及“试验数据”文件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化移交的总体文件存储结构参见附录C.1。

9.2设计数据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

9.2.1各设计阶段设计数据的文件存储结构

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数据包括工程地理信息数据、三维设计、文档资料、装配及原始工 各设计阶段设计数据的文件存储结构参见附录C.2。

.2工程地理信息数据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

9.2.3三维设计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1

9.2.3.1三维设计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应符合Q/GDW11809一2018的要求。

9.2.3.1三维设计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应符合Q/GDW11809一2018的要求。 9.2.3.2三维设计应与设计图纸关联,层级结构与关联图纸类型的对应关系见表3。竣工图 编制阶段应关联图纸,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不关联图纸,

线路三维设计层级结构与关联图纸类型对应

.4文档资料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

文档资料的文件存储结构与格式参见附录C.4,设计图纸文件存储结构参见附录C.5。设计图纸命名 规则为“卷册号+图号+图纸名称”。

9.2.5装配的文件存储结构与格式

装配的文件存储结构与格式参见附录C.6

9.3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

缺陷数据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参见附录C.7。缺陷报告命名为缺陷编号,命名规则为 “电压等级+线路名称+设备类型+缺陷+3位流水号”。缺陷汇总表以xlsx等表格形式移交。

试验数据的文件存储结构、格式与命名规则参见附录C.8。试验报告命名为试验名称,试验汇总表 以xlsx等表格形式移交

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数 附录C.9。命名规则为“电压等级+线路 名称+标段编号+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类型参数表名称+3位流水号”

10.1成果审核单位对数字化成果进行规范性审核。 10.2工程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地理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应满足本部分6.5的规定,DOM、DEM数据精度 应满足本部分要求。 10.3三维设计的工程属性数据应完整,配色应正确,与属性应完整、无穴余,编码 应正确《混凝土膨胀剂 GB 23439-2009》(已作废),的空间位置信息应准确,关联的设计图纸应齐全。 10.4装配的编码应完整,应完整、无穴余。 10.5文档资料内容应完整。 10.6缺陷数据内容应完整。 10.7试验数据内容应完整。 0.8 材料、设备及设施属性信息数据内容应完整 0.9 移交文件存储结构、格式及命名规则应符合本部分规定,满足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共享和应用要 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缺陷数据移交内容涵盖表

缺陷报告及缺陷汇总表涵盖内容见表A.1.

Q/GDW 11812. 22018

表A.1缺陷数据移交内容涵盖表

JC∕T 2442-2018 玻璃切割成套设备B. 1 物理杆塔数据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