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698-2018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DB41/T 1698-2018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1/T 1698-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0.3K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36774
免费资源

DB41/T 1698-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1/T 1698-2018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简介:

DB41/T 1698-2018 是由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指南。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环节,是近年来我国在安全生产领域推广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该实施指南详细规定了在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中如何具体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包括风险辨识与评估的方法、隐患排查与治理的流程、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等内容。它明确了矿山企业应如何建立和运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具体来说,该实施指南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风险辨识与评估:规定了风险辨识的范围、方法,以及风险评估的标准和程序。 2. 隐患排查与治理:规定了隐患排查的频次、方式,以及隐患治理的流程和要求。 3. 安全标准化建设:规定了矿山企业在制度建设、操作规程、安全设施、人员培训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 4. 监督与考核:规定了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其有效执行。

这个指南的发布,对提升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严格遵守并执行这个指南,以确保其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DB41/T 1698-2018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管风险、治隐患双重预防机制。以安全风险分级 基础,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隐患排查,针对反复多次出现的 隐患,分析其规律特点,查找风险辨识的遗漏与缺失,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薄弱环节,进而完善 险管控。

DB41/T 16982018

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灯具 第2-8部分:特殊要求 手提灯 GB 7000.208-2008》,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 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并由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点。 8.7

从业人员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及相关联的场所,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工作能 对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和人为因素。

4.1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应充分考虑自身安全生产的现状与特点,确保全员参与,体现风险管控 事故预防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改进性等特性。 4.2企业应将不同类型(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尾矿库、选矿厂)和不同系统(有多个独立生产系统时) 的安全标准化,统一建成一个体系,以便于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运行控制。 4.3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按照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 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 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4.4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采用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安全标准化等级根据评审得分 确定,各考核项设置须符合企业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不涉及项不得分不扣分。 4.5生产矿山承包商应纳入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统一管理

目标的确定应基于安全生产方针、现状评估的结果和其他内外部要求,适合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和 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目标应体现企业的风险特点,具体,可测量,并确保能够实现。明确目标 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 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确保落实。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且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及时调整

5.3.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DB41/T 16982018

企业应制定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员工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班组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 学习培训、危险预知、事故回顾、安全文化、定置管理、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等活动。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及时认可员工的安全表现,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企业宜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5.6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风险辨识结果,对关键岗位制作风险告知卡 位醒目处张贴、悬挂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奖惩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个体防护用 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绩效评定管理等制度。

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要求,编制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利 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企业安全制度、规程等文件应以清单或检查表格式发布实施,同时应建立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 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 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建立健全主要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并建立和保存有 关记录的电子档案,支持查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用和行业主管部门调取检查。

DB41/T 16982018

7.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7.2企业应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 估和改进。

8.1.2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 购置、使用设计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安装后企业应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过程及结 果进行记录,

8.2.1企业应建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作业前准备,作业环境标准,作业 程序,作业记录,安全警示标志,特殊作业许可。 8.2.2企业应制订岗位、作业现场环境标准,标准应达到以下要求: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 环境整洁,生产现场空气质量达标,作业环境安全,应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按 照有关规定设置应急照明、安全通道,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8.2.3特殊工种应有相应的作业资格。危险作业地点应实行安全确认制:明确安全确认的主体及责任 人,相关人员填写安全确认表。 8.2.4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 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查监督、 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

DB41/T 16982018

8.2.5企业应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定期识别服务行为安全风险,并采取 有效的控制措施。 8.2.6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 方。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8.2.7企业应通过供应链关系促进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

9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9.1.1安全风险辨识

9.1.1.1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所有活动及区域,企业(注册公司)应按照公司(矿山)的 管理架构组织公司(矿部)、车间(工区)、班组(工段)、岗位对本单位安全风险划分管理范围,分级 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辨识。 9.1.1.2安全风险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在风险辨识之前对所需的组织、 资源、知识进行保障,对相关人员能力进行培训。

9. 1. 2 安全风险评估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组织各类 山实际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各管理层级风险 级的结果进行评估核定。 风险等级由大到小分为A、B、C、D

9.1.3安全风险控制

9.1.3.1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分别由相应层级对 其进行分级、分类、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9.1.3.2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9.1.3.3企业应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 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9.1.4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企业应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 控,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技术规定。含有重大危险源的 企业应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资料、数据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控数据与有关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 网

9. 2. 1隐患排查

9.2.1.1企业应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 开展隐惠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惠,实行隐惠闭环管理。 9.2.1.2企业应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排查清单,明确隐患 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 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GB∕T 51126-2015 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DB41/T 16982018

9.2.1.3企业应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惠 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组织有 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作出认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及报送。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 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企业应根据隐惠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惠治理方案,对隐惠及时进行治理。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 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实施重大隐惠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 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企业在隐惠治理过程中,应采取 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 通报。企业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查、报告、治理、销账等过 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10应急管理与事故管理

10.1.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队伍,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0.1.2企业应制定符合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 平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 茶。 10.1.3企业应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 详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0.1.4企业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DB3710∕T 122-2020 威海市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10.2应急处置及评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