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咨询)指南(川交函[2019]537号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8年10月19日).pdf简介:
,作为一个基于文本的,我无法直接提供PDF文件的详细介绍或内容概要。"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咨询)指南(川交函[2019]537号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8年10月19日)"这份文档很可能是一份来自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的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的标准、规范或操作手册,它可能会包括公路养护项目的规划、设计流程、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标准、预算编制等内容,旨在指导和规范四川省境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
如果你需要了解具体内容,我建议你直接查看或下载PDF文件,或者搜索相关章节标题、关键词来获取你需要的信息。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也可以详细描述,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咨询)指南(川交函[2019]537号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8年10月19日).pdf部分内容预览:
3.1.1设计对项目基础资料收集和路况调查应做到全面准 确、详实客观。 3.1.2设计应开展原路路面技术状况调查、分析与评价,绘 制路面病害分布图,提出科学合理的养护对策及技术方案。 3.1.3技术方案均要开展全寿命周期费用、废旧路面材料循 环利用率等计算,进行定量分析对比。 3.1.4大修项目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原则上按双基层和双面层 的要求进行处治设计,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应与公路等级相匹 配,最小厚度原则上不低于7cm;中修项自沥青混凝土面层最小 厚度原则上不低于4cm;预防养护沥青加铺层罩面层厚度原则上 不低于1cm。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有特殊 要求可适当调整。 3.1.5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应根据养护自标,结合现有路况特 点提出设计年限要求,大修、中修设计年限宜参照下表选用:
1公路沥青路面大修设计年限(年)
预防养护的预期使用年限应根据交通荷载等级、原路状况、投资计划和选用的持 术措施合理选择SL 649-2014标准下载,宜为2~5年。其他路面结构使用年限按现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报 行。
预防养护的预期使用年限应根据交通荷载等级、原路状况、投资计划和选用的持 术措施合理选择,宜为2~5年。其他路面结构使用年限按现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报 行。
3.1.6大中修项自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路面结构验算。 3.1.7路面设计应根据养护方案和项目特点,明确路面材料 选择及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验收指标等要求。 3.1.8设计文件应以图表等形式全面、直观反映项目的“四 新”技术、绿色坏环保措施等应用情况,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废 日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等的计算分析情况。 3.1.9设计文件应明确施工期间养护作业安全、施工保通措 施,编制交通组织方案,规范设置施工安全作业区, 3.1.10大修项自应加强公路沿线绿化景观设计,结合公路沿 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在路肩、边坡等部位开展绿 化美化工作。 3.1.11施工图预算编制应以现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建设 项自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为主,《四川省公路养护工 程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和相关补充定额作为补充
3.2.1针对项目特点调查收集路面结构、养护信息、交通状 况、自然条件、筑路材料和经济参数等基础资料。 3.2.2宜采用自动化检测系统对路况技术状况数据进行检 测,主要包括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以及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等, 经计算后综合评定路面状况。 3.2.3预防养护设计应开展表面结构层病害分布特点、纹理 持征、材料特性及路面结构渗水状况等专项检测
3.2.4大中修项目设计应升展路面结构强度、结构层完整性、 筑路材料性能、路面结构参数等专项检测,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 钻芯取样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获取数据。 3.2.5结合基础资料调查、路况检测调查等资料,对路面变 形、沉陷、龟裂、车辙、泛油等病害进行诊断分析。并同步开展 路基、桥涵、交通工程等其它公路组成的使用状况和病害情况调 查。
3.3.1技术方案以路面状况调查与检测、病害评价与分析为 基础,结合路段的交通量及组成、技术指标、社会影响、料场分 布、气候特征等情况综合拟定。 3.3.2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满足现行路面设计规范,对路面 损坏严重、裂缝多、重车比例较大等路段应针对性采用不同路面 结构组合形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3.3.3宜采用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沥青路面冷热再生 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基层材料冷再生等“四新”技术,提高废 日路面材料的回收利用,技术方案中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应达到 98%以上,循环利用率应达到80%以上, 3.3.4技术方案应综合分析比较全寿命周期费用、“四新”技 术应用、绿色环保措施等因素,明确推荐方案后开展一阶段施工 图设计。
绘制病害位置平面分布图。 3.4.2根据路面病害确定处治措施、处治深度和处治范围, 计算处治工程数量,明确处治方案中各结构层的材料类型、规格 施工工艺和验收指标等要求。 3.4.3根据项自路段现有交通安全设施调查情况,补充完善 护栏、防撞墩、标识标牌、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绘制详细的结 设计详图及布置图。 3.4.4纳入设计的沿线桥梁、涵洞、隧道应明确具体位置、 孔跨、结构尺寸(隧道洞内外结构)、其它附属设施及修复处治 工程数量。 3.4.5根据项目路段所处环境完善施工环保设计和措施,明 确相关工程类型及数量,绘制设计图。 3.4.6综合考虑项目路段交通量、交通组成、施工工期、周 边道路通行条件等因素,制定交通组织方式,编制交通组织方案 图。 3.4.7施工图预算文件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 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部分组成,按照编制说明、总预算表, 人材机数量汇总表等顺序编制、单独装订成册
4.1.1专家组成员的专业结构、技术职称、审查人数应与项 自审查工作相匹配。 4.1.2对设计文件中各技术方案的强制性、针对性、安全性 经济性进行综合审查对比后,应明确推荐方案。 4.1.3符合性审查重点 1设计单位承揽业务范围、信用等级、设计文件内容等应满 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办法制度规定并具备相应业绩,主要涉及人 员应具备相应业绩、设计经验和能力。 2设计文件的编制章节及组成内容应符合本指南要求。 3设计文件中的项目路线名称、位置(桩号)、建设性质及 规模等属性应与部省计划安排内容一致。 4.1.4强制性审查重点 1公路路况、病害、桥隧、安防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基础 资料的调查数量和路面病害分析与评价应详实、准确、可靠,满 足现行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 2路面结构设计、结构验算、材料性能指标、施工工艺、质 量控制、验收指标、安全保障措施、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等应满 足现行标准、规范和办法的规定 3应根据技术方案中工程量清单计算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 用率,并以图表形式直观反映, 4.1.5针对性审查重点
1技术方案中对病害处治范围、处治深度、处治措施等应与 路面病害分布、损坏状况等调查分析评价结论相对应。 2施工组织计划应结合实施路段区域、料场位置、运输条件, 交通流量等情况,科学、客观、合理编制。 4.1.6安全性审查重点 1施工图设计应处理好安全与持久耐用、绿色环保、经济实 用、循环利用之间的关系。 2公路沿线护栏、标线、标志标牌等交通安全设置应规范、 齐全。 3三类及以下技术状况等级的桥梁、隧道,应有相应的处置 措施或工作建议。 4隧道机电设施应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结构病害处置措施应 合理可行。 5公路安全隐患惠路段的整治措施应合理可行。 6施工组织计划中的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安全作业区的设 置、安全保障措施应合理、高效、可行。 4.1.7经济性审查重点 1应结合施工、交通安全组织、社会影响等因素,对技术方 案进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对比。 2预算编制的定额套用、费率单价计取、费用计算等应符合 办法规定,取值正确,无漏项、重复计算等问题
况,组建项目审查小组,人员组成如表4.2.1所示
表4.2.1项自审查小组组成人员
4.2.2审查小组成员应在咨询单位专家项目库中抽选。若项 自有特殊情况的,可外聘专家作为评审小组成员。 4.2.3担任评审小组成员的身份信息、技术职称、执业资格 等基本信息须真实、一致、有效
4.3.1咨询单位完成设计文件符合性审查,并经设计审批单 位同意后,方可组织开展现场踏勘工作。 4.3.2现场踏勘人员应由项自审查小组成员与各级交通行政 主管部门、项目业主、设计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咨询审查小组 成员除预算专业专家视情况参加外,其余专家原则上应全部参 加。人员组成及时间安排如表4.3.2
表4.3.2现场踏勘人员
4.3.3现场踏勘重点核实项目建设规模、原路面病害状况、 交通安全等设施是否与设计文件内容一致,其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路线编码、起止号、路线里程、路基、原路面结构 形式等。 2交通量及车辆组成、事故多发路段诱因情况。 3路面病害类型及分布、损坏状况、轻重程度、病害范围等。 4桥涵上、下部构造及桥面附属设施,隧道结构及附属设施 等病害状况。 5既有养护设施及沿线安全设施设置调查情况。 6技术方案中,路面病害处治范围、规模、措施、材料选用,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桥梁和隧道附属设施等病害处治的针对 性、合理性、科学性
4.4.1现场踏勘人员应参加专家评审会。 4.4.2专家评审重点内容 1路基设计所采用的参数、病害路段处治措施、路基排水和
防护设计是否合理可行。 2技术方案根据路面病害诊断分析及评价结论采取的处治 方案是否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材料技术指标及施工工艺要求是 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是否考虑废旧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等环境保 护措施。 4加固的各类桥梁、涵洞等的位置、孔跨、及结构尺寸是否 满足要求;隧道洞内外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维修处治是否满足要 求。 5所提出的桥梁、隧道、平交道口及交通事故频发路段现有 安全设施设置是否经济合理、安全可行。 6所制定的交通组织设计、施工安全和保通方案、养护作业 控制区设置等是否合理可行。 7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是否严格执行相关概预算编制办法 及相关补充规定。
5. 1 设计(咨询)格式要求
5.1.1设计(咨询)成果文件应按本指南规定格式和形式制 作,由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完成初步审查后作为批复请示文 附件,提交省交通运输运主管部门。
GB 17835-2008 水系灭火剂5. 2 设计文件组成
5.2.1设计成果文件即养护工程施工图,由以下十三个篇1 组成 第一篇总体设计 第二篇路线设计 第三篇路基设计 第四篇路面设计 第五篇桥梁、涵洞设计 第六篇隧道设计 第七篇路线交叉设计 第八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第九篇环境保护设计 第十篇其他工程设计 第十一篇筑路材料 第十二篇施工组织计划及交通组织设计 第十三篇施工图预算 附件基础资料
5.3.1设计咨询审查成果文件即咨询审查报告书,由以下四 个篇章组成
《道路车辆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3012.1-2016》第一篇咨询审查成果 第二篇初步审查意见 第三篇项目现场踏勘 第四篇附件
第一篇咨询审查成果 第二篇初步审查意见 第三篇项目现场踏勘 第四篇附件
A. 1 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