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801-2013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DB43/T 801-2013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标准编号:DB43/T 801-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6348
免费资源

DB43/T 801-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3/T 801-2013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简介:

DB43/T 801-2013 是湖南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的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

1. 设计规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预应力短索的选型、布置、计算方法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特别是对于二次张拉和低回缩钢绞线的特性,要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性能,以达到最佳的预应力效果。

2. 施工规范:标准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的进场验收、预应力的施加、张拉设备的使用、锚固的处理等,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

3. 验收规范:对施工完成后的产品,给出了验收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外观质量、尺寸检查、预应力值的测定等,确保预应力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DB43/T 801-2013 是对湖南省内使用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对于提高湖南省预应力结构的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DB43/T 801-2013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第一次张拉时的千斤顶、限位板和锚具安装如图3所示。安装锚具时锚杯的下端面应 触,支承螺母的下端面与垫板之间应有间隙,第一次张拉时支承螺母不受力; 第一次张拉程序:0→初应力→Oeo(持荷2min)→锚固。

6.5.7.2第一次张拉实际伸长值的测量按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4-2017》7.2第一次张拉实际伸长值的测量按下列方式: 注:测用尺精度应≥0.1mm。 张拉至0.1Ocm时测量千斤顶活塞杆外伸值△L和工具夹片外露高度 在张拉至ce时测量千厅项活塞杆外伸值△Z和工具夹片外露高度。 7.3实测的第一次张拉伸长值按公式(14)计算。

式中: △L总第一次张拉实测伸长值(mm); △La一一第一次张拉初应力时千斤顶活塞杆外伸值(mm) △Lb第一次张拉终应力时千厅顶活塞杆外伸值(mm); △L一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 一工具夹片在张拉初应力与终应力之间的外露差值(初应力时外露高度减去终应力时外露 高度)与限位板接缝间隙值之和(mm)。 6.5.7.4将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误差应在土10%之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 后方可继续张拉施工。 6.5.8第二次张拉及伸长值的测量按下列规定进行: 注一测岛且必胞胞≥0 1 m

DB43/T8012013

6.5.8.1第二次张拉的时间应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在第一次张拉完成后2h~

16h内进行第二次张拉。

按图4所示安装连接套、支承螺母拧紧套(图中未画出,结构详见附录I)、支架、拉杆利千 斤顶; 张拉支座应支承在与垫板平行的平面上,以保证符合张拉轴线与垫板面垂直的要求; 二次张拉完成前,预应力钢筋外露长度应≥450mm。

6.5.8.3第二次张拉程序按以下规定:

图4第二次张拉安装示意图

6.5.9第二次张拉实际伸长值测量按下列规定进行: 6.5.9.1在张拉至ips(或0.50co)时测量于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Le; 6.5.9.2在张拉至0co时测量千斤预活塞杆的外伸值△La; 6.5.9.3按公式(15)计算实测的第二次张拉伸长值;

△L总2——第二次张拉时的实测伸长值

2第二次张拉时的实测伸长值(mm)

△L。一一第二次张拉初应力时干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mm); △Ld一第二次张拉终应力时千斤顶活塞杆的外伸值(mm); 6.5.9.4将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土10%之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 因后方可继续张拉施工。 6.5.10检验第二次张拉锚固后的实测伸长值与第二次张拉理论伸长值误差按下列规定进行: 6.5.10.1拆移张拉千斤顶及张拉连接系统后,测量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差值△LH(见图5)

6.5.10.2测量锚具尺寸按下列方式

图5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示意图

△L放2一一第二次张拉锚固后实际伸长值(mm); △LH一第二次张拉锚固后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差值(mm); H锚杯高度(mm); H2支承螺母高度(mm)。 10.4将计算出的第二次张拉锚固后实际伸长值△L放2与第二次张拉理论计算伸长值△Lz 差应在土15%之间,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方可继续第二次张拉

DB43/T 8012013

中7.9.1~7.9.11的要求。 6.6.2孔道压浆应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进行压浆,即从单束孔道的下方压入,向张拉端垫板的孔外排 气(水)。

,9. 1~7. 9. 11 的要求。

6.6.3管道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7.1.1二次张拉竖向短累锚固体系的施工验收应在桥梁工程验收前的适当时期进行。 7.1.2二次张拉竖向短索锚固体系的施工验收应由监理主持,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与,并按附录J中 的表J.1和表J.2要求的内容填写编制相关的验收文件。 7.1.3二次张拉竖向短索锚固体系的施工验收分为工序施工验收和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2.1工序施工验收应对每个施工节段按以下项目和时间进行,并按规定填写验收记录: 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应在力筋安装之前进行; 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和进浆管道安装施工验收,应在浇注混凝土之前进行; 一力筋张拉施工验收,应在第二次张拉完工后压浆之前进行; 一孔道压浆施工验收,应在压浆初凝后进行。 .2.2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7.2.4力筋张拉施1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7.2.5孔道压浆施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查验压浆试件试验记录: 随机抽查张拉端垫板排气(出浆)口处在水泥浆凝固后的密实和饱满情况以及有无气孔等缺陷 若认为有必要时,则可对相关孔道进行无损检测来判定压浆质量; 填写验收记录。

1在对分项工程进行施工验收时,应提供有关

7.3.2主要文件是:

钢绞线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锚具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管道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 其他有关文件。

7.3.3主要记录是:

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记录; 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压浆管安装施工验收记录; 力筋张拉施工验收记录; 孔道压浆施工验收记录; 力筋第一次张拉记录:

DB43/T8012013

力筋第二次张拉记录; 孔道压浆记录; 一封锚记录(含监理工程师封锚质量检查记录); 一一其他相关记录。 7.3.4二次张拉竖向短索锚固体系分项厂程的施工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记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外, 尚应对有疑点的工序施工验收进行复查,并对封锚后的外观进行抽查,

力筋第二次张拉记求; 孔道压浆记录: 一封锚记录(含监理工程师封锚质量检查记录); 一一其他相关记录。 7.3.4二次张拉竖向短索锚固体系分项厂程的施工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记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外, 尚应对有疑点的工序施工验收进行复查,并对封锚后的外观进行抽查,

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时,即可通过分项工程的 拖工验收。

三提供的支件、记求及独盒结采均符 业协低安求时,即通过分项工程的 施工验收

1张拉端错里槽口及槽口穴模构造尺寸如表

册铺具槽口及槽口穴模构造尺寸如表A.1所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张拉端锚具槽口及槽口穴模参考尺寸

表A.1张拉端锚具槽口结构尺寸

A.2张拉端锚具槽口构造图如图A.1。张拉端槽口穴模构造图如图A.2

图A.1张拉端锚具槽口构造图

A.3槽口穴模结构尺寸如表A.2所示。

A.3槽口穴模结构尺寸如表A.2所示。

图A.2张拉端槽口穴模构造图

麦A.2槽口穴模结构斥

DB43/T801—2013 单位为率米

表A.2槽口穴模结构尺寸(续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

长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索锚固体系的错

图B.1张拉端锚具构造图

B.3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的构造尺寸如表B.2所示

DB43/T8012013

表B.2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的构造尺寸

B.3二次张拉锚具标注示例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悬浇施工挂篮后锚连接器

三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短系镭固体系应用于感浇施.1箱梁腹板 贝力瓜 作后锚点迩接捷篮克服倾覆力,斥锚点连接器其迩接关键仆之。 挂欲后错连接器分为后错直连连接器和后铺万向接器两种

C.1.2后错直连连接器

2.1后锚直连连接器一端与二次张拉低回缩竖向预应力筋上部“二次张拉锚具”相接,另 螺纹钢筋相接,主要适用于竖向预应力筋上端锚垫板平面与桥面基本平行的预应力束连接。 后锚直连连接器结构如图C.1所示。

图C.1后锚直连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2.2后锚直连连接器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抗拉强度≥800kN; 出厂前应100%经安全抗拉试验,试验抗拉力≥550kN。试验完成后连接螺纹不应有借助 击才能旋出的情况。

1.2.2后错直连连接器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1.3后锚万向连接器

C.1.3.1后锚万向连接器一端与二次张拉低回缩竖向预应力筋上部“二次张拉锚具”相接, 十字铰座。另一端与精轧螺纹钢筋相接。主要适用于竖向预应力筋上端锚垫板平面与桥面成 的预应力束连接。 C.1.3.2后锚万向连接器结构如图C.2所示

C.1.3.2后锚万向连接器结构如图C.2所示

图C.2后错万向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C.1.3.3后锚万向连接器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后锚万向连接器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强度≥600kN; 前应100%经安全抗拉试验,试验抗拉力≥550kN。试验完成后连接螺纹不应有借助外力敲 能旋出的情况。

DB43/T801—2013

D.1钢绞线与i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如表D.1所示。

D.1钢绞线与i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如表D.1所示。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钢绞线与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

D.2P锚与钢绞线安装连接现场抗拉试验记录如表D.2所示。

D.2P锚与钢绞线安装连接现场抗拉试验记录如表D.2所示。

表D.2P锚与钢绞线安装连接现场抗拉试验记录

DB43/T801—2013

张拉端锚见槽口护罩利固定塞的构造尺寸如表

表E.1护罩、固定塞构造尺寸

E.2固定塞构造示意图如图E.1所示;护罩构造示意图如图E.2所示

图E.1固定塞构造示意图

图E.2护罩构造示意图

F.1专用千斤顶参考尺寸如表F.1所示

JB∕T 12388-2015 自行轮胎平板搬运车(资料性附录) 二次张拉专用千斤顶、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

表F.1专用于斤顶参考尺寸

F.2专用千斤顶构造示意图如图F.1所示。

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如表F.2所示。

图F.1专用于斤顶构造示意图

SL 759-2018标准下载表F.2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