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22-2016 仿古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DBJ61/T 122-2016 仿古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636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J61/T 122-2016 仿古建筑施工工艺标准简介:

DBJ61/T 122-2016 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全称为《仿古建筑施工工艺标准》。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仿古建筑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以及工程验收等具体内容,旨在规范北京地区仿古建筑的施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传承和保护中国古建筑文化。

以下是这份标准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内容概述:

1. 工艺规范:标准详细规定了仿古建筑的木作、砖石作、瓦作、油漆作、彩画作、装饰装修等各工种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处理、安装固定等步骤,确保工艺的严谨和传统。

2. 质量控制:对于每项工艺,都设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如木材的含水率、砖石的尺寸、瓦片的平整度等,以确保仿古建筑的坚固和美观。

3. 材料要求:标准对仿古建筑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如木材、砖石、瓦片、油漆、彩画颜料等,都有明确的质量和来源要求,以保证材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4. 环保与安全:在保证工艺效果的同时,标准也强调了环保和安全,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防火防爆等措施。

5. 工程验收:标准还制定了详细的工程验收标准,包括观感质量、工艺质量、结构安全等各个方面,以确保工程完成后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这份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仿古建筑的施工及验收,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提升仿古建筑的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BJ61/T 122-2016 仿古建筑施工工艺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维安标准网(ww Vanebz.

3混凝土斗棋预制与安装工艺标准

3.1.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混凝土斗棋预制与安装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 准。 3.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混凝土斗预制与安装施工。

DB12/T 598.9-2015标准下载1.1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混凝土斗预制与安装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 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混凝土斗预制与安装施工。

3.2.1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

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CJJ39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GJ159

3.3.1 斗棋 bracket set

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构件 由一些斗形构件、棋形构件

图3.3.1仿古建筑斗棋分件示意

2—座斗:3—斗口:4—正心万:5—万:6—瓜;7—翘:8一正心瓜:9—蚂蚱头:10—昂: 11一三才升:12一横升子:13一十八斗:14一菊花头

3.3.2坐斗sitbucket

一般位于平板枋或坐斗之上,正心瓜棋与头翘或头昂以下的斗,是每斗棋的荷载集中点。 3.3.3柱头科斗棋thebucketarch 位于柱头之上的斗棋称为柱头科斗棋。用以支承出檐、挑檐桁,是挑尖梁头与柱头之间的垫托 部分,为承受屋面荷载的主要部位。 3.3.4平身科斗棋flatarchbracket 位于柱间平板枋上部的斗棋,宋代称为补间铺作。

3.3.5角科斗积departmentofanglebrackets

位于角柱柱头科之上的斗棋,代称为转角铺

维安标准网(ww Vanebz.

3.4.1熟悉设计施工图纸、专项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3.4.2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4.3收集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3.4.4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4.5构(部)件细部加工需要制作样品时,应在正式施工前制作大样,并经各有关方认可。

3.4.6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符合施工要求。 3.4.7砂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进场后应对其取样 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4.8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 3.4.9外加剂及掺合料按规范选用,掺入量应由试验室确定。外加剂及掺合料应有产品说明书、出 一检验报告及合格证,进场后进行取样并复试合格。 3.4.10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进场后应对其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4.11 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4.6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符合施工要求。 3.4.7砂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进场后应对其取样 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4.8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 3.4.9外加剂及掺合料按规范选用,掺入量应由试验室确定。外加剂及掺合料应有产品说明书、出 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进场后进行取样并复试合格。 3.4.10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进场后应对其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4.11 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4.12施工机械:起重机械、搅拌机、振揭器、电锯、切割机、角磨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 3.4.13工具用具:灰斗车、铁锨、钢尺、灰盘、铁抹子、木抹子、手锯、木工凿、方尺、墨斗、 线绳等。 3.4.14监测装置: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靠尺、塞尺、方尺、水平尺等。

3.4.15脚手架和作业面搭设。 3.4.16 柱安装及预埋件施工完毕并验收。 3.4.17施工机械调试。

图3.5.1混凝士斗棋预制与安装工艺流程

DB11/T 1668-2019标准下载—牛脊樽:2—压斗方:3—里慢棋;4平:5—里要头:6—柱头方:7—罗汉方:8—遵橡板:9—檬檐方:10—外要头 11—令:12—下昂:13—外慢棋:14—瓜子棋:15华:16护斗:17—壁内慢棋:18—泥道棋

4在术制材料上依据图纸制作好模具,在制作模具时,应将各种曲线、曲面、图案所包含的 意义表现出来,而且每个侧面的图案深度要准确一致。模具完毕后应用细砂纸将本制胎体表面的毛 刺全部处理光滑,确保预制构件正确无误。 5检查模具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成套模具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个模具的尺寸,模具制完毕后,按设计尺寸检查线条及图 案,确保模具表面光洁、线条清晰、整体尺寸正确无误,分片检查之后进行预装,满足设计艺术效 果时,即可作为模具使用。 6涂脱模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模具前应涂好模板脱模剂,分片用漆刷涂刷脱模剂,安装固定后分别检查槽口、企口、拼 口处密封性、完好性,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现象。 3.5.3钢筋加工与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配料工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构件配筋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

1钢筋配料工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构件配筋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 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2)在配料中,应根据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计算下料长度。 3)在设计图纸中,如有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未注明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明确或按构造要 求处理配料。配料计算时,应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有利

维安标准网 ( ww Vanebz. C

于加工制作和安装。 4)配料时应根据钢筋连接形式增加接头长度,并考虑钢筋接头的位置及弯折点的关系,在 配料单上注明接头的连接形式。 2钢筋绑扎工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核施工图纸,核对钢筋加工配料单和料牌。在复核图纸的过程中,核对钢筋加工配料 单和料牌,并检查已加工成型的成品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有无错配和遗漏的地方。 2)编制钢筋安装顺序,钢筋绑扎与安装的主要工作顺序为测量放样、划线、排筋绑扎、垫 撑铁和预留保护层,检查校正钢筋位置、尺寸以及固定预埋件等。 3)依据测量控制点和施工图中钢筋位置放出钢筋实际位置线和高程,确定纵向和水平钢筋 的位置,可利用已有钢筋或模板划线,也可在混凝土面上划线。 4)按照放线结果,选择合适的几组钢筋作为样架钢筋,将样架筋绑扎好并校对无误后固定T/CHINCA 1-2018标准下载, 样架应符合所有钢筋绑扎后不易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5)钢筋绑扎安装完毕之后,根据设计图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等是否正确, 并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再检查钢筋的搭接长度与接头位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钢 筋绑扎有无松动、变形,表面是否清洁,有无铁锈、油污等。钢筋安装的偏差是否在规 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组装模具时应采用卡具和木楔对其加固,确保预制构件方正不变形,确保模具在振捣时不会 防止错台现象。

4)配料时应根据钢筋连接形式增加接头长度,并考虑钢筋接头的位置及弯折点的关系,在 配料单上注明接头的连接形式。 2钢筋绑扎工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核施工图纸,核对钢筋加工配料单和料牌。在复核图纸的过程中,核对钢筋加工配料 单和料牌,并检查已加工成型的成品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有无错配和遗漏的地方。 2)编制钢筋安装顺序,钢筋绑扎与安装的主要工作顺序为测量放样、划线、排筋绑扎、垫 撑铁和预留保护层,检查校正钢筋位置、尺寸以及固定预理件等。 3)依据测量控制点和施工图中钢筋位置放出钢筋实际位置线和高程,确定纵向和水平钢筋 的位置,可利用已有钢筋或模板划线,也可在混凝土面上划线。 4)按照放线结果,选择合适的几组钢筋作为样架钢筋,将样架筋绑扎好并校对无误后固定, 样架应符合所有钢筋绑扎后不易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5)钢筋绑扎安装完毕之后,根据设计图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等是否正确, 并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再检查钢筋的搭接长度与接头位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钢 筋绑扎有无松动、变形,表面是否清洁,有无铁锈、油污等。钢筋安装的偏差是否在规 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3.5.4组装模具时应采用卡具和木楔对其加固,确保预制构件方正不变形,确保模具在振捣时不会 移动,防止错台现象。 3.5.5混凝土拌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材料计量装置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准确。现场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2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轻骨料投料顺序是粗骨料、水泥、砂、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外加剂与水同时 加入。 3.5.6混凝土浇筑、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混凝土构件时,用微型振动棒将下半部振揭密实,将钢筋检查复位,再将上部浇筑到 位,局部人工振捣,表面采用抹子收好。棱角部位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和密实。混凝土在振捣的时间 宜短不宜长,并用抹子将浮在表面的石子压入混凝土内。对于无法用振动棒振捣的构件,可人工用 钢筋棍振捣。 2浇筑混凝土时,应检查看护模板是否变形、移位。固定工具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 现象时,及时处理。 3预制装饰构件混凝土振捣完毕,立即用木抹子搓平并用铁抹子压第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面层混凝土浆初凝后,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边抹压边把坑凹处填平,不得漏压,表面压平、压光。 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用铁抹子把第二遍抹压时留下的抹纹全部压平、压实、压光,以确 保达到构件的设计装饰效果。 3.5.7混凝土浇筑完毕8h以内,应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混凝土表面不便浇 水或使用塑料薄膜时,宜涂刷养护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